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选用A、B、C、D 4种商品化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免疫SPF鸡,进行攻毒试验以评估不同疫苗的免疫效果。10日龄SPF鸡分组后分别用A、B、C、D 4种商品化法氏囊病活疫苗按1羽份/只剂量接种免疫,21日龄时用1000 LD50剂量的法氏囊超强毒株(GD0104)进行攻毒,各组疫苗的保护率分别为100%、85%、100%、100%;35日龄时用1000 LD50剂量的法氏囊超强毒株(GD0104)进行攻毒,各组疫苗的保护率分别为100%、75%、95%、100%。免疫后抗体检测显示,抗体滴度水平D>A>C>B,抗体转阳速度A>D>C>B,免疫应激作用A、D>B、C。综合考虑疫苗免疫攻毒后各项指标的变化,A、D疫苗免疫效果优于其他两种活疫苗,可以有效地为SPF鸡提供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用鸡法氏囊病免疫复合疫苗(IBDV-Icx)和常规IBD活疫苗分别免疫1日龄商品鸡和SPF鸡,进行疫苗的安全性及免疫效力比较.免疫后8d检测,IBDV-Icx免疫组鸡的法氏囊未见明显萎缩,而传统弱毒疫苗免疫组鸡的法氏囊萎缩明显;免疫后28d各组用IBDV标准强毒株进行攻击,IBDV-Icx免疫组鸡的攻毒保护率均为10/10,常规IBD活疫苗对照组分别为8/10及9/10.免疫后3个月,IBDV-Icx免疫组血清抗体可达AGP1∶32,攻击强毒仍为10/10保护,而常规IBD活疫苗免疫后2个月抗体AGP为0,攻毒保护率为1/10,免疫后3个月时攻毒10/10发病.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活疫苗与鸡痘活疫苗通过颈部皮下注射途径,同时接种1日龄出雏鸡,检测2种活疫苗联合免疫的安全性和免疫效力。将2种活疫苗同时免疫SPF雏鸡,免疫后21天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强毒和鸡痘强毒进行攻毒,观察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攻毒保护情况。结果表明:安全性试验结果显示,免疫后14天内观察所有鸡的精神、食欲和生长发育均正常;剖检所有试验鸡脏器均未见异常,说明2种活疫苗联合免疫SPF雏鸡后是安全的。效力检验结果显示:免疫后21天,分别用鸡痘强毒和法氏囊强毒进行免疫鸡和对照鸡攻毒,鸡痘部分:攻毒后,对照鸡均发痘,免疫鸡无不良反应,未引起全身痘,获得10/10保护;法氏囊部分:攻毒对照鸡法氏囊病变10/10,免疫鸡法氏囊无病变。研究表明2种活疫苗联合免疫雏鸡后,可同时抵御IBDV强毒与鸡痘强毒株的攻击,保护效果良好。结论:IBD与鸡痘活疫苗联合免疫,对雏鸡安全,免疫保护效果好,避免多次免疫对雏鸡带来的应激反应,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根据鸡毒支原体强毒株和弱毒疫苗株基因组的结构特点,设计合成了二对引物XZ1,XZ2和XZ45、XZ46,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鉴别MG野毒株和弱毒疫苗株的多重PCR技术。试验结果表明,用这两对引物对MG强毒株和弱毒疫苗侏进行多重PCR,强毒株只扩增出732bp一条带,而弱毒疫苗株则可同时扩增出732bp、524bp二条带,而对其他种类鸡支原体和其它禽病病原的扩增不出现任何条带,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该多重PCR最低能检出1Pg的MG强毒株和弱毒疫苗株的DNA模板。  相似文献   

5.
三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免疫效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用3种不同亚型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疫苗毒株制备单价、双价及三价活疫苗。将3种苗分别免疫10-14日龄的SPF鸡,于免疫后1-4周内用法氏囊标准强毒株攻击;攻毒后第3d、14d观察法氏囊病理变化并测定法氏囊重/体重比值;同时检测免疫鸡血清中和抗体水平。试验结果表明,双价及三价活疫苗有明显高的攻毒保护率;血清中和抗体产生早,抗体水平高。  相似文献   

6.
减毒沙门菌疫苗株97A免疫鸡经鸡沙门菌强毒株Sg9攻击后,对免疫攻毒组和攻毒对照组鸡进行病理学检查和细菌分离,以进一步评价97A疫苗的免疫保护效力。结果表明,免疫攻毒组鸡肝脏、肺脏和肾脏等实质器官仅有轻到中度的炎症反应,而攻毒对照组鸡则表现出了严重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同时减毒鸡沙门菌疫苗株97A能显著地限制强毒株在鸡体内的定居和增殖,显示出了良好的免疫保护效力。  相似文献   

7.
分别制备了源于鸡、鹅、鸽、鹌鹑、孔雀、画眉鸟、珍珠鸡的禽型副粘病毒(APMV-1)7个强毒分离毒株和商品弱毒疫苗株克隆30(C30)的灭活油乳剂苗,并用这8种灭活油乳剂苗和C30株的活疫苗分别在鸡、鹌鹑、鹅和鸽进行了免疫及交叉攻毒保护试验。免疫后(PI)分别测定试验禽血清的新城疫病毒(NDV)血凝抑制(HI)抗体的滴度,并于PI 5周用强毒株进行攻毒。结果表明,鸽的HI抗体几何平均滴度(MAT)为9.00~10.0 log2,鸡的为7.13~7.63 log2,鹌鹑的为5.00~5.13 log2,鹅对灭活油乳剂苗的为5.63~6.38 log2、而对C30株活疫苗的仅为3.38log2;除了C30株活疫苗免疫鹅提供的保护率比较低(20%)外,8种油乳剂苗都能对同源或者异源强毒株的攻毒提供比较高的保护率(66.75%~100%)。研究结果表明,经典疫苗株C30与近年来从各种不同禽类分离的致病性APMV-1野毒株之间、不同禽源分离株之间的抗原性,以及各种不同禽源分离株的之间的免疫原性差异均不大。  相似文献   

8.
通过交叉血凝试验,疫苗备用毒株免疫SPF鸡后再用同源和异源毒株攻毒,评价疫苗备用毒株对SPF鸡保护效果。结果显示,H9N2疫苗备用株免疫SPF鸡后,再用H9亚型流感病毒流行株攻毒,SPF鸡咽喉和泄殖腔排毒量大大降低。结果表明,本试验筛选的疫苗备用毒株对H9N2亚型流感病毒具有一定的保护率,完全符合疫苗株要求。  相似文献   

9.
鸡毒支原体灭活疫苗效力检验采用的喷雾攻毒方法所需菌液量大,结果易受喷雾时间和器械设备影响。为了探索一种简便、易行且结果稳定的新方法,本研究冻干了一批攻毒用菌株鸡毒支原体R株,对其性状、纯粹、真空度、剩余水分、培养特性、特异性、活菌计数和均一性等进行检定,结果全部符合规定。将其稀释成不同活菌数,采用气囊注射方式攻毒,观察试验结果并与《中国兽药典(三部)》中的喷雾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建立的气囊注射攻毒法稳定、准确,通过5批次疫苗效力检验试验比较,与喷雾方法结果无显著差异,可为该类疫苗攻毒方法优化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几种重要鸡病的流行动态进行了分析和预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主要流行毒株仍以QX株和YN株为代表的一大类毒株,部分毒株的致病力增强,最好的疫苗防疫策略是将Mass株和流行毒株联合使用;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主要流行毒株仍以2.3.2、2.3.4和7分支为主,选择Re-6、Re-7和Re-8相近的疫苗免疫可较好防控;新城疫病毒流行株主要属于基因Ⅶd型,但有复杂化趋势,防疫遵循活疫苗结合灭活疫苗;H9亚型禽流感、鸡滑液囊支原体感染、鸡包涵体肝炎、鸡传染性鼻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等其他疾病也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1.
鸭瘟(鸡胚化弱毒株)活疫苗采用鸡胚与易感鸭免疫攻毒的2种方法进行效力检验,通过试验证明当成品效价≥103.7ELD50/羽时,2种检验方法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利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Gx及其致弱疫苗毒Gt为对象,研究超强毒与弱毒株在鸡体主要免疫器官内的复制情况,以探讨两类毒株表现不同生物特性的原因。分别利用鸡胚半数致死量和鸡胚成纤维细胞半数感染量对超强毒Gx和疫苗株Gt进行病毒滴度的测定;再利用荧光定量RT-PCR对两类毒株进行病毒量的校准。以相同量的病毒对2周龄SPF鸡进行攻毒。攻毒试验表明超强毒Gx能造成47.5%的死亡,法氏囊、脾脏、胸腺等免疫器官均严重损伤;而疫苗毒Gt无致死,且未能造成任何病理可见的损伤。病毒的体内复制情况表明超强毒相对于疫苗毒复制更为迅速,病毒载量更高。  相似文献   

13.
以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S6标准菌株不同浓度接种16日龄雏鸡,5d后用鸡新城疫疫苗(I系)诱导发病,对以鸡新城疫为诱导因子的鸡毒支原体野外环境病理模型复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鸡毒支原体S6攻毒菌液浓度为109CCU/mL,攻毒后第5天,用鸡新城疫疫苗(I系)喷雾,5羽份/只,进行激发,可成功复制出鸡毒支原体感染病理模型。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掌握鸡毒支原体的致病性,从某养殖场分离一种鸡毒支原体的毒株,开展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选择使用20枚孵化5日龄的SPF鸡胚,使用2种不同浓度的菌液进行攻毒试验,观察鸡胚的死亡情况和解剖情况,并按照支原体培养方法分离得到病原后进行常规药敏试验,确定哪种抗生素对支原体敏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均会造成鸡胚死亡,低浓度鸡胚死亡率70%左右,高浓度造成鸡胚全部死亡。分离得到的毒支原体对盐酸沃尼妙林、盐湖索酸泰妙菌素、强力霉素敏感性最强,其次是盐酸大观霉素、水溶性氟苯尼考、酒石酸泰乐菌素。研究结果可知,分离得到的一株鸡毒支原体的致病性较强,同时分离出的高敏药物对支原体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鸡新城疫抗原抗体复合物疫苗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常规疫苗弱毒株新城疫ND-LaSota株病毒作为抗原,与ND抗体配制不同比例的复合物,采用冻干的方法,分别配制3种复合物疫苗,用1日龄普通鸡进行免疫对比试验,将100只试验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20只,饲养在充分隔离器中,试验1~3组分别接种3种不同配比的复合物疫苗,第4组接种ND常规活疫苗,第5组为空白对照组。免疫后4周,采血检测抗体,同时用ND强毒攻毒。试验1、2、3组接种疫苗后,有个别鸡出现羽毛蓬松和轻微的喘气症状,约3~4d好转;第4组接种疫苗后则表现较典型的ND症状,1周后恢复,并无死亡;对照组一直保持健康状态。攻毒后,各组的死亡率分别为10%、10%、15%、10%、100%。试验结果初步显示,本试验应用的复合物疫苗,减弱了鸡群的应激反应,相对提高了疫苗的安全性,且能够达到与常规ND活疫苗相当的保护率。  相似文献   

16.
为比较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免疫复合物疫苗与活疫苗免疫鸡法氏囊及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中的病毒载量及免疫效果,本研究采用IBD免疫复合物疫苗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BX株活疫苗免疫1日龄SPF鸡,于免疫后7d、14d、21d、28d、35d、42d采用SYBRGreenI荧光定量PCR、ELISA方法及中和试验检测免疫鸡法氏囊和PBMC中IBDV载量和免疫鸡血清中IBDV抗体滴度,并攻毒,计算两种疫苗的保护率。结果显示,活疫苗免疫7d时IBDV在法氏囊和PBMC中的载量均比其它时间点的高,在14d时到达到最高,之后逐渐下降;两种疫苗刺激产生的IBDV抗体滴度随免疫时间的延长呈升高趋势;在免疫后7d攻毒两种疫苗的保护率均为0,其它时间的攻毒保护率均为100%。本研究结果表明,IBD免疫复合物疫苗与活疫苗免疫后病毒在鸡体内开始大量复制的时间并不相同,但免疫效果基本相同。本实验为IBD免疫复合物疫苗的研发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研发基因3型鸭甲肝病毒(Duckhepatitis virustype3,DHAV-3)的弱毒活疫苗,用SPF鸡胚对DHAV-3Y株进行了连续传代致弱,由此获得第80代鸡胚适应毒。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第80代毒株对1日龄雏鸭已无致病性。免疫攻毒保护试验显示,雏鸭在1日龄时经肌肉注射途径免疫第80代鸡胚适应毒,能有效抵抗7日龄时的强毒感染,保护指数为100%。表明第80代鸡胚适应毒是一株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鸡胚化弱毒疫苗候选株。  相似文献   

18.
为确定禽脑脊髓炎(AE)、鸡痘(AP)二联活疫苗的安全性、最小免疫剂量及免疫效力,自制3批二联活疫苗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鸡接种10倍剂量疫苗后精神、食欲及发育均正常,临床表现和剖检均无异常;AEV YBF02株的最小免疫剂量为100 EID50,鸡痘鹌鹑化弱毒株的最小免疫剂量为10 EID50;3批疫苗AEV YBF02株的病毒含量均≥103.2EID50/羽份,鸡痘鹌鹑化弱毒株的病毒含量均≥103.4EID50/羽份,攻毒后保护指数为89~100。试验表明,自制二联活疫苗安全、有效、质量可控,可用于预防禽脑脊髓炎和鸡痘。  相似文献   

19.
自1987年在比利时出现一个高度致病性的强毒株以来,囊病(IBD)已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而且制订有效免疫程序也愈来愈难。作者报道过IBDV的一个致病毒株(849VB)的分离及特征,其对5周龄SPF鸡几乎100%致病。这表明在生产中所见到的现实问题是由于高强毒株的出现。这种“新”毒株仍和那种能对SPF鸡攻毒提供完全保护的传统活疫苗毒株一样,属于血清Ⅰ型的标准毒株。但是,所有的疫苗并非能有效地保护鸡的法氏囊不受侵害,最好的是所谓的“中等毒  相似文献   

20.
鸡毒支原体DNA限制性内切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I,EcoRI和HindⅢ消化鸡毒支原体DNA,其电泳图谱能区别鸡毒支原体各株,比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更敏感,表明限制性内切酶分析为鉴别鸡毒支原体毒株,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确定在商品代鸡中是否疫苗株代替了MG野毒株提供了非常有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