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采用定位对比试验,对太行山刺槐人工林不同郁闭度林分的水土保持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刺槐水保林的最佳结构应是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及地被物组成的多层次立体结构,其适宜密度以郁闭度0.6为宜。 相似文献
3.
通过采用定位对比试验对太行山刺槐人工林不同郁闭度林分的水土保持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刺槐水保林的最佳结构应是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及地被物组成的多层次立体结构,其中以郁闭度0.6为宜。 相似文献
4.
该文探讨了水土保持林生态效应和景观生态学特征及相关指标的选择,以其为进一步进行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刺槐是华北地区用材林和水土保持林的优良树种之一,具有耐旱耐瘠薄,尤其在片麻岩山区造林,显示出极强的生物学特性。但采用常规鱼鳞坑整地造林成活率较低,前期苗木生长缓慢。为了提高片麻岩山区阳坡造林成活率,我们于1996年进行了反坡整地对提高刺槐造林成活率的... 相似文献
6.
7.
8.
9.
刺槐饲料林经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矮林作业经营的饲料林,较传统的乔林作业模式提高产量1.4倍,显著增加了营林效益。通过试验研究,提出了太行山刺槐饲料林的合理营林密度和轮伐期,并建立了饲料林的产量估测模型 相似文献
10.
<正> 刺槐(Robimia pseudoacaciaLinu),过去称洋槐,属蝶形花科刺槐属,落叶乔木。刺槐原产北美,我国于清朝末年曾首先引入山东青岛,以后相继在各地栽培,现已几乎遍及全国。刺槐的垂直分布,在河北、山东、山西海拔1200—1400米以下,甘肃可达2000米。刺槐属温带树种,抗寒力较差。所以,在分布范围内,它的生长势往往随着海拔的升高却相应地降低。而在长江以南,又因气候湿热,也不适宜生长。最适宜刺槐生长地区是在黄河中、下游、山东、辽东半岛及淮河流域。刺槐用途广泛,是很好的速生用材树种,具有材质坚硬,纹理细致,富有弹性, 相似文献
11.
刺槐低产林改造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站位于凌源县东南部,所辖三家子、天盛号、四合当、五家子、四官营子、牛营子等六个公社,总面积达100余万亩,站内现有国合林总面积达69422亩,有油松、刺槐、杨树和落叶松等树种,刺槐林面积为20285亩,其中成林面积8017亩,幼林1568亩,低产林10700亩。刺槐林占国和林总面积的30%左右。 相似文献
12.
14.
15.
16.
刺槐林萌芽更新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县自1958年大量引种刺槐以来,现已有刺槐林15万亩。其中成林10万亩,疏林5万亩。为了探索采伐更新技术,1982年春进行了试验,结果如下:一、试验场地、方法和措施1、试验场地概况:试验地分设在平原和山地。平原区选在晏家屯公社王家庄大队的白马河南岸河滩地上,面积3.5亩;山地选在西皇村公社后马场大队庙西沟,面积50亩,分别进行了不同方法更新试验。王家庄试验地处于平原河滩上;土壤为冲积沙土。伐前林分郁闭度0.4,平均直径18厘米,平均高15米,树龄23年,分布均匀,1982年4月初皆伐。后马厂大队庙西沟南坡,海拔440米,坡度25°,土壤为坡积沙质壤土,林木平均直径14厘米,高7米,树龄22年,伐前每亩45株,分布比较均匀,1982年4月下旬采伐 相似文献
17.
18.
于2017~2019年在刺槐林与未造林的沙地内设立径流小区进行比较林间水土保持的效果,其结果表明:2013年在沙地上营造刺槐林后,无人为干扰的情况下,林间的郁闭度、灌木及草本植物的覆盖度和植物的多样性较对照处理均增加;土壤流失量、地表径流量均较对照大大降低,水土保持的效果明显。总体来看,辽西地区沙地上营建刺槐林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覆盖度和多样性,可有效减少土壤流失、地表径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