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可可是喀麦隆南部热带雨林地区的主要作物,而大部分小农场(种植面积小于4公顷)的可可种植者只有控制了疫霉菌(Phytophora megakarya)引起的黑果病和盲蝽(capsidbugs)才能获得丰收。以前,政府利用可移动的热学喷雾设备进行大范围喷雾帮助种植者防治盲蝽,  相似文献   

2.
木霉菌种是土壤的真菌群落,也可从寄主植株地上部分分离。该菌有防御寄主植株免受病原菌和害虫侵袭的一些机能。木霉菌种能产生代谢物(如抗生素)抑制病原菌生长。在试管中,从可可植株中分离出的Trichoderma theobromicola和T.paucisporum能产生一种可挥发的/散发的抗生素,该抗生素抑制可可链疫孢荚腐病菌(Moniliophthora roreri,也称冻荚病)的繁殖。同时,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哈茨木霉菌对NC89接种烟草疫霉菌前后抗病相关代谢途径的影响,以烟草品种NC89为试验材料,设置四个处理:接种清水(NC89CK)、接种烟草疫霉菌谷(NC89_P)、接种哈茨木霉菌(NC89_T)、接种哈茨木霉菌后接种烟草疫霉菌谷(NC89_T_P),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LC/MS)比较各处理抗病相关代谢通路的变化差异。结果表明,哈茨木霉菌对烟草疫霉菌有着较好的生防作用。代谢组学分析表明,筛选到893个差异代谢产物及其富集的代谢通路,涉及抗病相关的代谢途径20条;各处理间脂肪酸及其衍生物、黄酮和类黄酮、萜类、苯丙氨酸及其次生代谢物和泛酸等物质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为进一步探究哈茨木霉菌对烟草疫霉菌的抑制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新疆大豆疫霉的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SSR标记对新疆地区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 Kaufmann & Gerdemann)的遗传多样性和与美国、黑龙江、福建等3个不同地理来源大豆疫霉菌的遗传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地区大豆疫霉菌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遗传背景单一,推断为外来生物。与大豆疫霉菌美国分离物和福建分离物相比,新疆分离物与黑龙江分离物的遗传关系最近,表明新疆大豆疫霉菌可能从黑龙江传人。  相似文献   

5.
为了筛选出对马铃薯晚疫疫霉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生防细菌,从马铃薯种植地的土壤中分离细菌,并通过平板对峙法,测定分离细菌对马铃薯晚疫疫霉菌的拮抗作用。经大量拮抗实验,筛选出一株细菌HC5,经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该菌株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抑菌试验结果表明,HC5菌株对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黄瓜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马铃薯晚疫疫霉菌、辣椒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apsici)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尤其对马铃薯晚疫疫霉菌的抑菌效果显著,抑菌率达89%。采用PCR方法对菌株HC5进行多种抗生素合成基因的检测,扩增到786 bp的硝吡咯菌素片段和587 bp的氢氰酸片段,表明菌株HC5能够代谢产生这两种抗生素,单一或协同发挥拮抗作用。研究表明,菌株HC5是一株具有开发潜力的生防细菌。  相似文献   

6.
快速诊断土壤中辣椒疫霉菌的诱饵法崔春生,程秉铨,彭相儒,刘文朴(新疆农科院中心实验室,乌鲁木齐,830000)(乌鲁木齐市蔬菜研究所)辣椒疫霉病是一种土传病害,是当前辣椒生产中的毁灭性病害[1],及早查清辣椒田土壤中辣椒疫霉菌情况,有效地加强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7.
从西安霸桥、长安、户县、杨陵、周至、眉县等地采集猕猴桃疫霉病病株,经分离、纯化,结果认为:陕西省猕猴桃疫霉病的病原菌主要为鞭毛菌亚门卵菌纲,疫霉属的恶疫霉菌(Phytophthoracactorum(LebetCohn)Schort.),猕猴桃为该菌在国内的新记录寄主。同时还分析了陕西关中地区几种常见疫霉菌与恶疫霉菌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适用于大豆疫霉菌遗传分析的新EST-SSR标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开发大豆疫霉菌SSR标记,为深入了解大豆疫霉菌遗传变异提供理想分析工具。【方法】用SSRIT软件对28 197条大豆疫霉菌EST进行SSR搜索,选择含有SSR的合适EST设计、合成引物和PCR扩增。【结果】发现1 454条EST含有SSR,其中3个碱基重复基元类型最多,有855个,占鉴定总数的54.3%。设计合成140对引物,用10个大豆疫霉菌菌株基因组DNA进行PCR检测,有111对引物(79.3%)扩增出SSR特征条带。通用性检测表明有33对引物在检测的1个或多个其它疫霉菌或腐霉菌中产生扩增产物。【结论】大豆疫霉菌EST含有丰富的SSR位点,本研究从EST中开发了111个新大豆疫霉菌SSR标记,可有效地用于大豆疫霉菌及其相关种的遗传变异研究。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明哈茨木霉菌株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致病疫霉生长的抑制机理,采用生化方法对经提取物处理的致病疫霉菌体内保护酶活性、菌体可溶蛋白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电导率、呼吸速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提取物处理的致病疫霉菌体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48 h分别下降了89.06%、86.96%、97.47%和97.63%;菌体处理48 h后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了62.5%, 而MDA含量上升了60.98%;处理后病菌电导率一直呈上升状态,呼吸速率缓慢下降,处理48 h后,电导率上升了40.89%,呼吸速率下降为0。综上,哈茨木霉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可降低致病疫霉菌体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菌体保护酶(SOD、CAT、POD)活性,提高菌体MDA含量,提高菌体电导率,降低菌体呼吸速率。提取物处理后,致病疫霉系统清除自由基出现障碍、细胞膜被破坏、电解质外露,致使致病疫霉菌体遭受损坏,这可能是哈茨木霉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抑制致病疫霉生长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0.
番茄抗性砧木的运用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种引自意大利的番茄抗性砧木为实验材料,通过平板培养法研究抗性砧木对病原微生物的抑制效果,以及在抑制病原微生物的同时,对其他非病原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性砧木对镰刀菌(Fusarium spp.)、疫霉菌(Phytophthora spp.)、腐霉菌(Pythium spp.)和轮枝菌(Verticillium spp.)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同时也抑制了木霉菌(Trichoderma spp.)的生长,这种抑制作用在番茄生长前期最为明显。抗性砧木提高了根际土壤细菌的数量,而对放线菌和微生物总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疫霉属( Phytophthora)卵菌引致马铃薯晚疫病等作物灾难性病害,严重威胁作物的可持续生产。由于病菌毒性变异,导致品种抗病性丧失问题突出。因此,挖掘植物广谱和持久抗病基因,并探索其在抗病育种中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亚硝基谷胱甘肽还原酶1(GSNOR1)是植物氮信号通路中高度保守的关键还原酶,其参与调节r基因介导的植物抗性和非寄主抗性。然而, GSNOR1参与抗疫霉菌的免疫功能和作用机理尚不清楚。本研究中,借助拟南芥与寄生疫霉菌互作的模式体系,首先发现拟南芥T-DNA插入突变体 gsnor1-3对寄生疫霉菌呈现感病表型。进一步利用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降低烟草叶片中 GSNOR1同源基因的表达量,在此基础上,通过抗病表型分析以及一系列抗性相关功能的检测,结果表明,沉默本氏烟草 GSNOR1同源基因能够在寄生疫霉菌侵染植物的过程中削弱植物体内的活性氧(ROS)迸发、病程相关基因(PR genes)的诱导表达以及MAPK信号转导,从而增强了植物对疫霉菌的感病性。本研究揭示了植物 GSNOR1对疫霉菌具有高度保守的抗性功能,并初步解析了 GSNOR1正调控植物抗疫霉菌的作用机理,为进一步探索 GSNOR1在马铃薯抗晚疫病中的功能及其在抗病育种中的有效利用奠定了重要的理论 基础。  相似文献   

12.
致病性和非致病性辣椒疫霉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辣椒疫病病土和病株上分离鉴定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得到11个致病性和11个非致病性菌株。利用RAPD分子标记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受试致病性和非致病性辣椒疫霉菌株分别聚为1个组,但其中3个非致病性菌株与致病性菌株聚为1个组。ITS序列分析发现,受试致病性和非致病性辣椒疫霉菌株分别聚为1个组,但是非致病性辣椒疫霉菌的遗传多样性比致病性的高,这说明致病性菌株可能是单系群起源。此外,在辣椒疫霉菌的遗传表型和地理来源方面,致病性和非致病性辣椒疫霉菌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这表明辣椒疫霉菌的起源并不单独依赖其地理来源。  相似文献   

13.
<正>研究了11种矿质营养元素对烟草疫霉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的氮、钾、磷能抑制烟草疫霉菌菌丝的生长。中量元素钙对疫霉菌菌丝生长促进作用,低浓度镁促进疫霉菌菌丝生长,高浓度镁抑制疫霉菌菌丝生长。微量元素硼、铜对烟草疫霉菌菌丝生长作用不明显。高浓度铁抑制疫霉菌的生长。低浓度锰抑制烟草疫霉菌菌丝的生长。高浓度锌对疫霉菌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14.
石河子地区棉铃疫霉菌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铃疫病是石河子地区棉花烂铃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对棉铃疫霉菌的形态、培养性状、致病性、寄主范围及生理生化特性等方面的研究,查明石河子地区棉铃疫病病原为苎麻疫霉(Phytophthoraboehmeriae)。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11种矿质营养元素对烟草疫霉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的氮、钾、磷能抑制烟草疫霉菌菌丝的生长。中量元素钙对疫霉菌菌丝生长促进作用,低浓度镁促进疫霉菌菌丝生长,高浓度镁抑制疫霉菌菌丝生长。微量元素硼、铜对烟草疫霉菌菌丝生长作用不明显。高浓度铁抑制疫霉菌的生长。低浓度锰抑制烟草疫霉菌菌丝的生长。高浓度锌对疫霉菌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高浓度的钼对烟草疫霉菌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可可研究人员已掌握了目前最先进的可可生产操作方法(该方法已刊登在第十六次世界可可豆经济咨询局会议出版的指南上)。可可豆生产的三大目标为:保证可可产品的高品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实现持续性生产。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11种矿质营养元素对烟草疫霉菌菌丝(Phytophthora nicotianae)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的N、K、P都能极显著抑制烟草疫霉菌菌丝的生长。中量元素Ca对疫霉菌菌丝生长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低浓度Mg极显著促进疫霉菌菌丝生长,高浓度Mg极显著抑制疫霉菌菌丝生长。Ca对烟草疫霉菌的菌丝生长具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微量元素B、Cu对烟草疫霉菌菌丝生长作用不显著。高浓度Fe极显著抑制疫霉菌的生长。低浓度Mn极显著抑制烟草疫霉菌菌丝的生长。高浓度Zn对疫霉菌菌丝生长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高浓度的Mo对烟草疫霉菌生长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旨在利用内质网应激分子伴侣4-苯基丁酸(4-phenylbutyric acid, 4-PBA)探究内质网应激对疫霉菌侵染寄主植物的影响机制。以拟南芥与寄生疫霉菌的亲和互作为研究体系,分析野生型Col-0植株响应寄生疫霉菌侵染的鲜质量及生长表型变化以及4-PBA对其影响;利用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技术分析4-PBA对内质网应激标记基因 BiP3的诱导表达以及寄生疫霉菌侵染植物的影响;通过4-PBA处理拟南芥幼苗和活体植株,分析其对植物生长表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子伴侣4-PBA作为内质网应激修复剂,在不影响植物正常生长的同时,不仅能够减轻寄生疫霉菌侵染引发的植物生长受阻和 BiP3基因的诱导表达等内质网应激标志性事件,还对寄生疫霉菌在植物体内的扩展和定殖具有抑制作用,从而减轻植物的感病性。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内质网应激对植物与微生物互作的影响机制,也为开发新型药物靶点用于作物疫霉属卵菌病害的绿色综合防控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为了建立能同时检测人参恶疫霉菌(Phytophthora cactorum)等6种疫霉菌的快速检测方法,以期为病害的发生预测和早期诊断技术提供依据。通过比较基因组学分析,根据恶疫霉菌等疫霉菌属的6个种共有基因设计引物,通过PCR方法筛选特异性引物,并对引物的特异性、灵敏度和应用可行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筛选到了1对用于检测疫霉属6种病菌的常规PCR特异性引物YB-00394F/YB-00394R,采用优化的PCR扩增体系和反应条件进行扩增,筛选到的特异引物分别从疫霉属的6个种中扩增出386 bp大小的条带,而其他非疫霉属真菌无扩增条带。常规PCR法对人参恶疫霉菌基因组DNA检测的灵敏度为100 fg/μL,应用PCR方法成功快速的在62份植物样本和95份土壤样本中检测到了目标疫霉病菌。建立的常规PCR方法可以快速灵敏地检测6种疫霉属的真菌。  相似文献   

20.
不同培养条件对循化线辣椒疫霉菌产孢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全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178-14179,14182
[目的]探讨不同培养条件对循化线辣椒疫霉病产孢量的影响。[方法]针对光照时数、pH、培养基以及温度对循化线辣椒疫霉菌分离培养过程中产孢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循化线辣椒疫霉菌在24 h/天光照、pH为7.0、马铃薯培养基(PSA)和30℃条件下产孢量最大,其中pH、基础培养基和温度对产孢量影响较大。[结论]为循化线辣椒在自然界发病条件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