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对山茱萸蛀果蛾生活习性的了解,掌握其活动规律,找到防治方法.经试验甲氰菊酯、抑蛾净、高效氯氰菊酯、鱼藤酮等农药能有效控制山茱萸蛀果蛾的为害,并达到山茱萸GAP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丹凤县山茱萸角斑病、炭疽病、白粉病、蛀果蛾、大蓑蛾、叶蝉等主要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调查.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无公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介绍了山茱萸蛀果蛾在西峡的生活史,生活习性,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枣和酸枣桃蛀果蛾生物学特性异于苹果桃蛀果蛾。在适宜温湿度下,枣和酸枣桃蛀果蛾越冬幼虫出土始期和高峰期分别比苹果桃蛀果蛾晚8d和20多d,田间成虫发生期也晚约20d。恒温条件下,前两者的前蛹期+蛹期也均比后者短。桃蛀果蛾多产卵于枣果临近的叶背基部和酸枣梗洼处。幼虫在酸枣中需生活40~50d,一年发生1代。提出了桃蛀果蛾不同的“寄主生物型”概念。  相似文献   

5.
6种寄主桃蛀果蛾遗传变异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25种随机引物对苹果、梨、杏、酸枣、枣、山楂6种寄主桃蛀果蛾基因组DNA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 DNA(RAPD)分析,结果表明, 25种随机引物中有 22种出现不同程度的 DNA多态性标记,多态百分比为71.9%.根据Nei氏片段共享度公式计算了6种寄主桃蛀果蛾两两配对间的遗传距离,6种寄主桃蛀果蛾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542 6,其中梨桃蛀果蛾与酸枣桃蛀果蛾遗传距离最远为0.704,枣与酸枣遗传距离最近为0.462 7,用UPGMA法构建了6种寄主桃蛀果蛾的分子聚类图.  相似文献   

6.
进行不同药剂防治山茱萸蛀果蛾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高效氟氯氰菊酯、甲维盐、毒死蜱防效好,在亟需防治的情况下,可采用最小有效剂量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7.
苹果桃蛀果蛾发生及生物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苹果桃蛀果蛾的为害症状与发生规律,提出了其生物防治技术,以期为苹果桃蛀果蛾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山茱萸炭疽病发病规律和防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5~1988年在西峡县发现山茱萸的炭疽病菌主要以菌丝在僵果及果柄上越冬,1年生枝条上有潜伏侵染带菌现象.病菌可通过伤口侵入或直接侵入,潜育期3~4天.该菌从5月中旬到9月下旬均可侵染果实,侵染率与降雨量呈正相关;发病期与果实成熟度也有密切关系;发病程度与品种成熟期早晚及蛀果蛾的危害有关.室内药效测定表明,退菌特和拌种双抑菌效果最好.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以波尔多液效果最好,多菌灵、拌种双、退菌特等防效次之.  相似文献   

9.
一、果实膨大期(7~8月份) 防治(一)病虫发生特点7—8月份是高温、潮湿、多雨季节,既有利于果实的膨大发育,更有利于多种病虫的发生为害。但主要是害虫发生较重。此期多种害虫同时发生,桃蛀果蛾开始大量蛀果,山楂叶螨繁殖快、数量多,如果降雨少、持续干旱,危害加剧,易引起落叶。但雨季到来后,种群即会下降。金纹细蛾此时亦是严重为害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随着特色林果红枣产业在民勤的强势发展,枣树蛀果蛾(红枣食心虫)发生危害面积也在不断增大,笔者通过3年多的试验研究,摸清了枣树蛀果蛾越冬幼虫出土期及影响出土的因素,幼虫化蛹羽化规律,总结出了干旱荒漠区民勤枣蛀果蛾地面防治适期,对指导枣蛀果蛾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民勤县10个千亩红枣示范圆各设立固定监测点2个,共设立20个监测点进行试验研究.GPS定位、专人观测,各测报点设置固定标准地1~3块,固定标准地设置在有代表性、交通方便、便于观察的地段,用于枣树蛀果蛾幼虫出土、化蛹羽化规律、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利用枣果饲养桃蛀果蛾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旭  赵飞  李捷  贺润平 《山西农业科学》2012,40(10):1088-1090
比较了以枣果和苹果饲养桃蛀果蛾的脱果规律、脱果率以及老熟幼虫体质量。结果表明,与苹果饲养的桃蛀果蛾相比,枣果饲养的桃蛀果蛾脱果率较高,而且脱果时间较早、较为集中,但其老熟幼虫体质量较低。  相似文献   

12.
红枣食心虫又被称之为桃小食心虫,其俗称为枣蛆、钻心虫、桃蛀果蛾,属于鳞翅目、蛀果蛾科。 近年来甘肃省民勤县枣区红枣食心虫成虫危害呈现出逐年加重的趋势。文章主要就红枣食心虫成虫发生规律 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3.
红枣食心虫又被称之为桃小食心虫,其俗称为枣蛆、钻心虫、桃蛀果蛾,属于鳞翅目、蛀果蛾科。近年来甘肃省民勤县枣区红枣食心虫成虫危害呈现出逐年加重的趋势。文章主要就红枣食心虫成虫发生规律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4.
桃蛀果蛾(Carposina sasnkxi Matsumura)是重要的蛀果害虫,危害寄主多,且在不同寄主上表现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不同[1,2]。徐启茂等曾对苹果和山植桃蛀果蛾的深滞育幼虫的血淋巴和混合组织匀浆液的醋酶同工酶进行了比较分析[5]。本文采用聚丙烯酸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技术,对苹果、枣和酸枣3种寄主上的桃蛀果蛾滞育幼虫和初出土幼虫的醋酶同工酶作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5.
<正>桃小食心虫又名桃蛀果蛾,属鳞翅目蛀果蛾科,是一种蛀果类害虫,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北方果区。幼虫从果面蛀入,在果内串食,虫道弯曲纵横,并留有大量虫粪,果实受害发育成凸凹的  相似文献   

16.
桃小食心虫属鳞翅目,果蛀蛾科。别名苹果食心虫、桃小实蛾、桃蛀虫、桃蛀果蛾,简称“桃小”。  相似文献   

17.
梨小食心虫又名梨小蛀果蛾、东方果蠹蛾等,属于鳞翅目小卷叶蛾科。新疆库尔勒地区因盛产香梨,香梨栽培面积2.78万公顷,每年受梨小食心虫危害面积达1.54万公顷,平均蛀果率达8%~12%,发生严重时达20%~31%,已成为制约我区香梨产业发展的  相似文献   

18.
不同寄主上桃蛀果蛾的滞育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了桃蛀果蛾Carposinasasaki在杏、桃、枣、苹果、海红、梨、槟子、山楂、酸枣等寄主上幼虫的滞育情况和年发生代数,研究了杏和海红上幼虫滞育对光周期的反应。结果表明,桃蛀果蛾在桃、枣和苹果上一年发生1~2代,50%个体进入滞育时间在8月上旬;在杏、海红、梨、槟子、山楂和酸枣上一年只发生1代;滞育的临界光周期,在杏上略长于12h,海红上接近15h.讨论了滞育在桃蛀果蛾生活史趋异和物种分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农技服务》2017,(13):5-6
核桃蛀果害虫对其产量有着密切的影响,通过对贵州核桃发生为害的主要蛀果害虫核桃长足象、核桃举肢蛾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进行介绍,从而为核桃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介绍了石榴常见的桃蛀螟、桃小食心虫等蛀果害虫.以及石榴茎窗蛾、豹纹木蠹蛾、黑蝉等蛀干害虫。并分析总结了它们的发生规律.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供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