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直播油菜密度对植株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10个甘蓝型油菜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直播油菜密度对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低密度处理(9万株/hm2)相比,高密度处理(36万株/hm2)油菜分枝高度平均增加87.7%,主轴长、一级分枝数、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平均分别减少21.8%、40.0%、52.9%、30.8%;油菜产量平均增加15.8%。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栽培密度和分枝高度与产量极显著正相关,一级分枝数与产量极显著负相关。直播油菜的高产潜力可以通过合理密植来控制个体生长、压缩下位低效分枝实现。  相似文献   

2.
直播密度对油菜产量、农艺性状及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直播密度对油菜产量、农艺性状及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江西宜春,油菜品种赣油杂1号最适直播密度为27万株/hm^2,在此密度条件下,产量可达2216.1 kg/hm^2,其株型适中,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较多,分别为7595.1万/hm^2、18.8粒,且抗性较强,发病率低于10%,病情指数低于5.0。  相似文献   

3.
不同栽培密度对直播油菜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家旭 《农业与技术》2015,(1):55-56,58
本试验通过对重庆市开县地区直播油菜栽培密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增大,油菜株高、有效分枝高度、有效分枝数、主序有效长度、主序有效角果数、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千粒重等都产生影响,密度为2.2万株/667m2的处理产量最高,达到207.5kg/667m2。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晚播和播量对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为油菜机械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以甘蓝型油菜主推新品种‘陕油28’(矮秆抗倒伏)和主栽品种‘秦优7号’(高秆不抗倒伏)为材料,设置3播期和5播量的二因素裂区试验,分析其对油菜成株密度、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油菜成株密度增加,株高、分枝数、主花序长、主花序有效角果数显著降低,分枝高度显著增加,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质量显著降低,群体角果数、群体产量显著降低。随着播量增加,油菜成株密度增加,株高、分枝数、主花序长、主花序有效角果数显著降低,分枝高度显著增加,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显著减少,千粒质量变化不显著,群体角果数和群体产量先增后减。‘陕油28’‘秦优7号’群体角果数和群体产量最大值对应的播量分别为5.56~6.67kg/hm2、4.44kg/hm2。播期对‘陕油28’产量的影响小于对‘秦优7号’的影响。由此可见,晚播导致油菜农艺性状变劣、产量降低。播期和播量对产量的影响存在品种差异。‘陕油28’的耐密性和耐迟播能力优于‘秦优7号’,播期9月21日和播量5...  相似文献   

5.
以国审油菜盐油杂3号为材料,设置15、20、25、30以及35万株·hm^-25种种植密度,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对油菜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密度高低对株高、分枝高度、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等指标均有明显影响,随着密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高密油菜群体株型结构整齐更能适合机械化收获;3)利用混合型产量-密度模型对密度和产量两个因素进行非线性拟合,最终推导出最优方程,利用最优方程计算出油菜直播最优密度。  相似文献   

6.
不同栽培密度对苏优5号油菜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苏优5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栽培密度对其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加,单株鲜重、叶面积、分枝数、有效角果数等呈下降趋势,群体鲜重、叶面积呈上升趋势;小区产量试验表明,苏优5号在中等肥力水平下适宜种植密度为15万-16万株/hm^2。  相似文献   

7.
通过“山油二号”油菜品种冬播覆膜方法与常规春播法在山南地区比较试验,“山油二号”采用冬播覆膜技术,成熟期在六月下旬,较春播提前一个多月成熟;较春播亩增产23.625kg,增产率达72.41%。结合山南地区气候特点,冬油菜收获后,可复种早熟青稞、油菜及饲草作物。可大幅度提高油菜亩产量。又可提高复种指数。是山南地区农业增产、农牧民增收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油菜农艺性状对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驰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23):11-13
以南通市2004—2009年油菜产量和反映油菜生长状况的8个因子(实际密度、株高、茎粗、分支高、每角粒数、千斤重、角果数、单株角数)对油菜产量与其农艺性状的关系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油菜产量与油菜各农艺性状的关联度依次为单株角数>株高>千粒重>茎粗>角果数>实际密度>每角粒数>分支高。一方面我们在种子的选择上应尽量选择单株角数多、植株高和千粒重值较大的品种;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合理的调控油菜种植和生长期间的水肥、温度、湿度等条件,调控油菜的农艺性状,进而提高油菜的产量。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四川盆地丘陵区直播油菜的最佳种植密度,在大田条件下,以国豪油8号为供试品种,研究不同直播密度对四川盆地丘陵区油菜抗逆性、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直播种植密度的增加,植株抗菌核病、抗倒伏能力呈下降趋势。随着直播种植密度的增加,单株分枝部位升高,单株主花序长、有效分枝总数、有效角果总数以及群体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直播密度为36万株/hm2时,群体获得最高产量3 433.50 kg/hm2。当直播密度为24万株/hm2和36万株/hm2时,处理间群体产量差异不显著。因此,在四川盆地丘陵区,油菜的最佳直播密度为24万~36万株/hm2。  相似文献   

10.
11.
为贵州直播油菜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油菜轻简化种植应用。采用裂区设计,对黔北地区3个主栽油菜品种直播条件下不同播种量各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播种量对油菜田间成株率影响显著,播种量为200~1 000g/667m2,成株率随播种量的增加而增加;播种量为1 000~1 200g/667m2,成株率随播种量的增加而减少;黔北地区油菜直播栽培的适宜播种量为400~600g/667m2。品种和播种量单因素及品种与播种量互作因素对产量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直播油菜不同播期、种植密度和施肥量的最佳组合,为油菜的高效栽培和四川丘陵区直播油菜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三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影响直播双低油菜产量的农艺措施,建立双低油菜国豪油8号在四川丘陵区直播种植的高产栽培数学模型,并对8个重要农艺性状与小区产量之间进行通径分析。[结果]在四川丘陵区,直播播期、密度和施肥量对国豪油8号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在试验条件下,该品种直播栽培获得产量2 799 kg/hm2的农艺方案:9月25—30日播种,密度45.0万~52.5万株/hm2,施肥量0~750 kg/hm2。农艺措施增产效应由大到小依次为播期、密度、播期与施肥量、施肥量。8个农艺性状对油菜产量的直接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单株有效角果数、主花序有效段长、二次有效分枝数、有效分枝高度、千粒重、株高、根茎粗、一次有效分枝数。[结论]直播油菜的二次有效分枝、根茎粗是影响油菜产量的重要农艺性状,二次有效分枝对产量起直接作用,而根茎粗主要是通过间接作用起到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明花生新品种农大花103在河南地区的最适播期和最佳种植密度,分别研究了播期和密度条件对该品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播期试验结果表明,在5月10—30日播种的农大花103的叶绿素含量、总分枝数、有效分枝数、单株产量等主要性状均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且5月10日播种的产量分别较6月10日和6月20日播种的产量显著提高了56.52%和88.48%;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该品种的有效分枝数和单株荚果数均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在密度为18万~21万穴/hm2时,其产量分别比12万、24万穴/hm2时提高了13.58%~35.80%、50.33%~79.73%,表明18万~21万穴/hm2为河南地区农大花103最适宜的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4.
噻苯隆对大豆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噻苯隆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生物活性极高.为了确定它的新型粉剂-太丰保对大豆农艺性状与产量的作用,进行了本药效试验.试验设3个处理,3次重复,在花期喷剂2次.结果表明,噻苯隆能显著增优大豆的各项农艺性状,能较大地提高大豆经济性状和产量,综合调控与增产作用比较显著;确定的最佳喷施浓度为1.0 mg·L-1.  相似文献   

15.
油菜茬后直播杂交水稻对其生育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油菜茬后直播杂交水稻的品种选择和栽培技术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选用4个杂交稻品种分别进行油菜茬后直播和正常季节育秧移栽,对比两种处理方式下杂交稻的生育特性及产量性状。结果表明:与育秧移栽相比,直播杂交稻生育进程加快,全生育期缩短14~22d,水稻分蘖势较强,单位面积的茎蘖总量较大,单株有效穗增加,但穗着粒数和实粒数均明显降低,最终单株产量与育秧移栽无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大垄双行,整薯播种。在同一密度下对不同行距间的各指标进行比较及单因素方差分析。旨在为马铃薯生产和机械化作业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12株·m~(-2)和9株·m~(-2)的种植密度下,主茎数、结薯数、产量都是随行距的增加而呈现递减的变化趋势;在7.2株·m~(-2)的种植密度下,主茎数、结薯数、产量是随行距的增加而呈现增-减-增的变化趋势;同一密度下,淀粉含量随行距增加变化不明显,大部分维持在15%~16%之间。总体来看,同一密度下不同行距间对主茎数、结薯数、产量及淀粉含量的影响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中晚熟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这些品种中对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倒伏率,其次是穗位,其他农艺性状对产量影响较小,秃尖长和穗粗对产量的的影响最小,其关联度仅为0.261 3和0.208 1。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研究施肥种类及施用量对菘蓝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化肥、有机肥、沼气渣均能促进板蓝根及大青叶生长和产量形成.沼气渣(3万kg/hm2)、尿素(112.5 kg/hm2)配施的板蓝根和大青叶产量分别比对照(不施肥)增加45.4%和23.7%.沼气渣和尿素配施增产效果优于单施化肥、有机肥和沼气渣.在实际生产中,建议板蓝根药材生产大田施肥为沼气渣3万kg/hm2和尿素112.5 kg/hm2.  相似文献   

19.
不同播期对夏播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笔者进行了不同播期对夏播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参试品种的生育期随着播种日期的延迟而缩短,主要是生育后期缩短,生育前期/生育后期的比值随着播种日期的延迟而加大。2)开花数、结荚数和结荚率随着播种期的延迟而增加。3)不同播期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间差异明显。4)北京地区夏播大豆最适播种期为6月22日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