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季高温对家兔的生产会造成严重影响,现在畜牧生产中,密闭式畜舍普遍采用的较为经济、高效的降温方法就是湿帘降温结合负压纵向通风,但是在湿帘-风机降温系统的设计中,由于设备选择、安装、运行的不当或区域气候条件的差异,实际使用的效果往往和预期有较大差距,一些湿帘降温的兔舍没能有效地控制舍内的热环境。本文就从湿帘的选择、湿帘设计参数的确定、湿帘供水要求、纵向通风及兔舍密闭性、设备维护等几个方面来阐述纵向通风和湿帘降温的正确设计和使用方法,以增进对这种降温方法的认识,帮助达到最佳的通风降温效果,降低高温对家兔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高温期负压纵向通风加湿帘降温对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卫东  程璞  王绍锋 《养猪》2006,(5):25-26
选择体重55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种猪60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200头,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50头。3组猪分别饲养在3个相同的猪舍中,对照组仅利用门窗进行自然通风,试验1组采用负压纵向通风,试验2组采用负压纵向通风 湿帘降温,进行45d饲养试验。结果表明,试验1、2组的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54%(P>0.05)和8.22%(P<0.05),料重比分别降低2.00%和4.33%;试验1、2组的经济效益分别较对照组提高3.88%和9.44%;负压纵向通风能明显提高舍内风速,负压纵向通风 湿帘降温既能提高舍内风速,又能明显降低舍内气温。表明在高温期使用负压纵向通风 湿帘降温能明显提高育肥猪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一套系统满足全年环境调控需求,试验选取两栋安装有"有缓冲间湿帘-风机系统"的兔舍,冬季其中一栋舍一台风机安装变频器,另一栋舍全为定速风机。结果表明,冬季定速风机常速间歇通风的兔舍导向板进风口的风速为1.8 m/s,进入舍内风速降至0.1m/s,每日首次开启风机10 min CO_2浓度降低67.2%,间歇通风每次温度平均降低0.8℃;使用变频风机低速持续通风的兔舍,导向板进风口风速0.2m/s,进入舍内风速降到了0.05m/s,开启风机CO_2浓度降低59.5%,温度降低0.3℃;两舍缓冲间预热能够分别提升气流温度2℃、1.4℃。夏季在舍外温度32.4~38.2℃时,舍内温度能维持在26℃左右,温度降幅为9.0℃,舍内温湿指数(THI)为25.9;外墙湿帘的降温效率为87.2%,内墙湿帘的降温效率为0。夏季缓冲间和进风口气流导向能够显著降低入舍风速(外墙湿帘过帘风速0.8m/s,导向板进风口风速1.9m/s,进入舍内风速0.3m/s),且舍内气流分布均匀。综合环境指标说明,有缓冲间的湿帘-风机纵向通风系统克服了冬夏季进风端风速大、温度低的弊端,但舍内隔墙上的湿帘无降温潜力,建议去掉第一缓冲间及内墙湿帘。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南方兔产业规模化快速发展,夏季高温对家兔生产的影响尤为突出。而湿帘降温系统在南方湿热地区兔舍的降温效果一直备受质疑。为了研究湿帘风机降温在我国南方湿热气候下兔舍中的使用效果,本试验选取了杭州、重庆两地研究湿帘风机降温结合纵向通风对兔舍热环境指标的改善程度。在舍外气温27~40℃的条件下,杭州和重庆兔场舍内平均温度分别为30.3℃和25.7℃,平均相对湿度分别为80.4%和82.9%,平均降温幅度分别为6.4℃和9.1℃,相对湿度分别上升为27.0%和36.9%,温湿指数THI分别为29.53和25.27,舍内风速分剐0.17 m/s和0.64 m/s。结果表明:湿帘降温在两地区湿热气候条件下都能取得良好的降温效果,有效地缓解家兔的热应激,保证其正常生产繁殖。分析降温效果的影响因素,纵向兔笼排列明显优于横向排列。此外,风机与湿帘的匹配及安装、风机-湿帘系统的运行时间对降温效果也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针对北京地区发酵床猪舍夏季热应激严重以及冬季通风不足的问题,试验在发酵床猪舍改造安装湿帘-风机负压通风降温系统,研究其对冬夏季节舍内热环境和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在舍外日平均温度33.7℃时,与对照舍相比,妊娠试验舍和育肥试验舍内日平均温度分别低3.0℃和2.8℃(P0.05),有效环境温度(EET)分别低10.0℃和9.8℃(P0.01),猪只处于舒适区域而对照舍猪只处于热应激水平;在高温时刻14:00,妊娠试验舍内发酵床表面温度、母猪的呼吸频率和皮肤温度比妊娠对照舍分别低2.9℃、17.2次/min和1.6℃(P0.05)。冬季在气温较高时段开启小风量风机短时间通风期间,试验舍内温度降低0.4~1.3℃,NH_3和CO_2浓度及细菌总数降低幅度分别为58.1%~71.2%、49.6%~53.5%和21.9%~36.0%;当舍内相对湿度75%时机械通风后舍内PM_(2.5)和PM_(10)降低幅度分别为12.3%~20.0%和11.3%~24.9%,当舍内相对湿度75%时机械通风会增加舍内的粉尘浓度。因此,发酵床猪舍使用湿帘-风机系统既能满足夏季降温通风的需要,还能在冬季潮湿环境中改善空气质量,但冬季在适宜的相对湿度条件下应控制较小的气流速度。  相似文献   

6.
湿帘风机降温系统在高温高湿地区猪场降温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湿帘风机降温系统在高温高湿地区猪场降温效果,以安装湿帘风机降温系统的妊娠舍为研究对象,分别对舍内外温湿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7~8月份有50%的时间温度大于26℃,其中26%的时间湿度大于80%;湿帘风机降温系统受湿度影响,在湿度大于90%条件下,最大降温幅度为1℃,在低湿条件下虽其最大降温幅度可达9℃,但在极端高温情况下很难将舍内温度降到适宜温度范围内。因此,实际生产中可通过多种降温相结合的方式来改善舍内温湿度。  相似文献   

7.
提高夏季笼养蛋鸡效益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刚才  张鉴月 《中国家禽》2005,27(14):21-22
鸡舍内安装有效的通风设备,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使设备正常运转,提高鸡舍的空气对流速度,有利于缓解热应激。封闭舍或容易封闭的开放舍,可采用负压纵向通风,并在进气口安装湿帘降温效果良好(市场出售的湿帘投资大,可自己设计砖孔湿帘),不能封闭的鸡舍,可采用正压通风即送风,在每列鸡笼下两端设置高效率风机向舍内送风,加大舍内空气流动,有利于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湿帘降温公猪舍环境状况的测定和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采用湿帘降温系统的公猪舍进行夏季舍内外环境状况 (温度、湿度 )的测定 ,以及该公猪舍在夏季高温时采用湿帘降温系统与春季适温时不采用湿帘降温系统时的公猪精液品质的测定比较 ,从而分析湿帘降温系统夏季防暑降温的效果 (对改善温热环境的作用 ) ;采用湿帘降温系统对公猪精液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 :采用湿帘降温系统后 ,公猪舍内降温明显 ,舍内外温度差异极显著 (P <0 .0 1) ;高温时期采用湿帘降温系统与温度适宜时期不采用湿帘系统的公猪舍内的公猪精液品质差异不显著 (P >0 .0 5 )。可见采用湿帘降温系统对缓解夏季热应激、保证公猪精液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湿帘降温系统是畜舍夏季防暑降温的有效措施 ,在南方湿热地区的养猪生产上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我国高温高湿地区兔舍制冷空调的降温效果和运行效益,为高温高湿地区的兔舍设计和降温、通风等环境调控措施的配套提供依据,针对中国宁波地区夏季高温高湿导致兔场家兔停繁三个月的严重影响现状,本文对比分析了有窗密闭空调降温舍、有窗密闭舍和开放舍三种形式兔舍夏季舍内热环境状况。结果表明:密闭空调舍的日平均温度、日最高温度以及温湿度指数均显著低于密闭舍和开放舍(P0.01),舍内湿度显著高于其他两舍(P0.01)。密闭空调舍的NH3浓度和CO2浓度均显著高于密闭舍和开放舍(P0.01),舍内通风换气相对较差;密闭舍的NH3浓度显著低于开放舍(P0.01),CO2浓度与开放舍内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济分析显示,与夏季停繁三个月的模式相比,夏季使用空调降温系统保证母兔正常繁殖,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在管理水平较高的兔场,具有经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正蛋鸡大规模网上全自动平养技术已广泛应用欧美国家。该技术要求鸡舍选址离主干道和居民生活区及其他畜禽养殖区域1 km以上。单栋饲养规模在5~10万只。鸡舍采用全封闭负压通风全自动环境控制系统,通过对舍内温度、湿度的自动实时监测,在低温时通过自动调节加温系统进行升温,高温时通过自动调节湿帘、风机等工作状态实现降温。自动控制系统可自动控制鸡舍内通风和光照。网板的高度以便于鸡粪的传输  相似文献   

11.
《畜牧与兽医》2017,(10):28-32
对变频风机纵向通风系统在青岛无窗密闭式兔舍冬季的保温和通风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舍外日平均温度-23℃、日最低温度-29℃时,繁殖兔舍和商品兔舍内日平均温度分别为104℃和80℃,日最低温度分别为95℃和72℃,CO_2浓度分别为016%和015%,NH_3浓度分别为688 mg/m3和608 mg/m~3;两栋兔舍内温湿度和有害气体浓度分布均匀,气流组织良好,舍内进风端的温度较舍外分别提升了73℃和64℃;舍内CO_2和NH_3浓度随通风量升高而明显降低(P001),NH_3浓度随通风量增加而降低的趋势较CO_2平缓,NH_3浓度变化呈现明显的滞后。试验期间繁殖母兔发情率(933%)、受胎率(940%)、产仔率(870%)和窝产仔数(81只)均达到较高水平。结论:在冬季气候较为温和的青岛地区,湿帘-风机纵向通风系统的进风口导流改造和采用变频风机调节换气量,可有效缓解冬季进风端温度过低问题,温湿度和气流分布均匀,兔舍空气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舍内外温度、湿度和风速以及舍内氨气浓度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了我国南方地区夏季猪舍使用湿帘降温系统的防暑降温效果.结果显示:采用湿帘降温系统,在猪舍封闭性不好的情况下,降温效果不明显,舍内外温度和湿度差异不显著(P>0.05),舍内外 THI差异不显著(P>0.05);在猪舍封闭性较好的情况下,舍内外温度和湿度差异不显著(P>0.05),舍内外 THI差异显著(P<0.05);在猪舍封闭性良好的情况下,降温效果明显,舍内外温度和湿度差异极显著(P<0.01),舍内外 THI差异极显著(P<0.01).封闭性良好的猪舍内氨气浓度显著高于封闭性不好的猪舍(P<0.05),且舍内氨气浓度与风速呈负相关.调查表明,在保障猪舍封闭性良好的情况下,采用湿帘降温系统对改善夏季猪舍环境状况具有重要作用,是防暑降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如何选择兔用饮水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畜禽舍降温方式主要有喷淋降温、湿帘降温、空调降温等多种方法。这里重点介绍湿帘降温系统,该系统降温效果较好,不会造成舍内地面潮湿和积水,是目  相似文献   

14.
高温季节“湿帘-风机”系统降温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采用"湿帘-风机"系统对妊娠猪舍在高温季节的降温效果进行了分析,探讨高温季节不同降温模式对妊娠猪舍的降温效果。结果表明:舍外热空气经湿帘后,温度可降低7.06℃,湿度上升37.20个百分点。当湿帘与风机距离相同时,风机安装于横墙或纵墙不影响降温效果。距离湿帘越远,舍内温度越高,湿度越低,风机口与湿帘处的温湿度差分别达1.88℃、8.66个百分点。连续监测该猪舍环境参数,舍内温度均在25.33~29.17℃范围之间,且受外界温度变化影响较小;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气体浓度均在各标准范围内。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季节采用"湿帘-风机"降温系统,可改善妊娠猪舍内环境。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夏季气温逐渐升高,均超过肉种坞的正常生产临界温度。近儿年夏天更是高温不下,由于气候炎热,严重影响种鸡的受精率、产蛋率、死淘率等各项指标,给企业带来很大程度的损失。因此,解决夏季高温成为我国养坞业的首要问题。湿帘降温纵向通风技术的应用,是夏季降温的种有效手段,在多处种坞场应用取得良好效果。下面是我们在生产中自制湿帘降温应用的组实验数据,供各种鸡场借鉴。  相似文献   

16.
高温季节鸡舍纵向通风和湿帘降温综合运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炎热夏季,高温严重制约着养鸡生产水平的发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在养殖实践中,我们摸索出了鸡舍纵向通风和湿帘降温综合运用技术,取得了明显成效。现简单介绍如下: 一.技术推广时间及范围 1995年夏,我们根据所在地区的气侯条件,首先在父母代种鸡场试用纵向通风和湿帘降温综合运用技术,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1996年夏我们又在蛋鸡舍全面推广,1997年我们又把此项技术向农村联养户推广。纵向通风与温带降温综合运用技术,结束了高温季节鸡难养、效益低、生产水平低的历史。 二.技术设计原理 热空气通过湿帘过滤进入鸡舍…  相似文献   

17.
为比较种鹅在不同养殖模式下的繁殖性能差异,将2 700只"江南白鹅"父母代种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旱养、小水池、大水面三种饲养模式,记录种鹅产蛋量和种蛋受精率等。结果显示:池塘组和小水池组的产蛋高峰期产蛋率极显著高于旱养组(P0.01),旱养组活胚率极显著低于池塘组(P0.01),三种饲养模式间种蛋受精率差异不显著(P0.05),池塘组死胚率极显著低于旱养组和小水池组(P0.01);旱养组孵化率显著低于小水池组(P0.05),旱养组孵化率极显著低于池塘组(P0.01),小水池组与池塘组间孵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在节水饲养模式下,还需要研究配套的饲养技术,减少死胚率,提高种蛋活胚率。  相似文献   

18.
目前畜禽舍降温方式主要有喷淋降温、湿帘降温、空调降温等多种方法.这里重点介绍湿帘降温系统,该系统降温效果较好,不会造成舍内地面潮湿和积水,是目前技术成熟和应用较为广泛的理想降温系统.  相似文献   

19.
高温对兔尤其是长毛兔的生长发育、繁殖能力、毛的产量和质量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高温季节必须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1.通风降温:兔舍的门窗最好昼夜敞开。舍内空气干燥时,午间可在舍内地面(水泥地面)喷洒凉水降温。天气闷热最好使用电风扇降温。当阳光辐射特别强时,应在兔热舍屋顶(笼顶)喷洒凉水,降低舍内的温度。还  相似文献   

20.
《畜牧与兽医》2017,(8):111-116
为了研究自然通风模式下和"湿帘-风机系统"下妊娠舍和产仔舍空气细菌气溶胶的分布规律,筛选出更适合养猪生产的养殖模式,采用Andersen-6级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对2种通风模式下的妊娠舍和产仔舍15个采样点细菌气溶胶的浓度和粒子分布规律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2种通风模式下产仔舍的细菌气溶胶浓度均显著低于妊娠舍(P0.05);相较于自然通风模式,"湿帘-风机系统"可以显著减少妊娠舍内细菌气溶胶的浓度(P0.05),但是对产仔舍影响不显著(P0.05);细菌气溶胶粒子均主要分布在7.0μm和2.1~3.3μm区间,通风模式和猪舍类型对细菌气溶胶粒子的分布无显著相关(P0.05)。研究表明,"湿帘-风机系统"可以显著降低妊娠舍细菌气溶胶的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