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杨树资源与杂交育种研究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是杨树种质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包含五大派50余种。该文在分析我国杨树资源的基础上,对我国50余年杨杂交育种研究进行了综述。在众多的杨树杂交组合中,派内种间杂交以白杨派、黑杨派成就显著,派间杂交以青杨派与黑杨派杂交成果最为突出。从杂交方式看,有单交、双交、三交、回交等,以杂种作亲本进行再杂交能够获得显著杂种优势;从育种目标看,有速生、抗寒、抗旱、抗病虫、窄冠、生根等多个目标;从育种方法看,以常规人工杂交为主,将常规人工杂交与物理辐射、化学诱导等技术有机结合,能够创造出生产潜力较大的三倍体新品种。选育的杨树良种已在生产中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最后对我国杨树资源保护、杂交育种及杂种优势创制与利用的发展对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目前世界上有些国家利用经种源选择的亲本进行杨树杂交育种。而利用经选择的亲本个体进行杂交的国家不多,这方面研究较系统的国家是意大利,他们对黑杨派树种已有一整套的亲本选择程序。我国杨树杂交育种目前在选用亲本时仍还停留在“种”级水平,未考虑种内不同个体间的差异可能对杂交效果的影响,从而不能提高杂交育种效果。因此,  相似文献   

3.
意大利杨树良种选育的程序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意大利杨树育种学家当前主要工作是放在黑杨派树木的遗传改良,积极选育适宜在中、北部平原地区生长的欧美杨无性系。同时适当搞些适宜在丘陵和山地生长的、用黑杨派与青杨派的派间杂交及青杨派、白杨派派内杂交而创造的新无性系。G.雅科梅蒂教授曾在1929年杂交出一批欧美杨杂种。二次世界大战后,皮卡罗(piccarolo) 教授从这批杂种苗中选育出世界著名的I-214、I-262、I-455、I-488等欧美杨新无性系而代替原来的I-154。其中以I-214最为优良,并且迅速被世界有关国家引种。目前,意大利杨树人工林为15万公顷,占全国森林总面积2.5%,其中I-214栽植最多,占意大利杨树人工林的72%。I-214具有抗黑  相似文献   

4.
黑杨派内杨树的遗传改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杨派(AIGEIROS)是杨属中较大的一派。黑杨派内种间杂种欧美杨(Populus×euramericana)的出现和大量栽植,大大推动了世界杨木的生产。要创造欧美杨优良无性系,必须有充足的杨树基因资源和完善的育种方法。我们根据意大利为代表的世界杨树育种先进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杨树育种现状,介绍了世界黑杨派杨树基因资源;种间杂种的出现和利用;当前黑杨派杨树育种主要特点以及适宜我国黑杨派杨树遗传改良的一整套程序和方法并给予评价。  相似文献   

5.
陕林1号和陕林2号杨树无性系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育种是培育杨树优良品种的重要途径之一。二十多年来,我国在杨树有性杂交育种方面获得显著成果。尤其是用引进的欧洲黑杨与原产我国的青杨派树种杂交,选育出了不少速生、抗性强的新品种,在生产中显  相似文献   

6.
该文介绍了我国杨树派间杂交育种的成就,分析了杨树派间杂交育种存在的杂交不亲和以及杂种败育的原因及克服这些障碍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杨树新品种——拟青杨×山海关杨选育成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拟青杨×山海关杨(Populus pseudo-cathayana ×P. deltodides Barry CV.' Shan Hai Guan')是黑龙江省防护林研究所采用杂交育种手段,经过18 a 的选育培育成功的杨树良种,属青杨派和黑杨派的派间杂种.  相似文献   

8.
黑杨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北方、中原和长江中下游,杨树是栽培最广泛的树种.尤其是黑杨派树种,具有早期生长快,木材产量高,无性繁殖容易,造林成活率高,其木材适宜作纸浆和各种板材,在人工林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世界杨树人工林中,黑杨派的种植面积占90%以上.我国黑杨派种植的比例更高.黑杨派杨树品种无性繁殖力强,皮部易生根,一般都采用插条育苗.在这种情况下,为获得优质种苗,必须进行科学育苗.  相似文献   

9.
杨树命名方法和主要杨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参考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和国际杨树委员会确定的有关杨树命名的规定,阐述了杨树的命名方法:杨树分5个派,其中白杨派又分为2个亚派(或组),种、自然变种、栽培变种、亚种及其主要杨树拉丁名的标准写法。还简介了胡杨派、白杨派、青杨派、黑杨派、大叶杨派和黑杨派与青杨派间杂种,种的产地、分布和各自的特性。  相似文献   

10.
滇杨与美洲黑杨派间杂交育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青杨派中的滇杨为母本,黑杨派中的美洲黑杨为父本,采用人工切枝水培杂交技术进行了滇杨×美洲黑杨的杂交工作,获得了一定数量的杂种苗。今后将结合表型性状和分子标记技术对杂种苗和亲本进行遗传变异分析,探索和研究滇杨×美洲黑杨杂交育种的遗传变异规律,亲子鉴定和早期选育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11.
Progress and strategies in cross breeding of poplars in China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he advance in intrasection and intersection cross breeding of poplars in China over the past 50 years is reviewed. Grea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Sections Leuce and Aigeiros, and satisfactory results of intersection hybridization have been achieved in the crossing between Sections Tacamahaca and Aigeiros. The modes of hybridization include single cross, double cross, triple cross, backcross, etc. It is known that using hybrids as parents to cross with other species or hybrids is an effective and easy way to obtain heterosis. Fast growth, cold and drought tolerance, pest and disease resistance, narrow crowns and rootage, etc. are breeding goals. The conventional artificial crossing is still a major breeding method, and a combination of the conventional artificial crossing with physical radiation and chemical induction can create new triploid individuals that possess higher yield potential. The super clones cultivated have already displayed enormous socioeconomic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in practice. Finally, the problems that investigators have to face at present are discussed as well as some strategies in poplar cross breeding in China.  相似文献   

12.
南斯拉夫共有杨柳树林地15万公顷,仅占森林面积的1.5%,但其木材产量却占全国木材总产量的8%。杨木产量由1950年的10立方米,提高到1985年的120万立方米,增加了11倍,成为当今国际杨树委员会的重要成员国之一。该国杨树发展速度之所以快,与其有一支稳定的科研队伍密切相关。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南斯拉夫杨树育种的成就和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作者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辽宁省50多年杨属派内及派间杂交育种研究进行了综述,将其划分为新生和兴盛两个时期,并对每一时期杂交育种的特点及其对生产科研的作用分别加以阐述,并对目前辽宁省杨树杂交育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法国杨树良种选育与短轮伐期林培育及其研究方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树在法国林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法国的杨树良种选育及短轮伐期林培育研究都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本文概述了法国杨树无性系登记、杂交育种、种源试验和用于短轮伐期林培育的优良无性系、营林抚育技术及经济效益, 并介绍了法国杨树良种选育与短轮伐期林培育的发展进程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从世界杨树杂交育种的发展和成就看我国杨树育种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综述了世界范围杨树杂交育种研究的成就,把杨树育种策略的发展划分为CS(杂交和选择,SCS(选择,杂交和选择),BSCS(育种,选择,杂交和选择)3个时期,这3个时期标志着育种程序和方法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同时概述了国际上杨树性状多层次贵传变异研究,重要育种目标性状遗传控制,育种目标和服务地区的多向性趋势,在把我国杨树育种40年的成就和研究水平与世界现有水平比较后,指出了今后应加强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6.
世界杨树杂交育种亲本利用的进展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综述了世界杨树杂交育种亲本利用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着重介绍了利用多水平变异选择亲本的现代杂交育种的进展。提出了我国杨树杂交育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中国和外来杨属种质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中国天然分布和从国外引进的杨属(PopulusL.)种质资源。总结了中国天然分布的杨属种质资源的派别、种类、分布范围和分布特点。在中国杨属5派中,以青杨派(Tacamahaca)种类最多,白杨派(Populus,以前称Leuce)分布最为广泛,黑杨派(Aigeiros)最具经济价值。将中国杨属树种引种历史划分为解放前的零星引种时期、50年代至80年代的以引进国外培育成功的优良品种为主时期和90年代后注重种质资源引进时期三个阶段,介绍了每个阶段的引种特点和引进的种质资源。在过去50年种,中国天然分布的白杨派和引进的黑杨派(Aigeiros)种质资源在中国的杨树栽培和育种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五种杨树叶绿体DNA的提取及RFLP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20.
我国杨树杂交育种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马常耕 《林业科学》1995,31(1):60-68
在简要介绍了我国杨树资源并回顾了40年来的杂交育种成就后,把我国杨树杂交育种过程划分成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解决了北方杨树栽培的品种化问题,第二个时期在一定程序上用自己选育的无性系改变了黄河以南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直接用引入无性系造林的现状。但由于两个时期是一个世代的短期育种活动,方法和程序上缺少改进,都把由种间杂种F1中选择无性系作为重点,加之基因资源有限,都存在推广无性系亲缘相近潜育的危险性,缺乏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