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了解云南新烟区烟叶品质的动态特征,对云南3个核心新烟区2013~2017年的B2F和C3F等级烟叶的综合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云南普洱、临沧、文山新烟区不同年份B2F和C3F等级烟叶的物理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协调性、感官质量及综合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整体上以文山和临沧新烟区中上部位烟叶的综合品质较稳定。  相似文献   

2.
云南新烟区烟叶品质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了解云南新烟区烟叶品质的动态特征,对云南3个核心新烟区2013~2017年的B2F和C3F等级烟叶的综合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云南普洱、临沧、文山新烟区不同年份B2F和C3F等级烟叶的物理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协调性、感官质量及综合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整体上以文山和临沧新烟区中上部位烟叶的综合品质较稳定。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烤烟B2F等级烟叶表面颜色的区域性差异,以2015年14个省份的B2F等级初烤烟叶为试验材料,采用多重比较和系统聚类法,对烟叶样品的表面颜色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1)烤烟表面颜色空间分布特征:明度(L*)为47.72~60.29;红度(a*)为15.61~18.89;黄度(b*)为39.00~50.62;颜色饱和度(C*)为42.41~53.76。(2)烤烟B2F等级烟叶表面颜色具有较强的区域性差异:长江中上游烟区的明度指数L*显著高于西南烟区和东南烟区,东南烟区的明度指数L*显著低于其它四大烟区,西南烟区红度指数a*显著高于东南、黄淮和北方烟区;长江中上游烟区黄度指数b*和颜色饱和度指数C*均显著高于东南、黄淮和北方烟区。(3)不同种植区烤烟B2F等级烟叶表面颜色特征可分为4类,并呈现较强的区域特征:第一类主要集中在黄淮和北方烟区,总体特征是烟叶表面颜色红色特性较弱;第二类主要集中在东南烟区,总体特征是烟叶表面明度较低,显色暗淡,黄色特性弱,饱和度不够。第三类主要集中在西南烟区和重庆等产区,总体特征是烟叶表面红色特性最为明显。第四类主要集中在四川凉山州和部分西南烟区,总体特征是烟叶表面颜色亮度较高,黄色显性较好,颜色饱和度高。  相似文献   

4.
提高烤烟C3F等级合格率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叶是一种农产品,烟叶质量有优有劣,特别是相邻部位烟叶特征较为相似,等级质量也较为接近。在实际的生产与收购环节中,C3F是中部烟叶上等烟最低等级,收购量较大,在收购中容易出现等级混淆现象。特别是C3F与C4F和B2F之间互混的情况比较严重,这种问题直接影响烟叶收购的等级质量,不利于保持烟叶等级质量平衡,无法为卷烟工业提供质量稳定的烟叶原料。因此,只有准确对C3F定级,在实际分级中正确判定C3F、C4F和B2F,使烟叶等级质量相对一致的烟叶列入同一等级,体现优质优价的价格政策,并对提高烟叶等级合格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湖南烤烟外观质量量化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为完善烤烟质量评价体系和制定烟草种植区划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湖南省烟区2005年烤烟样品为材料,运用专家咨询法、多元统计方法、模糊数学方法、地统计学分析等构建了烤烟外观质量量化评价体系,并进行外观质量评价指标间的关系和湖南烟区烤烟外观质量区域特征分析。【结果】烤烟外观质量评价指标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不同等级烟叶外观质量分值是:X2F<B2F<C3F,差异极显著;不同品种烟叶外观质量分值不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不同生态区域烟叶外观质量分值是:湘南烟区<湘中烟区<湘西北烟区,差异极显著;烟叶外观质量指数高值区域出现在湖南西部,向东逐渐递减,空间差异明显;进行评价的湖南X2F、C3F、B2F等级烤烟外观质量主要集中在3类烟和2类烟,1类烟较少,不同等级、不同生态区域烟叶外观质量类型差异明显。【结论】应用专家咨询法、因子分析和模糊数学方法建立的烟叶外观质量量化评价体系具有合理性,对某区域烟叶外观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贵州开阳烤烟的化学质量特征,进一步提高开阳烟区烟叶质量,采集了开阳烟区5个主要产烟乡镇南江3号的B2F、C3F、X2F 3个等级烤烟样品各78个,测定了烟叶总糖、还原糖、烟碱、总氮、钾、氯含量,分析了开阳烟区烤烟化学成分特征,并应用隶属函数法对其可用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开阳烟区南江3号烟叶氮碱比偏高外,总糖、还原糖、烟碱、总氮、钾、氯含量等化学指标均在合理水平,总体化学成分协调。B2F等级烟叶糖含量较高,X2F等级烟叶烟碱含量偏低;从协调性来看,B2F等级烟叶糖碱比较协调,C3F和X2F等级烟叶糖碱比相对较高;C3F和X2F等级烟叶氮碱比略高;3个等级烟叶钾氯比较大。不同植烟乡镇烤烟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糖碱比、氮碱比存在一定差异。开阳烤烟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CCUI)平均得分为70.43,35.04%的烟叶可用性在较好以上。各乡镇烤烟CCUI值由大到小依次为:宅吉、冯三、龙岗、马场、花梨。综合分析开阳烟区烟草化学成分特点,为合理评价烤烟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烤烟B2F等级混入C3F等级的解决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寻C3F烤烟收购等级合格率差异性,2009年和2011年对常宁市各烟草站(点)收购C3F烟叶中混入B2F等级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C3F属于中部烟叶的上等烟,在烟叶等级分级上易与B2F混淆。2009年C3F平均合格率为72%,2011年实行了专业化分级和散烟收购,C3F平均合格率为82%,比2009年提高10个百分点,混等级、混部位、混颜色等现象得到明显改善,无混青、混杂等现象。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寻C3F烤烟收购等级合格率差异性,2009和2011年对常宁市各烟草站(点)收购C3F烟叶中混入B2F等级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C3F属于中部烟叶的上等烟,在烟叶等级分级上易与B2F混淆。2009年C3F平均合格率为72%,2011年实行了专业化分级和散烟收购,C3F平均合格率为82%,比2009年提高10个百分点,混等级、混部位、混颜色等现象得到明显改善,无混青、混杂等现象。  相似文献   

9.
湖南烤烟焦油量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振华  邓小华  周冀衡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121-11122
[目的]发展低焦油卷烟,开展原料烟叶的低焦油研究。[方法]采集湖南主产烟区B2F、C3F、X2F 3个等级烟叶样本757份,测定单料烟的焦油释放量,分析比较湖南烤烟烟叶焦油量在等级间、品种间、年度间、地区间、生态区域间差异。[结果]湖南烤烟B2F、C3F、X2F3个等级的单料烟,不同等级的焦油释放量为:B2F>C3F>X2F,等级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主栽品种云烟85的烟叶每支烟的焦油量较高,与云烟87和K326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云烟87和K326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度间的焦油释放量存在极显著差异,每支烟的焦油量有逐年减少趋势;不同地区间的焦油释放量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生态区的焦油释放量是湘西北烟区>湘南烟区>湘中烟区,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该研究为对卷烟企业选择使用原料和产区调整栽培技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3个烟叶产区的散叶和把烟工商交接等级质量数据为依据,通过散叶与把烟等级质量对比分析,对3个烟叶产区提出散叶等级质量控制点:A产区X2F、B1F应主控混颜色比例,B3F主控混颜色以及混入B4F的比例,C2F则应提高控制混下一级烟叶的比例;B产区重点控制各等级混入下一级烟叶的比例,B2F同时还应当控制混入青杂烟叶的比例;C产区C3F和B3F应当主控混下一级烟叶的比例,B1F和B2F的整体等级纯度指标都需要极大改进.3个产区2012年散叶等级质量水平比2011年均有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11.
基于数字图像分析法的片烟干燥收缩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升烟叶打叶复烤加工质量、降低复烤过程片烟收缩,以烤烟上部橘黄二级烟叶(B2F)和中部橘黄二级烟叶(C2F)打后片烟为材料,采用机器视觉装置并结合数字图像分析法,对片烟收缩特性进行检测和表征,对干燥过程片烟收缩特性进行分析,并探讨了烟叶原料部位、打后尺寸对片烟干燥收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图像分析法用于片烟收缩特性测试具有较好的精确性,一定条件下片烟收缩率测试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低于6%.干燥过程中片烟收缩形变主要来源于干燥前期的快速脱水阶段,随着干燥过程含水率的降低,片烟收缩率变化趋缓.C2F的收缩率明显高于B2F,实际复烤干燥加工热风温湿度和终点水分下,C2F、B2F收缩率分别达14.3%、11.9%.不同尺寸片烟收缩特性存在差异,B2F片烟收缩率随尺寸增加而明显增大.可见,对于不同等级部位烟叶原料,通过复烤前片烟打叶尺寸的调节和复烤过程适当降低脱水速率,可有效控制收缩形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赣南烟区适宜的烟草移栽期。[方法]在赣南烟区石城县,研究不同移栽期(2月20日、2月25日、3月2日、3月7日、3月12日)对K326烟叶生育期、生物学性状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烟苗在3月7日前移栽可以缩短烟株大田生育期;3月7日以前移栽的烟株叶片大小比之后移栽的大,3月7日以后移栽的烟株有效叶片数增多,3月2、7日移栽的产值相对较高;对烤后烟叶X2F、C3F、B2F 3个等级的内在成分分析表明,3月7日移栽的烟叶内在成分各项指标在所有处理中最好。[结论]该研究可为赣南烟区烤烟生产适宜移栽期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云南烤烟品种K326化学成分分析及聚类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云南19个县(市、区)烤烟品种K326的X2F、C3F、B2F 3个等级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特点,并对C3F等级烟叶化学成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云南烟区烤烟化学成分的平均值基本都在优质烟的适宜值范围内,各项化学成分协调,是烤烟的优质产区;通过对C3F等级烟叶化学成分进行聚类分析,将云南烟区划分为4类,即高氯低钾区、高钾低碱区、高糖低氯区、高碱低糖区,其中第2类和第3类烟区烟叶品质较好,主要分布在新平县、耿马县、马龙县、景东县和禄丰县.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滇中烟区不同烤烟品种间初烤烟叶物理特性的差异,采用随机取样方法对云南省重要烟区昆明主栽烤烟品种(红大、K326、云烟87、NC102、NC297)的初烤烟叶物理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昆明烟区不同烤烟品种间初烤烟叶物理特性变异度较小,烟叶品质稳定,烟区种植烘烤技术较为一致。对烟叶形态物理指标、质量物理指标和机械强度指标的分析表明,B2F烟叶物理特性在不同品种间差异较C3F更突出,其中以填充值和厚度最为明显。红大形态物理指标与云烟87存在较大差异,其质量物理特性指标与NC297差异显著;NC297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特性;K326的物理特性同其他品种均较为接近。遗传基础狭窄使得不同品种烤烟初烤烟叶物理特性趋于一致,滇中烟区红大品种特色较突出。  相似文献   

15.
钟永健  张涛邢  亮等 《安徽农业科学》2014,(10):3052-3053,3055
[目的]提高把绕烟叶的利用效率。[方法]针对利群品牌卷烟,对四川省凉山州调入的红花大金元品种烤烟C2F等级把绕烟叶进行可用性结构分析、外观评价和内在质量的判定与分析。[结果]四川凉山州C2F等级把绕烟叶中可供利群卷叶品牌利用的C2F、C3F和X2F 3个等级烤烟占解把把绕烟叶的36.35%,把绕烟叶3个等级的化学成分协调,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均与原级烟叶相一致。[结论]C2F等级把绕烟叶达到了可供利群品牌卷烟使用的标准,为进一步通过把绕烟叶二次筛选分级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肖头杰  朱峰  党军政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4025-4026,4040
通过分析安康烟区烟叶C3F等级收购过程中存在的合格率低的问题,提出了烟叶收购过程中提高C3F等级合格率的主要措施,即应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技能,加强质量监控规范收购行为,准确把握标准从源头杜绝混级,在此一系列措施下烤烟C3F等级合格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以皖南烟区初烤烟为试验材料,研究烘烤结束至分级前X2F、C3F和B2F 3个等级的适宜存储高度,结果表明:下部烟以1.2m存储高度外观质量表现最佳,中上部烟以1.5m存储高度外观质量表现最佳,不同堆垛高度下各处理烟叶化学成分没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寻中部橘黄四级(C4F)烤烟收购等级合格率差异性,2010 ~ 2011年对邵阳市收购的C4F烟叶进行取样等级合格率调查分析.结果表明,C4F是上部烟叶的中等烟,在烟叶等级分级上易与上部橘黄三级(B3F)、下部橘黄二级(X2F)、中部柠檬黄四级(C4L)、中部微带青三级(C3V)和中下部杂色一级(CX1K)混淆;2010年中部橘黄四级(C4F)平均等级合格率为63.5%,2011年实行了专业化分级和散烟收购后,中部橘黄四级(C4F)平均合格率为80.2%,相比2010年提高了16.7个百分点,混等级、混部位、混颜色等现象得到明显改善,烟叶的等级质量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9.
湖南郴州烤烟感官评吸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更好地了解郴州烟区烟叶的感官评吸质量,为工业卷烟提供更好的原料.[方法]对郴州烟区4年120份烤烟样品感官评吸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表明,郴州烟区整体烟叶感官评吸质量好,香气质中等,香气量尚足,杂气轻,浓度较足,劲头中等,刺激性微有,余味尚适,燃烧性强,灰色白;不同等级烟叶感官评吸结果差异明显,评吸质量C3F> B2F> X2F;不同县区烟叶之间差异不显著.[结论]郴州烟区烟叶感官评吸质量较好,能够很好地作为卷烟的原料使用.  相似文献   

20.
烤烟C3F等级烟叶表面颜色区域特征量化分析与聚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烤烟C3F等级烟叶表面颜色的区域性差异,以2015年14个省份的C3F等级初烤烟叶为试材,采用多重比较和系统聚类法,对烟叶样品的表面颜色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1)烤烟表面颜色空间分布特征:明度(L*)为47.90~63.77;红度(a*)为14.12~15.56;黄度(b*)为39.91~53.52;颜色饱和度(C*)为42.07~55.73。(2)烤烟C3F等级烟叶表面颜色具有较强的区域性差异:长江中上游和西南烟区的黄度b*和颜色饱和度C*均显著高于东南烟区;黄淮和北方烟区烤烟C3F等级烟叶表面颜色特征参数较为相近,均没有显著性差异。(3)烤烟C3F等级烟叶表面颜色区域性差异形成的重要原因是生态条件差异所致,品种对其影响较小。(4)烤烟C3F等级烟叶表面颜色特征可分为四类,并呈现较强的区域特征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