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有机茶园肥料使用要求由于有机茶是纯天然、无污染的茶叶,所以  相似文献   

2.
正为进一步完善有机产品认证制度,规范有机产品认证活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认监委)发布了有机产品认证新制度,自2012年3月1日起实施。2012年7月1日后,全部有机产品(包括有机茶)认证标志必须无条件符合有机产品认证新规定。为便于有机茶消费者了解有机产品认证新规,有机茶生产、加工和销售企业正确使用有机产品认证标志,特将有机产品认证标志的使用新规范和要求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国茶叶》2009,31(3):28-28
问:茶叶中没有农药残留是否可以定为有机茶产品? 国家注册有机产品认证高级检查员沈星荣农艺师答(下同):茶叶中没有农药残留,是指按标准方法对茶叶进行检测时,其农药残留量低于仪器检测限的情况。根据国家标准《有机产品》和有机茶农业行业标准,有机茶是运用先进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按有机茶的系列标准要求组织生产,经过有机茶认证机构认证的茶叶。由于在有机茶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在加工和贮藏运输过程中不得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品进行处理,因此,生产出的有机茶叶中没有农药残留是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4.
茶叶是我市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我国加入WTO后,农产品生产标准与国际相接轨的要求,开发有机茶和发展无公害茶叶已成为大势所趋,市场所向,是茶叶生产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也是提升茶叶质量档次,发展效益茶叶的必然选择。现就我市发展有机茶和无公害茶叶生产提出如下意见。一、有机茶和无公害茶叶的内涵有机茶是一种纯天然、无污染、高品位的健康饮料,它需兼备以下四条:1、茶园要求远离城市、工业区、村庄、公路,以防人为带来污染。茶园四周林木繁茂、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  相似文献   

5.
试论福建省绿色食品茶叶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绿色食品茶叶系指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的茶叶产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规定,绿色食品的标准有四条:(1)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态环境标准;(2)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产操作规程;(3)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质量和卫生标准;(4)产品的标签必须符合《绿色食品标志设计标准手册》中的有关规定。一、发展概况国外如日本从70年代就开始试产“有机茶”。80年代又试制了“无农药茶”,许多商店都设有“有机茶”“无农药茶”专…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食品消费的质量要求在不断提高。随着全球“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的兴起与发展,“有机茶”也应运而生,并且逐步得到茶叶界生产、科研及经营者的重视。有机茶就是按有机农业方法完全不使用或基本不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肥料、农药、生产长调节剂生产采收的鲜叶,在加工、贮运过程中又未受到任何化学品污染的,且经有机食品颁证组织颁证的茶叶。有机茶是一种真正无污、染、纯.天然、高品质的保健饮品,因而市场信誉及产品售价较高,经济效益好,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有机茶的生产很有发展前景。一、武夷山…  相似文献   

7.
有机茶系指专门机构认定 ,许可使用有机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茶叶。开发有机茶是以全程质量控制为核心 ,将农学、生态学、环境科学、营养学、卫生学等多学科的原理运用到有机茶的生产、加工、储运、销售以及相关的教育、科研等环节 ,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无公害、无污染的优质茶叶产供销与管理系统。而茶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对茶业支柱产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 ,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 ,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二者在区域化开发、产业链的结构…  相似文献   

8.
茶叶是世界最受消费者欢迎的三大饮料之一。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茶叶市场将进一步对我国茶叶产品开放,关税壁垒将进一步削减,但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则呈现越来越严的趋势。有机茶生产技术有助于降低茶叶中的农药残留,从而有利于我国茶叶出口欧盟国家。有机茶就是指一种按照有机农业的方法生产和加工,在其生产过程中,完全不施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学食品添加剂等物质生产出的,并符合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标准,经有机(天然)食品颁证组织发给证书的一种无污染、纯天然卫生茶叶。有机茶是我国第一个颁布出口的有机食品。近年约有近20多个茶叶生产单位获得有机茶颁证,建立有机茶基地近6000多亩,有机茶年生产量已达500余吨(绿茶为主,部分红茶、乌龙茶等),产品主要出口美国、日本、德国、荷兰等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茶叶是一种机能性食品 ,具有对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作用 ,它又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所以无公害茶特别是有机茶的开发从 2 0世纪 80年代起开始出现 ,90年代便以更快的速度发展。1 湖南省发展有机茶的条件和优势湖南省现有茶园面积 7.3万 hm2 ,产量5.7万 t[1 ]。茶叶既是我省出口创汇的重要农产品 ,又是广大山区茶农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我省许多茶区生态环境优越 ,茶园远离城镇、工厂 ,水质、大气、土壤污染程度小 ,十分有利于有机茶生产。省政府已经在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建立“湖南省茶叶检验测中心”,进行茶叶检测、监督 ,指导全省…  相似文献   

10.
论我市有机茶的生产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食品消费的质量要求在不断提高。随着全球“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的兴起与发展,“有机茶”也应运而生,并且逐步得到茶叶界生产、科研及经营者的重视。有机茶就是按有机农业方法完全不使用或基本不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生...  相似文献   

11.
有机茶是指在无任何污染源的产地,按照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和方法生产出鲜叶原料,在加工、包装、贮运过程中不受任何化学物品(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等)污染,并经有机茶认证机构审查、颁证的茶叶产品和再加工制品.有机茶是一种无污染的保健饮品,它与当今人们日益增强的健康保健意识相适应,有很大的潜在市场,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有利于茶叶出口,符合国家环保的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12.
有机茶与茶业产业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莘野 《茶叶》2000,26(4):188-189
有机茶系指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有机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茶叶.开发有机茶是以全程质量控制为核心,将农学、生态学、环境科学、营养学、卫生学等多学科的原理运用到有机茶的生产、加工、储运、销售以及相关的教育、科研等环节,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无公害、无污染的优质茶叶产供销与管理系统而茶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茶支柱产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二者在区域化开发、产业链的结构、产供销、经科教等方面,可以互相促进,相得益彰.表现在:  相似文献   

13.
一、有机茶的概念 有机茶是指在无任何污染的产地,按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和方法生产出鲜叶原料,在加工、包装、贮运过程中不受任何化学物品污染,卫生指标符合有机茶标准的,并经有机茶认证机构审查颁证的茶叶。 有机茶与常规茶产品的区别: 1、常规茶叶产品的质量审定通常是通过对终产品的审定来实现的,不考虑或很少考虑生产和加工过程,而有机茶产品的质量审定不仅要对终产品进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工业生产上“三废”大量排放 ,农业生产上化肥、农药过量使用 ,使得地球生态系统日趋恶化。各国政府对此越来越重视 ,大力提倡“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严格限制化学产品在农业和食品行业的使用范围和数量 ,生产无公害的、天然的有机食品。随着有机农业、有机食品的兴起 ,有机茶也应运而生。1 有机茶的概念及国外发展简况有机茶是通过有机农业生产体系生产和加工出来的。有机农业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因此目前对有机茶的定…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关注,无污染、无公害的天然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强,各种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茶叶也就应运而生。20世纪80年代有机茶最早在亚洲的斯里兰卡生产,随后,许多亚洲与非洲国家相继也生产有机茶,1990年6月我国有机茶的生产在浙江临安开始生产,我省有机茶生产也在紧锣密鼓进行,近二年已有4家生产单位获得颁证,产品出口欧、美和日本等国。  相似文献   

16.
有机茶是国际上公认的一种无污染、无公害、高品位、高质量的健康饮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和食品保健意识日益增强,有机食品消费在全球悄然兴起.有机茶开发正是顺应了市场消费的需求,以其纯天然、高品质的特性,倍受消费者青睐. 闽东是全国绿茶生产区,茶园面积69,7万亩,年产毛茶4.51万吨.茶业产业是闽东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茶叶生产与地方财政收入和农民的经济来源戚戚相关.因此,充分发挥我市生态环境和茶叶资源优势,开发有机茶生产,提高茶叶质量,拓展国内外茶叶市场,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福建山地有机茶发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现代农业大量施用化肥、农药等导致茶园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土壤持续生产能力下降,茶叶农残、重金属等卫生质量安全问题成为制约当前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国内外都在积极开发无污染、绿色、健康的有机茶,拟通过有机茶的开发逐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也让人们能喝上放心茶。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日益增强,对茶叶的卫生指标和保健作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有力地促进了茶叶绿色食品的发展。据报道,日本从70年代开始就试产“有机茶”,80年代试制“无农药茶”,而今许多茶叶店里都设有“有机茶”和“无农药茶”专柜,卖价远远高于其他茶;坦桑尼亚是世界上第一个生产和出口无公害茶的国家,其产品由英国包销,目前已扩展到美国、加拿大等国;英国1989年销售无公害自然茶达到0.3万吨,为80年代初的30倍;肯尼亚和斯里兰卡等国由于市场需要和价格吸引,也在努力扩大无公害自然茶的生产;在我国,绿色食品也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欲购茶叶绿色食品的消费心理已成为一种新的消费趋势。 为适应国内外茶叶消费的新趋势,我国近年来开始重视茶叶绿色食品的开发,农业部制定了“绿色食品”标准;云南、广东、安徽等地已在开发茶叶绿色食品,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当前,应及时总结经验,进行推广,以加快我国茶叶绿色食品的开发。我国不少茶区生态环境优越,有的茶园从未施用过化肥、农药以及其他化学制剂,而且茶园又远离城镇、工厂及居民生活区,无废水、废气、废物的污染,所产茶叶属天然无公害的产品。因此,我国开发茶叶绿色食品具有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只要在生产、  相似文献   

19.
福建茶叶企业有机茶生产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江帆 《茶叶科学》2011,31(5):427-433
随着各国政府与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的日益关注,对无污染、无公害食品的需求也逐渐增强,但作为无公害茶叶的较高层次——有机茶叶的供给却不见明显增长。本文抽取福建省383家茶叶企业进行有机茶生产选择行为的问卷调查,并通过二元Logit模型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以找出福建省茶叶企业有机茶生产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调查结果表明,规模化效应因素、品牌因素等是影响福建省茶叶企业有机茶生产选择的主要因素;劳动力、资本、技术的投入对于茶叶企业有机茶的经济效益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绿色农药在有机茶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机茶是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其生产过程必须截断外来污染源和自身对环境的污染,笔者选用三种绿色农药在有机茶园中试验应用,分析其对茶小绿叶蝉、茶叶产量、茶叶品质等的影响,旨在为云南有机茶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