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刘洋  祁坤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8):174-174,176
随着江苏农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农产品的市场化的程度大大提升,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已经成为推动江苏农业继续高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全省“三品一标”有效数超过1.7万个,现有100多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但目前也面临农业成本上升与价格“天花板”现象,政府对区域品牌的监管保护乏力,知名品牌成为假冒伪劣侵蚀的重灾区,“公地效应”普遍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倾向正严重阻碍区域公用品牌发展。通过提升农产品品牌知名度,能够使苏牌农产品提高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增加农民的收入,为实现江苏乡村振兴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是农业品牌化的重要抓手,建设知名度高、品牌附加值高的农产品品牌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以重庆市“巴味渝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例,运用扎根理论对相关资料进行编码和分析,构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中政府与市场的双强模型,探究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路径。研究发现:“有为政府”是区域品牌建设的基础支撑,“有效市场”是区域品牌建设的必要条件,政府与市场协同发力是区域品牌建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与企业品牌的交互机制,采用实证分析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同时以“寿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为典型案例分析来验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与企业品牌协同发展的先进性,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公用品牌能促使企业品牌快速适应和占领市场;带领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提升,促进企业品牌发展壮大;两者交互作用还能够带动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对此提出以下三个发展策略:一是建立统一的品牌产品质量标准;二是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三是建立品牌营销体系。  相似文献   

4.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具有地方区域性特征,能够代表地方特色优势的重要农产品品牌。通过发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有利于提高农产品价格和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提升金沙县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文章通过对金沙县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金沙贡茶”“金沙黑山羊”的发展情况进行实地走访调查了解,深入分析发现存在农业产业基础有待进一步夯实、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力度不够、品牌宣传推广不到位、区域公用品牌综合实力有待提高等问题,需进一步从巩固区域公用品牌发展基础、招强育大经营主体、强化产业标准化建设、做大做强农产品品牌、全面提升品牌市场占有率、积极拓宽省内外销售市场等方面进行建设,促进金沙县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农业品牌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农业部面向全国组织开展了评选100个“中国著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活动。四川省农业厅对符合条件的四川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进行了认真筛选、推荐。农业部组织相关专家对全国1080个参评品牌,在质量管理、市场经营、社会贡献、发展效益等方面进行了严格比选,最终确定了100个“中国著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依托丰饶的物质基础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着力打造了“甘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目前为进一步拓宽“甘味”市场,提出建设“甘味”农产品品牌标准化体系。本文对“甘味”品牌发展现状及国内其他区域公用品牌标准化建设现状进行分析,为“甘味”农产品品牌标准体系建设提供一些发展建议,以期为“甘味”品牌标准化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地方政府作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领导和管理主体,目前在我国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过程中它的主体作用并没有很好发挥。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成长过程划分为萌芽阶段、开拓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萌芽阶段,区域农产品的发展和市场开拓是关键;开拓发展阶段,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设是关键;成熟阶段,对品牌的管理和保护是关键。由于不同阶段的核心表现和发展重心不同,要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领导和管理主体——地方政府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问题分析与路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公用品牌为区域内相关机构、企业、个人等共同所有,是区域的经济名片,加速当地农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走访调查发现,尽管重庆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设越来越受到政府和企业的重视,但在农产品品牌化的发展过程中出现"创立"即"完成"、"土形象"即"好形象"、"展会"即"宣传"、"合作"即"竞争"等诸多认识误区。针对重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加强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设,为农产品上行之路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前市场对农产品的主要需求已从过去的“求量”转化为现在的“求质”,甚至是“求精”。本文基于开化近五年来农业品牌发展的实际情况和“钱江源”区域公用品牌发展实践,分析研究了品牌农业标准化发展对山区农业发展的引领作用,研究提出了全方位提高基层农产品标准化管理水平,能够稳步推进品牌建设管理、保障品牌效应,标准化建设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和农业现代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属性研判与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研究虽然已有近10年的时间,但是依然存在概念属性研究不足和理论框架建设滞后两大问题.通过对品牌起源、学科定义和观点分歧的研判,指出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双重属性:作为一般品牌所具有的共性和作为特殊品牌所具有的个性——公共性,重新界定了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概念;同时提出了创建农产品区域品牌所经历的决策过程:品牌定位决策—品牌选择决策—品牌成长决策.希望通过对农产品区域品牌进行属性研判以正本清源,确立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导入“品牌定位—品牌选择—品牌成长”这一品牌决策模式,实现纲举目张,推动农产品区域品牌理论框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1.
农业产业集群与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提升策略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姚春玲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34(3):318-321,327
农业产业集群是农产品区域品牌形成的基础,也是增加农产品区域品牌价值,提升品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农业科研院所、农业服务机构、涉农行政管理部门及农业企业等角度,探讨了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将农产品区域品牌转化为企业品牌,建立"政、产、学研"互动机制、实施农产品区域品牌伞策略,以及提高区域品牌农产品科技含量,进而增加品牌资产价值等基于农业产业集群来提升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农特产品品牌形象建构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特产品是一种特殊的产品,体现在名气较大,与传统文化关系密切,涉及范围广泛,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等方面。从品牌形象的角度着手,提出对农特产品进行品牌形象建构。针对农特产品中普遍存在的品牌老化、品牌形象设计水平较低、不重视品牌经营等问题提出对品牌形象建设要有长期规划,深入挖掘农特产品的传统文化因素进行整体形象设计,在推广与宣传方面采用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群策群力,搞好农特产品品牌形象的经营工作,为农特产品产业化及市场开拓做出贡献。参10  相似文献   

13.
薛桂芝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876-11878,11881
介绍了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内涵,论述了政府在创建农产品区域品牌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理论依据,提出了地方政府创建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政策建议:首先要明确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经营主体,确立"政府引导、合作经济组织经营、龙头企业参与"的经营机制;其次,,从行政参与、区域自治、质量标准保障、法律保障、文化融合等5个方面入手构建农产品区域品牌的保护机制;再次,强化农产品区域品牌的传播,促进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提升;最后,地方政府全面的引导与扶持,使得这项系统性的社会工程能够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4.
地理标志农产品作为优质农产品的代名词,深受消费者青睐,社会重视度逐年增强。其品牌化建设能够凸显品牌效应,促使区域内产业集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该研究依托地理标志产品兴起的企业品牌对农产品品牌发展的重要影响,基于原产地居民认知视角分析地理标志品牌知名度、企业品牌知名度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探讨集群品牌与企业品牌的关系,提出相应的品牌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5.
贵州生态农业产业发展中实施区域品牌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产业是贵州立足自然资源环境条件、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的必然要求;而着力打造区域农产品品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发展壮大贵州生态农业产业的重要战略举措。在分析区域品牌内涵与特征、培育区域农产品品牌的现实意义以及贵州生态农业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贵州生态农业产业发展中实施区域品牌战略的必要性、区域农产品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实施区域品牌战略的对策进行了探讨,指出贵州生态农业产业发展中实施区域品牌战略,必须抓好特色优势农产品的目标市场定位、标准化体系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区域品牌整合思路创新以及加强政府扶持与监管。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是中国的农业大省,拥有大量的农业资源,因此创立名牌农产品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然而,近年来,农产品品牌竞争力仍然较弱,本文从农产品品牌的内涵及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入手,对影响吉林省农产品品牌竞争力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加大吉林省农产品质量监管的力度、加大农产品重点企业品牌建设的扶持力度、加强农业信息化设施建设、加强专业性人才的培养以强化创名牌意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重视商标注册等提升吉林省农产品品牌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扬州市农产品品牌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产品品牌化对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都有积极作用。近年来,在“品牌兴农”战略指导下,扬州市农产品品牌的数量和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品牌价值逐步显现,农产品效益显著增强,但同时还存在商标拥有及利用率低、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市场竞争力弱等诸多问题,需要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和农户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相似文献   

18.
地域品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地域内生产经营者品牌集体行为的综合体现,代表着良好的知名度与关誉度,它可以有效地提升区域内企业的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然而,近年来地域品牌频现危机。地域品牌发生危机既有其自身属性的原因,也有立法和管理上的原因。因此,政府、行业组织、企业等各个相关主体,应该从品牌产权、行业标准、产业发展、品牌培育、制度环境等多方面着手,采取有效措施对地域品牌进行保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笔者通过对广西富硒农产品品牌建设现状的分析,总结了其品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品牌的数量多而散、企业品牌定位模糊,品牌意识弱、产业链单一,销售渠道单薄等。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了切合实际的发展对策,打造地区“金品”、树立品牌意识、建立多元融资渠道等建议。从而促进广西富硒农产品品牌发展,以提升广西富硒农产品及其产业的竞争力。加快广西富硒农产品品牌战略有利于区域农业经济发展,不仅是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更是提升产品美誉和品质的保证。为推动广西富硒功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实施品牌战略计划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虽然农特产品已进入快速发展期,但是今日多数农特产品品牌仍处于无品牌或弱品牌阶段,相对于商业品牌建构而言,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落在后面。有鉴于此,从商业设计的角度提出农特产品品牌形象可分为区域品牌形象建构与企业品牌形象建构。对于区域品牌建构由政府与行业协会主导设计开发整套品牌形象规范,并承担品牌推广责任。企业品牌形象又可分为中、低端品牌形象与高端品牌形象,前者可借助区域品牌进行发展,后者是区域品牌的杰出代表,应强调企业品牌个性,通过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申请绿色食品与有机产品认证,采用生态设计理念建构高端品牌形象,培养高端消费群体。参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