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日本近50年来土壤侵蚀及水土保持研究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地评价了日本土壤侵蚀及水土保持研究工作,介绍了日本土壤侵蚀及水土保持研究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以及主要开展这方面研究的大学、研究机构和主要的研究代表者及其成果。对日本土壤侵蚀及水土保持研究的特点以及所取得的主要成果进行了客观地评价。  相似文献   

2.
《水土保持研究》1994,1(3):99-99
全国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研讨会在安徽省召开全国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研讨会暨中国土壤学会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专业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和安徽省水土保持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于1994年10月24日至27日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胜利召开。会议共收到论文。  相似文献   

3.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科学重点研究领域与问题   总被引:43,自引:5,他引:43  
进入新世纪,我国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科学研究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分析我国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科研究的社会需求、科学需求及其特殊性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科学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该领域亟待解决的前沿科学问题,如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土壤侵蚀预报模型,水土保持措施防蚀机理及其适用性,流域生态过程和水土保持措施配置,大尺度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的格局及其变化规律,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环境效应评价,土壤侵蚀研究新技术与方法等。  相似文献   

4.
延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蚀效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延河流域35个雨量站50多年的日降雨、数字高程模型、土壤类型图、土地利用图和植被覆盖图、水土保持措施调查数据,结合黄土高原的区域特征,运用CSLE,在ArcGIS的支持下分别计算研究区1986、1997和2006年土壤侵蚀量,以1986年的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情况作为基期水平,模拟1997、2006年在水土保持基期水平情景下的土壤侵蚀量,对比分析水土保持措施变化对土壤侵蚀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986年作为基期,新增水土保持措施在1997年减少土壤侵蚀量96万t,在2006年减少土壤侵蚀量628万t;考虑2006年降雨特征不同于研究区多年降雨特征,按照2006年降雨特征计算,则新增水土保持措施在2006年减少土壤侵蚀量140万t。研究结果可为延河流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水土流失预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辽宁省水土保持局开发了一种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土壤侵蚀预报模型,建立了基于安卓(Android)系统的土壤侵蚀预报软件,只要输入降雨量就能够实现土壤侵蚀量的手机实时预报。软件计算类型有按日、半月、月、季和年计算等5种,输入不同时间段的侵蚀性降雨量,即可得到流域相应的土壤侵蚀量和侵蚀模数,还可以对土壤侵蚀危害进行评估和预测,为辽宁省水土保持措施布设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关于我国水土保持科学技术的重点研究领域   总被引:23,自引:7,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中国水土保持科技发展现状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土壤侵蚀机制、土壤侵蚀模型、水土保持措施防蚀功能、水土保持的环境效应,以及水土保持关键技术等方面,提出了2020年的中国水土保持科学和技术的重点研究领域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7月5日,省水利普查办公室、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局、省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在太原联合举办了山西省土壤侵蚀野外调查培训班,全省11个市的普查指导员、109个县的普查员共135人参加了培训。  相似文献   

8.
GIS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采集、存储、管理、显示与应用功能及其他计算机硬、软件技术,使地理信息系统在水土保持工作特别是在土壤空间分布调查、土壤侵蚀量估算、土壤侵蚀时空模拟、水土保持规划设计、水土保持规划效果虚拟等研究中得到应用。研制开发了适用于土壤侵蚀及水土保持规划、管理的专业型GIS,随着组件软件技术的发展及GIS的二次开发,GIS将会在水土保持方面得到更多、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土壤侵蚀环境及侵蚀类型空间特征的分析,划分了我国水土保持类型区,依据土壤侵蚀强度、危害性及水保效益等进行了水土保持评价并编制了《1:1500万中国水土保持图》,在些基础上对我国水土保持的宏观规划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土壤侵蚀起因和加速侵蚀的发生、发展分析,认为不合理的人为活动是引起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人为的合理活动可以防止土壤侵蚀,而防止土壤侵蚀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则是水土保持。因此,只要正确认识水土保持工作,重视和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就能够步调一致地把土壤侵蚀的防治工作搞好。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的特点及展望   总被引:47,自引:7,他引:40  
以中国的自然和社经情况为基础,综合论述了中国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的特点。重点分析了人为活动影响下土壤侵蚀发展的严重性及其防治特点;水土保持与农业持续发展及大江大河治理的紧密联合。讨论了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研究的重大问题及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12.
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与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土高原严重的土壤侵蚀正消耗着其水土资源,威胁着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在分析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及水土保持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治土壤侵蚀的区域水土保持措施,并论述了其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耗散结构理论对土壤侵蚀耗散结构进行分析讨论,建立土壤侵蚀自组织现象形成过程的理论模型。分析了控制土壤侵蚀耗散结构的生物措施、工程措施、耕作措施等三项水土保持措施。系统地配置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将使系统内土壤颗粒达到近平衡态,系统难以产生土壤侵蚀耗散结构。  相似文献   

14.
浅谈水土流失与土壤侵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土流失、土壤流失和土壤侵蚀是我国水土保持工作中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技术用语,并与其防治措施构成了水土保持专业的核心。国外通常称土壤侵蚀,也有叫土壤流失;在我国多数人称水土流失,也有叫土壤流失或土壤侵蚀。笔者认为,水土流失、土壤流失和土壤侵蚀三者的含义是有区别的。特别在当前国家要求各行各业向规范化、标准化迈进之时,水土保持专业在制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冰岛的土壤侵蚀演变,水土保持措施及成效,水土保持组织和环境修复技术。冰岛土壤侵蚀演变的驱动力主要有植被破坏、过度放牧、严酷的气候条件和火山爆发。控制放牧密度和开展环境修复是冰岛最主要的水土保持措施。  相似文献   

16.
槽式人工模拟降雨机的工作原理与特性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利用人工模拟降雨,可以进行各种下垫面条件下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实验研究,大大缩短了试验研究周期,已成为室内与野外试验的重要技术手段,是获取土壤侵蚀、水土保持效益、土壤侵蚀模型等相关研究数据的有效途径。在详细论述人工模拟降雨机的基本要求和类型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槽式人工模拟降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优缺点,旨在促进我国人工模拟降雨机研制的步伐,为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相关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土壤侵蚀变化原因及水土保持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0年和2005年两次土壤侵蚀遥感普查数据进行对比,从面积、强度、分布方面对重庆市土壤侵蚀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水土流失面积有所减少,土壤侵蚀强度普遍减弱,近年来开展的水土保持工作成效显著。针对重庆市土壤侵蚀现状,提出了今后水土保持工作应采取的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由美国农业部土壤侵蚀国家实验室、美国农业部泥沙国家实验室、世界水土保持协会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等协办的“第二届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际学术研讨会”(SEDF'06)于2006年10月2-4日在陕西杨凌胜利召开。来自14个国家的160余名专家和学者出席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9.
土壤侵蚀模型在水土保持实践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壤侵蚀模型是土壤侵蚀理论研究的成果,也是指导水土保持实践的重要工具。本文回顾了美国经验模型USLE、中国经验模型CSLE、美国机理模型WEPP和几个代表性应用模型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土壤侵蚀模型的应用案例,提出几方面启示:土壤侵蚀模型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区域土壤侵蚀调查与水土保持措施效益评价,还会继续在水土保持措施设计与规划、径流泥沙输移与面源污染、大暴雨事件和重大工程的水土保持效益等生态与环境监测与评估方面发挥更大作用;长期高质量监测与试验是土壤侵蚀模型建立的基础;顶层设计并以管理用户需求为导向建立模型,是实现模型应用的前提;多学科交叉合作和长期坚持,不断与新技术和研究成果融合更新模型,是保持模型有长期生命力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1970年来,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主要应用于土壤侵蚀调查、基于GIS的土壤侵蚀评价与制图研究、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信息系统建立等方面。今后一个时期内,现代空间信息技术在中国水土保持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1)实施国家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动态监测;(2)中国水土流失定量评价模型系统;(3)定期快速清查区域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状况;(4)建立国家水土保持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