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桃源县充分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机遇,采取科学的对策和措施,突出6个“注重”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已完成退耕还林3813.3公顷。注重退耕还林政策引导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富民工程。为了确保退耕还林工程顺利实施,该县采取了广播讲、电视演、标语宣传、会议发动等多种形式,使退耕还林政策深入到千家万户。此外,县乡各级领导把退耕还林工程当作联心工程、政绩工程来抓,纷纷办点示范,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同时及时兑现钱、粮食补助,让广大退耕户得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更相信了党的退耕还林政策,有效地加快了全县退耕还林的实施…  相似文献   

2.
退耕还林功不可没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林草植被、再造秀美山川、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从1999年后季启动试点,经过7年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成效。  相似文献   

3.
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对生态脆弱的武山县而言,可谓"久旱逢甘霖".经过4年多的不懈努力,武山人民累计完成退耕还林15.2万亩,荒山荒地造林10.6万亩.建成7个退耕还林万亩乡、20个千亩以上的造林点,承包治理面积在100亩以上的造林专业户达154户,创造出了针阔混交、林草和林药间作的新模式,建成了老鸭山、张坪梁、麦山梁、西梁、北山梁、广武坡等6条万亩林带.  相似文献   

4.
《国土绿化》2019,(9):1-1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重大战略决策,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改善生态环境,把生态承受力弱、不适宜耕种的坡耕地退耕,种上树和草,恢复林草植被。四川、陕西、甘肃3省率先开展了退耕还林工程试点,由此揭开了我国退耕还林的序幕。20年沧海桑田,20年惊天巨变。退耕还林还草20年,中央累计投入5112亿元,该项工程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上资金投入最多、建设规模最大、政策性最强、群众参与程度最高、农民得实惠最多、生态效益最为显著的重大生态工程。  相似文献   

5.
一、政策宣传到户。该县将退耕还林的目的、意义、要求、粮款补助兑现标准及有关退耕还林政策、法规和文件,以明白纸的形式印发到每一农户手中,全县发放退耕还林明白纸25000余份。 二、规划设计到户。把退耕还林和退一还二还三荒山造林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同步检查、同步兑现。两年来,共规划乡镇40个,涉及农户17250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高度重视退耕还林工程,努力做到“四个到位”。 一是组织动员到位。召开退耕还林动员会进行全面安排部署。成立退耕还林工作领导小组,实行行政领导分级负责制,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区长、乡长、村长为绿化工程实施的第一责任人。 二是政策扶持到位。除国家政策规定外,又出台了四条退耕还林优惠政策:①农户、民营企业、国家企事业单位及干部职工均可无  相似文献   

7.
退耕还林促进产业大发展2002年,退耕还林的春风吹绿了重庆市秀山县的山山水水,为贫穷的“秀山人”带来了“富”的希望。4年来,全县共实施退耕还林工程38.48万亩,涉及27个乡(镇),136个村,5万余户村民,使38.48万亩荒山、坡地变为茂密的绿林,其中新植经济林为2.41万亩,生态林达36.  相似文献   

8.
城步苗族自治县已完成退耕还林5733.3公顷,其中去年第1批3066.7公顷退耕还林的种苗费230万元、粮食补助300万公斤,补助资金40万元全部发放到农户手中,全县受益人口达12.7万人,人均增加收入170余元。全县森林覆盖率增长2.18个百分点。退耕还林工程项目的实施,不仅有力地抑制了水土流失,提高了生态质量,改善了生态环境,同时,还有效地提高了全县干部群众的生态意识,为开发全县生态旅游资源奠定了良好基础。城步县实现退耕还林“生态”“经济”效益双赢@易能上 @杨相伦  相似文献   

9.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制定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大政方针。几个月后,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新辽沈战役全面打响,当“实施生态立省、建设绿色辽宁”被写进《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发展纲要》时,一项优化辽宁发展环境的大型工程———退耕还林及与之相伴的全省植树造林热,已经持续了3个年头。3年退耕还林,对新辽沈战役究竟有多大的贡献率?退耕还林是新辽沈战役的壮美序曲,退耕还林是对新辽沈战役整体环境的持续优化,退耕还林及更大范围的植树造林奏响了新辽沈战役的“绿色乐章”。今年元月,省退耕还林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省林业厅厅长王文权总…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南部地区退耕还林工作2002年启动实施以来.已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截止到2005年底,累计完成退耕还林任务985万亩(退耕地还林275万亩,匹配造林710万亩),工程涉及南部地区9个市.131个县(市、区)、  相似文献   

11.
1999年10月,四川等省率先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从2000年起,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13个省(市、区)174个县先后实施了退耕还林的试点。有关研究人员撰文指出:合理选择退耕还林的投资模式,对于退耕还林工程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退耕还林是基础,引导产业来致富"说起这句顺口溜,重庆市涪陵区的农民们无不喜笑颜开。实施退耕还林十年来,该区共实施退耕还林工程47.9322万亩,每年有效拦截泥沙28万余立方米,并带动了笋竹、花椒、蚕桑、水果、木本药材、干果等"绿色"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林业调查规划》2006,31(2):F0002-F0002
云南省退耕还林工程自2000年开始试点,2002年全面启动实施。2000年及整个"十五"期间,国家共安排云南省退耕还林任务1337.1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518.1万亩,荒山荒地造林719万亩,封山育林90万亩。通过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及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各项工程建设任务已圆满完成。截止2005年底,全省共完成工程建设任务1339.6万亩,占计划任务的100.2%。累计涉及16个州(市)的129个县(市、区),1428个乡镇,11273个村,139万户退耕农户,579.2万人。云南省退耕还林工程退耕地造林主要布局在2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荒山荒地造林主要侧重于水土流失严重,江河源头及两侧,湖库周围,城镇面山等地,还有重视后续产业培植、产业发展思路清晰、工程买施成效明显的地区和非天保工程区,封山育林任务重点布局在封育条件较好,能有效增加林地面积和提高林分质量的地区。工程建设成效明显:(1)有效改善了项目区生态环境,生态效益开始显现通过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全省各地陡坡耕作面积有了明显减少。截止2005年,全省共完成25度以上陡坡耕地退耕还林326.7万亩,占退耕地还林任务的63.1%。同时全省林草覆盖率增加2.3%,局部有效地遏制了水土流失,工程区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据退耕还林效益监测站监测结果,25度以上陡坡耕地营造乔木树种的地块,其径流量下降82%,泥沙含量下降98%,土壤有机质增加了0.78个百分点,全氮、全磷有所减少,水解氮增加了1.42个百分点,工程的实施有效地控制了泥沙流量,减少了水土流失,增加了土壤肥力,改良了土壤,生态效益开始逐步显现。  相似文献   

14.
2000年以来,乌审旗实施国家退耕还林(草)试点工程,在两年的工程建设中,狠抓“六到位”,严把“六道关”,圆满完成了试点工程建设任务。 狠抓“六到位”是完成工程建设的保障 1.领导认识要到位 退耕还林(草)试点工程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首要的生态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15.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最大的林业生态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将使我国新增林草面积4.8亿亩,使工程区林草覆被率平均增加4.5个百分点,能有效改善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怎样才能全面贯彻《退耕还林条例》,使退耕还林工程达到预期的目的,我认为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该走好规划、造林、验收、兑现、管护五步“棋”。  相似文献   

16.
乐业县是2001年国家在广西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两个试点县之一,2001~2003年度共实施退耕还林7万亩和配套荒山造林8万亩。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六年多来,乐业县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  相似文献   

17.
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2008年,国务院启动实施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建设项目。项目建设期8年,全省规划投资51.79亿元,其中后续产业项目中林业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18.
黄山区从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没以来,共完成退耕还林12.17万亩,其中坡耕地造林6.67万亩,荒山造林3.4万亩,退耕还林封山育林2.1万亩.  相似文献   

19.
国家林业局华东规划院于5月份对潜山县2002年实施的3万多亩生态林退耕还林进行了核查。按照50%的样本,核查组共抽取5个乡镇、37个村、1408个小班的1.62万多亩退耕造林地,深入山场对照验收地形图,逐小班实地核实面积、质量、成林率,查看了县、乡镇退耕还林档案,走访农户林权发证和护林员管护情况,依据总体样本核查推出结论:该县2002年生态林面积保存率100%、保存合格面  相似文献   

20.
涡阳县自2002年落实林业补贴造林以来,补贴资金总额约743万元,共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长防林、速丰林等工程造林面积9万余亩,对森林覆盖率贡献近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