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
原生质体在作物改良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物原生质体(protoplast)是除去细胞壁而仅为原生质膜所包围的裸露细胞.由于失去了细胞壁这个屏障,因而使其具有了一般植物细胞所不具备的优点,不仅成为植物生理学、细胞生物学、体细胞遗传学等理论研究的理想材料,而且也成为生物工程及作物改良的有效手段,本文在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原生质体融合、遗传转化、无性系变异及超低温保存等几个方面综述了原生质体应用于作物改良的特点及研究现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谷子生物技术研究成果与未来方向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自1971年实现世界第一例组织培养再生谷子以来,世界各国科学家在谷子及狗尾草属植物组织培养、原生质体培养、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和利用、转基因技术、分子标记图谱与禾谷类比较遗传学、重要功能基因定位等相关领域做了大量工作,提升了谷子遗传育种的发展,也对其它作物的遗传育种起到了促进作用。本文总结了30 a来谷子生物技术研究的成果,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研究领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植物组织培养及其应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简述了组织培养的概念、原理及方法,概述了植物组织培养在植物快速繁殖、无病毒种苗生产、花药培养、单倍体育种、胚胎培养、细胞培养、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生产、植物细胞突变体筛选、原生质体培养、体细胞胚胎和人工种子、组织细胞培养物超低温保存及种质库建立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4.
通过原生质体融合,1972年首次获得体细胞杂种植物,1978年获得了番茄与马铃薯不同属间的体细胞杂种植物。 依靠细胞融合来改变植物的遗传性质,包括以下五个工程:(1)原生质体分离;(2)原生质体融合;(3)融合细胞的选择;(4)融合细胞的培养;(5)融合细胞向植物体的再分化。  相似文献   

5.
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综述了植物组织培养在快速繁殖、无病毒种苗生产、花药培养和单倍体育种、胚胎培养、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生产、植物细胞突变体筛选、原生质体培养与细胞融合、体细胞胚胎和人工种子、组织细胞培养物超低温保存及种质库建立等方面取得的进展, 并提出了植物组织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刘静 《南方农业学报》2012,42(9):1045-1048
近年来,我国对鹅掌楸属植物种苗的需求不断增加,但由于鹅掌楸属植物花期不遇,种子发芽率低,扦插、嫁接繁殖比较困难,因此组织培养技术成为鹅掌楸属植物种苗快速繁殖的一条重要途径。文章从外植体的选择、初代和继代培养、培养条件、生根培养及体细胞胚胎发生等方面综述了鹅掌楸属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成果,分析鹅掌楸属植物组织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鹅掌楸属植物组织培养研究的方向。今后将继续研究解决鹅掌楸属植物组培过程中生根难、褐化等问题,加强在原生质体水平上对鹅掌楸属植物再生繁殖体系及其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研究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对鹅掌楸属植物进行种质保存,从而为其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新品种的选育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刘静 《广西农业科学》2011,(9):1045-1048
近年来,我国对鹅掌楸属植物种苗的需求不断增加,但由于鹅掌楸属植物花期不遇,种子发芽率低,扦插、嫁接繁殖比较困难,因此组织培养技术成为鹅掌楸属植物种苗快速繁殖的一条重要途径。文章从外植体的选择、初代和继代培养、培养条件、生根培养及体细胞胚胎发生等方面综述了鹅掌楸属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成果,分析鹅掌楸属植物组织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鹅掌楸属植物组织培养研究的方向。今后将继续研究解决鹅掌楸属植物组培过程中生根难、褐化等问题,加强在原生质体水平上对鹅掌楸属植物再生繁殖体系及其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研究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对鹅掌楸属植物进行种质保存,从而为其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新品种的选育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近年来进展很快,对于通过组织培养技术以改良作物的可能与潜力更引起人们广泛的注意。叶片组织取材方便,是从事组织培养以及进行体细胞遗传研究的好材料。特别是Shepard,Bidney和Shahin从马铃薯叶肉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群体中发现了极高频率的变异,并从中选出了一批在块茎特性、成熟期、茎蔓生长习性等方面具有优异性状的原生质体无性系。如果这一现象具有普遍性,则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但是,对于叶组织离体培养中去分化与再分化的内外规律在目前尚不十分  相似文献   

9.
自从1960年Cocking发现用酶法获得大量植物原生质体以来,有关植物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培养技术日趋完善。从而应用人工诱导异源原生质体融合的体细胞杂交方法来改良农作物和创造新品种已成为可能。 向日葵是油料作物,1983年卫志明等人首次报道通过组织培养再生植株。而向日葵原  相似文献   

10.
花生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生组织培养对于品种改良、新品种繁殖、遗传转化和种质保存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了花生苗的再生培养、体细胞胚的诱导培养、花药培养、远缘杂种胚营救培养、原生质体培养和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花生组织培养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认为,组织培养技术可望比常规育种缩短水稻育种的时间并降低成本。组织培养包括胚培养、原生质体培养、体细胞培养和花药或花粉培养。1979年,IRRI植物病理系、植物生理系和植物育种系协作,开始组织培养研究。于1980年1月建立水稻组织培养实验室。主要研究花药培养、花粉培养和种子基部细胞培养。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水稻研究所植物生物技术考察组一行5人,于1985年5月19日至6月16日在英国作了专题考察,现从植物组织培养、固定化细胞技术、原生质体培养及细胞融合、遗传转化、基因工程等五个方面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在组织培养中属间杂种的体细胞变异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属间杂种在组织培养中的体细胞变异,已成为向栽培作物转移外源期望基因的一项重要的生物技术或遗传工程。大量的证据显示,利用远缘杂种的愈伤组织培养能够增加亲本染色体间的遗传交换。特别是属间杂种再生植株中与染色间部分同源性无关的许多易位的发生,使得转移利用其它遗传操作难以转移的外源基因变得容易。本文对近年来在属间杂种组织培养中体细胞变异的研究现状作了全面综述,包括试验材料和外植体、变异类型、影响因素、可能的遗传机理、已取得的成就和未来的研究方向。随着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的应用,必将使体细胞变异在作物改良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刘德璞(Liu De-pu),男,1951年生,吉林省集安市人,中共党员,研究员。1980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生物系遗传学专业,同年分配到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工作,先后从事大豆组织培养、花药花粉单倍体培养、细胞及原生质体培养、遗传转化、玉米组织培养、玉米转基因及转基因分子育种等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5.
栽培稻体细胞无性系及其后代的性状与染色体变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产生了新的遗传变异性,加速了植物改良和作物育种进程。Skirvin(1978)曾将愈伤组织产生的植株称为愈伤无性系(calli—clones)。Shepard等(1980)又将原生质体衍生的植株称为原生质体无性系(protoclones),而Scoweroft和Larkin(1982)认为,将离体培养再生的植株统称为体细胞无性系(somaclones)是合宜的。 农业上大多数重要物种,其体细胞无性系的变异要比其供体种子后代大得多。Burk和Matzinger(1976)首先以烟草二倍体自交15代的品种为材料,在获得的46个体  相似文献   

16.
为了给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推动植物快速繁殖和品种遗传改良,介绍不同转化受体系统特点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主要讨论愈伤组织、原生质体、游离小孢子作为受体系统在植物组织培养、育种和转基因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原生质体研究在作物改良中的应用石太渊(辽宁省农科院高粱所)植物原生质体即去除细胞壁的裸露植物细胞,是植物体细胞研究及作物改良的理想材料。1882年Klercker首次用机械法制备原生质体,1960年Cocking试用酶法制备番茄根原生质体首次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述了植物原生质体在遗传转化,体细胞杂交和突变体筛选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原生质体用以遗传操作的优点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张颖  张微微  王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3941-3943
植物原生质体分离、培养及植株再生技术是进行植物育种、基因工程、遗传理论及细胞生理生化特性研究的平台,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该研究对影响原生质体分离和培养的重要因素包括酶、酶解时间、渗透压稳定剂和培养方法等进行了综述,同时提出植物原生质体再生植株遗传性状稳定性、变异规律等问题,为今后植物原生质体分离和培养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正>药用植物的遗传育种是中药材研究和生产中十分重要的部分。植物组织培养是根据植物细胞全能性的理论,利用药用植物的离体细胞、组织或器官在适宜的光照、温度等条件下进行无菌培养,从而诱导出愈伤组织、不定芽、不定根等器官,最后分化、生长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方法对药用植物进行快速繁殖,不仅可以在短期内培养出大量试管苗,而且生产不受季节和环境条件的限制,能够克服常规方法的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