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商洛野生蕨菜为试验材料,通过室温和冷藏处理后,对其顶芽、幼叶、成熟叶和成熟茎中的蛋白质、叶绿素、丙二醛(MDA)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进行测定,探讨两种贮藏条件对蕨菜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商洛野生蕨菜在室温、冷藏下顶芽的蛋白含量最高分别为34.8%、37.5%;成熟叶中叶绿素含量最高,幼叶次之,成熟茎中含量最低,且冷藏条件下叶绿素含量较高;冷藏条件下蕨菜各部位POD活性降低幅度相对较小;室温条件下MDA含量增加幅度始终要比冷藏条件下大,说明室温条件对商洛蕨菜MDA含量影响更大,冷藏处理能相对减轻蕨菜膜脂过氧化程度。  相似文献   

2.
以商洛野生蕨菜为实验材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用碱提法提取多糖的最佳条件,比较了3种方法提取多糖的效果,并测定了蕨菜多糖的抗氧化性。研究结果表明:碱提法的最优条件为温度75℃、时间80 min、料液比1∶13、氢氧化钠浓度0.4 mol/L;水提法、碱提法和超声波提取法的多糖提取率分别为7.37%、20.436%和25.694%;商洛野生蕨菜多糖对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随着其浓度的升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3.
以商洛野生蕨菜为实验材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用碱提法提取多糖的最佳条件,比较了3种方法提取多糖的效果,并测定了蕨菜多糖的抗氧化性。研究结果表明:碱提法的最优条件为温度75℃、时间80 min、料液比1∶13、氢氧化钠浓度0.4 mol/L;水提法、碱提法和超声波提取法的多糖提取率分别为7.37%、20.436%和25.694%;商洛野生蕨菜多糖对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随着其浓度的升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4.
为野生蕨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用分光光度法对野生蕨菜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冬季野生蕨菜,根状茎总黄酮化合物含量最高,达6.09%;叶片和叶柄总黄酮化合物含量相对较少,分别为2.95%和3.09%。春季野生蕨菜,根状茎与叶片总黄酮化合物含量较高,分别为5.80%和5.54%;叶柄总黄酮化合物含量较低,仅为2.28%。春、冬季节采收的野生蕨菜均以根状茎总黄酮化合物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以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为阳性对照,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浓度梯度的蕨菜总黄酮样品溶液来探究其对1,1-二苯基-2-苦肼基(DPPH)、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O~-_2·)的清除能力以及总还原力,探究商洛野生蕨菜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当样品溶液浓度达到4.0 mg/mL时,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分别达到55.34%、71.30%、81.00%,总还原力的吸光度为0.735。试验结果表明,商洛野生蕨菜总黄酮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活性的强弱与其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关系,在试验浓度范围内,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低于BHT。  相似文献   

6.
以野生蕨菜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研究不同提取条件对野生蕨菜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及其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能力。首先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考察各因素对野生蕨菜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然后采用正交试验优化野生蕨菜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同时比较其与维生素C在清除DPPH自由基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野生蕨菜中总黄酮的最优条件:超声功率240 W,料液比1 g∶35 m L,超声时间70 min,超声温度60℃。其中的显著影响因素是超声功率、超声温度,在最优条件下超声波辅助提取野生蕨菜中总黄酮的提取率可以达到3.34%。另外,野生蕨菜黄酮类化合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比相同浓度的维生素C溶液清除率高,其IC50值为0.005 mg/m L,说明野生蕨菜总黄酮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从而为其综合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蕨菜是凤尾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国各地均有分布.由于蕨菜作为一种野菜,无污染或污染程度轻,营养价值高,倍受消费者青睐,开发潜力较大.通过实践总结,介绍了野生蕨菜的采集方法和简易加工技术,可为各地农户在采集、加工、保藏山野蕨菜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蕨菜的特性及人工繁殖栽培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蕨菜是受消费欢迎的一种野生蔬菜,针对目前野生蕨菜过度采集和产量下降的实际,介绍了蕨菜的特征特性及食用蕨菜的种类与孢子有性繁殖和根茎繁殖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桂西野生蕨菜的生物活性成分与抗逆性的关系,以野生蕨菜为试验材料,测定了野生蕨菜的蛋白质、糖、叶绿素及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表明,每100 g桂西野生蕨菜鲜样中含蛋白质0.334 g;叶绿素和还原糖含量较少,叶绿素a/b比值为2.11,可溶性糖主要集中在叶片;顶芽的MDA含量明显高于叶片、达到3.0776μmol/g;蕨菜采后各部位的POD活性大小为幼茎>顶芽>嫩叶>老叶.说明桂西野生蕨菜含丰富的营养成分,并具备抵抗逆境的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10.
蕨菜SOD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澍晖 《特产研究》2004,26(3):1-3,31
以组织培养方法获得的蕨菜人工种苗和野生蕨菜为试材,比较了人工异地栽培蕨菜和野生蕨菜不同器官在不同生育时期SOD酶谱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器官在不同生育时期SOD酶谱是不相同的。从出苗期到孢子产生期酶带数逐渐减少,酶活性逐渐降低。人工异地栽培蕨菜和野生蕨菜不同器官在不同生育时期SOD酶谱的变化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野生蕨菜的营养价值,并总结了3种蕨菜制品(腌制品、干蕨菜和罐头)的制作工艺。  相似文献   

12.
栽培蕨菜与野生蕨菜和常见栽培蔬菜营养成分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野生蕨菜和栽培蕨菜以及常见栽培蔬菜所含主要营养成分的种类和数量的差异。[方法]采用化学分析法,对野生蕨菜和栽培蕨菜以及常见栽培蔬菜所含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对比。主要的营养成分分别为水分、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维生素C(Vc)、维生素B2(VB2)、钙、镁、铁、锌、铜、钾、磷、胡萝卜素。[结果]野生蕨菜和栽培蕨菜所含主要营养成分种类相同,数量存在着一定差异,但并不显著。与野生蕨菜相比,栽培蕨菜的水分、蛋白质的含量明显偏高,Vc、钾等的含量略偏高,铜、锌的含量相同,而其他测定营养成分的含量较低。与大多数蔬菜,如大白菜、甘蓝、马铃薯、番茄、白萝卜等相比,栽培蕨菜的主要营养成分,或者是说综合营养价值也要高出一些。[结论]食用栽培蕨菜与食用野生蕨菜营养保健效果相当。从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角度出发,应该大力发展蕨菜的人工栽培与生产。  相似文献   

13.
郑云翔  张丽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0):2893-2894
研究了河北太行山区野生食用蕨类植物的种类、生境、采收期和食用部位,认为该地区野生蕨菜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介绍了蕨菜的人工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作为著名的山野菜,长久以来,蕨菜一直为人们所喜爱。目前虽然蕨菜的栽培已经成为广大农民致富的首选项目,但由于市场前景好,需求量大,货源紧缺,价格不断上涨,野生蕨菜被过度采集,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却仍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蕨菜资源,本文在总结野生蕨菜人工种植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扩大蕨菜产业  相似文献   

15.
易诚  宾冬梅 《特产研究》2001,23(3):18-20
以新鲜蕨菜为原料,经过烫漂护色、成丝、配料焖煮、烘干、包装、杀菌等工艺,将蕨菜加工成即食多味的软包装小食品,对开发林区野生资源,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临夏州野生蔬菜蕨菜资源丰富,属于天然绿色有机食品,市场紧俏,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本文作者通过调查,提出如何合理开发利用临夏州野生蕨菜,平衡消费者需求与市场紧俏的矛盾,促进林牧区野生蕨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引种野生蕨菜进行人工栽培,经济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该文介绍了野生蕨菜的引种、种苗培育、幼苗移栽、田间管理、加工及采收等方面技术。  相似文献   

18.
蕨菜的营养价值很高,国内食用量很大,出口需要量也逐渐增长,目前仅靠野生资源已不能满足需要,所以大力发展人工栽培,让蕨菜由野生状态转入栽培植物已是当务之急。现将蕨菜的人工引种驯化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蕨菜的特征与特性蕨菜属一种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以幼嫩的叶芽供食用,  相似文献   

19.
蕨菜又称龙爪菜、拳头菜、龙头菜、如意菜等,凤尾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食用部分为由叶芽生长出来未展开的羽状叶和幼嫩叶柄,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野生山菜,有“山菜之王”的美称。隆化县位于河北省北部,气候冷凉,山场资源丰富,野生蕨菜生产繁盛,但长时间的过度采挖使得野生蕨菜的繁殖遭到破坏,因此蕨菜的人工栽培成为一项一次投资收益多年的长效项目。  相似文献   

20.
蕨菜又叫狼箕,为凤尾蕨科蕨属的一种多年生野生蔬菜,在各地山坡、荒坡均有生长。蕨菜不仅在国内已登上了高级宴会的餐桌,而且其国外市场也在逐步开发,年出口量高达万吨以上,年创汇1千多万美元,国际市场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