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兴城市位于辽宁省西部,北纬40°16′—40°49′,东经120°5′—120°48′。1967—1986年平均年降水量590.1mm,最高年份908.0mm,最低383.5mm。年蒸发量1485.4mm。属于辽宁西部、河北北部半干旱气候类型。刺槐是兴城市,也是辽宁省西部、河北省北部地区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刺槐造林面积占60%以上。营造刺槐林都是春秋两季。我们通过在兴城市30来年的林业生产实践和调查研究,认为这个地区造刺槐林秋季比春季好。秋季造刺槐林不但成活率高,有益于加快绿化速度,还可避开春耕农忙季节,利用秋  相似文献   

2.
怎样栽植刺槐成活率高生长好张廓玉刺槐分布广,遍及全国各地,萌芽性强,根系发达,有根瘤菌,对土壤要求不严,耐瘠薄,耐旱,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所以是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和"四旁"绿化的优良树种。而在北方多风、干旱、寒冷地区营造刺槐林,因栽后地上部...  相似文献   

3.
应用聚类分析对我省刺槐林生态气候区区划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辽宁剌槐林分布概况刺槐原产美国。本世纪初从欧洲引入我国青岛、大连等地。由于刺槐生长迅速,材质坚硬,萌蘖力强,根系发达,适应性强,已成为我省营造速生用材林、薪炭林和水土保持林的重要树种之一。由于刺槐用途广泛,经济效益高,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所以,在我省发展很快。据1975年林业“四·五”清查统计,全省刺槐林193.2万亩,占全省森林面积的4.3%,并且在我省各地均有栽培(见表1)  相似文献   

4.
天水市是将刺槐用于营造荒山沟壑水土保持林的发源地。由于刺槐具有耐干旱瘠薄、生长迅速、病虫害少、保持水土效果显著等优点,该项措施在黄河流  相似文献   

5.
于2017~2019年在刺槐林与未造林的沙地内设立径流小区进行比较林间水土保持的效果,其结果表明:2013年在沙地上营造刺槐林后,无人为干扰的情况下,林间的郁闭度、灌木及草本植物的覆盖度和植物的多样性较对照处理均增加;土壤流失量、地表径流量均较对照大大降低,水土保持的效果明显。总体来看,辽西地区沙地上营建刺槐林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覆盖度和多样性,可有效减少土壤流失、地表径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6.
<正> 刺槐(Robinia pseudoaca Linn)具有材质好、生长迅速、耐干旱瘠薄、适应性强的生物生态学特性。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地区优良的保持水土、改良土壤和用材树种。刺槐虽有许多优点,但其速生性仅表现在林分的幼龄和中龄初期。在天水地区,刺槐长到十五、六年后,长势即趋缓慢。立地条件差的地方,四、五年就会出现早衰。吕二沟从五十年代开始营造刺槐林。这些刺槐林十年后郁闭就开始破裂;十五年后出现枯梢,树干回缩,树皮发黑,林相残破。该流域立地条件差的大河沟支沟更甚之,20年生的林分平均树高只6.1米,密度仅为每亩20株左右。目前,这种残疏林分在整个刺槐林中,占的比重较大。所以,探索残疏刺槐林适宜的更新方式,以继续发挥刺槐林的经济和水土保持效益,就成了  相似文献   

7.
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是陕西省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尤以其耐干旱瘠薄、萌蘖力强、生长迅速等特点,而在渭北黄土高原的荒山荒地造林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早期营造的刺槐林已开始采伐利用。为了既准确又及时地反映刺槐林的资源状况、生长状况,满足林业基层单位对刺槐林经营管理的需要,本文在渭北黄土高原刺槐二元材积表的基础上,对渭北黄土高原刺槐分布较多、代表性较强的六个主要林场(岐山的崛山、永寿的槐平、扶风的野河、白水  相似文献   

8.
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影响辽宁省刺槐林分生长的生态因子进行分析,找出了制约刺槐林生长的主要生态因子,并提出了刺槐林适宜发展的区域和分布,为全省营造刺槐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很耐干旱瘠薄,适应范围较广,是辽宁西部山区的一个主要荒山造林树种。为了更好地发挥油松林在水土保持方面的作用,我们对油松林的水土保持特性及其提高水土保持作用的营林措施进行了初步研究。一、油松的水土保持特性为了更好地鉴别油松水土保持特性,我们是与刺槐相对照来叙述的。(一) 油松的各项水土保持因子观测1.树冠截雨作用。在立地条件相似的7年生油松林和5年生刺槐林中,选生长中庸的  相似文献   

10.
<正>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造林易成活,生长快,表层根系发达,能适应干旱的土壤。对大气的干旱适应力也很强。是一种耐干旱、瘠薄的用材林、水土保持林和薪炭林树种。多年来,我区低山丘陵区营造了三十余万亩刺槐林,但对其采伐期不一。为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利用资源,寻求刺槐最佳采伐更新期,我们于1986年5月对桑元涧林场刘家坨林区和域南庄林场场部刺槐进行了调查分析。其方法采用标准木树干解析,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刺槐以其成活容易,生长迅速,抗虫害性强等特点颇受群众喜爱。多年来,各林场、乡村农民都非常重视刺槐的造林工作,营造了大面积刺槐人工林,随着时间的推移,七十年代营造的刺槐林逐渐进入近熟,成熟林阶段(刺槐近熟林21 ̄25年,成熟林26 ̄30年,过熟林30年以上),树林老化,生长降低,濒临停止,只有对这些林分进行合理利用和改造,才能加快更新造林步伐。  相似文献   

12.
刺槐属落叶乔木,花多为白色,又称洋槐。因其具有喜光、速生、耐脊薄、萌英力强、用途广泛等特点,成为近年来被广泛采用的常规造林树种。刺槐之所以成为受人青睬的树种,是因为它确有同其它阔叶树与众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在我区应大力发展。刺槐适应力强,山地、平原、干旱、湿涝地区均可正常生长,且生长迅速,萌英力强,既使在贫脊的沙滩地栽植的一年生刺槐,当年生长高度也可达1.5米左右。春季在同样土地栽植的截子大苗,当年冠幅即可达1米以上。如果用刺槐营造水土保持林,它的根系可织成一张大网。春季采伐后,新奖刺槐幼林6月份前既…  相似文献   

13.
刺槐林地土壤抗蚀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刺槐是黄土高原最主要的水土保持造林树种,山西、陕西、甘肃、辽宁、河南等省均有大面积分布,发挥着重要的水土保持作用。过去对刺槐林在提高土壤抗侵蚀能力方面的作用缺乏系统研究。为此,我们自1981年到1983年对陕西省渭北地区刺槐林地土壤抗侵蚀能力进行了初步研究。土壤抗侵蚀能力可分为抗蚀性和抗冲性两种,前者指土壤抵抗迳流对土壤分散和悬浮的能力;后者指土壤抵抗迳流的机械破坏和推移的能力。抗蚀和抗冲是土壤的两种不同特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石灰岩地区水土流失形成的原因及特点,提出了营造水土保持林树种选择的原则,总结了几种水土保持林的植被配置模式,为提高水土保持成活率与保存率提供了实用的技术,对水土保持林的营造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刺槐速生,适应性强,在我国栽培范围很广,分布于北纬23~46°,东经86~124°,是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可在山地、丘陵、平原栽植,主要用于营造用材林、水土保持林、薪炭林、饲料林和庭园绿化。我国刺槐的良种选育始于1972年,目前,通过省级鉴定的刺槐优良无性系有70个,可直接引进的良种  相似文献   

16.
刺槐是锦州地区的用材林和防护林树种,为了提高刺槐人工林的经营管理水平,该文介绍了刺槐特点、生长环境和经营现状,分析了锦州地区刺槐人工林的经营问题,并提出了经营策略和建议。在锦州地区进行刺槐人工林的栽植时,应根据地区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刺槐优良品种和林种,建议以栽植刺槐蜜源林为主,在春季或秋季,采用埋根造林或者容器大杯育苗造林。  相似文献   

17.
我省刺槐林资源分布现状与采伐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我省在渭北一带栽植了大面积的刺槐林,现已成为渭北地区水土保持的先锋造林树种。充分保护利用刺槐林资源,是渭北旱原、关中地区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资源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8.
陕北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生长与土壤干化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通过对陕北黄土高原南北 6个人工刺槐林样地进行标准地调查 ,结合树干解析与土壤含水量资料 ,分析了人工刺槐林树高、胸径、材积等指标的生长状况与土壤含水量亏缺的关系。结果表明 ,土壤含水量的亏缺程度与刺槐林的生长有明显的一致性。南部的宜君降雨充沛 ,土壤含水量基本没有亏缺 ,没有产生明显的土壤干化现象 ,相应刺槐林的生长状况良好 ,没有产生衰退迹象。随着降雨量的减少 ,从富县开始 ,土壤含水量发生了严重程度不一的亏缺现象。富县样地因水分亏缺而形成的干化层已影响到了人工刺槐林的生长 ,林分已有了衰退的迹象。样地吴旗、安塞、绥德和米脂则土壤含水量亏缺严重 ,形成了明显的土壤干化层 ,并且严重影响到了人工刺槐林的生长和发育 ,导致人工刺槐林成为低效低产林 ,限制了林分的生态防护效益 ,说明这些地区属于不适宜人工刺槐林生长的分布区。  相似文献   

19.
刺槐萌蘖力强,适应性广,生长迅速,是山西省主要的薪炭林、水土保持林以及"四旁"绿化以及蜜源优良树种。介绍了金龟子、眉尺蠖、种子小蜂以及立枯病等刺槐常见虫害、病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不同水土保持树种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以华北石质山区3种30a生典型树种刺槐、侧柏和栓皮栎林为对象,研究各人工林地及对照样地的土壤理化性质,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各样地土壤质量指数。结果表明:1)侧柏林种植对土壤粘粒体积分数和孔隙度的提高作用最大,刺槐林最大限度地增加了土壤粉粒及含水率,栓皮栎林对土壤硬度降低作用最大;2)侧柏林对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的积累作用最大,刺槐林对土壤速效磷增加作用最好,而栓皮栎林则有利于土壤速效钾的累积;3)综合土壤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得到侧柏、刺槐和栓皮栎林地土壤质量指数分别为1.42,0.99,0.53。刺槐、侧柏、栓皮栎等3种树种均显著提高了土壤质量,且不同水土保持林土壤质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建议在华北石质山区水土保持林构建中,可以选择侧柏作为先锋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