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8 毫秒
1.
基于GIS技术的多目标土壤资源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土壤资源适宜性评价是进行十壤资源空间分析及优化配置的基础,为土壤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该文以江西省鄱阳湖经济区土壤资源为研究对象,选取了7个参评因子,将GIS技术、统计模型和评价方法有机结合进行u十壤资源的宜耕、宜园和宜林适宜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生境条件整体较高,土壤资源适宜性较好;区域内宜耕土壤资源面积为19269.2 km2,占总面积的48.5%;宜园土壤资源面积为4399.1 km2,只占总面积的11.1%;宜林十壤资源面积为12579.1 km2,占总面积的31.7%;三者的有机结合,克服了传统评价方法费时费力以及主观参与性强的不足,使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合理,为土壤资源适宜性评价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用格网判别法,利用微型计算机对海南岛土壤资源作适宜性评价并选择其最合理的利用方向。为此,将该岛划分为4094个格网,并选用其中现实利用最成功的570个格网作为典型格网;将这些典型格网按最合理利用方式分为8个起始组;选择11个变量(即评价项目),并进行数字化。经多组逐步判别分析后,经调整的8个最终分组可视为土壤资源适宜性评价的标准。应用判别函数将一般格网归入其最适宜的组内。微型计算机自动输出该岛土壤资源合理利用方向的格网图。在此基础上,对该岛进行适宜性分区。研究表明该岛在发展热带作物、农业和林业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3.
红壤区土壤资源利用与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研究建立土壤资源信息系统,实现土壤资源定位管理,是合理开发我国南方大面积红壤资源的前提。以浙江省红壤区为例,设计的省、县、农场三级管理层次的土壤资源利用与管理信息系统(UMSIS)包括基础数据库和评价、规划、咨询三个主模型库,具有数字化输入、图象处理、数据库管理、综合制图、空间相关分析等功能。目前已建立的浙江省、衢州市和龙游县三个不同比例尺实验性系统,已初步完成了系统调试和运行,并应用于区域红壤资源的资源分类、适宜性评价、水土保持、农业开发分区等工作。另外,研究也表明商用GIS软件和应用模型的有机链接仍然是当前GIS二次开发较为现实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该文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以长时间序列(1996~2006年)的多源SPOT高分辨率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在准确获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的基础上,利用土壤资源质量指数(SQI)来评价和分析杭州市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土壤资源质量损失状况。结果表明:10 a间,杭州市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土壤质量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城市扩张侵占的都是优质土壤,其中优质黄松土的损失面积占到损失总量的38.11%。土壤资源质量等级最高(Ⅰ)的土壤资源的损失量占到了总量的43%。其中耕地发生质量损失的面积占到损失总量的83.83%,这其中45.86%的损失量都来自土壤资源质量等级最高的耕地资源。城市化过程中土壤资源有效利用与合理保护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书讯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2007,39(5)
研究生教材《土壤资源概论》出版主编:赵其国史学正副主编:张甘霖杨劲松黄标孙波陈杰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赵其国等编写的研究生教材《土壤资源概论》一书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为16章,近80万字。该书首先论述我国土壤资源概况及合理利用途径,国内外土壤分类及其参比的最新进展;其次,介绍土壤空间变异及其研究方法、土壤资源遥感以及土壤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6.
根据西藏首次土壤资源调查结果,对西藏青稞主产区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了目前限制青稞产量和质量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重点剖析了生产上施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施肥对策。  相似文献   

7.
西藏青稞主产区土壤肥力现状与施肥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西藏首次土壤资源调查结果,对西藏青稞主产区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了目前限制青稞产量和质量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重点剖析了生产上施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施肥对策。  相似文献   

8.
基于熵值赋权的黑龙港地区水土资源综合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区域水土资源综合质量评价是开展区域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开发利用的基础。为促进黑龙港地区水土资源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于熵值赋权法,利用ArcGIS 10平台,将区域水资源与土地资源作为统一的系统,开展了单位像元尺度的水土资源综合质量评价。评价结果显示,黑龙港地区水土资源综合质量较低,多数地区综合质量值处于0.4~0.6之间,0.6以上相对优良区面积仅占总面积的2.5%,黑龙港地区总体趋势呈现中间及南部区域水土资源综合质量值较高,而东西两侧的边缘区域质量较低。研究结果还表明,在土壤资源质量相对差的区域,如果水资源质量较好,则土壤资源将被改良,区域水土资源综合质量也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9.
土壤的年龄     
巴逢辰 《土壤通报》2002,33(6):465-466
通过文物考证,地质历史及14C测定的资料对多种土壤推断,大部分土壤形成的年龄约在二千年前到一万年之间,提出土壤来之不易,要爱惜土壤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壤资源。  相似文献   

10.
何同康 《土壤》1978,10(5):197-197
最近,在贵州省,试做了具有土地综合利用规划含义的土壤资源评价。  相似文献   

11.
周慧珍 《土壤》1985,17(3):143-149
土壤资源图的编制是以土壤图为基础着手进行的。编图前,首先要拟定出土壤资源的评价原则和选定评价项目[1-3]。应当把土壤图上每块图斑所包含的土壤类型的质量好坏,看作是若干个用评价项目来表示的因子对它综合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广东省土壤资源信息系统构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构建广东省土壤资源信息系统的总体模式,建立了土壤资源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构成;探索了土壤资源空间信息与文献资料的Internet网络化这一土壤研究新领域,并实现了土壤资源空间信息Internet网络化。  相似文献   

13.
土壤动物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的流通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搜集并整理了目前国内外一些生态系统土壤动物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生态功能研究进展,根据这些成果和研究进展的相关资料,来进一步了解土壤动物研究的相关知识,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土壤资源的合理使用、健全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李锦  曹锦铎  王鹤林 《土壤》1986,18(1):8-14
中国1:100万土壤图是国家的基本图幅,其编制的目的在于反映全国和大地区的主要土壤类型,组合及其分布规律,并体现土壤的区域特征,全面展示我国土壤资源的概况,粗略地估计和评价我国土壤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5.
土壤功能及其分类与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功能及其分类与评价相关研究,可以为农业、环保、国土资源等部门制定土壤资源合理利用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国际上对土壤功能有着不同的划分与评价方法,我国也正在进行探索性研究,本文对土壤功能分类与评价的研究背景与意义进行了阐述,分别整理了国内外土壤功能的概念与发展,归纳了土壤功能分类与评价的研究进展。不同学者根据其研究需要对土壤功能有不同划分,主要集中在作物生长、缓冲过滤、栖息地和基因库、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原材料生产、建设承载等几个方面;在已有土壤功能评价的研究中,有的学者在整体上对土壤的不同功能进行评价,有的则选择其中一到两个功能进行深入研究。最后,讨论了我国土壤功能分类与评价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土壤是农业的基础,水土流失不仅造成土壤资源数量的减少,也使土壤退化,降低土地的生产力。本文通过对我国水土流失对土壤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影响研究的总结,显现了水土流失对我国有限土壤资源的严重危害性,并为我国水土保持和土壤等相关研究提供较好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熊国炎  唐万龙 《土壤》1984,16(5):189-190
我们应用格网判别法对海南岛土壤资源进行适宜性评价,并选择该岛土壤资源的最佳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调查资料统计,对黄土高原东部有典型性、代表性的皇甫川流域的土壤侵蚀的严重退化,进行了全面论述。文中指出,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和风蚀沙化,350年后土壤资源将濒临枯竭。拯救和保护土壤资源刻不容缓。通过土壤资源的适宜性评价与土壤利用现状比较,指出土壤资源利用不合理是导致土壤侵蚀退化的根本原因。最后指出了以生态学观点为指导,防治土壤侵蚀退化为目的,建立自给和半自给型的农业,保护型的林业,商品性的牧业为总方针,进行高效生态农业的土壤改良、利用和保护的途径与措施,为黄土高原地区制定国土整治规划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太行山封育区森林土壤肥力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主成分分析选出 10个环境指标作为影响封育区森林土壤肥力的关键因子 ,采用聚类分析法将封育区土壤肥力划分为 4个类型 ,并对分类结果进行了检验。在对 4个土壤肥力类型综合评价的基础上 ,提出了不同肥力类型的植被恢复措施及其经营利用方向。其分析结果对合理利用、恢复土壤资源及营林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红壤是我国南方的主要土壤资源。合理利用红壤,是进一步落实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的一个重要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