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采用喷雾法测定了9种常用化学杀虫剂和5种生物源杀虫剂对蠋蝽(Arma chinensis Fallou)的室内毒力,并在大豆和辣椒上评价了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吡虫啉、溴氰虫酰胺、印楝素5种杀虫剂对蠋蝽的安全性。结果表明,供试14种杀虫剂中,氟啶虫胺腈、氯虫苯甲酰胺、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短稳杆菌(Empedobacter brevis)及草地贪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frugiperda NPV)对蠋蝽的室内毒力最低,对蠋蝽安全;茚虫威和苦参碱的毒力相对较低,其48 h时的LC50分别为85.64mg/L和404.03 mg/L,其次为溴氰虫酰胺、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印楝素;噻虫嗪和吡虫啉的室内毒力最高,其48 h时的LC50分别为0.96 mg/L和1.16 mg/L。安全性测试的5种杀虫剂对蠋蝽均存在安全性风险,其中,吡虫啉的风险最高,24 h后的死亡率均达100%,其次依次为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虫酰胺、印楝素。  相似文献   

2.
试验研究了7种杀虫剂对大蒜种植田葱蓟马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乙基多杀菌素和噻虫嗪的防效明显优于其他药剂,虫螨腈防效较差。施药后14 d,7种参试药剂的防效为噻虫嗪>乙基多杀菌素>吡丙醚>阿维菌素>高效氯氟氰菊酯>甲维盐>虫螨腈。  相似文献   

3.
7种杀虫剂对褐飞虱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4种生物测定方法测定了7种杀虫剂对越南九龙江褐飞虱种群的毒力。稻茎浸渍法测定结果表明:7种杀虫剂对褐飞虱3龄若虫的毒力(LC50值)大小顺序为氟虫腈>吡蚜酮>噻虫嗪>噻嗪酮>毒死蜱>吡虫啉>叶蝉散;点滴法测定结果表明:5种杀虫剂对褐飞虱雌成虫的毒力(LD50值)大小顺序为噻虫嗪>氟虫腈>吡虫啉>毒死蜱>叶蝉散;浸苗法测定结果表明:7种杀虫剂对褐飞虱3龄若虫的毒力(LC50值)大小顺序为氟虫腈>吡蚜酮>噻虫嗪>噻嗪酮>毒死蜱>叶蝉散>吡虫啉;药膜法测定结果表明:7种杀虫剂对九龙江褐飞虱3龄若虫的毒力(LC50值)大小顺序为氟虫腈>叶蝉散>毒死蜱>噻虫嗪>吡蚜酮>吡虫啉>噻嗪酮。由此可见,目前氟虫腈、噻虫嗪和吡蚜酮药剂对越南九龙江褐飞虱毒力较高,毒死蜱、噻嗪酮毒力次之,吡虫啉和叶蝉散毒力较低,但药膜法测定结果表明,叶蝉散表现出较高毒力,噻嗪酮毒力最小。  相似文献   

4.
采用麦茎浸渍法,室内评价了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丁硫克百威、氧化乐果、阿维菌素、啶虫脒和毒死蜱7种药剂对灰飞虱若虫的毒力。结果表明:有机磷类药剂毒死蜱对灰飞虱若虫的毒力最高,其LC50值仅为1.08×101mg/L;其次是抗生素类药剂阿维菌素,其LC50值为1.49×101mg/L;新烟碱类药剂吡虫啉、菊酯类药剂高效氯氟氰菊酯和氨基甲酯类药剂丁硫克百威对灰飞虱若虫的毒力也较高,3种药剂的LC50值均在5.00×101 mg/L以下。这5种药剂的毒力水平明显高于高毒农药氧化乐果。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玉米蓟马对玉米生产造成极大危害。为筛选出防治禾花蓟马的高效药剂,指导田间生产,采用试管药膜法测定了7种杀虫剂对禾花蓟马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药剂处理48 h后,乙基多杀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螺虫乙酯、呋虫胺、吡蚜酮、氟腚虫胺腈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对禾花蓟马的LC50值分别为0.332、0.984、21.132、25.670、27.866、27.940和30.973 mg/L。7种杀虫剂中以乙基多杀菌素效果最好,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效果较好,这2种杀虫剂明显优于其他5种化学药剂。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明杀虫剂对蓟马类害虫主要天敌昆虫南方小花蝽的影响,选取吡虫啉、高效氟氯氰菊酯和阿维菌素3种常用于防治蓟马的杀虫剂,采用触杀方法对昆明地区3种植物上的南方小花蝽成虫和若虫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南方小花蝽成虫和若虫均对高效氟氯氰菊酯的敏感度最高,不同植物上成虫的24 h LC_(50)值为木香0.577 mg/L、辣椒0.695 mg/L、锦绣杜鹃0.610 mg/L,若虫的24 h LC_(50)值为木香1.855 mg/L、辣椒3.385 mg/L、锦绣杜鹃2.089 mg/L;对吡虫啉的敏感度最低,不同植物上成虫的24 h LC_(50)值为木香8.024 mg/L、辣椒20.183 mg/L、锦绣杜鹃8.900 mg/L,若虫的24 h LC_(50)值为木香10.297 mg/L、辣椒22.607 mg/L、锦绣杜鹃10.338 mg/L。南方小花蝽若虫对杀虫剂的敏感度低于成虫,且取食不同植物上蓟马种群的南方小花蝽对同一种杀虫剂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南方小花蝽对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的敏感性较低,应是蓟马类害虫防治中优先选择的杀虫剂,建议在田间使用杀虫剂防治蓟马时尽量避开南方小花蝽种群成虫发生高峰期,以达到保护天敌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12种常用杀虫剂对桉小卷蛾3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对桉小卷蛾的毒力最大,其‰为0.040mg·L^-1;氰氟虫腙对桉小卷蛾的毒力最小,‰为469.307mg·L^-1.12种杀虫剂对桉小卷蛾的毒力表现为阿维菌素〉氯虫·噻虫啉〉毒死蜱〉乙基多杀菌素〉顺式氯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吡虫啉〉氟虫双酰胺〉杀虫双〉虫螨腈〉氰氟虫腙.以氰氟虫腙为标准药剂,桉小卷蛾对阿维菌素的敏感性最高,相对毒力指数为11732.675;氯虫·噻虫啉、毒死蜱、乙基多杀菌素、顺式氯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次之,相对毒力指数分别为1130.860、717.595、619.956、607.124、373.355、272.220;其余4种杀虫剂的相对毒力指数均小于100,其中,桉小卷蛾对虫螨腈最不敏感,相对毒力指数仅为1.160.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防治栎黄枯叶蛾幼虫的高效药剂,采用浸虫法测定14种杀虫剂对其4龄幼虫的室内杀虫活性。结果表明,4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栎黄枯叶蛾4龄幼虫均具有高致死能力,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值介于0.199~2.046 mg/L;乙基多杀菌素、阿维菌素和甲维盐也有较高的杀虫活性,LC50值在2.733~6.470 mg/L;苦参碱对幼虫的毒力水平最低,在测试的质量浓度梯度内试虫校正死亡率均小于45%。除苦参碱外,其他13种杀虫剂的杀虫活性大小依次为: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联苯菊酯、乙基多杀菌素、阿维菌素、甲维盐、辛硫磷、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杀虫双、甲维虫酰肼、马拉硫磷。综合考虑药剂残留及沙棘作为果叶兼用的生态经济型树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可用于栎黄枯叶蛾幼虫大发生时的应急药剂,乙基多杀菌素、阿维菌素和甲维盐等生物源农药可作为常用药剂,在高效防治栎黄枯叶蛾幼虫的同时兼顾环境及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9.
5种药剂对蓟马的室内毒力测定及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筛选豇豆上蓟马的防治药剂,利用5种杀虫剂对蓟马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乙基多杀菌素室内毒力测定LD50为1.68531 mg/L,田间药后7d防效为63.21%;除虫菊素室内毒力测定LD50为1.43821 mg/L,田间药后7d防效为53.37%.说明两种药剂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持效期在7d以上.其余3种药剂(氯虫·噻虫嗪、吡丙·吡虫啉和螺虫乙酯)室内毒力测定LD50值较高,田间药效较差,防效均低于50%.  相似文献   

10.
应用8种杀虫剂对槐花球蚧若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杀虫剂对槐花球蚧若虫的毒力(LC50值)大小依次为2.2%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0.370 2 mg/L)>噻虫啉乳油(0.726 4 mg/L)>40%毒死蜱乳油(1.564 6 mg/L)>0.5%藜芦碱可溶性粒剂(3.409 7 mg/L)>5%桉油精可溶性粒剂(4.415 1 mg/L)>40%丙溴磷乳油(6.782 4 mg/L)>40%杀扑磷乳油(17.239 4 mg/L)>2.5%高效氯氟氰菊酯可溶性粒剂(22.300 3 mg/L)。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én)鞘氨醇激酶(sphingosine kinase,SK)的分子特征,研究SK在携带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与健康灰飞虱两个种群的时空表达及其对杀虫剂胁迫的响应。【方法】利用PCR技术克隆灰飞虱SK(LsSK)基因序列;使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分析LsSK在带毒种群与健康种群灰飞虱1—5龄若虫及成虫期的表达差异,并检测该基因在雌雄虫头、唾液腺、中肠、马氏管、卵巢和精巢等组织中相对表达量;采用手动微量点滴仪将3种杀虫剂(吡虫啉、噻嗪酮和溴氰菊酯)点滴于灰飞虱4龄若虫中胸背板,确定3种杀虫剂的半致死浓度(LC_50);根据半致死浓度的3种杀虫剂处理试虫后检测LsSK的表达动态;采用注射双链RNA(dsRNA)的方法沉默带毒种群和健康种群4龄若虫体内LsSK后,用半致死浓度的3种杀虫剂处理试虫并分析死亡率。【结果】克隆得到一段长度为1 282 bp的LsSK基因片段(Gen Bank登录号:KT989975)。氨基酸系统进化树显示LsSK与其他半翅目昆虫SK聚在同一支。LsSK氨基酸序列包含SK酶的4个保守区域C1—C4,其中SK激酶的活性位点——DAG活性区域位于C1—C3区域。q RT-PCR结果显示LsSK在带毒种群4龄若虫中表达量最高,3龄次之;健康种群5龄若虫表达量最高,1、4龄次之。且LsSK在带毒种群3、4龄表达量显著高于健康种群同时期若虫(P0.05);带毒成虫LsSK表达量显著高于健康成虫(P0.05)。LsSK在带毒雄成虫各个组织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同种群雌成虫和健康雌雄成虫的各相应组织,且在唾液腺和马氏管的表达量最高,头部次之。用半致死浓度的3种杀虫剂(吡虫啉LC_50为6.5 ng·μL~(-1),噻嗪酮为500 ng·μL~(-1),溴氰菊酯为37.5 ng·μL~(-1))处理带毒和健康种群的4龄若虫后,试虫LsSK含量变化与响应速度均不同。噻嗪酮处理后LsSK水平升高且响应最为迅速,溴氰菊酯处理后LsSK表达水平无变化(P0.05)。用3种杀虫剂处理带毒和健康试虫,其死亡率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群注射dsSK组3种杀虫剂处理后死亡率均显著高于两种群注射dsGFP组和不注射组。【结论】克隆了LsSK基因片段且其在带毒灰飞虱4龄若虫中表达量最高。沉默LsSK后,带毒和健康种群灰飞虱在杀虫剂处理后的死亡率均显著上升,表明SK基因有利于灰飞虱抵抗杀虫剂胁迫。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杀虫剂在稻田使用后对鱼类的毒性效应,以鲫幼鱼为测试生物,测定了5类7种稻田常用杀虫剂对鲫幼鱼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吡虫啉对鲫幼鱼的毒性最低,24 h、48 h、72 h、96 h的LC50分别为56.946mg/L、53.655 mg/L、51.151 mg/L、49.604 mg/L,安全浓度为4.960 mg/L;毒性最高的为溴氰菊酯,24 h、48 h、72 h、96 h的LC50分别为0.032 mg/L、0.025 mg/L、0.019 mg/L、0.015 mg/L,安全浓度为0.002 mg/L。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吡虫啉、噻虫嗪和吡蚜酮对鲫幼鱼为低毒,噻嗪酮和三唑磷对试验鱼类为中毒,毒死蜱对其为高毒,溴氰菊酯对其毒性最大,为剧毒。该结果可为杀虫剂在养鱼稻田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2009~2010年,采用稻秆浸渍接虫法,测定了福建省3个地区的褐飞虱田间种群对6种杀虫剂的敏感性并进行抗性分析,在仙游县晚稻田褐飞虱初孵若虫始盛期,采用喷雾法对6种药剂的田间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同一个种群的褐飞虱若虫对同一种药剂的敏感性随着虫龄的增加而降低;烯啶虫胺对不同地理种群的褐飞虱若虫均表现出最高的毒...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防治西蓝花田桃蚜的有效药剂。【方法】采用浸虫浸叶法及田间喷雾法进行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试验。【结果】17%氟吡呋喃酮SL对桃蚜最为敏感,而5%高效氯氟氰菊酯ME的敏感性最差,48 h的LC50分别为7.67和1 011.03 mg/L。供试药剂毒力大小低依次为氟吡呋喃酮>氟啶虫胺腈>阿维菌素>双丙环虫酯>噻虫嗪>虫螨腈>藜芦碱>吡虫啉>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噻虫胺>啶虫脒>溴氰虫酰胺>苦参碱>螺虫乙酯>氟啶虫酰胺>唑虫酰胺>乙基多杀菌素>高效氯氟氰菊酯。5种药剂不同浓度处理对西蓝花桃蚜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施药后7 d,各处理对西蓝花桃蚜的防效达70.10%~90.11%;药后14 d,各处理对西蓝花桃蚜防效为56.93%~82.55%。【结论】生产中可轮换使用氟啶虫胺腈和氟吡呋喃酮,以保证害虫对药剂的敏感性,减缓害虫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12种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及其天敌霍氏啮小蜂(Tetrastichus howardi)的毒力和选择性,为协调草地贪夜蛾的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玉米叶片浸渍法和试管药膜法,分别测定40%杀虫双、94%溴氰虫酰胺、98%噻虫嗪、94%茚虫威及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等12种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和霍氏啮小蜂成蜂的选择毒力,明确草地贪夜蛾和霍氏啮小蜂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在11种化学杀虫剂中,9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毒力最强,24 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0.42 mg/L,98%噻虫嗪的毒力最弱(24 h-LC50为13.56 mg/L);9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霍氏啮小蜂成蜂的毒力也最强(24 h-LC50为0.09 mg/L),94%茚虫威的毒力最弱(24 h-LC50为4.45 mg/L)。11种化学杀虫剂的选择毒力指数(STR)排序为:94%茚虫威 > 96%氟苯虫酰胺 > 95%虫螨腈 > 95.3%氯虫苯甲酰胺 > 9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 98%虱螨脲≈98%噻虫嗪 > 94%溴氰虫酰胺 > 81.2%乙基多杀菌素≈40%杀虫双 > 95%四氯虫酰胺,表明94%茚虫威在有效防治草地贪夜蛾的前提下对霍氏啮小蜂的保护性最强。金龟子绿僵菌对草地贪夜蛾和霍氏啮小蜂的LC50和STR随时间的推移呈明显下降趋势,均在第4 d达最大值、第6 d为最小值,说明微生物杀虫剂发挥药效存在一个滞后过程。【结论】9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毒力最大,可作为防控草地贪夜蛾应急施药首选;金龟子绿僵菌和94%茚虫威的选择性大,可作为草地贪夜蛾综合防控的推荐用药;94%溴氰虫酰胺和98%噻虫嗪的毒力较小,不适宜用于草地贪夜蛾的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16.
茶皂素对联苯菊酯防治白蚁增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考察茶皂素联合联苯菊酯对白蚁进行灭治是否具有增效作用,采用浸纸法分别测定茶皂素、联苯菊酯及不同比例、浓度的混剂作用于圆唇散白蚁的毒力活性。结果表明,单独使用茶皂素处理白蚁,毒杀效果不明显;单独用联苯菊酯处理白蚁,具有较强的毒杀效果,LC50为7.038 mg·L-1;而将联苯菊酯和茶皂素按不同比例混合作用于白蚁,其增效作用明显,混剂的毒杀作用明显高于茶皂素或联苯菊酯的单独处理。当混剂按5:5配比时,其LC50为2.144 mg·L-1,共毒系数达到最大,为328.26。可见茶皂素对联苯菊酯防治白蚁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植物源杀虫剂对烟蓟马的毒力、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采用浸叶法测定4种植物源杀虫剂对烟蓟马2龄若虫和成虫的毒力,分析亚致死浓度对2龄若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印楝素和苦参碱对2龄若虫的毒力相对较高,LC50分别为6.983 mg/L和9.571 mg/L。印楝素、苦参碱和鱼藤酮的亚致死浓度LC40对2龄若虫期和蛹期有显著延长作用,对化蛹率、羽化率、单雌产卵量和卵孵化率有明显地抑制作用。印楝素LC40对化蛹率、羽化率、单雌产卵量和卵孵化率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分别为23.64%、17.60%、18.37%和12.54%。说明印楝素和苦参碱对烟蓟马的致毒作用较好,低龄若虫(2龄期前)是防治的最佳时期,除发挥2种药剂的毒力外,还可通过亚致死浓度对存活若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形成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15种杀虫杀螨剂对皮氏叶螨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玻片浸渍法,对15种杀虫杀螨剂对香蕉皮氏叶螨的室内毒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供试药剂中以阿维菌素对皮氏叶螨的雌成螨的毒力为最高,LC50为0.0055mg/L,其次为鱼藤酮,LC50为0.0173mg/L,毒力最低的为吡虫啉,LC50为113.1014mg/L;15种供试药剂对皮氏叶螨的毒力大小顺序依次为:阿维菌素〉鱼藤酮〉唑螨酯〉哒螨灵〉毒死蜱〉辛硫磷〉高氯苯〉联苯菊酯〉功夫〉螺螨酯〉甲氰菊酯〉丙溴磷〉敌敌畏〉炔螨特〉吡虫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选适合新疆生产实际、对葡萄斑叶蝉防效较好的药剂种类,为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室内用叶片浸叶法测定了2种杀虫剂对葡萄斑叶蝉3龄若虫的毒力.选用4种农药对葡萄斑叶蝉的田间药效进行了试验.[结果]阿克泰对葡萄斑叶蝉的活性高于吡虫啉,毗虫啉和阿克泰的LC50分别是46.26和19.31μg/mL.田间试验表明:吡虫啉、阿克泰、毗蚜酮和矿物油都具有很好的防效,且前两种农剂药后持效期长,药后7d防效是100;.[结论]防治葡萄斑叶蝉除生产中已应用的吡虫啉、阿克泰外,吡蚜酮和矿物油也可作为备选药剂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20.
6种杀虫剂对绿盲蝽3龄若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防治绿盲蝽的有效药剂,指导田间施药,采用试管药膜法,测定了6种杀虫剂对绿盲蝽3龄若虫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阿维菌素、氟氯氰菊酯、吡虫啉、啶虫脒、螺虫乙酯和高效氯氰菊酯对绿盲蝽3龄若虫的LC50值,药剂处理24 h后,分别为8.19、10.39、19.96、25.30、25.77、28.17 mg/L;药剂处理48 h后,分别为3.64、5.86、10.39、17.57、15.93、12.21 mg/L。可见,阿维菌素对绿盲蝽毒力最高,氟氯氰菊酯次之,吡虫啉、啶虫脒、高效氯氰菊酯和螺虫乙酯毒力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