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公众满意度对绿道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广州市2号绿道白云山风景区段的绿道为研究对象,对该区段的绿道使用者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IPA分析法对影响公众满意度的10项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公众对绿道的环境舒适度和安全性满意度最高,属于其优势区域;绿道的配套设施、到达方便性以及管理服务则是公众期望值较高但满意度很低的指标,这三方面应该作为今后白云山绿道升级改造的重点内容。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对白云山绿道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句容绿道为例,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绿道骑行者进行满意度测评,包括基于SPSS平台构建绿道骑行者满意度评价体系、进行问卷调查和数据测评分析、提出提升和优化句容绿道的措施等,并对研究的过程进行总结和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绿道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乡村绿道的满意度影响因素,对于今后开展城乡绿道网络构建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文章以黄山市徽州绿道为例,对绿道使用者进行问卷调查,基于SPSS平台,通过相关性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等方式,对徽州绿道的使用满意度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影响绿道满意度的4个主要因素(交通便捷程度、机非混行道设置、自然景观、环境卫生);指出徽州绿道的优势与不足,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斯洛文尼亚国家慢行绿道网络建设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道已成为我国现代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许多绿道建成后,其公众使用率并不尽人意,绿道的管理维护与长效利用或将成为新的研究课题。欧洲国家斯洛文尼亚因其完善的绿道网络规划建设、良好的骑行环境和周到的骑行旅游服务,被誉为"骑行天堂"。文章通过对相关资料文献的整理,从政策法规、战略规划、配套服务、运营模式等方面介绍了斯洛文尼亚国家慢行绿道网络建设与实践经验,并为我国城市绿道建成后有效利用以及自行车旅游产业发展等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绿道实践正在国内火热展开,其中社区级绿道作为绿道网络的最末端,与公众关系最为紧密,但目前有关社区绿道建设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长沙为基地,通过行为测绘、问卷调查与现场访谈的方法展开调查与研究,以了解使用者在社区绿道中的行为特征与活动情况、对社区绿道的现状评价以及未来建设期望形式和建后影响等的看法,以期为绿道规划建设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海岛绿道作为一种具有特殊景观风貌的绿道,在满足一般绿道作为绿色基础设施功能的基础上,更要突出对海岛自然、文化景观的保护与串联功能。游客作为绿道的主要服务对象,其游览体验质量会对绿道建设产生很大的影响。文章从海岛绿道游客体验需求角度出发,以福州市平潭北部绿道为例,确定影响游客体验满意度的20个因子,运用IPA分析法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平潭北部绿道需重点提升文化景观知名度、道路交叉口通行、交通指示连续性、夜间照明、骑行坡度、慢行设施分布情况等因子,并从突出海岛景观特色、提升骑行体验感、加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分段打造多主题游览路径4个方面提出改进建议,为我国海岛绿道建设与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全域旅游理念和适宜性评价理论,对桂林城区至阳朔县区域绿道网选线规划展开重点研究。采用实地踏勘、问卷调研等方法,首先对区域现有旅游资源状况和绿道建设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绿道网规划选线目标,即南拓北线漓东绿道,同步建设漓西绿道,并结合桂阳绿道、漓西绿道两条主干绿道,打造中部绿道网,构建“桂-阳”全域旅游郊野型绿道网。其次采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等定量方法构建适宜性评价结构模型,确定地貌、景点资源、水资源、村镇、商业资源5个一级因子指标及权重,利用GIS技术生成综合适宜性分析图,结合已有道路和资源进行修正后获得绿道网选线布局。最后对绿道分级、驿站站点间距、配套服务、综合道宽度等建设提出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8.
追溯绿道的源头有助于准确把握绿道概念及规划建设重点,本文重温历史上绿道的经典,提出绿道概念其重要意义是将现实中一些分散的生态节点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系统,最大限度地优化生态系统,建立优美的可持续的自然环境。绿道工程应在区域层面进行资源考察的基础上,提供一条将城市里一颗颗绿色"珍珠"串联起来的线绳,使其形成一个系统整体。绿道建设不应是大兴土木的工程、一蹴而就,不仅需要政府部门规划选线、用地改造的强制性扶持,更需要规划设计师和公众对绿道真正意义及内涵的理解,以构建出中国特色的理想栖居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9.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广州绿道景观评价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德尔菲法对广州绿道景观评价因子体系及因子权重、评价模型进行研究,筛选出4类19个绿道景观评价因子,并建立了评价模型公式,可应用于绿道规划建设方案评选及现有绿道的景观升级改造等方面。通过因子权重研究,绿道的适用性及生态性指标对绿道整体景观影响较大,观赏性次之。  相似文献   

10.
以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新浪微博社交网络数据为资料来源,运用ROST6.0信息挖掘软件对其客源地、移动模式及偏好进行分析,以及就游客满意度评价进行情感探测和反映问题分析,结果表明: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客源以河南省内和临近河南省的省市游客为主。游客最喜欢的景点和事物依次是玉皇顶、云海、九龙瀑布等。在游客出行目的方面,游客主要以避暑和观光游览为目的出行。在游客移动模式方面,游客通过自驾或乘坐其他公共交通方式到达白云山,在景区内可选择步行、坐电瓶车、乘坐客运索道等多种移动方式进行游览。在游客出游时间方面,游客更喜欢夏季和秋季出行。游客总体上对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印象是正面和积极的,同时反映出存在内部交通、环境卫生、管理服务、公共服务设施4个方面问题,据此提出提升策略,以期更好的促进其规划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景区游客交通组织、智慧交通设施管理、景区安防监控管理等方面展开了探讨,结合文化旅游风景区本身的特点及需求,对BIM技术在文化旅游风景区运维管理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并以武汉环东湖绿道为例,针对东湖绿道运维管理的特点与难点,在该工程中建立了基于BIM的绿道运维管理系统,为BIM技术指导旅游风景区的运维管理提供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2.
温榆河绿道作为市级绿道的一部分,对于北京市绿道系统的完善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以温榆河绿道昌平段建设工程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植物群落景观评价体系,从生态效益、美学功能两个方面选择了改善小气候、保护生态环境、色彩季相变化、观赏特征多样性等8个评价因子,计算各层次指标权重。邀请10名观赏者分别对10个典型植物群落景观进行评价,总结绿道植物群落景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景观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滨水绿道虽然承担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但也面临诸如生态胁迫、服务低效、空间浪费等问题,亟待对其发展建设进行主导功能的分类细化引导。文章以江苏省昆山市为例,在临近重要湖泊水系共176.1 km滨水绿道选线基础上,识别关键生态系统服务,分析雨洪调节、生境保护、休闲游憩和文化娱乐4种生态系统服务空间需求,采用K-means算法进行聚类分析,提取5类典型生态系统服务簇并识别类型特征,基于供需匹配原则对滨水绿道进行分段分类型规划,并提出空间发展导则。结果显示:昆山市滨水绿道根据不同生态系统服务簇特征可划分为5种类型,分别是郊野旅游型、生活休闲型、雨洪调蓄型、生态保育型、城镇发展型;可从要素设计、驿站建设与设置配置等方面进行差异化规划引导。在精明发展的时代目标下,应以此综合协调公众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多重需求并精准定位绿道多维服务功能配置,为滨水绿道的规划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周宁县自然生态和历史人文资源丰富。在绿道系统规划建设中,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景观资源,文章采用VRM系统,从地貌、植被、水体、色彩、毗邻风景、奇特性以及人文景观7个指标对周宁县的景观资源进行评价,为绿道系统规划选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国内绿道建设及理论研究为背景,对南昌市的绿道系统进行调查和分析,对城市绿道的总体规划布局、绿道建设的慢行系统、交通衔接系统、服务设施系统、标识系统、植物景观进行比较分析。同时,结合南昌市的城市自然地域特色和近远期绿地系统规划,总结现阶段南昌市绿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其不足提出了优化策略,以期为南昌市绿道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都市人群对健康需求日益递增的今天,慢跑健走等大众健身运动已经成为都市生活的新热点。城市居民在全民健康运动的大背景下,对现在城市开放空间有了新的需求。以北京望京地区为例,在现有绿道的基础上,通过现场踏勘,以公众健身需求为基点,同时研究大众健身运动与国内外绿道建设,重新提出该地区健身步道的设计方案,以期为该区域乃至其他城市绿道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关于绿道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尚不深入,存在对绿道内涵的理解具有片面性、绿道建设违反生态学原理等比较突出的问题。文章拟对惠州市红花湖环湖绿道和相关设施的规划设计进行初步探讨研究,并分析绿道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为日后开展广泛的绿道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绿道能够有力的连通城乡环境,引领城乡低碳、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城乡居民进行健身活动、亲近大自然的重要载体之一,并能促进城乡经济的迅速发展。通过对国内外"greenway"的起源和含义进行阐述与比较,阐明绿道建设的必要性及其对于城乡居民生活方式、出行方式的影响。并以济南市绿道建设为例,探讨分析了济南市绿道建设的现有基础和绿道分类,最后对绿道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运用使用后评价(POE)法对广州滨江绿道进行了实地踏查,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建立滨江绿道步行空间环境评价模型。研究发现,滨江绿道的使用者主要是周边的居民,不同路段因周边设施环境差异会引起使用群体属性及行为的较大差异,且路口过街可视性及照明设施等因子对评价的影响最大。通过POE研究,广州滨江绿道步行空间环境整体得分为E2(较好)评级,但部分指标得分与整体存在一定差距,绿道的混合功能开发及过街可视性等问题仍有待优化。  相似文献   

20.
绿道网络越大就越能充分发挥绿道的功能。西安、咸阳及西咸新区的绿道系统规划必须在大西安绿道网规划的指导下整体规划建设,使绿道网络发挥更好的作用。通过总结回顾国内外绿道系统规划理论和实践经验,文中以织补与共生为规划理念对大西安绿道网规划进行前瞻性研究,提出咸阳绿道系统规划,以期在推进大西安绿道网络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加快三大板块的融合共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