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验证劲素专用底肥(17-17-17)和劲素硝硫基复合肥(15-15-15、15-5-25)的应用效果,以芹菜为试材,通过对比不同施肥处理的芹菜生长指标(株高、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叶绿素含量)、产量和品质指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来评价劲素专用底肥和劲素硝硫基复合肥对芹菜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复合肥作底肥相比,劲素专用底肥在促进芹菜生长及产质提高方面均具有显著的作用,芹菜产量可增加3 134.7 kg/hm~2,增幅为5.42%;与普通的复合肥作追肥相比,劲素硝硫基复合肥能够显著促进芹菜后期的生长、提高芹菜的光合作用能力、提高芹菜的VC含量,产量可提高2 134.1 kg/hm~2,增幅为3.50%。与芹菜整个生长期均施用普通复合肥相比,施用劲素系列肥料可显著增加芹菜产量5 268.8 kg/hm~2,增幅为9.12%,且芹菜生长过程中的各项生理指标及最终芹菜的品质均有显著改善。由此表明,劲素专用底肥和劲素硝硫基复合肥在芹菜生产上均具有较好的肥效,将这2种肥料作为套餐肥使用,对于芹菜的生长促进和产质提高的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2.
芹菜喜冷凉、较耐寒,属于半耐寒性蔬菜,4 ℃种子开始发芽,发芽适温15 ~ 20℃,高于25℃或低于15 ℃发芽率降低或延长发芽时间,但幼苗可忍耐-4~-5℃的低温,成株可耐-7 ~ -8℃的低温,但受冻后品质降低.芹菜生长适温白天20~22℃,夜间13~18℃,地温15 ~ 23 ℃为宜,一般夜间保持在5℃以上才能保证芹菜的正常生长.芹菜对日照强度要求不严,较耐荫,同时短日照有利于改善品质,因此,秋冬芹菜比夏芹菜品质好.  相似文献   

3.
1.环境条件要求芹菜喜冷凉、较耐寒,属于半耐寒性蔬菜,4℃种子开始发芽,发芽适温15~20℃,高于25℃或低于15℃发芽率降低或延长发芽时间,但幼苗可忍耐-4~-5℃的低温,成株可耐-7~-8℃的低温,但受冻后品质降低。芹菜生长适温白天20~22℃,夜间13~18℃,地温15~23℃为宜,一般夜间保持在5℃以上才能保证芹菜的正常生长。芹菜对日照强度要求不严,较耐荫,同时短日照有利于改善品质,因此,秋冬芹菜比夏芹菜品质好。  相似文献   

4.
科技点滴     
远一 《世界农业》2007,(6):66-66
鸡喂芹菜能提高产蛋率日本的一些养鸡场通过实践证明,芹菜是一种良好的喂鸡饲料,蛋鸡吃了芹菜后,产蛋率可提高15%-20%。用芹菜喂鸡,可采取以下方法进行:①每只蛋鸡每周喂芹菜3次,每次50g左右(芹菜叶单喂,  相似文献   

5.
0引言 芹菜斑枯病又叫晚疫病、叶斑病,俗称“火龙”,是北方保护地芹菜生产上一种常见病害,对芹菜的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在塑料覆盖条件下,田间湿度明显增大,通风透光条件明显降低,极易发生斑枯病,尤以简易矮棚更易发病。近年来,昌吉州各县大棚芹菜和秋暖畦芹菜面积明显增加,芹菜斑枯病的发生与危害逐年加重。据调查,发病田块达50%-60%,平均减产15%-30%,且在贮藏期间继续危害,降低可食性,损失很大,成为制约芹菜高效、优质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西沿村大棚越冬芹菜-早春菜用大豆-秋芹菜高效栽培模式及管理技术,在当地非常受欢迎,菜农收益颇丰,而且轮作以后劳动强度有所改善,土壤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越冬芹菜重点技术做好育苗及定植后肥水管理和温度的控制,菜用大豆管理技术重点在播种及肥水管理。秋芹菜栽培主要抓住育苗时的低温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7.
周至县近年来采用芹菜-黄瓜-菜豆高效种植模式,平均每亩可产芹菜5000kg、黄瓜5500kg、架豆900kg,亩收入超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以山芹菜〔Pimpinella brachycarpa(Kom.)Nakai.〕为材料,监测温度对山芹菜的生长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平均温度在15℃-25℃范围内山芹菜长势良好,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山芹菜的生长。温度最低达到4℃,达到了山芹菜的休眠温度,平均温度最高达到30℃,达到了山芹菜的高温休眠温度。  相似文献   

9.
芹菜较耐寒冷,不耐热,生长适宜温度15-20℃,幼苗耐-4 — -5℃低温,成株可短时间耐-10℃低温。芹菜根系分布浅,耐阴,对光照要求不严。  相似文献   

10.
日本的一些养鸡场通过实践证明,芹菜是一种良好的喂鸡饲料,蛋鸡吃了芹菜后,产蛋率可提高15%-20%。 用芹菜喂鸡,可采取以下方法进行:①每只蛋鸡每周喂芹菜3次,每次50g左右(芹菜叶单喂,芹菜茎切碎后加入配合饲料中喂);②用1kg芹菜加水1.7kg熬煮15min左右,取汁让蛋鸡自由饮用。但需注意的是所用芹菜必须新鲜。  相似文献   

11.
芹菜是冬春保护地栽培的主要品种之一,芹菜斑枯病是保护地发生最严重的病害,严重的影响芹菜的产量和质量,一般可减产30%-40%,严重的可减产50%以上。芹菜的斑枯病又叫晚疫病,叫枯病,俗称“火龙”。  相似文献   

12.
以地域来源不同和性状特性差异较大的3种芹菜(六合黄心芹、津南实芹和美国西芹)为试验材料,分别克隆芹菜韧皮部蛋白质基因AgPP2-2。序列分析结果表明,3个芹菜品种的韧皮部蛋白质基因AgPP2-2均含有1个540 bp的开放阅读框及196 bp和167 bp的2个内含子。3种芹菜中的韧皮部蛋白质基因AgPP2-2分别编码179个氨基酸,在核苷酸水平上有4个碱基的不同,编码的氨基酸有3个位点的差异。3个芹菜品种的韧皮部蛋白质AgPP2-2与忽地笑等植物的韧皮部蛋白质相似度较高,具有PP2超家族保守结构域。这些AgPP2-2蛋白质氨基酸组成与理化性质差异较小,都属于疏水性蛋白质,二级结构非常相似,其中卷曲和折叠结构都是主要的组成部分。不同品种芹菜的不同组织表达分析结果显示,3种芹菜中,AgPP2-2基因在茎中的表达量最高,根和叶中其次,花中表达量最低,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不同逆境处理表达分析结果初步显示,干旱、盐碱、低温、高温胁迫导致芹菜中AgPP2-2基因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高温胁迫大于低温胁迫,干旱胁迫大于盐碱胁迫,这为阐明AgPP2-2基因在芹菜逆境调控中的作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芹菜蚜虫分布广泛,对芹菜生产危害严重。本文在天津市静海区开展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防治芹菜蚜虫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中、高浓度还是低浓度均对芹菜蚜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推荐使用量为15~30 g·hm~(-2)。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大棚苋菜-丝瓜-芹菜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并分别介绍该栽培模式下大棚种植苋菜、丝瓜、芹菜栽培技术,以期为该栽培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农家致富》2006,(3):20-20
市场上的芹菜不过1-2元钱1公斤,而在山东省平度市,正宗的马家沟芹菜1公斤卖到30元。因为当地土壤、水质独特,马家沟芹菜享誉国内外市场,为实现芹菜品牌化经营,当地设立了100亩精品示范园,对品种进行提纯复壮,并注册了“马家沟”商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低温处理对芹菜种子发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9月某园艺实验室中的西芹种子39份作为研究对象,除1份作为对照组外,其他平均分为观察组A、观察组B两组。观察组A、B两组每组19份,分别放入5摄氏度、10摄氏度的冰箱冷藏室中。剩余一份放置在冰箱恒温冷藏室中。处理结束后对芹菜种子的发芽率及发芽指数进行记录。结果 :10摄氏度的低温处理能有效提高芹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且8-10d是最佳处理时间。结论:低温处理能有效提高芹菜种子的发芽率与发芽指数,不同的处理时间会造成芹菜种子发芽指标差异,将芹菜种子低温处理能有效破除芹菜种子的热休眠,对夏季芹菜育苗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河北省滦南县安庄镇,加苫冷暖棚主要种植模式是西红柿-西红柿-芹菜。芹菜的生长后期在冷凉的秋季,生长旺盛,产量高,品质好,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18.
陈松兴 《福建农业》2009,(10):21-21
为解决芹菜夏秋季节供应的缺口问题,龙岩市城效的曹溪、东肖等乡镇农民采取遮阳栽培芹菜,一般亩产量2000-4000千克,不但产量高、质量好,还使芹菜能基本上全年上市,满足了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9.
芹菜农药残留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芹菜质量安全现状,对蔬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销售的芹菜进行了农药甲胺磷、氧乐果等50项农药的专项抽样调查分析,共抽检芹菜样本213个,通过采用GB 2763-2012《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进行判定,结果表明:引起芹菜农药残留超标的农药主要为毒死蜱、甲拌磷、多菌灵等,其中由这3种农药引起芹菜超标的比例占农残超标总批次的78.1%,芹菜质量安全状况还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0.
黄酮类物质是芹菜最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该研究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44份中国芹菜种质、美国西芹‘文图拉’和欧洲西芹‘皇后’叶片和叶柄中的芹菜素和毛地黄黄酮的浓度。结果表明:这46份芹菜种质叶片和叶柄中的芹菜素和毛地黄黄酮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叶片芹菜素含量、叶片毛地黄黄酮含量、叶片黄酮含量、叶柄芹菜素含量、叶柄毛地黄黄酮含量和叶柄黄酮含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0%,10%,30%,20%,30%和20%。叶片和叶柄中的黄酮含量没有相关性。叶片中芹菜素浓度是毛地黄黄酮浓度的18~50倍,叶柄中芹菜素浓度是毛地黄黄酮浓度的19-40倍。大部分中国芹菜种质的黄酮浓度高于西芹‘文图拉’和‘皇后’。分布在中国长江以南地区芹菜种质的黄酮含量高于北部地区芹菜种质。综上所述,叶柄是主要食用部位,因此叶柄具有高芹菜素含量的中国芹菜种质可应用于芹菜的育种,叶片具有高芹菜素含量的中国芹菜种质可应用于生产芹菜素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