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蚕桑业对喀斯特地区脱贫致富与环境改善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平 《广西蚕业》2011,(4):43-46
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发展蚕桑业既能增加农民收入,减轻贫困程度,又能达到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喀斯特地区恢复项目(KERP)表明:发展蚕桑业不但能脱贫致富,而且也是喀斯特地区环境改善的重要举措,桑树一年有10个多月是绿色,可提高地面绿化指数,美化环境;干桑枝直接燃烧作为生活燃料,蚕沙作为沼气池原料生产沼气,解决了农村能源问题,避免砍柴毁坏植被;用桑枝替代竹木作瓜果豆类等缠绕类经济作物藤蔓棚架,避免因制作棚架而砍伐竹木;桑枝替代木材培养食用菌、开发利用桑枝造纸等等,既避免砍伐树木,也为山区致富开拓新路;蚕沙无害化处理后或制成有机肥、桑枝粉生产食用菌下脚料等都是很好的有机肥,处理后回田提高土地肥力,改善土壤环境;桑树安全无毒,综合开发与利用的副产品无毒安全,促进人们健康生活,促进喀斯特地区脱贫致富与生态环境改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桑叶和桑枝的综合利用研究取得较大进展。桑树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广泛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促进传统蚕桑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桑叶富含多种保健和营养成分,桑叶茶和桑叶饲料开发已初具规模;桑枝资源丰富,成本低廉,桑枝食用菌栽培、桑枝地板、桑枝造纸以及桑枝制药原料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3.
周丽  王一 《中国蚕业》2023,(1):61-67
近年来,桑枝栽培食用菌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桑枝能够代替传统原料栽培多种食用菌,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分析了当前我国利用桑枝作为基质材料栽培食用菌的优势,围绕桑枝栽培食用菌的优质基质配方筛选、6大主要食用菌(香菇、黑木耳、平菇、金针菇、杏鲍菇、毛木耳)的桑枝栽培生产技术、桑枝栽培食用菌病虫害防治技术以及关于桑枝栽培食用菌对桑枝活性物质富集作用方面进行了综合叙述,针对利用桑枝栽培食用菌存在的原料收集和粉碎难度高、菌种适应性差异大、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等问题,提出了通过加强合作提高桑枝收集、处理环节的机械化程度,加大对适应桑枝栽培食用菌菌种的驯化、引进及栽培基质中最优比例的筛选,加强桑枝栽培食用菌技术的集成研究及示范推广等发展建议,以期为桑枝栽培食用菌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推动桑枝栽培食用菌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桑枝是蚕茧生产中的大宗副产物。蚕桑产业是镇巴县的传统特色产业,利用桑枝木屑生产食用菌对提振蚕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桑枝副产物的利用价值,阐述镇巴县桑枝食用菌生产的开发潜力,探讨适合镇巴县的桑枝食用菌生产模式及发展策略,为镇巴县蚕桑产业多元化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桑枝栽培食用菌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叙述了利用桑枝栽培食用菌的主要种类及工艺,指出了利用桑枝栽培食用菌存在的原料资源分散、处理成本高、生产规模小、生产方式落后、缺乏人才和技术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大对菌种的开发研究、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业化程度、加强桑枝栽培食用菌技术的普及等加快发展桑枝生产食用菌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利用桑枝小规模栽培食用菌的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种桑养蚕的经济效益,利用剪伐后的桑枝,经过机械加工成桑枝屑后根据食用菌生长所需营养及其生理特性要求,利用桑枝屑结合其他成分材料栽培桑枝屑食用菌,其中消毒灭菌的好坏是成功与否的关键。选择好食用菌品种及品种的搭配,才能满足市场要求从而增加桑枝屑栽培食用菌的经济效益。我们通过食用菌营养材料的配方筛选后,选定其中一组进行30万袋的小规模种植试验,以观察利用桑枝屑栽培食用菌的生长发育情况和经济效益。结果显示,所栽培的30万袋不同品种的食用菌,平均每袋产菇0.6834公斤、产值3.4元。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蚕桑与食用菌产业深度融合,加快特色桑枝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功能研究室主任张剑飞研究员、土肥水管理岗位科学家张建华研究员联合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毛木耳和药用菌栽培岗位科学家谭伟研究员及团队组成科技攻关小组,发挥各自优势,共同研究示范推广利用桑枝木屑大规模栽培木耳等相关新技术新设备.  相似文献   

8.
<正> 桑枝经过加工处理,可制单宁、人造绵、纤维板等,也可作食用菌培养料。四川蓬安县蚕桑示范场任波等做了桑枝栽培平菇和银耳试验,认为桑枝含有食用菌生长所需的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是较为理想的培养料。用桑枝生产食用菌方法简单,投资少,收效高。从接种到收获只需35天,每50公斤干桑枝可生产银耳7.5公斤,干平菇9公斤;食味  相似文献   

9.
桑枝是传统的中药材,古医书记载:桑枝微苦、性平。祛风湿、利关节、行水气。治风寒湿痹,四肢拘挛,脚气浮肿,肌体风痒。桑枝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并含有天然生物碱野尻霉素(DNJ)及丰富的多酚、多糖和黄酮类物质,且无对食用菌有害的油脂、松脂、精油等物质。因此,利用桑枝作基质生产食用菌,就可以将桑枝中的营养和药用成分转化到食用菌中...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现有桑园160万亩每年剪伐桑枝条达1000万t左右,利用其为原料生产桑枝食用菌,既可保护生态环境,又能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对于稳固蚕桑产业基础,延长产业链条,提高蚕桑产业综合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阳城县、高平市、沁水县桑枝食用菌的开发现状,结合山西省的蚕桑产业发展形势,提出了建立桑枝食用菌示范工程,稳定蚕桑产业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桑树因兼具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而在三峡库区大面积种植。为了使桑树在促进库区生态恢复的同时发挥提升传统蚕桑产业经济效益的作用,在分析桑枝营养成分含量的基础上,将养蚕生产中废弃的桑枝粉碎后作为基料,用于栽培食用菌秀珍菇和姬菇,并将菌渣制作有机肥。试验结果表明:桑枝屑干物中的粗蛋白、粗纤维质量分数分别达10.52%、51.43%,且各种营养成分均衡;用桑枝屑基料栽培的秀珍菇和姬菇的产量较稻草粉、棉籽壳基料分别提高87.2%、12.0%,85.9%、25.4%,生物学效率分别提高50.3、11.6,53.5、23.5个百分点,生产成本比稻草粉基料降低37.2%;用含桑枝屑的食用菌菌渣制作的有机肥符合国家有机肥质量标准。预测整个三峡库区如果利用桑枝生产食用菌每年可增加产值24.3~35.2亿元,初步认为建立的"桑枝-食用菌-有机肥"资源循环经营模式有利于提高三峡库区蚕桑产业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3.
黄贤帅 《广西蚕业》2010,47(3):61-64
本文比较几种桑蚕产品(蚕茧、桑枝食用菌和果桑)的经济效益,并指出蚕茧、桑枝食用菌和果桑生产面临的问题,提出广西蚕茧生产提高效益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桑枝食用菌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的分析,阐述了桑枝食用菌在广西桑蚕业发展中的作用,以期为广西开展蚕业资源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利用桑枝栽培食用菌,不仅能缓解栽培食用菌原料的供求紧张状况,还能提升食用菌的品质,既能增加蚕业的附加值,又能大大减少森林的砍伐,保护生态环境,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均十分显著。1栽培前的准备根据栽培食用菌的规模大小,提前做好规划,准备好房屋、设施、设备、原材料等。1.1生产用房远离污染源的地方新修房屋或利用现有通风、透气、能密闭的闲置房屋作接种室、菌  相似文献   

16.
不同配方的桑枝培养基生产灵芝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年产废弃桑枝300多万t,具有开发桑枝食用菌的巨大潜力。以桑枝屑为栽培灵芝的主料,通过不同培养基配方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桑枝屑(干)85%、麸皮10%、玉米粉3%、石膏粉1%、红糖1%为栽培灵芝适宜的培养基配方。利用桑枝作为培养基栽培灵芝,对开发桑树资源的综合利用新途径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桑枝培育食用菌前景广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春蚕结束后,将剪伐的枝条粉碎成屑,培育花菇木耳等食用菌极好的基料。食用菌属绿色食品,营养丰富、美味可口、市场需求量大,发展前景广阔。用桑枝培育食用菌,材料来源丰富,操作简便,是养蚕区农民增收的一条很好途径。1桑枝培育食用菌有利条件1.1有效利用资源临安市有桑园面积26  相似文献   

18.
通过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桑枝黑木耳中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mycin ,DNJ)的含量.结果表明 ,用芴甲氧酰氯(FMOC-Cl)为衍生化试剂衍生化DNJ ,选择Waters X-bridge C18色谱柱 ,流动相为乙腈-0 .1% 醋酸(体积比55︰45) ,流速为1 .0 mL/min ,UV检测波长为254nm时 ,DNJ-FMOC 的峰面积与DNJ浓度呈高度正相关 ,相关系数为0 .9966 ,该检测方法灵敏、准确、稳定的、快捷 ,适合桑枝黑木耳等桑枝食用菌中 DNJ含量的检测.普通黑木耳不能自我合成DNJ ,但对桑枝中的DNJ有较好的富集能力 ,桑枝黑木耳中DNJ含量高达0 .3854% ,可利用桑枝黑木耳等桑枝食用菌对DNJ的富集能力来提高桑枝食用菌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新型智能热泵烘干机在烘烤桑枝秀珍菇上的应用,以广西栽培的桑枝秀珍菇为对象,阐述了桑枝秀珍菇干品的制作工艺、包装贮藏、效益分析,以供我区桑枝秀珍菇深加工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珙县兴溢桑枝食用菌专合社桂香分社桑枝食用菌基地位于珙县仁义乡桂香村,距县城43km。现流转土地30余亩,建设菇棚3000余m~2,生产用房600m~2,资产总额500余万元。现有社员91户,其中贫困户社员79户。通过"政府支持推动、龙头企业统筹、专合组织服务、科技培训支撑、生产统分结合、产品统一回收、品牌包装营销"的运作模式,专合社不断发展壮大。2016年,基地生产桑枝食用菌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