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参与性农户评估的调查方法对密云水库周边地区877户农户对信息来源途径、环境保护认识、生态补偿意愿,期望与机会成本、移民意愿与补偿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保护水库周边地区生态环境,需要通过拓展农户信息来源途径,大力普及生态知识,增强农户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农户依托当地的旅游资源和北京郊区的区位优势,发展生态环保的都市农业。  相似文献   

2.
密云水库三级水源保护区水源保护林分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以北京市“八五”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材料为基础,按不同林种类型和立地条件的组合因子,应用数据库数据处理方法,将三级区水源保护林划分为:生态型、生态经济型、经济生态型三个区.并对每个区依实际情况分为:好、中、差、改良4个类型.对不同类型提出了合理利用、维护、改良及改造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采用问卷和入户交谈的方式对山西省新绛县阳王镇辛安村农户进行调查,发现该村农民2005年户均年收入近1.5万元,其中非农收入占有较大比重,生活支出明显多于生产支出。目前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农民受教育少,文化水平低;城乡贫富差距仍然存在,并有加大的趋势;农民政治意识较差;农民认识水平不够。同时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几点建议:一是最大限度地将科技投入有机融合在产业结构调整之中;二是抓好劳务经济,提高农民非农产业的收入水平;三要加强医疗保险及其他福利政策的贯彻,切实保护农民的社会利益。  相似文献   

4.
密云水库上游水源保护林水土保持效益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该文对大面积水源保护林的水源涵养与防止土壤侵蚀效益进行了研究,并找到了一种切实可行的定量评价方法,利用该方法对密云水库上游密云县境内13.11万hm2水源保护林的水源涵养与防止土壤侵蚀效益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水源保护林具有较强的水源涵养能力和防止土壤侵蚀能力.与无林荒地相比,在50年一遇场暴雨情况下,有林地可使地表径流量减少38.8%,土壤侵蚀量减少53.8%,年土壤侵蚀量减少83.3%.  相似文献   

5.
王浩 《现代农业科技》2009,(20):371-371
以处于欠发达地区的雅安市大兴镇为例,介绍了当地农民的收入结构,分析了形起当前结构现状的原因,并根据具体情况,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李莹华  寇凤梅  刘云 《甘肃农业》2012,(8):16-18,20
近年来,收入与消费是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西北五省农村地区具有相似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这些区域农村的收入与消费状况关系到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农村建设。2010年,通过对甘肃省农户收入和支出情况的抽样调查,获取了第一手数据,在此基础上对甘肃省农户家庭收入水平和结构以及支出水平和结构进行实证分析,探寻高寒、干旱地区农村收入与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收入与消费是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西北五省农村地区具有相似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这些区域农村的收入与消费状况关系到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农村建设。2010年,通过对甘肃省农户收入和支出情况的抽样调查,获取了第一手数据,在此基础上对甘肃省农户家庭收入水平和结构以及支出水平和结构进行实证分析,探寻高寒、干旱地区农村收入与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农村家庭收支结构及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甘肃省农村家庭收支结构变化特征,并用AHP法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产品价格、劳动力流动限制、资源占有量及产权、农资价格是当前影响甘肃省农村家庭收支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因素.认为降低农村劳动力流动成本,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加强农村教育;巩固、完善和强化各项强农惠农财税政策以及稳定农资价格等对策是帮助农户增收减支的有效途径.可有效帮助广大农户增收减支.  相似文献   

9.
目前,农民比较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发展生产来增加收入,使生活变得更好。而新农村建设正是国家为解决"三农"问题提出的政策,这一政策已实施多年。为了检验新农村建设的成效,本文针对丽江市永胜县期纳镇的三户村民进行了典型调查,采取入户访谈法,详细了解了他们2008、2009两年的收入和支出的实际状况。结果表明,农民在种植结构上基本没有变化,习惯于常规产出;农民没能力进行市场组织,蔬菜价格是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养猪没有形成规模,猪肉只在流通环节涨价,农民养猪基本都出现亏损;农民转移到非农就业,发现打短工是增收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定位观测和对比试验,对密云水库上游水源保护林试验示范区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区内土壤水分年动态变化主要决定于降雨量的大小和降雨的年内分配,与降水的年动态变化非常一致,与蒸发量的年动态变化相反.1996年土壤水分动态可分为:雨季前土壤水分缓慢蒸发期、雨季湿润期、雨季后逐渐降低稳定期;1997年的土壤水分动态可分为:雨季前土壤水分蒸发期、雨季湿润期、雨季后期干旱期、冬春土壤水分缓慢升高稳定期.下坡的土壤含水量显著大于上坡的土壤含水量,同一坡向的有林地比无林地的土壤含水量高.不同坡向土壤含水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有林地西坡、有林地东坡、无林地北坡、无林地南坡.林地涵养水源的效应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1.
利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和消费支出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根据回归结果,分析了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和消费支出的内在关系,并对如何提高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水平和刺激消费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2010~2013年地方财政支出调节城乡收入差距的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地方财政支出调节城乡收入差距的效率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城镇化率、对外贸易依赖程度是调节效率提高的有利因素,人均GDP、人口密度是调节效率提高的不利因素;总体地方财政支出调节城乡收入差距的综合效率较低;东、西部地区的平均综合效率始终高于中部地区,效率分布与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  相似文献   

13.
调查孝感城区周边农民农药使用行为,统计分析发现农药经销商及农民文化程度是影响农药正确使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李其阳  王崇云  彭明春  周睿  罗婷  董磊  杨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996-11000
[目的]研究滇池流域大河水库水源保护区面源污染控制方案。[方法]以2010年SPOT5卫星遥感影像和野外调查GPS记录为数据源,对滇池流域大河水库水源保护区进行基于面源污染控制的生态设计,并通过各土地利用类型的N、P输出量变化来评估优化措施对面源污染物的削减效果。[结果]优化后,水源保护区控制土壤侵蚀和N、P等污染物排放的功能得到提升,优化措施对水源保护区面源污染的防控具有显著效果。[结论]该研究为促进滇池流域大河水库水源保护区绿色小流域生态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常权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6):7576-7578
在分析安康水资源及其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从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加强公民生态环境知识的教育、建立健全水资源环境监测网、建立环境评价指标与管理体系、加大面污染源综合治理等方面入手,综合搞好水源地保护。  相似文献   

16.
针对渭南市沈河水库的现状,提出了合理开发旅游资源的规划方法及思路.在改善和保护饮水水源地自然环境的同时,开发体现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反哺环境保护,实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针对渭南市沈河水库的现状,提出了合理开发旅游资源的规划方法及思路.在改善和保护饮水水源地自然环境的同时,开发体现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反哺环境保护,实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以云龙水库水源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为研究案例,依据生物多样性理论和“生态位”原理,从规划地的生物多样性现状分析、物种选择与增补、规划实施与保护措施等方面,探讨饮用水源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恢复与保护的着力点,提出有效改善水源区生物多样性的具体措施,以合理的物种结构分布和生物总量,促进水源区的水质和水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密云水库水源保护区不同类型村庄生活污水排放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密云水库作为北京市重要的水源地,水质状态存在向中等富营养发展的趋势.由于流域村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程度低,已成为影响密云水库水质的污染来源之一.本文选取水源保护区内普通自然村、生态旅游村和镇政府所在村3种典型村庄为研究对象,采用人户调查和采样分析的方法对村庄生活污水的产量、组成、排放系数及季节变化等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村庄的污水的产量和结构不尽相同,旅游村的污水产量远远高于普通村和镇级村.厨余废水、洗浴废水和洗衣废水构成生活污水的主要部分,其中旅游村的污水主要来自养鱼废水.生活污水的产生具有季节性和时段性的特点,旅游村夏秋两季污水产量最高,约为冬春两季的2~4倍;普通村和镇级村夏季污水产量约为其他季节的2~3倍.旅游村的人均生活污水排放系数最高,为118 L·d-1,是其他类型村人均生活污水排放系数的4~5倍,普通村最低.污水中的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NH:-N)指标均较高.COD含量与污水类型密切相关,与村庄类型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20.
从不同区域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的绝对差异、相对差异及“倒U”型假说、收敛性等多个角度,分析了武汉城市圈农民的收入差异。结果表明,武汉城市圈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的绝对差异逐年扩大,而相对差异基本保持平稳;该地区1996~2007年的农民人均收入不能满足“倒U”型假说,而是表现出较小的波动性;武汉城市圈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存在缓慢的σ-收敛和明显的绝对β-收敛,估算的收敛速度为3.59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