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藏鸡是世居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小型地方鸡种,对高原极端环境具有独特的适应性。藏鸡的低氧适应性表现在低氧孵化胚胎期死亡率低,胚胎心脏和尿囊绒毛膜(CAM)低氧条件下能维持正常的发育和功能。研究通过比较低氧孵化时藏鸡与低地鸡种的胚胎心脏和CAM组织基因表达,已经鉴定了一系列参与心肺系统发育、血管生成等途径的重要候选基因,但未能清楚阐明藏鸡胚胎适应低氧的分子进化机制,还需要进一步解析关键功能基因的功能及其机制。本文从生理表型、基因组选择和基因表达调控等方面回顾了藏鸡高原低氧适应性微进化机制研究进展,为藏鸡资源创新利用和优质高效新品种培育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
李倩 《水禽世界》2021,(7):18-21
藏鸡具有良好的克服低氧损害、低氧适应性能力.基于鸡红细胞生成与珠蛋白表达分析,选择403只隐性白鸡、111只藏鸡为样品,低氧环境分别选择为13%氧含量、12%氧含量,采取全期低氧、阶段性低氧模式,对上述2个品种鸡的血红蛋白突变、位点等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藏鸡对低氧适应能力较强,在低氧环境诱导下,藏鸡胚胎的珠蛋白量增...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外观及生长发育特点、组织器官形态结构、血液生理生化水平、细胞分子水平、肠道菌群、维生素及氨基酸、抗高原反应药物7个方面论述了动物机体对高原低氧环境的适应性反应.阐述了高原土著动物适应高原低氧环境的特点,分析了低海拔动物对高原环境习服的机体应答及减小移居高原动物高原反应的可行方案.以期为高原地区引种工作及培育适应高...  相似文献   

4.
高原环境中的低氧因素对于栖居在高原上的人类和动物是最极端的生存挑战之一.犬在高原低氧环境下会产生一系列适应性的生理性变化,同时,低氧适应相关基因在机体低氧适应的调控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参与低氧适应调控通路的基因被发现.本文就犬在低氧适应性方面的生理变化和相关基因遗传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目前犬表现出与低氧适应相关的基因大多涉及低氧诱导信号通路以及血红蛋白血氧结合的通路上.开展低氧适应性研究可以为低氧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生理和遗传基础资料,寻找低氧分子标进行高原耐低氧环境的定向品种培育,同时对高原家养动物特色基因的保存和利用及高原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青藏高原(海拔高度2300m左右)小毛寒羊和平原地区(海拔高度50m以下)小毽百肺组织进行光学显微镜下的比较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高原地区小尾寒羊单位面积中肺泡的数量、肺泡隔厚度及肺泡隔中毛细血管的充盈程度等均与平原地区小羊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氧是维持机体代谢和内环境稳态的基本条件,高原地区的低张性缺氧是畜禽呼吸道狭窄、脑膜炎、呼吸中枢麻痹等重大疾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严重制约着畜禽动物的生产性能。低氧适应分子机制的研究对于疾病治疗、药物开发、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随着免疫组化、实时定量PCR、基因芯片、基因组测序等分子生物技术的应用,高原动物低氧适应性的分子调控机制也得到了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17,(2):115-118
动物机体在没有氧的情况下就无法进行新陈代谢和维持生命。缺氧严重影响着动植物的生存与发展,许多疾病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和心肌肥大等都与组织供氧不足有着密切的关系。藏绵羊长期生长于氧分压低的高原环境中,不仅对低氧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并具有较强的抗病力。本文就此综述了近年来藏绵羊对低氧环境适应性及其抗病性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正西藏高原平均海拔3900米以上,地形地貌复杂,高原气候独特。西藏特殊的生态地理环境滋养了许多独特的物种资源。空气稀薄,气压低,氧气少,造就了高海拔畜禽遗传的多样性和环境适应性。藏鸡是我国珍贵的家禽品种,放牧饲养的藏鸡蛋,铁和锌的含量是普通鸡蛋的4~5倍,藏鸡肉质优良、口感好、肉味鲜美、香气浓郁、营养丰富,是雪域高原上开发绿色禽类食品潜在的惟一素材,是其他畜禽品种无法代替的特殊育种资源,因此,藏鸡  相似文献   

9.
高原低氧环境下大鼠AVP水平与高原习服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高原低氧环境下大鼠血浆精氨酸加压素(AVP)水平变化,探讨其与高原低氧习服的关系.[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24,48,72 h和1周、1个月组,即A、B、C、D、E组,同时设立对照组(西安地区,海拔5 m).试验组分别由西安用汽车运至试验地区,A组为耗时24h带到青海格尔木(海拔2 700m),B组为经过48 h带到西藏唐古拉(海拔5 000 m),C、D、E组分剐经72 h、1周和1个月均带到西藏那曲(海拔4 500 m)地区,并在不同时间点处死取材,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AVP的浓度,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血浆AVP浓度在初入高原后呈上升趋势,随后下降,在48 h达到最低,后逐渐回升,至1周时已经接近对照组水平,1个月时达到最高水平.[结论]高原慢性低氧环境下,血浆AVP的浓度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而变化,这可能与机体缺氧程度及高原低氧习服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0.
高原条件下藏鸡人工孵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高原地区藏鸡种蛋进行了4组人工孵化试验,测定不同的孵化温度和相对湿度对胚胎发育、受精蛋孵化率及健雏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林芝地区藏鸡种蛋在不同的人工孵化温度、湿度条件下,受精蛋孵化率和健雏率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通过对比筛选出孵化的最佳条件:孵化温度在1~6d为37.68C,7~14d为37.65C,15~20d为37.56C,21d为37.48C;相对湿度1~6d为54%~56%,7~14d为61%~63%,15~20d为64%~65%,21d为63.8%。其受精蛋孵化率可达88.9%,健雏率达97.0%。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藏鸡种蛋的蛋重、蛋形指数和蛋内组成成分等特性,以及这些特性对高原孵化的影响,分别在平原(北京,海拔100m)和高原(西藏林芝,海拔2900m)两个海拔对藏鸡和农大小型鸡进行了种蛋特性的测定和孵化试验。结果显示:在高原孵化藏鸡(TT)受精蛋孵化率为74.63%,低地品种农大小型鸡(DB)种蛋运到高原孵化受精蛋孵化率由平原的88.24%下降到37.25%,说明藏鸡对高原存在明显的适应性。通过分析TT与DB种蛋的蛋重、蛋形指数、蛋壳厚度及蛋内容物和蛋壳占总蛋干物质的比例等性状的差异,发现虽然TT的蛋重(42.90g)显著(P<0.05)小于DB(60.95g),蛋形指数(1.35)也显著(P<0.05)小于DB(1.38),但两者在含水率、蛋壳厚度上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种蛋的蛋重、蛋形指数及蛋内组成等特性可能不是导致藏鸡与农大小型鸡在高原孵化率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藏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表达与低氧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藏鸡在常氧(O2,21%)和低氧(O2,13%)浓度孵化环境中,胚胎尿囊绒毛膜(CAM)组织VEGF基因mRNA表达变化及其与低地矮小隐性白鸡的差别,分析VEGF表达与低氧适应的关系.结果发现低氧刺激使藏鸡和矮小隐性白鸡CAM组织VEGF表达均上调,矮小隐性白鸡上调程度明显大于藏鸡.结果说明在低氧环境中藏鸡CAM组织VEGF表达表现一定程度的增加,有利于血管形成,表现对低氧环境的适应;而低地鸡胚胎VEGF可能表现异常表达,不利于胚胎发育和存活.  相似文献   

13.
高原低氧与家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世纪初发现 ,在引入美国克罗拉多高原牛群中常发生一种病 ,病牛常出现颈胸部的水肿 ,并可渐进发展为心力衰竭 ,临床治疗效果较差 ,但移入低海拔地区后一般可自行康复。因本病常表现有颈胸部的水肿 ,所以当地放牧员称此病为“兽胸病”(BrisketDisease)。“兽胸病”一词实际为人类对家畜高原性心脏病最初认识的记载。但该名词在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中仍然延用。Georce等〔1〕 首先报道了对本病的临床观察 ,并证实“兽胸病”与高原有关 ,而与饲养等条件无关。在此之后 ,国内外学者在高原因素对家畜的影响方面进行了诸多…  相似文献   

14.
中国草原适应性管理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侯向阳  尹燕亭  丁勇 《草业学报》2011,20(2):262-269
目前我国草原退化形势依然严峻。已有的草原管理模式难以应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动态性、不确定性等复杂性特征。适应性管理是管理动态、不确定性系统的有力工具之一。笔者概述了适应性管理理论与实践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我国草原适应性管理的重点任务,提出加强草原生态系统基础研究、整合多维度理论、知识与方法、开展模式示范、构建数字草原信息网络、提高监测预测能力等重要措施,为全面开展草原适应性管理,遏制我国草原退化,维持系统稳定并提高草原生产力水平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16.
旨在研究低氧环境下不同浓度菊苣酸(chicoric acid, CA)对SD大鼠心肌组织低氧适应性的影响。选取60只6~8周龄、体质量为(192.00±7.35) g的健康雄性SD大鼠(P<0.05),随机分为对照组、不同浓度CA组(10,20,40 mg/kg),每组15只,连续灌胃49 d。灌胃50 d时采集SD大鼠心脏,并测定各组大鼠心肌组织活性氧(ROS)含量,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物酶(CAT)活性,线粒体功能相关指标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Ⅲ活性,能量代谢相关指标Na+-K+-ATP酶、Ca2+-ATP酶活性及低氧适应基因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CA组显著降低ROS活性(P<0.05);显著降低MDA含量(P<0.05),显著提高SOD、GSH-Px、CAT活性(P<0.05);显著提高线粒体呼...  相似文献   

17.
青藏高原环境主要体现为低氧低压、寒冷干燥、紫外线强、食物匮乏等,而高原家养动物经历了长期的选择和培育后能够生活在此环境下,其机体已经形成了独特的高原适应性特征。由于高原畜禽机体适应进化体系的复杂性,全面系统的适应性分子机制解析尚未完善。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高原家养动物基因组组装和功能注释完成,然后逐步开展了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等组学层面的工作,挖掘到一系列高原动物环境适应性关键候选基因,为解析高原家养动物环境适应性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强有力支撑。本文以世居在青藏高原的藏鸡(Gallus gallus)、藏猪(Sus scrofa)、牦牛(Bos grunniens)、藏山羊(Capra hircus)、藏绵羊(Ovis aries)、藏马(Equus caballus)和藏獒(Canis lupus familiaris)等高原土著畜禽资源作为分类单元,分别从组织器官的解剖学结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分子遗传机制解析3个方面进行论述,并对高原适应性进化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下一步培育高原高寒低氧地区新品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青藏高原环境主要体现为低氧低压、寒冷干燥、紫外线强、食物匮乏等,而高原家养动物经历了长期的选择和培育后能够生活在此环境下,其机体已经形成了独特的高原适应性特征。由于高原畜禽机体适应进化体系的复杂性,全面系统的适应性分子机制解析尚未完善。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高原家养动物基因组组装和功能注释完成,然后逐步开展了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等组学层面的工作,挖掘到一系列高原动物环境适应性关键候选基因,为解析高原家养动物环境适应性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强有力支撑。本文以世居在青藏高原的藏鸡(Gallus gallus)、藏猪(Sus scrofa)、牦牛(Bos grunniens)、藏山羊(Capra hircus)、藏绵羊(Ovis aries)、藏马(Equus caballus)和藏獒(Canis lupus familiaris)等高原土著畜禽资源作为分类单元,分别从组织器官的解剖学结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分子遗传机制解析3个方面进行论述,并对高原适应性进化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下一步培育高原高寒低氧地区新品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氧在动物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氧的参与,动物机体就无法进行新陈代谢和维持生命。高原地区气压低,氧分压低,高原哺乳动物在这样的条件下同样适应并能很好地生存繁殖.本文就此综述了近年来高原哺乳动物对低氧适应生理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家禽生产环境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70年代以来,家禽环境研究开始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各国之间的学术交流也愈加频繁。仅美国农业工程师学会建筑与环境分会的畜禽建筑环境委员会就已连续组织了6次大型畜禽环境国际学术研讨会,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已经固定为每四年召开一次大型国际会议。其中,第1、2、5、6次会议在美国本土召开,第3、4次会议则分别在加拿大、英国召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