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富含γ 氨基丁酸豆芽乳发酵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发酵豆芽乳中的γ-氨基丁酸含量,以植物乳杆菌S-35为发酵剂,以发酵过程中γ-氨基丁酸质量浓度为试验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植物乳杆菌S-35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发酵豆乳中γ-氨基丁酸质量浓度的影响,并建立了乳酸菌发酵模型。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豆芽乳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为3.5%、发酵温度为34.5℃、发酵时间为27 h。在此条件下γ-氨基丁酸质量浓度为1.61 g/L,植物乳杆菌S-35活菌数可达1.60×10~9CFU/mL。在4℃下进行7 d的储藏试验,结果表明发酵豆芽乳在保质期内凝乳状态、发酵参数保持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和了解油脂废渣(菜籽粕)中残油生物降解的最佳条件。以复合诱变后高产脂肪酶菌Bacillus sp DE-8为出发菌,考察了不同pH值、温度和接种量对发酵降解的影响,并用正交试验优化了最佳降解条件。结果表明:该菌对菜籽粕降解条件为:起始培养基pH值8、接种量5%、摇床为120r/min、温度34℃和发酵72h,该菌株对菜籽饼的降解率可达82.9%。  相似文献   

3.
采用单因素试验的方法,优化突变株L.plantarum P1881的培养条件.优化后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时间48 h;发酵液初始pH值6.5;接种量(V/V)4%;培养温度30℃,此时苯乳酸产量为0.624g/L.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菌种添加方式对植物乳杆菌存活性的影响,分别采用共同培养和单独培养再混合的方式制备发酵乳。结果表明:单独培养再混合的方式对益生菌的存活性有显著影响,活菌数从1.25×107cfu/mL上升到8.6×107cfu/mL(p<0.05);发酵乳的pH值也从4.09提高到4.30(p<0.05),缓解了后酸化程度;且发酵乳的风味物质乙醛含量没有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5.
为了使苹果汁中结合态多酚变为游离态多酚,提高苹果汁的功能性多酚单体含量,利用嗜酸乳杆菌6005、植物乳杆菌21805和发酵乳杆菌21828混菌发酵复合苹果汁,分析苹果汁发酵过程中活菌数及理化成分变化,建立混菌生长和总酚酸变化动力学模型,并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混合益生菌在复合苹果汁中生长良好,活菌数达到2.68×108CFU/mL,发酵过程中总糖含量下降,可滴定酸含量上升,总酚酸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绿原酸及没食子酸等功能性酚酸类多酚单体含量增加;建立了复合益生菌发酵苹果汁的菌体生长动力学模型和总酚酸增加量变化动力学模型,模型理论值与试验值的平均误差小于10%,说明建立的动力学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混合益生菌发酵苹果汁中总酚酸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6.
发酵香肠发酵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确定采用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清酒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ke)和啤酒酵母菌(beer saccharomycete)混合接种最佳发酵温度;然后通过正交试验确立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发酵菌剂采用植物乳杆菌、清酒乳杆菌和啤酒酵母菌之比为3∶3∶4,接种量1%(1.1×108~1.2×108cfu/mL),白糖质量分数为1%,食盐质量分数为2%,发酵温度为30℃,发酵时间为18h左右。最后从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几个方面比较研究发酵香肠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李杨  张春枝  孟繁龙 《农业机械》2012,(15):151-153
本试验从养鸡场附近土壤中筛选得到既能产蛋白酶,又能产糖化酶和纤维素酶的且产酶能力较高的菌株3株,分别为X4、X5、F4。混合培养结果表明:在接种量为3%,初始pH值7.5的条件下,35℃培养12h菌体生长良好。在最佳培养条件下,测其OD为0.563,有效活菌数可达到7.9×108cfu/mL。  相似文献   

8.
不同培养基对粘红酵母油脂积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政  李博生 《农业机械》2011,(17):41-45
利用试验室自制培养基和传统发酵培养基在不同温度和pH值的条件下培养粘红酵母(Rhodotorula glutinis),对其生长和油脂积累的特性进行研究。本试验用分光光度法和酸水解法对粘红酵母的生长和油脂含量进行了测定,得出在培养温度为30℃、液态培养液pH值为5.0、摇床转速为140r/min的条件下培养时,用试验室自制培养基培养的粘红酵母油脂含量较高(30.81%)。  相似文献   

9.
米曲霉固态发酵啤酒糟产α-淀粉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啤酒糟为主要原料,采用Box-Benhken响应曲面法对影响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NRRL 6270固态发酵啤酒糟产α-淀粉酶的关键培养条件:发酵温度、培养基初始含水率和接种量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发酵温度为29.15~35 ℃、培养基初始含水率为68%~71.26%和每克培养基接种孢子数为2.6×106~1.38×107条件下,α-淀粉酶活性可达6 342.60 U/g;通过对二次多项回归方程解逆矩阵得知,在上述自变量分别为32.96℃、71.04%和1.0×107时,α-淀粉酶活性最大预测值为6 581.63 U/g,在上述自变量分别为32℃、71%和1.0×107左右时,通过试验验证α-淀粉酶活性可达到6 445 U/g,证实该方程的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具有较好的拟合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灰树花深层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粉和麸皮是较好的碳源和氮源,在培养基中添加MgSO4、KH2PO4和VB1有利于灰树花菌丝的生长。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灰树花菌丝体深层发酵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玉米粉4%,麸皮1%,KH2PO4 0.2%,MgSO4 0.1%,VB1 0.005%。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25℃,转速为160r/min,pH值为6,接种量为10%,培养时间为8d,在此条件下,菌丝体干重达到0.93g/100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