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八十年代末期以来,我省工厂化养猪发展较为迅速,为了使大家对工厂化养猪有一个较为明确的了解,更好地结合本省实际,促使工厂化养猪健康发展,现就“工厂化养猪”作一简要的介绍。 “工厂化养猪”就是采用工业生产方式的养猪方法。它是养猪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采用最新科学技术、设备和管理,为猪只创造高效生产的优良环境,使猪群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2.
工厂化养猪生产由配种、妊娠、分娩、保育、生长、育成6道工序组成,分别在相应的车间内完成。工厂化养猪的最大特点之一是生产节率性高,流水式生产作业,全进全出制,因此,猪的转群就成了经常性的工作。在猪的转群中如果操作不当,涉及的技术因素考虑不周,常常会给后...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技术在工厂化猪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计算机技术在工厂化养猪生产中饲料营养配方,育种,猪群保健与疾病诊断、生产过程控制等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4.
养猪的主要目标就是提高养猪生产水平和效益。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们把分散的养猪组合起来,把分散的技术组装起来形成规模养猪,在此基础上又引入一个工厂化理念,上升为工厂化养猪。但我们看到,许多规模猪场的生产效益、生产水平还不如传统养猪。为什么?我认为,目前规模化养猪生产中还存在很多常见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被大家所忽视。[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大型工厂化猪场的防疫林经华,崔焕,黎田利,张存(广三保养猪有限公司茅山种猪场广州510640)茅山种猪场是一个大型工厂化养猪企业,内有三条养猪生产线,每条生产线年产猪9000多头,全场年产2.8万头以上。猪场位于祖国的南大门─—广州,气候高温多湿,又...  相似文献   

6.
1工厂化养猪的概述1.1工厂化养猪的发展概况世界养猪业的主要趋势,是朝着生产的集约化、工厂化发展。工厂化养猪是现代养猪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工业生产方式,采用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密集饲养,进行高效率的养猪生产,使猪群的成活率、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以及...  相似文献   

7.
李克广 《畜牧兽医杂志》2010,29(1):46-46,48
猪场的环境卫生体系是以传统的防疫保健为基础,以猪的生物学特性为根据。要求工厂化养猪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完善猪场内外布局和猪舍内部的工艺设计等一系列措施,给猪群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和繁育的环境。  相似文献   

8.
吴兴振  李瑞明 《养猪》1996,(4):27-28
工厂化养猪的成本核算与会计程序吴兴振,李瑞明(辽宁省马三家机械化养猪试验场沈阳,110145)工厂化养猪成本核算是指对工厂化养猪生产费用的发生和产品成本形成的核算。它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工厂化养猪与一般畜禽饲养在成本核算上是有区别的。因此、在产...  相似文献   

9.
(上接1999年第11期)4 工厂化养猪的疫病防治措施工厂化养猪场猪群庞大密集饲养,一旦病菌入侵,就会快速传播,引起疫病暴发;同时常年频繁地购进大量饲料,售出大量活猪,与市场交流密切,也容易沾染病菌,引起发病。为确保工厂化养猪安全生产,现介绍有关具体防疫实施方案,可供参考。4.1 进场消毒设计4.1.1 消毒池 猪场正门入口、生产区入口,猪舍入口设三道消毒池,池内放入3%左右苛性钠溶液,以浸过鞋底为度,消毒液经常更换,保持有效浓度。室外消毒池在冬季改用生石灰。4.1.2 消毒室 供场内工作人员出…  相似文献   

10.
工厂化养猪普遍采用的4~5周龄断乳,也有的猪场在搞2~3周龄断乳,随着断乳日龄的提前,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生产上的问题。其中较为普遍的而且影响较为严重的问题就是仔猪断乳后的转群应激。为了保证仔猪的正常生长,减少和消除疾病的侵袭,获得最大的日增重,育成健壮...  相似文献   

11.
规模化是现代化养猪的基本形式,是实施工厂化养猪的基础条件之一。据先进养猪国家的经验,养猪业的发展大体都有一个从家庭副业到专业化饲养的过渡阶段,也就是规模化的阶段,最后发展到工厂化的阶段。因此,规模化养猪是由传统养猪方式向工厂化养猪过渡不可缺少的重要阶段。规模化养猪为工厂化养猪准备了技术和物质方面的条件,也为工厂化养猪业积累了经验,做好猪种、猪场经营管理等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2.
优秀后备母猪的选拔陈玉明(福建省农业厅畜牧局邮编:350003)在规模化养猪,为了防止疫病的传播,均提倡猪场搞自繁自养。但是集约化养猪尤其是工厂化养猪,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母猪使用时间短,猪群更新快,母猪年淘汰率高达30—35%,这样就必须有足够数量的...  相似文献   

13.
猪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工厂化生产中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猪的繁殖、生长发育、采食、感觉、感温、群居、生活栖息习性及其在养猪工厂化生产中的利用方向和方法,对发展猪的工厂化生产,提高工厂化养猪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汪嘉燮 《猪业科学》2007,24(5):58-58
过去在我国养猪界翻译Swine Industry时,一般都译成“养猪工业”或“工厂养猪”。工厂养猪这个词实在是存在着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和问题的。我们在实践中已经深深的体会到工厂化养猪这个词是不太确切的,因为工厂化养猪是一种新的生产体系,与农牧结合或是生态养猪不同。但是养猪生产中的生产手段和生产对象又是猪这样的生物,  相似文献   

15.
母猪断奶至配种间隔对产仔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一、前言母猪断奶至配种间隔是母猪繁殖周期的组成部分,影响着母猪的生产力和集约化养猪生产的节律性。据报道,利用断奶至发情间隔作为配种时间的指标,是提高母猪受胎率和产仔数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利用我公司其中三条年产万头的集约化工厂化养猪生产线的配种、分娩记录资料,调查了断奶后21天内发情配种的1450头次母猪断奶至配种间隔时间的分布情况,并着重探讨了断奶至发情配种间隔对下一胎产仔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猪肉生产和消费现状1.我国是世界第一养猪生产大国,猪年存栏和猪肉产量分别占世界的50%和42%,猪肉人均占有量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2.我国养猪生产方式主要有三类:一是农户散养,占全国总饲养量的75%~80%;二是专业户养猪,占15%;三是工厂化养猪,占5%。前两类主要供国内农村及中小城市市场,工厂化养猪主要是以活猪供港、澳地区及大城市消费。3.我国是世界第一猪肉消费大国,消费量占生产量的98%,而且逐年增加。原因是城镇居民人均消费量的增加,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已大大高于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17.
<正> 工厂化养猪是畜牧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它是采用现代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以工业生产方式,进行高效率的养猪生产.随着瘦肉型猪种的选育成功,配合饲料工业的发展,养猪机械化自动化技术和猪舍建筑设计的进步,兽医防疫水平的提高,世界上七十年代出现能够依照固定周期、稳定节奏、连续生产规格化的工厂化养猪.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我国养猪场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程度的大幅度提高,猪病频发,新的疫苗、药物层出不穷,养猪行家常说:猪场生存看环保,养猪赚钱看防疫。构建一个既环保,又少发病的绿色健康猪群是本文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工厂化养猪的特点是:能在生产的各个阶段,保持猪群繁殖和肥育的均衡性,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猪的繁殖和生长快这一生物学特性;能在人工小气候和限制运动的条件下进行经营管理。这个生产部门的主要任务在于全年集约和均衡地利用猪群,同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苏联的养猪业日益向工厂化过渡,生产的  相似文献   

20.
李职  袁森泉 《养猪》1990,(3):21-22
一、前言工厂化养猪条件下,繁殖猪群的经济效益主要取决于母猪的年断奶仔猪数,而影响断奶仔猪数的主要因素是年产仔胎数和窝产仔数。缩短哺乳期,实行仔猪早期断乳是提高年产仔胎数的主要途径。考虑哺乳期的适宜长度,不延长空怀间隔和影响下一胎的产活仔数,要考虑到我们能为早期断乳仔猪提供什么样的饲粮和护理条件,才不致于影响断奶后的育成率和生长速度,因此,不能认为愈早期断乳愈好。为寻求在工厂化养猪生产条件下提高种猪及栏舍设备利用强度,我们根据本公司的实际资料,分析了母猪在不同哺乳制度下,即哺乳分别为1、2、3、4、5周时的生产性能,研究在哪种制度下产量最高而不影响下一个繁殖周期的生产成绩,并讨论其在生产上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