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米茎腐病也叫茎基腐病或青枯病,属世界性病害,在我国主要玉米产区均有发生。 1、症状 茎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造成根系和茎基腐烂的一类病害的总称。一般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期末期至蜡熟期为显症高峰期。在我国茎腐病的症状主要是由腐霉菌和镰孢菌引起的青枯和黄枯为主。  相似文献   

2.
玉米茎腐病有两种:一种是真菌染引起的茎腐;一种是细菌性茎腐病。发生茎腐病的田块千粒重减少,产量降低。另外细菌性茎腐病在有些地块发生,病株率已达7.3%。控制与减轻这两种病害的发生与蔓延,事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一、玉米穗腐病 玉米穗腐病病菌属半知菌类、瘤座孢科、镰刀菌属小麦赤霉病菌。有性阶段属子囊菌纲、肉座菌目、赤霉属的小麦赤霉病菌,为兼性寄生菌。寄生范围广,为害小麦、玉米等多种禾本科植物,引起苗枯、茎腐、基腐和穗腐。  相似文献   

4.
《新农业》2015,(11)
<正>玉米茎基腐病也叫玉米茎腐病。按照病害分类有真菌类茎基腐病和细菌性茎基腐病。真菌类又分青枯(腐霉菌)、黄枯(镰孢菌)和青黄枯3种类型,以前两种为主,所以俗称此病为青枯病。目前我国东北地区发生的玉米茎基腐病多为真菌类的青枯型和黄枯型;细菌性茎基腐病发生较少。1发病情况1.1发病区域玉米茎基腐病是世界性的玉米病害,在我国近年来发生较重。此病在广西、湖北、四川、山东、山西、陕西、河北、辽  相似文献   

5.
玉米茎腐病的发病机理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几年玉米茎腐病发生呈加重趋势的现状,笔者对玉米茎腐病发生规律进行分析,叙述了玉米穗腐病的病原、发生规律、致病、抗病机理及综合防治等方面的内容和主要研究进展。介绍了国内关于玉米穗、茎腐病病原学及其发生规律的主要学术观点,找出防治措施,为茎腐病的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玉米茎腐病也叫茎基腐病或青枯病,属世界性病害,在我国主要玉米产区均有发生,一般年份发生率5%~10%,严重年份可达20%~30%,个别地区可高达50%~60%,减产25%,重者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7.
芝麻茎点枯病(macrophomina phaseoli)又称芝麻茎腐病、炭腐病、黑根疯病、黑秆疯病等,是由半知菌亚门;球壳孢属,菜豆壳球孢菌侵染所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除危害芝麻外,尚危害豆类、棉花、大麻、高粱。烟草、花生、向日葵、番茄等作物,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在河南南阳芝麻种植区,一般年份发病率10%左右,严重发生年发病率可高达80%左右,受害植株千粒重和出油率下降,受害严重田块产量下降60%以上,有的甚至绝收,茎点枯病是影响芝麻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玉米茎腐病,即为茎基腐病,发病原因为真菌、细菌所致,进而诱发腐烂,使全株发生枯死。严重的情况,还会对产量构成直接的影响。文章以安泽县玉米茎腐病为例,对细菌性茎腐病、真菌性茎腐病进行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旨在找到玉米病原,有效的控制玉米茎腐病。  相似文献   

9.
玉米茎腐病也叫茎基腐病或青枯病,属世界性病害,在我国主要玉米产区均有发生,一般年份发生率为5%~10%,严重年份可达20%~30%,个别地区可高达50%~60%,减产达25%,重者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10.
H·11648麻斑马纹病是一种由烟草疫霉菌侵染引起的传染性病害。当病菌侵染叶片,引起叶片组织坏死腐烂形成深褐色和黄白色相间的斑马纹轮,称斑马纹叶斑病。病菌侵染麻株茎部,引起麻茎腐烂称茎腐病。病菌侵染麻株叶轴致使叶轴腐烂,称轴腐病。这三种症状可在同一植株上同时发生,也可单独发生。一般茎腐病和轴腐病同时发生的多,单独发生的少,轴腐病往往是茎腐  相似文献   

11.
沧州市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控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沧州市小麦茎基腐病发生面积逐年增大,发生程度逐年加重,已快速上升为沧州地区小麦的一种主要病害,给小麦的产量造成很大损失,因此对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策略研究势在必行。本文针对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及防控进行研究探讨,旨在有效控制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危害,最大限度减少损失,确保小麦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12.
开封花生茎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茎腐病是花生上的常见病害,各花生产区均有发生,本文作者总结了花生茎腐病的发生规律、危害特点,并提出了防治对策,以期为花生茎腐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玉米茎腐病发生的类型特点、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建议,对玉米茎腐病抗性研究进行展望,以期在玉米抗病育种过程中,能改良一批生产上提高茎腐病的抗性骨干自交系,从而创新优良的抗性种质资源,为培育出高产高抗茎腐病玉米新品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国铁皮石斛茎腐病的病原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铁皮石斛茎腐病的发生与防治,2013年4月至2015年8月,观察了铁皮石斛茎腐病症状、并进行了病原菌分离、致病性试验和病原菌鉴定。结果表明,该病害仅为害铁皮石斛茎秆,严重发生时,可导致病斑以上的茎秆死亡;TP-1菌株分离得率可达65.7%;接种病原菌14 d检查全部发病,出现水渍状坏死病斑,直径约3mm,症状与自然发病相似,再分离得到了原菌株。经形态学和DNA分子测序鉴定,确定TP-1为可可球二孢,它是引起铁皮石斛茎腐病的主要病原菌。这由可可球二孢造成铁皮石斛的茎腐病,属国内外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5.
玉米主要病害发生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玉米丝黑穗病、玉米瘤黑粉病、玉米茎腐病、玉米大斑病2006年和2007年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玉米品种中玉米丝黑穗病、玉米瘤黑粉病和玉米大斑病这两年都属轻度发生,玉米丝黑穗病和玉米大斑病的发病率年度间存在差异,玉米瘤黑粉病两年的发生无差异;玉米茎腐病年度间差异较大,2007年发生较重。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掌握小麦茎基腐病发生原因,探索不同农艺措施对小麦茎基腐病的控制效果,于2017—2018年在富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展了不同农艺措施对小麦茎基腐病发生危害程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茬口的小麦田对小麦茎基腐病感病程度有明显差异,前茬小麦、玉米轮连作田,秸秆还田,菌源残留量大,有利于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病指数高,发病重;西瓜茬、秸秆清除田发病相对较轻,采取轮作倒茬、药剂拌种及清除秸秆等综合措施来控制田间致病菌基数,从根本上减轻该病的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17.
为减少茎腐病在玉米生产中的发生和危害,本文总结了玉米茎腐病的种类、发病条件、发病机理、发病规律、危害症状和病源,玉米茎腐病抗性品种的鉴定和评价方法,玉米茎腐病的病情分级与抗性评价标准等内容,并提出了玉米茎腐病防治策略及防治方法,主要包括:田间合理轮作,选育和栽培抗茎腐病玉米新品种,加强玉米田间栽培管理措施,改善田间生长...  相似文献   

18.
花生病害防控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花生根腐病、立枯病、冠腐病、茎腐病防控技术(一)为害症状此类病害主要是引起子叶、胚轴、根部、茎基部的腐烂,进而引起不出苗,幼苗甚至成株期矮小、萎黄、倒伏、枯死等症状。花生茎腐病在种子发芽和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根茎部和茎基部发生最重。发病植株拔起时往往在地表处发生折断。花生根腐病从发芽出苗至后期都能发生,以开花结果期特别是盛花期发生最重。出苗前引起烂种烂芽,幼苗期引起死苗,成株期可引起根腐、茎基腐和荚果腐烂。根部症状主要是湿腐和干腐两种。湿腐是皮层腐烂,只剩木质部;干腐是主根变褐皱缩,侧根少而短,拔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灾害性天气的增多,秸秆还田和少免耕技术的推广,导致部分地区玉米穗腐病、茎腐病发生加重,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和质量,因此了解玉米穗腐病和茎腐病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方法对保证玉米产量和品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1952年,印度的泰米尔纳德邦首次报道某些灵芝属真菌导致的椰子茎腐病的发生.该病害是致死病害且广泛发生于泰米尔纳德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