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试验结果表明:亚麻工艺成熟后期进行脱胶剂处理,可使亚麻种子产量降低34%左右,并影响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降低种用价值,为确保安全,其种子不能食用,但可加工成工业用油、脱胶剂处理的田间无残效,不影响下茬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虽种子受到影响,但此项技术仍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相似文献   

2.
利用脱胶剂于亚麻生育后期进行田间喷施,以达到脱胶的目的,收获后不用沤麻可直接送原料厂上机加工,初步结果:1.脱胶所用的脱胶剂种类与剂型、浓度及喷施时期,已达到了脱胶的效果;2.喷施后亚麻植株的形态变化、收获适期及田间鉴定标准;3.亚麻站立脱胶技术要在亚麻高产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尤其强调植株于田间分布均匀、生长发育一致,无杂草为害和防止倒伏等措施,才能发挥更好的脱麻效果;4.收获后,取消沤麻环节直接上机加工试验,可顺利打成纤维。与温水沤麻相比,原茎干重降低、出麻率和强度有所增加,而种子的产质量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3.
在天然水浸脱胶条件下,对影响亚麻脱胶效果的麻茎特性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麻茎上带有脱胶能力较强的微生物,能加速亚麻脱胶进程;麻茎的部位、粗细、麻龄等不同,其纤维及胶质的组成和分布也有差异,对亚麻的脱胶速度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机械破损能够破坏麻茎的表皮结构,增大脱胶酶的侵袭面积,能加快亚麻的脱胶速度。  相似文献   

4.
亚麻快速生物脱胶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亚麻快速脱胶菌株Ym68′不同的发酵温度、接种量、浴比和脱胶助剂的脱胶试验,研究了亚麻快速生物脱胶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亚麻快速生物脱胶的适宜条件为:温度30℃~35℃、浴比1:10—1:15、接种量15%-20%、脱胶助剂0.5‰CO(NH2)2或复合肥。温度对亚麻快速生物脱胶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浴比,而脱胶助剂和接种量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Danny  E.  Akin  Jonn  A.  Foulk  Roy  B.  Dodd  David  D  McAlister    杨喜爱 《中国麻业》2006,28(3):160-165
对纤用亚麻(阿里安)与北达科他州油用亚麻茎进行酶法脱胶实验。脱胶酶制剂含Viscozyme L(富含果胶酶的成品酶)和乙二胺四乙酸(螯合剂EDTA)。碾压破裂后的亚麻茎浸吸不同比例的Viscozyme L-EDTA溶液,脱胶后纤维进行梳纺。供测纱样为Shirley机清理的原亚麻纤维与棉花纤维按不同比例混纺而成的纱。处理不同,清理后的纤维性质有所不同。不同配比的酶溶液脱胶后的纤维性质不同,不考虑EDTA的因素,0.3%(v/v)的酶浓度比0.05%的酶浓度脱胶效果好,但纤维强力低。麻样与酶制剂不同,混纺纱的质量变异系数、单纱强力与粒结数存在差异。以成本、纤维和纱的质量为依据,本实验结果确立了脱胶酶制剂的组分含量范围,可作为进一步研究优化亚麻脱胶酶制剂的基础。本实验中,0.3%(v/v)Viscozyme L与25mMEDTA配制的酶溶液脱胶制成的纱最好。因此,可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研究开发工业级纺织用亚麻短纤维。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亚麻快速脱胶菌株Ym68'不同的发酵温度、接种量、浴比和脱胶助剂的脱胶试验,研究了亚麻快速生物脱胶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亚麻快速生物脱胶的适宜条件为温度30℃-35℃、浴比110-115、接种量15%-20%、脱胶助剂0.5‰CO(NH2)2或复合肥.温度对亚麻快速生物脱胶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浴比,而脱胶助剂和接种量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了亚麻和大麻脱胶技术的生产状况和发展趋势,并针对亚麻、大麻化学组成特点和现有脱胶技术存在的环境污染严重、脱胶时间长、质量不稳定、产量低等诸多问题。提出了亚麻和大麻快速生物脱胶是亚麻、大麻脱胶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通过广泛采集菌样、初筛、复筛和诱变育种等手段,获得了1株(编号为Ym68′)亚麻快速脱胶菌株;并对该菌株进行了规模为100kg的亚麻快速脱胶试验。结果表明:Ym68′在实验室条件下16h内可完成亚麻脱胶;与传统脱胶工艺相比,其脱胶周期缩短79%以上、综合出麻率提高7.3个百分点、纤维强力和长度分别提高50%和3.3%、COD降低17%左右,具有脱胶周期短、纤维产量高、品质好和环境污染轻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在天然水浸脱胶条件下,对影响亚麻脱胶效果的麻茎特性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麻茎上带有脱胶能力较强的微生物,能加速亚麻脱胶进程;麻茎的部位、粗细、麻龄等不同,其纤维及胶质的组成和分布也有差异,对亚麻的脱胶速度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机械破损能够破坏麻茎的表皮结构,增大脱胶酶的侵袭面积,能加快亚麻的脱胶速度.  相似文献   

10.
几年试验表明:1991—1994年各试验区雨量充沛,土壤湿度正常,脱胶效果较好;1995、1997年试验区干旱少雨,空气、土壤湿度小,对亚麻站立脱胶不利。即使是多雨地区,如遇有干旱的年份,对脱胶效果也有很大影响。因此,亚麻站立脱胶最适区域应是空气湿度较大、雨量充沛的地区。  相似文献   

11.
亚麻、大麻脱胶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亚麻和大麻脱胶技术的生产状况和发展趋势,并针对亚麻、大麻化学组成特点和现有脱胶技术存在的环境污染严重、脱胶时间长、质量不稳定、产量低等诸多问题,提出了亚麻和大麻快速生物脱胶是亚麻、大麻脱胶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对纤用亚麻(阿里安)与北达科他州油用亚麻茎进行酶法脱胶实验.脱胶酶制剂含 Viscozyme L (富含果胶酶的成品酶)和乙二胺四乙酸(螯合剂 EDTA).碾压破裂后的亚麻茎浸吸不同比例的 Viscozyme L- EDTA溶液,脱胶后纤维进行梳纺.供测纱样为 Shirley机清理的原亚麻纤维与棉花纤维按不同比例混纺而成的纱.处理不同,清理后的纤维性质有所不同.不同配比的酶溶液脱胶后的纤维性质不同,不考虑 EDTA的因素, 0.3%( v/v)的酶浓度比 0.05%的酶浓度脱胶效果好,但纤维强力低.麻样与酶制剂不同,混纺纱的质量变异系数、单纱强力与粒结数存在差异.以成本、纤维和纱的质量为依据,本实验结果确立了脱胶酶制剂的组分含量范围,可作为进一步研究优化亚麻脱胶酶制剂的基础.本实验中, 0.3% (v/v) Viscozyme L与 25mM EDTA配制的酶溶液脱胶制成的纱最好.因此,可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研究开发工业级纺织用亚麻短纤维.  相似文献   

13.
亚麻微生物脱胶技术的研究:Ⅳ脱胶条件测试及脱胶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优选的亚麻脱胶菌株,对亚麻脱胶条件进行了测试。结果为:接种量5%脱胶温度为35℃,以单一菌株在自然条件即适宜亚麻脱胶,继之做了室内外脱胶综合测试。结果表明;接种脱胶菌进行亚麻脱胶可以缩短脱胶时间,提高长麻率及全麻率,增加纤维抗拉强度,改善纤维外观质量。  相似文献   

14.
利用优选的亚麻脱胶菌株,对亚麻脱胶条件进行了测试。结果为:接种量5%,脱胶温度35℃,以单一菌株在自然(有杂菌)条件即适宜亚麻脱胶。继之做了室内外脱胶综合测试。结果表明:接种脱胶菌进行亚麻脱胶可以缩短脱胶时间,提高长麻率及全麻率,增加纤维抗拉强度,改善纤维外观质量  相似文献   

15.
亚麻快速生物脱胶技术研究Ⅰ.亚麻快速脱胶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广泛采集菌样、初筛、复筛和诱变育种等手段,获得了1株(编号为Ym68')亚麻快速脱胶菌株;并对该菌株进行了规模为100kg的亚麻快速脱胶试验.结果表明Ym68'在实验室条件下16h内可完成亚麻脱胶;与传统脱胶工艺相比,其脱胶周期缩短79%以上、综合出麻率提高7.3个百分点、纤维强力和长度分别提高50%和3.3%、COD降低17%左右,具有脱胶周期短、纤维产量高、品质好和环境污染轻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亚麻脱胶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丽珠  王奉喜 《中国麻作》1988,(2):34-36,31
作者将引进的苏联酶制剂及丹麦诺沃亚麻酶用于亚麻脱胶试验,结果表明:加酶脱胶可缩短沤麻时间1/4~2/3,可提高出麻率3~4%。并具有提高纤维质量,消除沤麻水污染的作用,是亚麻脱胶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亚麻生物脱胶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彭源德 《中国麻业》2004,26(6):293-295
本文综述了亚麻生物脱胶研究的发展状况和前景。针对亚麻传统脱胶技术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亚麻生物脱胶研究中急需开展的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8.
亚麻生物脱胶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亚麻生物脱胶研究的发展状况和前景.针对亚麻传统脱胶技术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亚麻生物脱胶研究中急需开展的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9.
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亚麻脱胶茵Ym68’,对亚麻原茎进行快速脱胶试验,定期测定了麻茎中的脱胶茵活茵量、水溶物、果胶、半纤维素、木质素和纤维素等指标。结果表明,亚麻原茎中水溶物、果胶、半纤维素、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分别为:16.57%、7.82%、19.4%、18.4%和21.01%;脱胶完成时,果胶、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脱除率分别为82.1%、17.0%和11.4%;在接种后发酵2h内,亚麻麻茎中的水溶物由16.57%迅速降至7.93%;接种后发酵2h-4h,脱胶茵活茵量的增加幅度最大,为5.88倍;麻茎中果胶、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含量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相似文献   

20.
吴昌斌  李学鹏 《中国麻业》2006,28(5):237-238
亚麻苗(芽)期病害严重,但从未找到既有效又不伤苗的拌种剂。本文首次报道了PGPR菌孢子粉用于亚麻拌种剂。试验结果表明,当菌粉用量达到种子量的0.7%时,可显著提高出苗率、保苗率,减少站杆麻的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