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谢连庆  房素芝  魏德明 《土壤》1985,17(4):195-199
锰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元素之一。锰的供给不足,会影响农作物产品的品质及产量[1]。  相似文献   

2.
蒋仁成 《土壤》1979,11(1):16-19
锰是植物正常生长和发育所必须的微量营养元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锰是植物正常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元素。土壤中锰的供给情况决定于土壤条件,其中土壤PH值、氧化还原电位和通气性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研究人员在江苏、山西、河南、陕西、河北、安徽,吉林等省所做的田间试验初步表明:在我国北方广泛分布的石灰性土壤上施用锰肥后对多种作物尤其是小麦有良好作用,一般可增产10%.上述省份的试验地区虽未观察到作物有很显著的缺锰症状,但是施锰后作物的肥效反应似已显示出此类土壤作物的锰素营养水平可能较低,施锰后改善了作物的锰素营养状况从而提高了产量.  相似文献   

5.
研究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施N量<300kg·N/hm2时,N肥对小麦株高、1~5节间长度、上部叶片长度、分蘖、穗数、粒数、产量有显著的正效应,对粒重效应不明显;施N量>300kg·N/hm2时,N肥对株高、1~5节间长度、穗数、粒数的效应不明显,对倒3、4、5叶片长度仍有一定的正效应,对粒重和产量有显著的负效应。适当扩大中后期施肥比例,对株高、后期叶片、粒数、粒重和成穗率有正效应,对前期叶片、分蘖和穗数有一定负效应;扩大前期施肥比例,对前期叶片、分蘖、穗数有正效应,对株高的效应不明显,对成穗率、粒数、粒重有负效应。最佳产量结构和最高产量时的施N量为254.0kg·N/hm2,分配方式为基肥:苗肥:腊肥:拔节孕穗肥:粒肥等于3:2:0:3:2 或4:2:0:2.5:1.5。  相似文献   

6.
鲍土旦  杨学荣  李轶群  张明江 《土壤》1996,28(6):311-315
田间小区和多点大田示范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在拔节-成熟期吸收硅占全生育期吸硅总量的88.9-93.1%,说明小麦在生育后期吸硅力很强、因而对缺硅土壤在拔节前施硅仍有良好效果;成熟期,SiO2在小麦稿秆与籽粒中的分配百分比为94.5:5,1,施硅后,稿秆中的硅量更为增加,因而缺硅土壤利用稿杆还田能部分缓解土壤缺硅问题。  相似文献   

7.
8.
徐淮地区石灰性土壤磷素固定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化学和物理化学的方法研究了纯CaCO3固磷机制和特性.结果表明,随着起始磷浓度从低(0-10ppm P)到高(>10ppm P)变化,CaCO3与磷先后发生吸附、沉淀反应,CaCO3对磷具有很强的固定作用.徐淮地区石灰性土壤(黄潮土)固磷机制和特性的研究指出:起始磷浓度较低(0-200ppm P)时,以粘粒固定作用为主,CaCO3的沉淀怍用不明显;起始磷浓度较高(>200ppm P)时,则粘粒与CaCO3同时起作用,其中CaCO3和磷之间的沉淀反应非常突出.石灰性土壤的固磷量和固磷强度均较高.  相似文献   

9.
李祖荫 《土壤》1988,20(5):255-258
5年的试验表明,磷肥在石灰性土壤上有明显后效,其后效的大小及持续时间主要取决于磷肥的用量。在试验地区,以每亩施相当于2.7-5.4公斤P2O5的磷肥最为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0.
石灰性土壤上磷肥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竹芝  黄启武  曹翠玉  史瑞和 《土壤》1990,22(6):326-327
  相似文献   

11.
锌、锰是植物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元素,小麦虽属对锌不太敏感的作物,但近年来由于高产品种的引进及N、P、K化肥用量的增加,产量不断提高,小麦从土壤中携走的锌量也不断增加,造成石灰性土壤中锌的缺乏。  相似文献   

12.
石灰性土壤上两种磷效率小麦根际特征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室根箱实验,选用黑垆土和潮土两种石灰性土壤,对两种磷水平的磷低效型小麦京411和磷高效型小麦小偃54,进行植株生物量及吸磷量、根际土壤pH值、磷酸酶含量、水溶性磷含量的测定,旨在研究两种磷效率小麦在不同石灰性土壤上的根际特征差异.结果表明,不施磷条件下,两种土壤上,小偃54的根部生物量分别为0.85和4.62 g,均显著高于京411的0.68和3.65 g;小偃54根际土壤的pH值分别比京411低0.07,0.11个单位;在施磷条件下,小偃54的根际土壤水溶性磷分别低于京411 837,1588 μg/kg,达到显著性差异.根际磷酸酶在不同土壤上存在明显的差异,黑垆土在不施磷条件下小偃54的根际土壤磷酸酶含量显著高于京411,在潮土上呈现相反的趋势.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磷效率,小麦根际特征在不同土壤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石灰性土壤小麦根际pH及磷动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本文采用网隔栽培室种植小麦,置于人工气候室内生长,对不同温度条件下土小麦根际及距根不同距离土体中pH,Olsen-P及无机磷组分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有:(1)根际及0~3mm土体pH较低,而3~8mm和8~50mm土体pH较高;(2)Olsen-P含量为根际<0~3mm土体<3~8mm和8~50mm土体,温度升高,各土层Olsen-P含量呈降低趋势;(3)距小麦根系越近,Ca2-P、Al P、Fe-P和Ca8-P含量越低,O-P和Ca10-P变化不明显;随时间延长和温度升高,Ca10-P含量有所增加,Ca2-P、Al-P、Fe-P和Ca8-P含量有所降低,O-P含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4.
微量元素钼、锰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当土壤中铝、锰元素供应不足时,施用钼、锰肥可以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相似文献   

15.
史陶钧  钦绳武  马茂桐 《土壤》1974,6(3):107-108
磷矿粉肥在酸性土壤上的肥效,已经在试验和生产中得到肯定。但在石灰性土壤上的肥效仍然不明确。鉴于我国适宜作磷矿粉肥的资源十分丰富,石灰性上壤的面积又相当大,如果磷矿粉肥在石灰性土壤上有一定肥效,则对多快好省地发展我国的农业生产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石炭性土壤地区小麦氮肥施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施N量<300kg@N/hm2时,N肥对小麦株高、1~5节间长度、上部叶片长度、分蘖、穗数、粒数、产量有显著的正效应,对粒重效应不明显;施N量>300kg@N/hm2时,N肥对株高、1~5节间长度、穗数、粒数的效应不明显,对倒3、4、5叶片长度仍有一定的正效应,对粒重和产量有显著的负效应.适当扩大中后期施肥比例,对株高、后期叶片、粒数、粒重和成穗率有正效应,对前期叶片、分蘖和穗数有一定负效应;扩大前期施肥比例,对前期叶片、分蘖、穗数有正效应,对株高的效应不明显,对成穗率、粒数、粒重有负效应.最佳产量结构和最高产量时的施N量为254.0kg@N/hm2,分配方式为基肥苗肥腊肥拔节孕穗肥粒肥等于32032 或4202.51.5.  相似文献   

17.
刘光崧  周伟金 《土壤》1961,4(9):13-16
根据现有的试验材料看来,在江苏省农业区磷肥有明显功效的是宜兴、溧阳、金坛、高淳的酸性土壤,特别是这些地区的旱作区。在一般农家施肥情况下,加施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通常得到显着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8.
涂层尿素在石灰性土壤上的行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项试验主要探索涂层尿素在石灰性土壤上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三种不同水分含量条件下(10%、15%、20%),涂层尿素施入土壤后氨挥发速率均比普遍尿素低;涂层尿素施入土壤随即浇水,有良好的随水移动性能,肥料氮在土体中的移动深度和肥料氮的回收率随浇水量的不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涂层尿素肥料氮的回收率比普通尿素高2.28个百分点。涂层尿素做底肥时,在小麦上的利用率比普通尿素高3.4个百分点,在玉米上高5.18个百分点;底、追结合施用涂层尿素在小麦上的利用率比普通尿素高5.6个百分点,在玉米上高9.5个百分点。涂层尿素在小麦和玉米上施用,其氮素的损失率比普通尿素低5.4~11.4个百分点。在种植小麦条件下涂层尿素施入土壤后,肥料矿化和供氮特征表现为小麦生长前期0~40Cm土层中速效氮含量低于普通尿素,小麦起身拔节以后,速效氮含量则高于普通尿素。  相似文献   

19.
20.
在石灰性土壤上硫酸亚铁防治苹果黄叶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树黄叶病(失绿症)是由于缺铁而引起的生理病害。这种病害在我国西北、华北等地区发病相当普遍,有的果园发病率竟达20%—60%,病重者甚至死亡。用无机铁盐来防治这种病害,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但用硫酸亚铁来防治黄叶病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