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延河甘谷驿水文站以上水土流失面积5891km2,年均侵蚀模数8000t/km2。该流域自50年代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截至1989年底止,已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2593.6km2,治理程度达44%。采用水文法、水保法分析河流水沙变化,与非治理时段1956~1969年相比,治理期70~80年代年均减沙2640万t,减少了40%,其中降雨偏枯影响占8%,下垫面影响占92%;治理期内年均减水0.44亿m3,减少了17.5%,其中降雨影响占23.8%,下垫面影响占76.2%。在下垫面减沙减水中,水土保持措施的作用分别占72.7%和50.6%。  相似文献   

2.
清涧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年侵蚀模数在10000t/km2以上。自50年代初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截至1989年底止,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04.07km2,治理程度达50.67%,流域输水输沙明显减少。分析表明:清涧河水沙减少受降雨和流域治理的共同影响,与1969年以前相比,70年代年均减沙15.4%,80年代年均减沙71.3%。在减沙量中,降雨偏枯影响70年代占14.6%~28.2%,80年代占36.9%~41.8%;流域治理减沙量70年代占71.8%~85.5%,80年代占58.2%~63.1%。同时,流域治理减水量也由70年代的18.2%~33.9%增加到80年代的42.9%~47.7%。  相似文献   

3.
祖厉河水沙特性及水利、水土保持措施减沙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祖厉河流域自1970年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至1989年底止,共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面积2120km2,占流域水土流失面积10648.43km2的20%。采用“水文法”、“水保法”、“水土流矢成因定量分析法”计算1970~1989年流域水利、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年均减沙效益,三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分别为13.15%、13.8%、10.41%。20年来,流域共减少入黄泥沙1.9亿t年均减少950万t。在1970~1989年实测年均减沙量2770万t中,人类活动影响的占27%,降雨减少影响的占73%。  相似文献   

4.
世界银行中国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项目区截至1992年底止,已完成综合治理措施面积29.81万hm2,占区内水土流失面积的2.3%,现状减水效益已达6.5%~17.6%,减沙效益已达9.4%~25.8%。采用水保法计算减水效益和减沙效益,得出项目区水土保持治理措施计划全部实施后的第一年治理栏度可达60.4%,可减少径流1.ll亿m3,累计减水效益可达21.3%~43.2%,年可减少入黄泥沙3560万t,累计减沙效益可达30%~53%。项目经济分析期30年的减水量约25.88亿m3.减沙量大致在9亿:左右。这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以及黄河下游的治理开发、都具有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渭河流域降雨产流产沙经验公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渭河流域1954~1970年水沙资料统计分析和对影响产流产沙因子优选组合,分别建立了8个降雨产流、6个降雨产沙经验公式,并用之计算了流域水利水保措施综合治理的减水减沙效益,计算结果为:1970~1989年共减水464.74亿m3,效益为29.3%;减沙量为11.352亿t,效益为31.9%。为检验计算结果的科学性,采用“水保法”计算了同期水利水保措施减水减沙效益,其结果分别为28.8%和32.0%。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基本吻合,说明所建立的经验公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6.
《广西农业大学学报》文献信息量及引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广西农业大学学报》1990~1995年期间所发表的372篇论文及其被引用的2947篇参考文献的数据分析,着重从文献信息量、论文平均引文量、引文语种、文献类型及年代分布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农业大学学报》6年共刊载论文372篇,平均每期15.5篇;372篇论文共有作者990人(次),平均每篇约2.5人;论文发表的平均时差约为7个月左右;论文平均引文量为8.47篇,中文占63.2%,外文占36.8%;引文类型,期刊占66.7%,图书和特种文献占33.3%;中文最大引用年限为4年,外文为7年,中外文农业文献的半衰期分别为5.4和10.2年;引用次数最多的中文期刊为本学报  相似文献   

7.
风化花岗片麻岩地区坡改梯试验结果表明:在当前山区农村经济现状和旱作农业耕作技术条件下,采取一次性修筑窄面土坎水平梯田治理坡耕地,在5°、10°坡面上减流减沙效益平均分别为57.9%、89.8%,减少肥分流失分别为89.3%、95.9%,土壤容重平均降低4.0%,汛期土壤含水率平均提高20.7%,土壤肥分平均提高42.4%,大大改善了以土肥水为重要特征的生产条件,有效地促进了土地不断“升级”和生产率的提高,增产22.4%~37.3%;同时,隙地开发还可提高土地利用率40%~50%,堰埂利用还可增加经济收入。工程简易和费省效宏的治理措施,对群众有极大的吸引力,仅4年间,在北师试区就推广面积500hm2,泰安市推广面积达5000hm2。  相似文献   

8.
马茂桐 《土壤》1997,29(2):84-87
1991-1993年在江西鹰潭红壤生态站的新垦红壤旱地上钾肥与氮肥配施试验结果表明,芝麻上以每季亩施N10.4kg配以K2O4.5kg的产量最高;油菜上以亩施N10.4-13.8kg配以K2O9kg的产量最高。钾-氮肥配施比单施氮肥,芝麻吸收的氮增加3.6-36.7%;油菜吸收的氮增加16.7-95.8%。不施钾的处理,土壤钾减少62mg/kg;施用不同量的钾,土壤钾减少或增加的量不同。  相似文献   

9.
渭河流域水利水保措施对泥沙、径流影响分析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渭河流域水利水保措施对泥沙的影响作用,上中游地区主要以坡面水保措施为主,下游则主要是库坝,灌溉工程等水利措施,对径流的影响作用主要是农业灌溉引水。对实测的流域水泥沙资料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流域70年代所减水量中,降雨和流域治理的作用分别占22.6%和77.4%,所减沙量中,降雨和流域治理的作用分别占47.0%和53.0%;80年代所减水量中,降雨和流域治理的作用分别占21.3%和78.7%,所减  相似文献   

10.
皇甫种流域水沙变化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皇甫川流域系黄河中游地区一条多沙粗沙支流。据采用水保法分析计算,80、90年代流域水保措施年均拦蓄水量分别为2842.5、5249.2万m^3,年减水效率分别为18.31%、34.87%;年均减沙量分别为849.6、1611.5万t,减沙效率分别为16.63%、36.57%。水文法计算结果是:80、90年代实测减水分别为4906.0、7778.0万m^3,其中降雨变化减少分别为51.6%、40.7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探讨了卵母细胞周围不同类型的卵丘细胞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受精及其随后的胚胎发育的影响。卵母细胞周围一般都含有多层卵丘细胞。按卵丘细胞的层数及形态将卵母细胞大致分为5类:(1)无卵丘细胞;(2)有2~3层卵丘细胞;(3)有4~5层卵丘细胞;(4)有6层以上卵丘细胞;(5)异常者(即卵母细胞外周有较厚的透明胶状物而无正常卵丘细胞)。以上5种卵母细胞经体外成熟培养并受精后,其卵裂率(分别为:48.8%,70.9%,84.4%,82.1%,68.2%)及囊胚发育率(分别为:0.0%,17.8%,33.3%,54.6%,25.0%)除异常者外均随着卵丘细胞层数的增加而提高(P<0.05)。对含有2~6层卵丘细胞的卵母细胞成熟后进行不同程度的剥离处理。然后按剥离程度分为3组:(1)全部剥离;(2)仅剩放射冠;(3)放射冠外有2~3层卵丘细胞。受精后3组间的卵裂率无显著差异(分别为:81.7%,85.2%,84.4%)。而囊胚发育率(分别为:16.8%,23.8%,23.4%),全部剥离组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试验结果表明卵丘细胞对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有促进作用,从而影响随后的受精及胚胎发育。  相似文献   

12.
低效防护林改造的水文效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华蓥山低效防护林改造试验研究及水文效益观测分析得出:低效防护林改造的水文效益明显。实施改造5年后,各种改造方式的土壤有效水贮存能力较无林地提高14.0% ̄38.0%。在年降雨量消耗分配中,土壤贮水量占55.5%,地表径流仅占1.8%,渗透径流占8.7%,壤中径流占23.7%。全林年径流系数为0.3415,比北碚水文站测得的多年平均径流系数减少12.48%,丰水期径流系数比北碚站减少22.52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文法对黄河中游河龙区间晋西北地区实测水沙资料进行分析,与1969年以前相比,1970~1996年区域年降雨量减少81%,相应的年均洪水径流量减少28293万m3,其中流域综合治理影响占496%,降雨影响占504%;年均输沙量减少9945万t,其中流域综合治理影响占566%。降雨减少虽比水保措施对水沙的影响来得直接、强烈,但当流域综合治理达到一定程度时,人们所期望的蓄水减沙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钾氮配施对土壤氮钾渗漏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马茂桐 《土壤》1999,31(3):136-139,168
1994-1996年在江西鹰潭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站的试验研究表明,钾氮配施使氮的渗漏损失减少,在油菜季节减少7.4%-10.3%,芝麻季节减少7.0%-21.6%,红薯季节减少27.2%-29.7%。渗漏损失的氮量占施入氮量6.6%-17.3%。钾氮配施的油菜,芝麻和红薯利用的氮增加2.9%-20.8%。  相似文献   

15.
深圳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深圳市水土流失面积已从1995年的184.99km^2减少到1998年底的96.7km^2。严重级流失面积所占比重也从1995年的55.7%减少到1998年的20.6%。经分析计算,1996年-1998年水土保持累计减少进入河道(排水道)的泥沙量达3.343×10^6t,减沙效益达2×10^8元。在对深圳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水土流失的现状和水土保持的最新进展。概括了实施城市水  相似文献   

16.
80年代黄河流域水利水土保持措施减沙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70、80年代黄河输沙量明显减少,引起了社会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在分析、汇总黄河上、中游30多条主要交流水沙变化及其原因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成果进行调整和补充,提出了80年代黄河三门峡水库以上流域水利、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沙作用研究成果:采用水文法计算结果是,实测年均减沙量为9.049亿t,计算年均减沙量为11.806亿t,其中降雨偏小影响的减沙量为4.078亿t,水利措施的年均减沙量为2.514亿t,水土保持措施年均减沙量为5.214亿t;水保祛计算年均减沙量为11.577亿t,其中水土保持措施的年均减沙量为4.985亿t。  相似文献   

17.
马尾松林水文特征及其矿质元素迁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研究10年生人工马尾松生态系统1993-1994年的水文其伴随着这些活动矿质元素的迁移过程,结果表明:就2年的平均值来看,林内蒸发量占全年天然降雨量的4.0%,林冠截留占20.8%,地表径流占27.8%,穿透雨和树干茎流分别占76.5%和2.7%,其中以穿透雨中K,P,Mg,Zn,Cu,Fe,Mn元素的浓度最高,次为地表径流,最低为天然降雨,流域收入大于支出,矿质量盈余8.528kg/hm^2.  相似文献   

18.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造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评价了使用秸秆及地膜覆盖,提高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造林成活率、赵冬率及土壤养分与树木生长的试验研究。5年的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可使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直苗造林成活率提高,柠条提高15.7%-21.7%,山提高 11.8%-26.3%,沙棘提高11.4%-21.0%;地膜覆盖柠条造林成活率提高17.5%-23.4%,山桃提高16.8%-27.0%,沙棘提高12.4%-22.6%。秸秆覆盖柠条土壤含水量增加  相似文献   

19.
安兴村的优化梯田配套增产措施高维明(甘肃省庆阳地区水保站甘肃西峰745000)正宁县水和乡安兴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460户,农业人口2203人,农业劳动力1207个;总耕地面积348.7hm2,其中山地157.8hm2,占总耕地面积的45.2%;人均...  相似文献   

20.
天津土壤硫的状况和硫肥的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天津7个土类94个土壤样本的全硫和有效硫,结果表明,缺硫土样占总样点的27%,约12.53万hm^2,综合田间和盆栽试验;硫在一些土壤已成为作物高产的限制因子,增产幅度冬小麦9.5%-17.8%,玉米8.8%,春小玫5.9%-18.6%。硫肥能促进冬小麦有效分蘖,提高子粒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