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方法:1~2龄上盖下垫蚕用型塑料薄膜,3龄只盖不垫,4~5龄覆盖有孔薄膜,孔距4厘米,孔径0.4厘米。每天上下午采叶后约8时左右给桑,不必贮桑。 二、好处:经试验调查,采用该项饲养方法,具有以下好处: 1.提高工效。普通育全龄给桑72回左右,薄膜覆盖两回育只给桑46~48回,节省给桑用工1/3左右。由于一天仅在早晚各给桑一次,夜里不起床喂蚕,安心休息,白天有较长时间从事其它作业。 2.不要贮桑。两回育的桑叶采回后即可饲喂,不必贮藏,可节约贮桑中所花的劳动。 3.桑叶新鲜。由于覆盖薄膜有利桑叶保持新鲜,特别是大蚕期能做到桑叶基本吃光,提高了桑叶的利用  相似文献   

2.
原蚕饲养目前沿用的还是大蚕普通育,每日给桑5-7次,这就带来了化工多,劳动强度大,桑叶利用率不高等弊病.我所曾于1979、1980、1982三年春秋蚕期进行了全龄打孔薄膜覆盖育(小蚕3回育、大蚕4回育)的饲养试验,试验结果达到节叶、省工、减轻劳动强度和对原蚕的当代成绩、下代成绩均无不良影响的效果.先后在莫干蚕  相似文献   

3.
夏秋期5龄蚕立体条桑育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5龄立体条桑1日2回育饲养技术在春蚕期已试验成功,为探索夏、秋蚕5龄立体条桑1日2回育技术,于2000年夏期、中秋、晚秋期在海盐县进行了试验,该试验的主要方法是改5龄平面片叶1日3~4回育为立体条桑1日2回育,主要目的是提高单位蚕室面积的饲养量,减少养蚕投入,改善养蚕环境,延长桑叶的保鲜时间,提高桑叶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汇总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姜德义 《蚕桑通报》2009,40(1):36-38
5龄蚕饲养花工多且用工集中.约占整个蚕期的85%以上,传统多层片叶平面育,5龄蚕期间每个劳力一般只能承担1张种,还得起早带晚,费工费力。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根据蚕生理发育特点,海安县在改进提高春蚕5龄期新梢斜面育的基础上,着力试验研究秋蚕5龄期条桑斜面育技术。经过不断的探索和改进,形成了较为配套的操作技术规范,实现了秋蚕5龄期不采片叶,直接剪伐条桑,利用条桑搭成斜面养蚕,简称秋蚕5龄期条桑斜面育。  相似文献   

5.
全年实行5龄期斜面立体条桑育比平面片叶育盒种产茧量平均提高8.4%以上,盒种产值平均提高9.8%以上,可节省1/3的蚕室,节省蚕具等一次性投资;采用剪伐方式收获条桑,可节约采叶与养蚕用工近50%,中秋、晚秋蚕期效果尤其明显;全年实行5龄期斜面立体条桑育技术,明显降低蚕农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蚕茧产量和质量,有助于规模经营。同时,秋蚕合理间伐收获条桑,可有效控制桑芽萌发,基本上不影响次年春叶产量。  相似文献   

6.
<正> 山东省原蚕的小蚕饲育型式,从五十年代的防干纸育发展为现在的塑料薄膜覆盖育,每昼夜给桑5~6回,多年来没有变化。进入七十年代后少数蚕种场开始应用推广小蚕全叶少回育(3~4回),已显示其优越性。原蚕小蚕全叶少回育应用效果从试验与生产实践证明:小蚕全叶少回  相似文献   

7.
<正> 为提高养蚕劳动效率,减轻劳动强度,解决蚕区劳动力日益紧张的矛盾,我们就现行芽叶或片叶饲养采用蚕座覆盖,并配合相应措施,减少给桑回数,对给桑回数降至2~3回的少回育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供试蚕品种 1986年春、中秋、晚秋蚕期为苏_5×苏_6,1987年中秋蚕期为75新×7532。2.试验方法各区1~4龄为穿孔塑料膜覆盖2回育(1~2龄上盖下垫四面包折,3~4龄只盖不垫,每次给桑前半小时揭膜换气)。五龄开始分设2回育,3回育,分别采用孔径约0.2mm 的聚乙烯薄膜  相似文献   

8.
省力化养蚕是提高蚕业效益的方向,其技术模式也多样,究竟哪几种方式投入少,效益好,笔者对壮蚕期塑料薄膜大棚育,室外简易砖地覆盖育,室内条桑斜面育三种方式,以室内普通柴帘育为对照,对投资成本,5龄采叶养蚕用工和养蚕成绩作了调查,结果如下:表1 几种养蚕方式的比较(每盒蚕种计)饲育方式一次性投资(元)折旧(元/年)5龄耗工平均盒种茧款(元)塑料薄膜大棚育31462.014588.66室外地砖覆盖育21021.019510.60室内条桑斜面育3020101.017552.25室内普通柴帘育3071110.650512.14  从调查结果看,总的说来,省力化养蚕方式比普通柴帘育投入少,产出多,…  相似文献   

9.
为了使原蚕饲育实现省力化,我们采用条桑收获法,进行了条桑斜面育试验。结果表明:条桑斜面育不仅省时省工,减轻了劳动强度,而且产茧量高,茧质好,制种量多。  相似文献   

10.
王晖 《中国蚕业》2005,26(1):35-36
为了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当前农村单家独户养蚕的实际情况,多年来我们通过大胆探索创新,不断完善,研究成功小蚕水缸二回育.所谓小蚕水缸二回育,就是因地制宜利用家庭水缸、米筛饲育小蚕,一日给桑二回,改变了以往用蚕室蚕具养小蚕和一日给桑4次的传统方法.这项技术的推广,极大地节省了养蚕设备的投入,解放了劳动力,深受蚕农欢迎.  相似文献   

11.
五龄蚕饲养花工多且用工集中,约占整个蚕期的85%以上,传统方法用多层片叶平面育养蚕,每个劳力一般只能承担1张种,费工费力,不能适应规模养蚕发展的需要.五龄蚕条桑斜面育是养蚕技术的一次革新,是省力化养蚕的核心内容.五龄蚕实施条桑斜面育,特别是秋蚕五龄期不采叶,直接剪伐条桑,利用条桑搭成斜面,推广应用后可实现"省工省力节本,好养优质高效"的目的,每个劳力一般可养3~4张种,普通农户每期可养蚕6~8张种,养蚕工效提高3倍以上,且节省蚕匾(扉)和蚕架投入的成本.的确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却遇到了诸多困难,至今在各地推广应用面很低.笔者根据近几年来该技术在我县推广应用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问题,总结出以下解决办法,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 条桑育的养蚕成绩一般与普通育的相仿(无论是丝茧育还是种茧育),而比普通育节省桑叶15%左右,节省养蚕劳力30%以上。但为何原蚕条桑育不易推广?其一,蚕室利用率不高。如镇江蚕种场1979年春期饲养100克蚁的条桑育,用蚕室六间,仅搭三层蚕台,操作已很不便,若用普通育可饲养240克蚁;其二,给桑回数每日减到二回,桑叶易萎凋,造成浪费。针对这一情况,我在78年春设计了木框型式,在镇江蚕种场进行原蚕条桑育试养,79年春又重复一次,成绩与普通育的相仿。在饲养中设有遇到任何技术上的困难。现把试验小结于下。一、饲养型式用木条钉成长方形框,木框长1米,宽0.8米,高0.25~0.3米,前后左右围以聚丙1978年镇江蚕种场刘燕萍、陈丙田同志参加了试验工作;1979年滕国良同志参加了试验工作。  相似文献   

13.
草本化栽培杂交桑在种茧育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试验以杂交桑“沙2×伦109”为材料,以普通桑园的湖桑32号片叶育为对照,就草本化栽培杂交桑在种茧育上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配合施用叶面肥0.2%PGH-X的情况下,供试杂交桑在原蚕生长发育、茧质及制种成绩方面与对照区相近或持平,说明原蚕饲养采用草本化栽培杂交桑及条桑二回育形式具有可行性。使用叶面肥0.15%PGH-D可使原蚕5龄期经过延长,对家蚕生长发育表现一定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4.
饲养原蚕化工多,季节性强,技术要求高,在当前农村劳动力紧张的情况下,要巩固原蚕区,提高蚕种质量,解决劳力矛盾是当务之急.为了节省劳力,有充分的时间采摘桑叶并做到良桑饱食,我们从1988年春期起,在原蚕区李介坝村17组落实两户原蚕户进行三回育试验,两户均设试验区和对照区,试验区每日给桑3次,用打孔塑料薄膜(孔距:10×10cm,孔径3mm)覆盖,对照区1~3龄4~5回坑床育,4~5龄6回育,其它常规处理  相似文献   

15.
我们为了节约养蚕劳力、用叶,简化设备,提高屋外条桑育省力效果,从1961年起,参照近年来国内外经济饲育方法的试验资料,并根据土壤比热大,温度变化迟慢,吸湿力强的原理,提出桑蚕土坑育经济饲育法的试验。 1.试验方法:稚蚕期同对照区一样,在室内用普通防干纸六回育。壮蚕期从四龄开始,对照区仍在室内用普通全叶四回育;试验区用全叶饷食,第二次给桑前移入土坑中开始用条桑二回育。 土坑设在桑园内2公尺以上的桑树行间。土坑深约30公分,坑口宽1公尺,长因收容头数而定,如收容5000头其长5公尺,10,000头其长10公尺。  相似文献   

16.
进行秋期大蚕条桑一日二回育与当前蚕区片叶一日四回育的生产试验,结果成绩一致,表明秋期大蚕采用条桑一日二回育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养蚕模式正在向省力高效的饲养模式转变,为探明小蚕标准化共育、5龄斜面立体条桑育和方格蔟自动上蔟等省力高效养蚕技术的应用效果,2016年分别在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墨江哈尼族自治县选择一定数量的农户开展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小蚕标准化共育技术的应用,能够获得稳定的蚕茧产量,比未采用小蚕标准化共育的平均盒种产茧量提高11.23%;5龄期采用斜面立体条桑育比普通片叶育平均盒种产茧量提高27.75%;方格蔟自动上蔟技术的应用,较传统的人工拾取法上蔟盒种用时减少81.35%。若将3种省力高效的养蚕技术结合应用,对减少养蚕用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将会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实现蚕农增收增效的目的,继续保持养蚕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在蚕桑生产上具有较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为节省劳力,经试验春蚕大蚕期改1日4回育为1月2回育是可行的,但夏蚕期气候,叶质,蚕品种等与春蚕期差异极大,是否可行?笔者于1996年夏蚕期,以“薪杭×科明”蚕品种为对象,用夏伐桑的疏芽和春伐桑的条桑,在5龄期进行1日2回育和片叶1日4回育对比试验,结果条桑1日2回育转片叶1日4回育见熟早,健蛹率高,全茧量、茧层率略高。但差异不显著,证明了夏蚕期采用疏芽或条桑1月2回育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省力化养蚕技术是蚕桑规模生产的重要技术,本文着重介绍了斜面立体条桑育养蚕的优点和技术要点。五龄期斜面立体条桑育技术相对成熟,适宜在各地推广。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夏秋蚕大蚕薄膜覆盖二回育养蚕技术推广进行了试点试验,测试了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并就该项省力养蚕技术要点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