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脱毒马铃薯稻田春季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江西农业学报》1999,11(4):25-29
对脱毒马铃薯稻田春季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措施处理对产量的影响大小为种植密度> 多效唑喷施> 施肥量> 地膜覆盖> 施肥种类;产量随着种植密度和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喷施多效唑和地膜覆盖处理分别较对照增产8.5% 和6.3% ;在不同栽培处理组合中,以种植密度60cm ×16cm 、用地膜覆盖、施用三元复合肥、每公顷施全N153.0 kg、P2O5 72.0kg、K2O225.0kg、在初蕾期喷施多效唑处理组合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通过五因素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得出渭北旱塬甘蓝型油菜在播期、密度、氮肥、磷肥、多效唑5因素作用下,公顷产量超过2250kg是最佳农艺方案:播期为9月6日-9月8日,密度为20.91-23.10万株/hm^2纯氮193.4-242.1kg/hm^2,纯磷122.1-159.4kg/hm^2,多效唑喷施浓度51.4-76.4mg/kg5个因子对产量影响大小的次序,播期〉磷肥〉氮肥〉多效唑〉密度;投入产  相似文献   

3.
应用D-饱和最优回归设计方法,研究了与小麦套种情况下黄豆密度与麦收扣追肥对黄豆产量及其经济性状的影响,根据边际产量,交互效应分析及单因子产量寻优结果,麦收后追肥对黄豆产量具有显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所具有的较佳值为麦收后追施N60kg/hm^2P2O560kg/hm^2,黄豆密度对黄豆产量具有负效应,最优密度为89040穴/hm^2,产量为1429.76kg/hm^2。  相似文献   

4.
通过采用烯效唑浸种和多效唑喷施的方法,控制秧苗高度,提高秧苗素质,解决双晚软盘育秧的关键性技术难题。结果表明,烯效唑浸种浓度以150mg/kg左右为宜。多效唑喷施浓度以400mg/kg左右为宜,用水量750kg/hm2。烯效唑浸种效果优于多效唑喷施,使用方便,更适合在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D最优饱和设计方法并回归建模对太行山区旱地谷子推荐施肥量及提高降水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经济效益下的推荐施肥量N=207.0kg/hm^2,P2O5=292.4kg/hm^2。目前产量水平下,氮磷配施(N:P2P5=1:1.41)不施钾肥具有明显的增产高效效果。依据最佳经济效益推荐施肥量,较未施肥谷子产量提高72.5%,降水利用效率提高3.78kg/hm^2.mm。  相似文献   

6.
多效唑在油菜种子及土壤中残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育苗移栽油菜三叶期以及直播油菜三叶期和蕾薹期喷施150mg/kg多效唑药液750kg/hm^2,收获时油菜种子和土壤中均检测不出多效唑残留。在喷后20d其降解率达50.6%。施药后土壤容重略有偏高趋势,对PH值影响不大,抑制细菌、真菌生长,对放线菌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高美施在春育夏栽棉花上的适宜用量及喷施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D-饱和最优回归设计,以皮棉产量为目标,建立二元二次回归模型,经数学运算得出高美施在春育夏栽棉花上最佳施用方法及用量为:移栽沟土壤喷施192.82ml/亩,及现蕾前棉株叶背喷施168.01ml/亩,每亩增收皮棉10.78kg,增产14.92%  相似文献   

8.
应用P-Zn二因素五水平最优回归设计,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钙质及中性紫色土肥料优化配方与玉米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钙质紫色土上,玉米最高产量的施肥量为P2O5150kg/hm^2,ZnSO445kg/hm^2;中性紫色土为P2O588kg/hm^2,ZnSO436kg/hm^2。两种紫色土玉米的最佳施肥量为P2O568-90kg/hm^2,ZnSO415-30kg/hm^2。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四因子最优混合设计的416-A方案,研究了我省沿黄新灌区小麦玉米带田高产、高效益综合农艺措施。试验结果表明:①影响小麦玉米带混合产量的各因子大小顺序为:玉米密度>玉米施肥量>小麦施肥量;②各因子对小麦玉米两米带田混合产量的影响符合效应递减规律;③小麦玉米两米带田高产、高效益的综合农艺措施为:小麦施肥量5.73-8.16kg/亩,平均6.96kg/亩,玉米施肥量32.14-36.88kg/亩  相似文献   

10.
施用多效唑对小麦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不同剂量的多效唑处理均能有效地提高小麦、水稻的产量及千粒重。用50mg/kg的多效唑浸种和拔节中后期喷施200mg/kg的多效唑对小麦有同样增产效果;而水稻则以抽穗前40d喷施200mg/kg的多效唑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在甘草生长茂盛期,喷施5、15、25、35、35(mg/ml)多效唑溶液,可有效地控制植物地上部生长,降低茎叶产量,增加根的产量。表明多效唑具有促进光合产物向地下运输的作用,主根产量增加7.6-15.3%。  相似文献   

12.
多效唑对大豆株型的调节作用及增产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喷施不同浓度的多效唑表明,多效唑可矮化植株,缩小冠形,促进根系发育;同时可降低大豆花荚脱落率,增加单株荚数、有效分枝数、百粒重,提高单位产量.叶面喷施100—200mg/kg为宜.  相似文献   

13.
烯效唑是一种最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其作用类似多效党代会,不同浓度浸种和不同叶龄期喷施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烯效唑对提高水稻发芽质量及秧苗素质的效果比多效唑更好,有用量小;其使用浓度以30mg/kg为宜,在二叶期喷施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烤烟有机肥及氮磷钾施用量的最优回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采用“416-A最优回归设计”的方法,研究其烤烟的施肥量与产量的关系。其结果表明:烤烟最高亩产量的施肥量与经济合理施肥量是相近的,说明获得最高亩产量的施肥量水平也能来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亩产200kg以上的农艺措施中的施肥量为N2.3~2.6kg、P_2O_518.7~21.7kg、K_2O18.7~23.6ks、豆饼(纯N)3.1~4.2kg;各种施肥因素的综合效应:氮素对烤烟产量的作用最大,其他因素次之;另从单因素影响来看,烤烟的产量对磷素变化的反应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15.
采用回归最优试验设计,建立乌龙茶机采茶园施肥数学模型,由些求出,N,P2O5和K2O最高产量每hm^2施肥量分别为376.35kg,241.95kg和149.40kg;最佳经济施肥量为313.05kg,183.90kg,和111.60kg;最佳配比为1:0.58:0.35,同时分析了施肥与茶树经济性状的关系,结果证明,发芽密度,生长最,新梢粗度和百芽重与三要素施肥施肥量相关显著,其它性状与施肥相关  相似文献   

16.
甘薯高产施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三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回归设计试验,对甘薯氮、磷、钾施肥量进行了研究。通过1994,1995两年的田间试验,建立了甘薯施肥的产量反应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对产量的影响顺序是钾>氮>磷,最佳组合是N7.54~9.24kg/亩,P2O57.75~8.57kg/亩,K2O24.54~29.06kg/亩,亩产可达3000kg左右。  相似文献   

17.
多效唑对花生的抑制作用和增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效唑是一种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刺,能有效地抑制花生营养生长,矮化植株,协调花生营养生 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促进花生荚果发育,提高果重和饱果率,增加产量。试验结果表明:花生喷施多效 唑的最佳施用量范围为250~350 g/hm2,最佳施用量为300 g/hm2,增产效果达11.82%,喷施适期为花 生盛花后期。  相似文献   

18.
Kusi.  RM  何芙裳 《广西热带农业》1994,(1):55-57,42
研究了土壤浸施多效唑和叶面喷施矮壮素及二甲胺基琥珀酸对芒果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供试品种为“阿方索”9年生树。每株施2.5克或5克多效唑显著提高产量,但用量加大到每株10克则降低产量。施用二甲胺基琥珀酸,浓度为每升3000毫克的处理略为增产但降低可溶性总固形物含量。高剂量施用多效唑的处理,果实变小,对可溶性总固形物含量和糖/酸比均有不良影响,而且延缓果实成熟。对果实的其他理化性状无影响。推荐隔年施用多效唑,每株2.5克,于11月至3月之间施用,可控制植株大小并提高幼龄结果树的产量。  相似文献   

19.
氮肥与植株密度互作对蓝茎冰草种子产量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三因素五水平二次通用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案,建立回归模型及对其进行解析、寻优和频数分析,所设各试验因素对蓝茎冰草种子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施氮量(X2)〉植株密度(X1)〉喷施PP333(X3)。施氮量、植株密度和喷施PP333三因素两两之间的互作效应对蓝茎冰草种子产量的作用均为协同效应;同时得出了三因素对蓝茎冰草种子产量的最优配比方案;植株密度429.4万株/hm^2~450万株/hm^2,施N量160kg/hm^2~164.9kg/hm^2,喷施PP333量0.197a.i.,kg/hm^2~0.233a.i.,kg/hm^2。  相似文献   

20.
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法,研究头季稻密度和肥料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并建立了数学模型,解析了单因子效应和交素作用,得出川东地区头季稻留蓄再生稻最优农艺措施组合方案为:密度30.73-31.54万窝/ha,N126.21-128.96kg/ha,P2O580.34-82.78kg/ha,K2O95.42-103.84kg/ha,头季稻产量可达8250kg/ha,再生稻产量达3000kg/ha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