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品种鸭胚胎期和出雏早期骨骼肌中NFATc3基因mRNA表达规律及其与生长发育的相关性,运用荧光绝对定量PCR技术检测了生长速度差异较大的高邮鸭和金定鸭13、17、21、25、27胚龄和7日龄胸肌和腿肌中NFATc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胸肌和腿肌NFATc3 mRNA在两鸭品种中均具有相似的表达模式,不存在品种效应,胸肌和腿肌NFATc3 mRNA的表达均是13胚龄时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其它各胚龄或日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品种鸭骨骼肌NFATc3 mRNA表达量与其组织重、体重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与肌肉组织中IGF-Ⅰm RNA的表达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鸭骨骼肌中NFATc3主要在早期的肌纤维生成中起作用,与IGF-Ⅰ可能共同参与了对骨骼肌生长发育的调节。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胚蛋给养(in ovo feeding)β-羟基-β-甲基丁酸(beta-hydroxy-beta-methylbutyrate,HMB)对肉仔鸡孵化率、生长性能及骨骼肌发育的影响。选用540枚商品代AA肉仔鸡受精蛋,随机分为3个组:空白组(不注射)、生理盐水组(7胚龄气室注射1mL 0.9%生理盐水)、HMB组(7胚龄气室注射1mL含0.1%HMB的生理盐水)。出壳后,每组选取72只体重相近健康公雏随机分成6个重复,每重复12只。结果表明:1)胚蛋给养对种蛋孵化率无显著性影响(P0.05);2)HMB组出壳重、2l日龄体重、0~21日龄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3)7日龄时,HMB组肉仔鸡胸肌率较生理盐水组提高了1.01%(P=0.019);21日龄时,HMB组胸肌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较空白组和生理盐水组分别提高了1.11%和1.04%;4)HMB组肉仔鸡的腹脂率最低,且在21日龄时显著低于空白组(P=0.018);5)与空白组和生理盐水组相比,HMB组肉仔鸡出壳当天和4日龄肌细胞直径显著增大(P0.05)。6)出壳当天和7日龄肉仔鸡,HMB组胸肌卫星细胞有丝分裂活性指数较其他两组显著提高(P0.05);7)7日龄肉仔鸡,HMB组血浆IGF-1含量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与生理盐水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胚蛋给养HMB可提高肉仔鸡出壳重,增加卫星细胞有丝分裂活性,促进肉鸡胸肌发育,加快肉鸡前期生长;注射HMB不影响种蛋孵化率和肉鸡饲料转化效率;注射生理盐水与不注射处理结果相似,对肉仔鸡生长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IGFBP-3基因表达与鸡生长性状的相关性,以生长速度差异较大的花山麻鸡和清远麻鸡两个黄羽肉鸡品种为研究素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胚胎期和出雏后两个品种鸡胸肌和肝脏中IGFBP-3基因的表达规律,并将其与体重、胸肌重和肝脏重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9胚龄时两个品种鸡胸肌和肝脏中均可检测到IGFBP-3基因表达,同一胚龄或日龄品种内组织间比较,胚胎期两个品种鸡胸肌IGFBP-3 mRNA表达量均高于肝脏,出雏后肝脏IGFBP-3 mRNA表达量迅速上升,胸肌IGFBP-3 mRNA表达量下降,两个品种鸡肝脏IGFBP-3 mRNA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胸肌(P0.01);组织中IGFBP-3 mRNA表达量与组织重量和体重相关研究表明,两个品种鸡肝脏IGFBP-3 mRNA表达量与其胸肌重、肝脏重和体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P0.01),胸肌IGFBP-3 mRNA表达量与其胸肌重、肝脏重和体重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研究结果揭示,IGFBP-3 mRNA在鸡中的表达具有品种、年龄和组织特异性,出雏前肝脏并不是鸡产生IGFBP-3的主要器官,出雏后鸡IGFBP-3可能主要由肝脏合成,肝脏中IGFBP-3 mRNA水平差异是导致两个品种鸡出雏后体重和胸肌重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苏氨酸水平对北京雏鸭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免疫机能和血清激素的影响。选取320只1日龄健康的北京鸭公鸭,随机分为5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各组饲粮中苏氨酸水平实测值分别为0.65%(对照)、0.69%、0.81%、0.88%和0.98%,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1)饲粮苏氨酸水平对雏鸭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照组雏鸭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2)饲粮苏氨酸水平对雏鸭胸肌率有显著影响(P0.05),对照组雏鸭胸肌率显著低于0.69%、0.81%、0.88%水平组(P0.05)。3)饲粮苏氨酸水平对雏鸭法氏囊指数、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影响不显著(P0.05)。饲粮苏氨酸水平对雏鸭法氏囊重和胸腺重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照组雏鸭法氏囊重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对照组雏鸭胸腺重显著低于0.81%、0.88%水平组(P0.05)。4)饲粮苏氨酸水平对雏鸭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T3)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0.81%水平组的血清T3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98%水平组(P0.05)。5)苏氨酸需要量分别与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胸肌率呈二次曲线关系,并当三者达到最高值时北京雏鸭的苏氨酸需要量分别为0.860%、0.852%和0.837%。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适宜水平的苏氨酸可提高雏鸭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5.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是重要的生长因子,参与机体生长发育的多个进程。研究利用蛋内注射技术处理孵化前高邮鸭受精蛋,以揭示外源注射IGF-1对雏鸭发育及骨骼肌生长的影响;同时在细胞水平分析外源重组人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rhIGF-1)对成肌细胞活性影响和内源IGF-1/IGFR mRNA表达影响。结果显示:孵化前蛋清内注射rhIGF-1显著增加育雏期6~21日龄雏鸭体重水平,骨骼肌解剖后称重发现,14日龄处理组胸肌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细胞水平试验结果显示,细胞培养体系中添加不同浓度rhIGF-1,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处理组和对照组细胞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但成肌细胞处理组和对照组IGF-1/IGFR mRNA表达水平差异显著(P0.05)。研究结果揭示,孵化前蛋清内注射rhIGF-1增加高邮鸭出壳前后的体重,显著提高育雏中期胸肌增重水平,影响成肌细胞中IGF-1/IGFR mRNA表达。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胚蛋注射蛋氨酸(Met)对朗德鹅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将300枚种蛋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枚种蛋。在孵化第24天进行蛋氨酸胚蛋注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处理组注射Met 5 g/L,Na Cl 7.5 g/L的营养液1.5 m L。出雏后,每个重复选取体重均匀和健康的雏鹅20只进行饲养试验,饲养期28 d。结果表明:处理组对孵化率无显著影响(P0.10),但显著提高朗德鹅初生重和1~14日龄平均日增重(P0.05),同时显著降低了饲料增重比(P0.05);处理组对卵黄囊和肝脏指数无显著影响(P0.10),但显著提高了雏鹅第28天胸肌指数(P0.05);处理组显著提高了雏鹅第14天血清中总蛋白的含量(P0.05),同时有提高血清中白蛋白含量的趋势(0.05≤P0.10);在第28天,处理组有提高雏鹅血清中总蛋白和白蛋白的趋势(0.05≤P0.10);处理组显著降低了雏鹅第14和28天血清中尿酸的含量(P0.05)。试验结果显示,在孵化后期种蛋注射蛋氨酸可显著提高朗德鹅初生重和改善1~14日龄生产性能,其可能与鹅体内氨基酸利用和蛋白质沉积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种母鸭核黄素缺乏对子代初生雏鸭初生重、器官指数、体尺指标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40周龄、体重和产蛋率相近的种母鸭80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不添加核黄素的饲粮(核黄素缺乏组)和核黄素添加量为15 mg/kg的饲粮(对照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鸭。试验期为7周。收集试验第7周的种蛋并进行孵化,统计产蛋率、受精率和孵化率,测定种蛋蛋黄核黄素含量,并测定子代初生雏鸭的器官指数、体尺指标、血浆生化指标及核黄素含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种母鸭饲粮中不添加核黄素对产蛋率和受精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可以显著降低种蛋孵化率(P0.05);2)与对照组相比,核黄素缺乏可显著增加子代初生雏鸭卵黄囊重、卵黄囊指数(P0.05),显著降低子代初生雏鸭腿长(P0.05),显著降低种蛋蛋黄和子代初生雏鸭血浆核黄素和总胆固醇含量(P0.05),显著升高血浆碱性磷酸酶活性和尿酸含量(P0.05)。综上所述,种母鸭饲粮核黄素缺乏会严重降低种蛋孵化率、种蛋蛋黄和初生雏鸭血浆核黄素含量,导致鸭胚生长发育受阻,子代初生雏鸭蛋白质、核酸和脂质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采用胚蛋注射技术研究孵化后期补充外源性营养物质蛋氨酸对血液生化指标和胸肌发育的影响。选取300枚种蛋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枚种蛋。在孵化第24天进行蛋氨酸注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处理组注射1.5 m L蛋氨酸营养液(Met 5 mg/m L、Na Cl 7.5 mg/m L)。出雏后,每个重复选取体重均匀和健康的雏鹅20只进行饲养试验,饲养28 d。结果表明:胚蛋给养蛋氨酸显著提高了朗德鹅的初生重和7 d体重(P0.05),处理组显著提高了0、7 d胸肌重(P0.05),有提高0 d胸肌指数的趋势(0.05≤P0.10),并且显著提高了0、7 d的肌纤维直径(P0.05);处理组有提高雏鹅血清中总蛋白含量的趋势(0.05≤P0.10),显著提高了白蛋白含量并降低了血清尿酸含量(P0.05);处理组显著提高了Myf5的相对表达量并降低了MSTN的相对表达量(P0.05)。试验结果显示,胚蛋给养蛋氨酸可通过调节Myf5和MSTN的m RNA相对表达量来促进胸肌的发育,促进了机体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对不同生长速度的鸭品种出雏后体重及胸、腿肌重的生长发育进行差异分析,为系统了解鸭骨骼肌的动态发育变化奠定基础。测定高邮鸭和金定鸭0~70日龄14个生长点的体重、胸大肌重和腓肠肌重,比较不同品种各个生长点体重、胸大肌重、腓肠肌重的累积生长、绝对生长、相对生长,并用Gompertz、Logistic和Bertalanffy3种模型拟合生长曲线,根据模型的参数计算拐点重以及拐点日龄。结果:1)从出雏开始高邮鸭体重和腓肠肌重就显著高于金定鸭,胸大肌重从4日龄开始有显著差异。28~70日龄高邮鸭体重、胸大肌重和腓肠肌重分别是金定鸭的1.41倍、1.50倍和1.20倍。2)高邮鸭体重、胸大肌重和腓肠肌重的生长速度均大于金定鸭;达到最大生长速度时间点无品种差异,体重的最大生长点为20日龄,胸大肌重的最大生长点为56日龄,腓肠肌重的最大生长点为20日龄;3)通过拟合数据发现,0~16日龄高邮鸭体重生长强度高于金定鸭,而胸大肌重和腓肠肌重生长强度低于金定鸭;其后体重、胸大肌重和腓肠肌重生长强度在两个品种鸭之间均渐趋相同。体重、胸大肌重和腓肠肌重生长强度变化规律无品种差异。4)鸭胸大肌重的拐点日龄(52日龄)迟于腓肠肌重的拐点日龄(16.5日龄);16日龄之前胸大肌重生长强度低于腓肠肌,16日龄之后高于腓肠肌。0~28日龄胸大肌生长强度缓慢减小而后期迅速减小,腓肠肌重生长强度早期迅速减小而后期缓慢减小。28~70日龄高邮鸭胸体指数高于金定鸭,而腿体指数显著低于金定鸭,这些都表明28~70日龄鸭胸肌的生长强于腿肌。在生长环境一致的条件下,不同肉用性能的鸭体重、胸大肌重和腓肠肌重的生长发育变化规律均没有差异,但胸、腿肌之间的生长发育规律差异较大,早期胸肌生长慢于腿肌,后期快于腿肌,在肉用性能上胸肌的贡献高于腿肌。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绿狐尾藻对武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以确定绿狐尾藻在临武鸭饲粮中适宜添加水平。选用30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临武鸭48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1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2组、3组分别饲喂含10%、20%绿狐尾藻的试验饲粮。试验期28 d。44和58日龄时进行屠宰,测定活体重、屠体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皮脂率和免疫器官指数。结果表明,1)30~44日龄和45~58日龄,3组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与2组、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提高(P0.05),但2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2)44和58日龄,各组之间活体重、屠体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腿肌率和皮脂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2组、3组胸肌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44日龄,各组之间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58日龄,3组法氏囊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组脾脏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P0.05),各组之间胸腺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临武鸭饲粮中添加10%的绿狐尾藻,对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免疫器官指数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IGFBP-3基因表达与鸡生长性状的相关性,以生长速度差异较大的花山麻鸡和清远麻鸡两个黄羽肉鸡品种为研究素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胚胎期和出雏后两个品种鸡胸肌和肝脏中IGFBP-3基因的表达规律,并将其与体重、胸肌重和肝脏重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9胚龄时两个品种鸡胸肌和肝脏中均可检测到IGFBP-3基因表达,同一胚龄或日龄品种内组织间比较,胚胎期两个品种鸡胸肌IGFBP-3 mRNA表达量均高于肝脏,出雏后肝脏IGFBP-3 mRNA表达量迅速上升,胸肌IGFBP-3 mRNA表达量下降,两个品种鸡肝脏IGFBP-3 mRNA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胸肌(P<0.01);组织中IGFBP-3 mRNA表达量与组织重量和体重相关研究表明,两个品种鸡肝脏IGFBP-3 mRNA表达量与其胸肌重、肝脏重和体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P<0.01),胸肌IGFBP-3 mRNA表达量与其胸肌重、肝脏重和体重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研究结果揭示,IGFBP-3 mRNA在鸡中的表达具有品种、年龄和组织特异性,出雏前肝脏并不是鸡产生IGFBP-3的主要器官,出雏后鸡IGFBP-3可能主要由肝脏合成,肝脏中IGFBP-3 mRNA水平差异是导致两个品种鸡出雏后体重和胸肌重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通过卵内注射技术,注射120、100、80和0(对照组)ng.mL-1的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rhIGF-1)到孵化中的鸭胚蛋白中,并检测2日龄雏鸭胸肌发育和卵泡抑素(FST)表达的情况,探讨不同浓度rhIGF-1对FST表达及鸭胸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卵内注射不同浓度的rhIGF-1对雏鸭体质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雏鸭胸肌质量、胸肌率随rhIGF-1注射浓度的增加而升高,120 ng.mL-1处理组胸肌质量、胸肌率相对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120 ng.mL-1的rhIGF-1处理组肌纤维直径和横切面积最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ST基因在雏鸭胸肌中的表达水平也随rhIGF-1的浓度增大而升高,其中以120 ng.mL-1处理组FST基因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其它各处理组(P<0.05)。结果表明IGF-1对FST的调控作用以浓度依赖的方式进行,高浓度的IGF-1导致FST高表达并促进肌肉发育。  相似文献   

13.
 
采用qPCR分析生肌调节因子MyoD1基因在高邮鸭和金定鸭胚胎期及初生早期(13、17、21、25、27胚龄和出雏后7日龄)胸肌发育中的表达模式以及与胚胎和胸肌发育的相关性。结果表明,MyoD1 mRNA在两个品种鸭胸肌早期发育中表现出一致的表达规律,均呈“波浪形”,在13胚龄时表达量相对较高,17胚龄时下降,21胚龄时上升到最高,随后下降,出雏后又维持较高水平;品种间比较结果显示除了在25胚龄时金定鸭胸肌中MyoD1 mRNA表达量稍低于高邮鸭,在其他所检测的胚龄/日龄中,金定鸭胸肌中MyoD1 mRNA表达量均高于高邮鸭胸肌中的表达量(P>0.05);高邮鸭胸肌MyoD1 mRNA表达与胚胎和胸肌发育无显著相关性,而金定鸭胸肌中MyoD1 mRNA的表达与其胚胎和胸肌发育呈强负相关(P胚重=0.048;P胸肌重=0.006)。MyoD1基因参与鸭胚胎期及出雏早期胸肌的发育,胸肌中MyoD1基因表达分析研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MyoD1基因在胚胎期胸肌发生过程及其调控机理中的功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通过不同胚龄鸡胚外源皮质酮处理,研究外源皮质酮对鸡胚生长发育及出雏效果的影响,初步探索肉鸡代谢程序化效应。700枚质量相近的AA肉鸡种蛋,分3个不同时间进行卵黄囊重复注射:孵化前注射(E0);7胚龄注射(E7);14胚龄注射(E14);每一时间点分200 ng皮质酮处理组和玉米油正对照组,并设定负对照组1个。21胚龄记录出雏时间、出雏率、出雏重、屠宰器官质量,并测定雏鸡血浆中血糖、尿酸和甘油三酯含量。结果表明:0胚龄皮质酮处理显著降低了孵化率(P〈0.05),增加了胚胎的死亡率;7胚龄200 ng皮质酮处理组缩短了孵化时间(P〈0.05),并有降低孵化率的趋势,鸡胚胎的心脏、肝脏的发育受到了抑制(P〈0.05)。研究表明皮质酮的处理效应与注射胚龄有关,此外注射本身也会对胚胎的发育和物质代谢造成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蛋内注射雌马酚(Eq)对肉鸡性腺发育的影响,选取三黄矮脚D肉鸡种蛋585枚,孵化至7胚龄时,随机分成3组:分别注射溶剂(对照组,Con组)、20μg Eq(低剂量组,L组)和100μg Eq(高剂量组,H组),出雏后按同一标准化程序饲养。结果表明:蛋内注射Eq对17胚龄胚重、性腺重和性腺的相对重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高、低剂量Eq处理对49日龄时体重无显著影响(P0.05),低剂量Eq可显著增加雌鸡卵巢重(P0.05)并伴血清雌二醇(E2)浓度的升高(P=0.08),但对雄性鸡性腺发育无显著影响(P0.05)。以上结果提示:鸡胚早期发育过程中接触一定浓度的Eq可提前雌性鸡性腺发育。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高邮鸭胚胎及其重要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情况,测定了高邮鸭胚胎的胚重、胚长、肝脏重、胸肌重及腿肌重,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胚龄的增加,鸭胚胎的胚重、肝脏、胸肌和腿肌性状的测定值由慢到快逐渐增大,而胚长的累积生长趋势较为平缓.鸭胚胎的胚重、肝脏的绝对生长速度随着胚龄的增加而增加,胚长的生长速度较为平缓,17胚龄达到高峰(0.59 cm/d),然后缓慢下降;胸肌的生长速度较为缓慢,17胚龄最高(0.06 mg/d),然后逐渐下降;腿肌的绝对生长速度随着胚龄的增加而缓慢增加,但在27胚龄后有所下降.鸭胚胎的所有性状的相对生长都表现为前期强后期弱的趋势.不同孵化阶段鸭胚胎的各组织器官与整体的生长速度不一致,13~27胚龄期间,肝脏、腿肌为晚熟部位,胸肌为早熟部位.本研究结果为鸭胚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胚蛋给养N-乙酰-L-谷氨酸(NAG)对拉萨白鸡种蛋孵化性能以及鸡胚生长、肠道形态的影响。选取17.0胚龄拉萨白鸡活胚蛋240枚,随机分为对照组和NAG给养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枚活胚蛋。17.5胚龄时,NAG给养组经羊膜腔无菌注射1.5%NAG营养液,注射剂量为0.1 mL,即NAG补给量为1.5 mg/枚;对照组种蛋不做处理。在19.5胚龄观测鸡胚生长指标、肠道形态,出壳当天统计孵化性能。结果表明:1)孵化后期胚蛋给养NAG对拉萨白鸡鸡胚生长无显著影响(P0.05)。2) NAG给养组种蛋孵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健雏率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胚蛋给养NAG显著降低了19.5胚龄鸡胚十二指肠火箭形绒毛比例(P0.05),对空肠和回肠各类型绒毛比例无显著影响(P0.05)。4)与对照组相比,胚蛋给养NAG显著提高了19.5胚龄鸡胚回肠手指形绒毛高度(P0.05),对回肠手指形绒毛宽度无显著影响(P0.05);NAG给养组19.5胚龄鸡胚十二指肠、空肠手指形绒毛高度和宽度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孵化后期(17.5胚龄)经由羊膜腔给养1.5 mg/枚NAG可提高拉萨白鸡种蛋的孵化率,对鸡胚生长未产生显著影响,但可促进鸡胚肠道发育。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采用胚蛋注射技术研究孵化后期补充外源性营养物质蛋氨酸(Met)对朗德鹅生长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取300枚种蛋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枚种蛋。在孵化第24天进行Met注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处理组注射Met营养液(Met 5 mg/m L,Na Cl 7.5 mg/m L)1.5 m L。出雏后,每个重复选取体重均匀、健康的雏鹅20只进行饲养试验,饲养28 d。结果表明:处理组对孵化率无显著影响(P0.10),但显著提高了朗德鹅初生重(P0.05),显著提高了0~7日龄平均日增重并显著降低了饲料增重比(P0.05);处理组降低了血清和肝脏中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和丙二醛(MDA)含量(P0.05);提高了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酶活性以及GSH和GSSG的比值(P0.05)。试验结果显示,孵化后期给养Met可显著提高朗德鹅初生重,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促进了机体生长。  相似文献   

19.
为了比较不同地区边鸡种蛋的孵化效果,试验选择山西忻州市、山西右玉县、内蒙古通辽市、内蒙古凉城县、河北张家口市、内蒙古卓资县、内蒙古包头市7个地区(7个地区按照以上顺序分别设置为试验1,2,3,4,5,6,7组)的各8只210日龄边鸡所产的种蛋各100枚,采用机器孵化法孵化种蛋,测定和计算各组种蛋的受精率、受精蛋数、破损蛋数、破损率、出雏数、入孵蛋孵化率、受精蛋孵化率、5胚龄死胎蛋数、10胚龄死胎蛋数、19胚龄死胎蛋数、入孵蛋重、5胚龄失重、5胚龄失重率、19胚龄失重、19胚龄失重率、初生重、初生重占蛋重比例,分析比较各地区边鸡种蛋孵化效果。结果表明:试验4组受精蛋数最多,受精率、出雏数、入孵蛋孵化率、受精蛋孵化率最高,破损率最低,5胚龄死胎蛋数最少,19胚龄死胎蛋数最少;试验3组破损率最低,10胚龄死胎蛋数最少;试验7组19胚龄死胎蛋数最少。试验6组种蛋的入孵蛋重最重,与试验5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显著高于试验1,2,3,4,7组(P<0.05);试验6组5胚龄失重、19胚龄失重率、初生重最高,与试验4,5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显著高于试验1,2,...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兽医学报》2017,(12):2413-2417
采用胚蛋注射技术研究胚胎后期补充外源性营养物质二糖对朗德鹅生长和能量贮存状态的影响。选取发育良好的朗德鹅种蛋300枚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枚种蛋。在孵化第24天进行二糖注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处理组注射含蔗糖25g/L、麦芽糖25g/L和NaCl 7.5g/L的二糖混合营养液1.5mL。孵化至出雏后,每个重复选取体质量均匀、健康的雏鹅20只进行饲养试验,饲养期28d。结果显示,处理组对朗德鹅孵化率和初生体质量无显著性影响(P>0.10),处理组显著提高了绝对体质量及其指数(P<0.05)并降低了卵黄囊指数(P<0.05),但对体质量无显著性影响(P>0.10)。处理组显著提高了0日龄(d)的胸肌质量和胸肌指数(P<0.05)。处理组雏鹅0d的肝糖原含量、糖原指数及血糖浓度均显著提高(P<0.05),但肝脏中葡萄糖-6-磷酸酶的活性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通过胚蛋给养二糖,增加了雏鹅肝糖原和肌糖原的贮备进而缓解了出壳前后能量紧缺的状态,促进了机体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