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东北春麦区是中国强筋小麦重要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该麦区强筋小麦育种和产业化进展较大:创建的强筋小麦育种高效技术体系已成功运用于东北春小麦育种之中;选育推广的优质高产多抗强筋小麦新品种,使当地小麦主导(栽)品种实现了强筋化;创建的强筋小麦基因库和多赢产业化模式,为东北春麦区强筋小麦育种和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与物质保障。本文总结了东北春麦区强筋小麦育种进展,分析了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重点讨论了未来强筋小麦育种和产业发展的方向,并提出一些策略与建议,以期为推动东北春麦区乃至中国强筋小麦育种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品质和产量同步改良是小麦育种的重要目标.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本研究利用来自CIM-MYT的优质小麦叶考拉F70(Yecora F70)进行品质育种,先后育成优质面包小麦品系京771和中作8131-1、中优9507、中优206等三个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产量水平得到逐步提高.中优206较好地实现了优质和高产的结合.中作8131-1及其衍生系已成为中国小麦品质育种的重要优质源之一.本文系统介绍了Yecora F70及其后代在品质育种中应用的最新进展,目的是为中国小麦品质育种提供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3.
为及时筛选出既优质又高产的小麦新品种,进一步优化河南省新乡市强筋小麦品种结构,促进我市大面积优质小麦单产的进一步提高,2008—2009年度继续设置了强筋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研究国内外优质小麦育种趋势的基础上,认真筛选亲本材料,针对高产、稳产、优质、早熟、矮秆、多抗、广适的育种目标,依据优×优亲本选配原理,以豫麦47为母本、小偃54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高产、优质、强筋、矮秆、早熟、抗病、抗倒、广适小麦新品种怀川916。2011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11024。  相似文献   

5.
拉贾拉姆博士从事小麦育种研究50多年,在布劳格博士创立的国际小麦育种的基础上,实现了CIMMYT小麦育种全球化,主要贡献包括四个方面:(1)大规模开展冬春杂交,在产量、抗性和适应性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2)将慢锈性理念系统融入小麦育种项目,成功培育并在全世界推广高产慢病性品种;(3)耐酸性土壤和耐旱育种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4)先后育成481个高产抗病优质小麦新品种,在51个发展中国家年推广种植6 000万hm~2;他还为发展中国家和CIMMIT、ICARDA等国际组织的人才培养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洲元9369系山东洲元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小麦育种中心以优质面包小麦PH82-2-2为母本,以自选具有超高产基础材料的866-34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多代选育于2003年育成的优质高产强筋小麦新品种。2004年参加山东省区试;2007年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本文依据“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方针,对生产上种植的克字号小麦通过系谱跟踪,揭示了克字号小麦不同生态类型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选育的规律。据此,作者认为:①采用多亲多次的阶梯式复合杂交是春小麦生态育种中进行多抗性新品种选育的主要途径;②采用搭梯上楼、步步攀高的方法,选育突破性的品种;③小麦品种多抗性是稳产的重要保证;④以常规育种为主、多种途径相结合,组建不同生态类型的动态基因库,加强种质资源研究,不断提高育种水平。  相似文献   

8.
郑麦366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采用系谱法经过连续9年的定向选择和鉴定育成的优质、强筋、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是所承担的河南省“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以及国家“十五”863高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郑麦366于2005年通过国家及河南省品种审定,已申报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并获公告。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为了增加水稻产量,促进稻作持续发展,育种科研人员进行了长期的艰苦研究,不断选育出适合各地种植的水稻新品种。要培育"高产、优质、抗性强、适应性广"的水稻新品种,除了育种者的辛勤劳动之外,优异种质的发掘、研究和利用在育种中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不同品质类型小麦优质高产群体氮效率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给小麦分类栽培措施的确定提供依据,于2000~2002年在扬州选用5个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品种,通过不同类型小麦氮肥运筹调控试验,研究了小麦优质高产群体与普通群体的氮效率差异.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群体类型间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吸收效率表现为强筋和中筋小麦优质高产群体高于普通群体,而弱筋小麦优质高产群体略低于普通群体;氮素利用效率则表现为强筋小麦优质高产群体低于普通群体,中筋小麦两者之间相近,弱筋小麦优质高产群体高于普通群体;不同群体的氮收获指数差异表现为优质高产群体与普通群体相比互有高低;不同类型专用小麦的各氮效率指标与籽粒产量及蛋白质含量之间表现出不同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水稻抛秧高产高效原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证明了水稻抛秧技术高产高效,本文对其原因作了浅析,由于抛秧具有秧苗根系保护好、成活率高、分蘖早、节位低、通风透光好、生育后期的冠状结构、光合生产率高、根叶活性增强、病虫害轻等优点,所以抛秧的秧苗穗大、子粒饱满、千粒重增加,并且抛秧技术省工、省力、节约成本,既增产又增效。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西部水稻优质、高产新品种筛选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扎实推进我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提高我省西部水稻生产综合效益,满足市场上对优质稻米越来越强列的需求,吉林省农科院从2009年~2011年在镇来县老稻区开展了优质水稻新品种筛选试验。通对2 a的试验、示范,初步筛选出5个比较适宜西部老稻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冬小麦高产高效应变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探讨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小麦生产的影响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针对当前中国小麦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搜集整理中国北京1951-2007年小麦越冬前的气温数据,以及河北省赵县、高邑县、任丘市,河南省郑州市、新乡县,山东省济南市、兖州市等三省7地近年来小麦越冬前的气温数据,研究分析中国北方冬麦区小麦越冬前积温变化规律,提出根据气温变化调整播种期的理论依据和具体措施.结合多年试验结果和生产实践,研究提出根据优势蘖理论调整基本苗,根据小麦水肥高效利用原理和节本增效原则节省返青水和节省氮肥用量.结果表明,应在传统播期基础上推迟播期5~7 d,基本苗应控制在12万~20万株/666.7m2,一般年份不灌返青水,在习惯施氮量的基础上减少氮素1~3 kg/666.7m2,建立以调整播期、调整基本苗和省水、省肥为核心内容的冬小麦高产高效应变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东北高纬度地区亚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阐述了东北高寒地区种植亚麻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茬、整地、种子处理、除草剂的选用等。适时播种,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合理搭配,选用优良种子和合理的种植密度,利用机械收获是丰产、丰收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水地春小麦新品种(系)的丰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评价小麦新品种(系)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丰产稳产性,应用高稳系数(HSC)法与常规分析方法相结合对2001~2002年甘肃省水地春小麦区域试验东、西片试区19个参试品种(系)的丰产性与稳产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东片参试品系98SN146、93元-7、CM4860以及西片参试品系91D58-4、石1269、酒86141的标准差、变异系数和HSC值较小,HSC值分别为26.78%、27.69%、27.73%、18.07%、18.14%和22.42%,说明这些品系的丰产稳产性较好。研究表明,用高稳系数法评价小麦新品种(系)的丰产稳产性是可行的,将两种方法结合应用能更准确地反映小麦新品种(系)的丰产稳产性。  相似文献   

16.
对比研究分析了高油、高淀粉玉米杂交种与普通杂交种的主要生育特点.结果表明,两者产量和品质有差别,高油杂交种的产量主要限制性状是千粒重低,灌浆和中后期脱水速度相对较慢,成熟时子粒含水量偏高,油分积累效率高,但完成全程油分积累的时间滞后,抗衰老能力偏弱.高油种质遗传基础狭窄问题较为突出;高淀粉杂交种乳熟中期前灌浆速度相对较慢,乳熟中后期淀粉积累效率较高.同时探讨了培育高油、高淀粉玉米杂交种的主攻目标性状。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优质食味粳稻品种在江苏淮北地区的推广应用,于2019年引进17个优质食味粳稻品种,以徐稻9号为对照,从生育期、抗逆性、丰产性、品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的17个品种均能在安全齐穗期内齐穗(该地区安全齐穗期为9月15日前),生育期均处于安全期范围内。比对照增产的品种有7个,其中瑞华1903产量最高,达10888.5 kg/hm^2;圣稻022生育期最短,仅131 d;南粳518株高最矮,为95.7 cm。品质测定结果显示,武运粳1706整精米率和直连淀粉含量最高,分别达75.0%和16.2%;南粳5718、南粳518、南粳2728直链淀粉含量在10.0%左右,为优良食味粳稻品种。通过产量水平、农艺性状、生育期和品质等综合分析认为,供试品种中南粳518、南粳2728丰产性较好、株高较矮,且均为优良食味品种,生产中不仅产量潜力高、米质较优,同时早熟能有效规避低温危害和缓解淮北地区稻麦茬口季节紧张矛盾,适合淮北中熟中粳稻区人工栽插、机插和直播条件下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高产优质甜玉米新品种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华  王子明 《玉米科学》2017,25(3):38-42
试验以33个甜玉米新品种为材料,进行两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分析各品种的产量、品质、抗性及其他农艺性状,筛选满足市场需求适合广东种植的高产优质突破性甜玉米新品种。结果表明,广良甜31、粤甜28等6个甜玉米新品种产量均比对照品种粤甜16号增产5%以上,甜度高甜,果皮薄或较薄,两年品尝评分平均值均达87.5分以上,综合抗性好,是高产优质新品种。广良甜31产量最高,粤甜28品质最好,圣甜2号生育期最短。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适合宁安市种植的优质水稻品种,特选取五优稻1号、五优稻3号、五优稻A、五技选98-1、五源2000-2、五常03-88、松粳1号、2000-17、哈04-19等17个品种的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五优稻3号成熟度好、商品性佳、产量在17个参试品种中最高,可达616.7 kg/667 m2;其次是哈04-19产量为610.8 kg/667 m2,可在2008年扩大面积继续试验。  相似文献   

20.
高产、高蛋白夏大豆新品种中豆8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选用多个优良亲本经复合杂交育成的中豆8号产量高,在南方夏大豆区试中居第一位。蛋白质及蛋白质与脂肪总量分别高达49.61%和66.72%,百粒重18g,粒近圆形,外观品质优商品性好,是一个集高产、优质、多抗、综合性状优于一体的夏大豆新品种,适宜长江流域中下游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