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利用枝粪霉分生孢子主动弹射的特点,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分离到一株来自蛙粪中的蛙粪霉。该菌分生孢子球形,有一锥状乳突,通过火箭方式主动弹射,23.2~49.8×21.6~46.5μm,固着性分生孢子在分生孢子萌发的纤细芽管上形成,棱形、香肠形或长窄梨形,长34.2~78.0μm。休眠孢子易于大量形成,成熟时外壁波浪状,平均31.4±4.2×29.1±3.4μm,该菌生长迅速同时产生强烈的“666”味道。  相似文献   

2.
<正> 田蛙,学名虎纹蛙,又称田鸡、水鸡,其肉质鲜嫩甜美。近年来,田蛙资源日渐衰竭,价格昂贵,故而养殖田蛙具有很大潜力。一、田蛙的生物学特性 1.生活习性:田蛙喜栖息稻田区域的沟渠、小池等水边的草丛或其他隐蔽物下,遇有敌害或异声即警觉地跳入水中。田蛙全日均在陆地嬉戏、觅食,黄昏后几小时活动最为活跃,尤其在阵雨后的傍晚田蛙更显得兴奋异  相似文献   

3.
人工封沟养蛙若干技术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俗称哈士蟆、油哈蟆的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属于两栖纲蛙科蛙属的珍贵经济动物。我省东部山区半山区的20多个县(市、区)都有这种林蛙的繁衍和生栖,近几年来,又发现平原地区的公主岭市郊和梨树的哈福至孟家岭一带也有大量林蛙。  相似文献   

4.
稻田养蛙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长期以来,由于人类过份施用农药,化肥和滥捕蛙族,导致农田生态严重破坏,田间蛙类几乎绝迹,农作成本也逐年上升,以至现在人们再难见到古代诗人描绘的那种“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美好自然景象,稻田养蛙即是利用稻、蛙这种自然共生关系,充分发挥稻与蛙之间的互利作用,把水稻种植与蛙类养殖有机结合,达到增产增收,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目的。 稻田养蛙方法简单,效益可观。每667平方米稻田一季稻熟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人们对蛙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但野生蛙类的数量有限,并且不断遭到毁灭性破坏,野生蛙类资源濒于灭绝的边缘,严重制约了蛙类加工业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大力发展人工养殖蛙类是最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7.
8.
9.
蛙及蝌蚪的疾病,根据病因主要分为生物传染,即传染性疾病和生物侵袭致病,即寄生性疾病两大类,传染性疾病是由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引起的疾病;而寄生性疾病是由原生动物、甲壳动物等病原体侵袭引起的疾病,文中重点介绍这些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稻田养蛙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采自福建的虫霉目三新记录。寄生于灯蛾幼虫的大孢干尸虫霉,寄生于毛蠓成虫的有味耳霉以及分离于青粪蛙便的裂孢蛙粪霉。  相似文献   

12.
13.
熊谱成 《农家科技》1997,(12):28-28
<正> 养殖美国青蛙具有投资少,风险小,利润大,受益快的特点,是农家致富的好项目。但养殖是否成功,引种至关重要。据我多年来对美蛀的研究和供种经验,引种者只要注意以下问题,可保引种成功。1.品种要鉴别。国内养殖的多种经济蛙类均有各自特征,容易区别,唯有  相似文献   

14.
美国青蛙稻田高产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16.
综合论述了中国养殖的6种主要两栖动物:虎纹蛙Rana tigrina rugulosa Wiegmann、棘胸蛙Rana spinosa David、中国林蛙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 David、牛蛙Rana catesbeiana Shaw、猪蛙Rana grylio和中国大鲵Megalobatrachus davidianus Blanchara的生物学研究成果,包括养殖种类与地理分布,栖息习性,对盐度、温度、湿度、溶解氧、pH值的适应,摄食方式与食物组成,生长与繁殖生物学;展望了其生物学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7.
18.
19.
 本文对类霜霉属(Paraperonospora O.Const.)的承认问题作了论述。根据孢囊梗的分枝朝向顶端方向变粗,以及分枝有双叉和三叉的特征,与霜霉科的另几个属有区别,因此承认它为独立的属。但不同意以形态特征为唯一的而不考虑这些真菌的寄主的种的概念。笔者认为,在专性寄生菌的种的划分时,除了形态以外,它们的专化性或寄生范围,也是应当考虑的重要方面。对中国的5种类霜霉列出了检索表,其中蜡菊类霜霉(P. helichrysi)为新组合。标本保存于四川农业大学真菌学实验室。  相似文献   

20.
金谋平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5):231-231
近年来,由于蛙类价格持续低迷和蛙类疾病频繁发生,导致大多数养蛙户纷纷亏本,有的甚至血本无归。本文针对上述情况结合舒城县实际,就如何规避蛙类养殖风险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