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弓形体病可分为急性、慢性或隐性.隐性感染不表现症状.但发育迟缓,母猪可引起流产或死胎,造成经济损失,影响养猪业的发展,也危害人的健康.1957年福建省卫生防疫站于恩庶等首先分离到弓形体.1977年以来上海、江苏、北京等省市从散发或暴发性的猪“高热病”中分离到弓形体,证实了我国存在猪弓形体病,并认为弓形体是猪“高热病”的一种重要病原.据国外报道,弓形体的感染率高低不等.为了解江苏省猪弓形体病的流行范围及流行规律,以便拟订防制措施,我们于1978~1979年以间接血球凝集试验检测了我省7个地区47个县市商品猪弓形体病抗体及部分其他家畜弓形体病抗体.  相似文献   

2.
猪弓形体病的病原体是弓形虫(弓形体),可以寄生于多种动物及人的体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原虫病。弓形虫的中间宿主较多,终末宿主是猫、近些年,猪弓形体病的危害较为严重,造成了猪群经济效益下降,甚至危害了人的健康。本文通过病原、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及剖检和治疗等方面对猪弓形体病做一介绍,与广大养猪朋友交流。  相似文献   

3.
弓形体病俗称弓状体病、弓桨虫病或毒桨原虫病。 1流行特点 弓形体病的感染在人和猪中很常见,人和猪通过摄入被弓形虫卵囊污染的食物或饮水中的其他动物组织而感染。猫是唯一的终末宿主,  相似文献   

4.
<正> 猪弓形体病是由龚地弓形体原虫引起的一种重要寄生虫病,亦是人畜共患的疾病.该原虫分布甚广,可感染多种动物.我国最早在福建发现,从猫、兔体内分离到了弓形体原虫(于恩庶1957年),1978年上海畜牧兽医研究所又从一暴发"无名高热病"猪场的患猪体内分离到弓形体原虫.我省猪"无名高热病"不少,但病因迄今未详.为查清猪弓形体病在我省是否存在及其流行情况,于1980年2月-1981年6月,在郑州、南阳、许昌、新乡、开封等地对部分猪只作了流行病学调查、鼠继代虫株回归猪试验、猪弓形体病康复猪的免疫效果观察、穿取鼠蹊  相似文献   

5.
弓形虫病(弓形体病)是一种广泛传播、感染多种动物的疾病。可表现为慢性或急性,有症状或无症状。不管寄生在哪一种动物,其病原体都是一种,即弓形虫。猪的发病率为70-86%。本病的分布是世界性的,它不但发生在猪,而且可自然感染45种哺乳动物,70种鸟类和5种冷血动物。人也可感染弓形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相似文献   

6.
附红细胞体是一种人畜共患病,能感染猪、牛、羊及马属动物和猫、兔、鸡、人等,人类也可感染,但相互间各具有种属性,如猪附红细胞体病就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表面引起的一种传染性血液病。猪附红细胞体病多呈隐性,并且常与猪的多发病、常见病混合感染,导致饲养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2020,(5)
正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成年猪常呈隐性感染,妊娠母猪出现流产、死胎及呼吸症状,新生仔猪一般表现为神经症状及高死亡率。弓形体病则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原虫病,母猪可在子宫内感染胎儿。近年来,猪伪狂犬病症状多由典型转为慢性经过,当该病与其他疾病并发时,症状则十分明显,对养猪业危害极大。现将山西阳城某养猪场发生的猪伪狂犬病与弓形体病混合感染的诊治情况介绍于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重要动物传染病。近几年来,我国多个省份暴发了猪伪狂犬病,呈愈演愈烈之势。猪弓形体病是由弓形体感染动物和人而引起人畜共患的原虫病。如果猪伪狂犬病毒与弓形体混合感染猪群,猪群病情就可能极为严重,对养殖业造成很大的危害。本文对猪伪狂犬与弓形体混合感染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弓形体病是一种在自然界广泛传播并可以感染多种动物的疾病,寄生于猪、牛、羊、猫等多种动物细胞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原虫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夏季多发,一般在季节交替时多发,各种年龄猪均可感染,尤其是以3~5月龄的仔猪多发,而且发病最为严重。该病可以通过母体胎盘感染,可引起怀孕母猪发生早产、流产、产出发育不全的仔猪或死胎。该病可通过昆虫如蝇类、蚊虫叮咬均可引起传播,污染的饲料、饮水、病猪排泄物及咳嗽时空气飞沫也可传播病原,不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1999,(2)
时下,饲养猫、狗等宠物的家庭越来越多,可很少有人知道,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在给人们带来生活乐趣的同时,也潜藏了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的隐患——传播弓形体病。弓形体病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小原虫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弓形体又叫弓形虫,外形酷似月芽,几乎所有的哺乳类动物和一些鸟类,如猪、狗、羊、猪、麻雀都是寄生宿主。弓形体的终末宿主是猫科动物,可在猫的肠粘膜内进行有性繁殖。1只病猫每  相似文献   

11.
弓形体病是由一种孢子虫纲的原生动物所引起的寄生虫病。弓形体属于弓浆虫目、弓浆虫科,目前认为仅一个种,叫龚地弓形虫(Toxoplqsma gondii)。这种虫体可以寄生于多种家畜、禽类以及一些野生的温血脊椎动物,人也可以感染。在美国和德国于1952年首次报导了猪弓形体病。1956年后许多国家亦相继有本病的报告。在我国,最早是福建曾于猫、兔、猪及豚鼠体内发现了弓形体(于思庶等,1957;福建省流行病研究所自然疫源调查科,1959)。1977年8月,上海市畜牧兽医研究所及上海市乳肉管理所病畜化制站也由病猪体内分离到弓形体,并诊断为猪弓形体病。  相似文献   

12.
浅谈猪弓形体病的诊断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弓形体病又称为弓浆虫病或弓形虫病.是由弓形体感染动物和人而引起人畜共患的原虫病。本病以高热、呼吸及神经系统症状、动物死亡和怀孕动物流产、死胎、胎儿畸形为主要特征。弓形体病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人兽共患的寄生性原虫病,在家畜和野生动物中广泛存在。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刘安典 《农技服务》2002,(12):30-30
<正> 猪弓形虫病又称弓形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猪的弓形虫病在各地常有发生,危害严重。弓形虫为细胞内寄生虫,其发育需经2个宿主,猫是终末宿主,猪和其他多种动物是中间宿主。猫通过粪便排出卵囊污染饲料、饮水等,猪等食入后在肠道中发育,后经淋巴循环进入细胞,在细胞浆内进行无性繁殖,引起发病。各种年龄的猪均可发病。  相似文献   

14.
弓形体是一种细胞内寄生原虫,广泛感染猫、犬、猪、兔等特种经济动物,除经消化道感染外,尚可经呼吸道等途径感染.  相似文献   

15.
弓形体病又称为弓浆虫病或弓形虫病,是由弓形体感染动物和人而引起人畜共患的原虫病.本病以高热、呼吸及神经系统症状、动物死亡和怀孕动物流产、死胎、胎儿畸形为主要特征. 1 流行病学 弓形虫是一种多宿主原虫,对中间宿主的选择不严.可感染多种动物并引起发病,猪发病多见于3-4月龄,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正>猪囊虫病是由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寄生在猪的肌肉和其他器官而引起猪的一种寄生虫病。猪是易感染动物,猫、犬等动物吃了被猪带绦虫卵污染的食物也可感染。人也可经消化道感染发病。本病流行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适合虫卵生存、发育的温暖季节呈上升趋势,多呈散发性,与人患绦虫病成正比。由于本病危害人、畜,所以,是肉品卫生检验中的重要项目之一,也是中国猪病的重点病之一。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实验室方法对采自遵义市11个县(市)种畜场和规模场329份猪血清样本进行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病、猪细小病毒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乙型脑炎、猪弓形体和猪喘气病隐性感染抗体检测,结果表明隐性感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2.07%、59.76%、21.83%、44.98%、25.75%、82.98%和47.72%。这表明遵义市规模养猪场存在2种或2种以上疫病感染率为85.10%,占猪场数的100%。遵义市各县区存在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病、猪细小病毒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乙型脑炎、猪弓形体和猪喘气病的感染,且混合感染普遍。该试验结果可为遵义市防控猪弓形虫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猪弓形体病又名弓形体病、弓浆虫病或无名高热病,是由龚地弓形虫寄生于各种动物的细胞内,引起人畜共患的一种原虫病。该病以患病动物高热、呼吸系统及神经系统症状、动物死亡和怀孕动物流产、死胎、胎  相似文献   

19.
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能感染猪、马、牛、羊、猫、兔、鸡和犬等多种动物,亦能感染人,但相互问有各自种属性。如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表面引起的一种血液传染病。  相似文献   

20.
正一、猪弓形体,猪付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症状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立可次氏体引起的一种散在的热性、溶血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病猪以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发热为特征;弓形体病是刚地弓形虫在多种动物和人的有核细胞内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原虫病。在我国河南有一个小县城,有一家养猪专业户,他们家新进一批猪,在猪进入猪舍的第五天,开始给猪注射猪瘟苗,5天后有三头猪发病,发病的初期病猪体温为40.2℃到41.6℃,呈稽留热,可视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