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分析勃利县自然和地理条件及寒地水稻种植与气候的关系,介绍了勃利县主要灾害天气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气象灾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3.
气候波动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久江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13(3):275-279
本文采用直线滑动平均法求得西南地区各代表点水稻的趋势产量,进而分解出相应地区的气候产量。再用气候产量与生长发育期内生物时段的光、热、水等气候要素进行积分回归分析,确立了产量预报的积分回归经验公式和各气候要素影响产量的时间函数a_j(t),从而揭示了水稻产量和各气候要素分布状况的定量关系,为异常气候影响水稻的对策提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不同光温条件对水稻9311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光温条件对水稻9311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在大田条件下进行分期播种以及人工光温控制试验。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分期播种的光温差异对9311产量和品质产生影响,整个生长季较低的积温和日照时数有利于产量的提高,并可降低垩白、直链淀粉含量和糊化温度,获得较好的品质。苗期较高温度使直链淀粉含量和糊化温度降低,提高蒸煮品质,对产量影响不显著。遮光试验结果表明,适当的降低光照度可使籽粒总蛋白质含量增加,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降低,垩白增加。因此,9311在生育期维持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有利于获得高产和优良的品质。 相似文献
5.
水稻根系与产量构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研究了早造水稻,采用不同施肥处理,3次重复的小区试验,探讨了水稻根系与产量构成的关系.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产量差异极为显著,而重复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小区产量经多重测验,施氮、磷、钾肥区产量最高,不施肥区产量最低. 研究表明:小区产量高低与施肥有关外,还直接受到水稻根系发达程度所制约,从回归分析可看出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是短根数、长根重,最小是伤流量. 研究还表明:在高温多雨的水田生态系统中,通过人控施肥调节、促进水稻根系发育,是夺取水稻高产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不同生态区温度差异与水稻产量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不同生态条件下水稻生长季节内温度的差异及变化的探讨,分析了温度与最适温度和极限温度的关系,并对水稻产量构成因子与温度差异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其结果是:①不同生态区水稻分蘖期和灌浆期的温度差异较大,适宜的温度对籽粒的灌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决定了最终籽粒产量。②极限温度之内的温差越大越有利于籽粒的灌浆结实,灌浆期最低温度的高低决定了籽粒的充实度和百分比。③高温有利于穗粒数和千粒重的提高,较大的日温差有利于增加有效穗和产量。④云南水稻高产的温度特性为:整个生育期都接近水稻生长的最适温度,并且最低温度都高于极限温度下限,尤其是分蘖期和灌浆期的温度都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气温变化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为黑龙江省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提供气候依据。[方法]利用黑龙江省1961~2003年逐日气象资料,采用世界粮食研究模型(WOFOST)和气候变化趋势分析的数学方法,分析气温变化趋势对水稻产量变化趋势的影响。[结果]在黑龙江省中部、东部和北部水稻种植区,气温增高趋势对水稻模拟产量趋势增加的作用最显著;松嫩平原西部热量资源丰富的齐齐哈尔、大庆和哈尔滨西部以及伊春地区北部的局部温凉区域,气温增高趋势对水稻模拟产量趋势增加的作用次之;仅在松嫩平原西南部的泰来县、泰康县和肇源县3县交界的热量资源最丰富的局部区域,微呈减少趋势。[结论]黑龙江省水稻模拟产量变化趋势百分率10年平均值为6.37%,气温增高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9.
为探索控制灌溉条件下水稻施肥水平与产量关系,以水稻品种龙盾104进行了不同施肥水平的3次重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180~480 kg/hm2试验施肥水平范围内,施肥水平与产量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相关关系;在现有施肥技术水平条件下,增量施肥的增产效应逐渐减少,直到420 kg/hm2施肥水平时产量达到最高,其后随施肥水平的增加反而产生了负面的减产效应;在目前7 500 kg/hm2水稻平均产量基础上达到适度增产目标,施肥水平最低应控制在200 kg/hm2水平;在保证一定单产水平条件下,应尽量采取少施化肥措施,严禁采用400 kg/hm2以上施肥水平的水稻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0.
11.
六枝特区气象因子与水稻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六枝特区1988-2008年逐日的日照时数、降水、气温与水稻产量资料,采用对比、回归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六枝特区的水稻产量在1988-1999年这一阶段与灌浆成熟期的日照时数成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79;2000-2008年水稻产量则是与拔节孕穗期和抽穗开花期的积温成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1和0.72.结果表明,六枝水稻产量在第一阶段主要取决于灌浆成熟期的日照时数,而第二阶段主要取决于拔节孕穗期与抽穗开花期积温.应根据气候的变化适时种植,确保拔节孕穗、抽穗开花处在气候高积温期. 相似文献
12.
温度与光照是影响水稻生长发育的2个最重要的生态因子,总结了其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认为水稻产量构成与温度、光照等生态因子之间存在着极其复杂的关系,水稻高产应该是品种、生态环境和栽培技术的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13.
14.
Tian Xiaohai 《湖北农学院学报》1991,(1)
本试验选择目前推广的有代表性的水稻品种或杂交组合,在长沙地区进行分期播种,比较分析了不同播期气候条件对各类品种的干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以及各品种对于气候条件的利用能力与反应敏感性等,旨在为生产上合理利用这些品种和区域性生态条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水稻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 杂种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41个水稻品种及配制的34个杂交种为材料,研究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杂种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遗传距离(D~2)与产量杂种优势(H)、杂种产量(F_1)的关系为抛物线,其理论方程分别为:y_1=-43.7049+13.9168x-0.2495x~2和y_2=4.3014+2.2692x-0.04x~2,根据方程推算,D~2=27.29(28.37)时,H(F_1)出现最大值,在D~2≤27.29(28.37)时,D~2与H(F_1)间接近线性关系,H(F_1)随D~2值的增大而增强(增加)。(2)用遗传距离预测杂种优势的准确率为60.08%。 相似文献
16.
17.
18.
大田试验条件下设置常规水稻和覆草旱作水稻两个处理,研究不同水分条件下水稻根系生长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旱作水稻根冠比较常规水稻高23.2%。常规水稻最大根深为28cm,旱作水稻为35cm。水稻旱作后根系呼吸强度有明显增加。早造常规水稻断根后产量下降15% ̄23%,而旱作水稻断1/4根产量增加约20%。晚造常规水稻断根处理之间产量没有显著性差异,而旱作水稻断3/4根处理产量较不断根处理下降20.4%。早造水稻断根不利于水稻贮存物质输出而有利用于净光合产物积累。断根后旱作水稻穗增重增加,而常规水稻断根后穗增重下降。晚造旱作水稻断根后贮存物质输出减少,断1/4根处理水稻净光合生产量有升高趋势,但断根过多则引起净光合生产量下降,最终导致穗增重下降。常规水稻断根后对贮存物质的输出影响不大,断1/4根水稻净光合生产量有升高趋势,但断根过多则导致净光合生产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水稻光合特性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选用近来辽宁省主栽品种及在育种中有特殊作用的种质资源作为实验材料,对32份水稻材料的光合性状、叶面积指数及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抽穗期剑(旗)叶净光合速率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灌浆期倒二叶净光舍速率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直立穗型、半直立穗型品种生育后期光合生产能力较强.抽穗期剑(旗)叶光合速率与产量呈抛物线关系,辽宁省大多数水稻品种抽穗期剑(旗)叶光合速率的最适范围是17~22μmol/(m2·s).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叶面积指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拔节期和抽穗期存在最适叶面积指数,其分别是2.8~4.O和5.5~6.3.分蘖期和成熟期叶面积指数几乎与产量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