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地膜覆盖春大豆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春大豆可提高土壤温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加快大豆生长发育进程,提高叶面积系数,有利于干物质积累,比露地栽培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4.
1选地整地 大豆的前茬作物以玉米、烤烟、糜谷等为主,要求选择地形平坦,土层深厚,肥力中等偏上的地块,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早秋深耕,耕深25厘米,耕后及时耙耱,以保墒蓄水,并且在冬前要镇压1~2次.翌年早春土壤解冻期顶凌镇耱1次,消除板结裂缝,减少水分蒸发.播前10天左右可根据土壤墒情浅耕1次(干旱缺墒的情况下不浅耕),耕深12厘米,应结合施肥做到随耕随耱,整平地块.有冬灌条件的川塬地块可在冬季土壤封冻前进行1次灌水,亩灌水量70立方米左右.  相似文献   

5.
地膜覆盖棉花、玉米、大豆地的生态小气候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棉花、玉米、大豆地膜覆盖栽培的效果,研究了地膜覆盖棉花、玉米、大豆地的生态小气候效应,确定了夏季栽培作物的可行性,为进一步推广地膜覆盖栽培作物提供了农业气象依据。  相似文献   

6.
地膜覆盖大豆地的生态小气候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总结了大豆地膜覆盖栽培的效果,研究了地膜覆盖大豆地的生态小气候效应,确定了夏季覆膜栽培大豆的可行性,为进一步推广地膜覆盖栽培作物提供了农业气象依据。  相似文献   

7.
近2年,偏关县农技中心技术人员在地处冷凉山区的庄子寺等村推广地膜覆盖大豆套种黄芥技术,每667平方米产大豆210千克,产黄芥80千克,总收入840元,纯收入700元,较单种大豆每667平方米增收200多元。一、种植形式及品种大豆采用80厘米宽的地膜,1.3米一带,膜中间套种2行黄芥。  相似文献   

8.
通过1996~1997年的试验研究,掌握了大豆地膜覆盖栽培的技术要点,大豆覆膜增温、保墒效果明显,增产效果显著。确认了大豆地膜覆盖栽培在查哈阳农场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春天且一般播后65-70天即可采鲜英上市,地膜覆盖3月中旬播种,5月下旬即可上市,比露地栽培提前10天以上,每亩可产鲜荚800千克。投入仅增加40—50元,而产值可达1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大豆间隔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是一项增产、提质、增效、增温、保墒、灭草、节本等项措施溶为一体的新的高产栽培模式。通过多年生产实践证明,亩纯效益均在150~220元左右。是进一步挖掘大豆增产潜力,增加职工收入的一项增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滕树仁 《吉林农业》2007,(10):15-15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是一项高产栽培技术,增产效果十分明显,特别是在无霜期短的地方,增产效果更为显著。它的主要好处: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草莓地膜覆盖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3.
14.
1992年3-6月在河北农大标本园进行了芦笋地膜覆盖栽培效应的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具有明显的增温保湿效应;能使芦笋产量提高31%;采收高峰前移9-10d;品质也明显提高,而芦笋的营养成分没有降低。地膜覆盖的打洞采收和揭盖采收之间差别大不。  相似文献   

15.
16.
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我国北方大豆多在旱地种植,因受水分因子限制,产量一直徘徊不前,难以突破,因此,我们自“九五”以来,在国家攻关寿阳旱农试区开展了旱地大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18.
19.
以基肥为主,一般亩施优质粗肥4~5方,二铵30千克,碳铵40千克,硫酸钾或氯化钾10~15千克。各种肥均在打垄时施入。  相似文献   

20.
我国北方大豆多在旱地种植.因受水分因子限制.产量一直徘徊不前,难以突破,因此,我们自“九五”以来.在国家攻关寿阳旱农试区开展了旱地大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