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利用宣城3种木本植物(侧柏、刺槐和楝树)1982—2020年的物候期观测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气温、降水和日照),通过SPSS、Excel等统计工具使用回归分析法、相关系数等统计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对植物始花期的影响最明显,日照和降水量次之;对侧柏始花期影响最显著的是2月,对刺槐始花期影响最显著的是4月;对楝树始花期影响最显著的是3月.  相似文献   

2.
《农技服务》2001,(5):7-9
<正> 进入21世纪的今天,国际上掀起了一股应用天然野生植物药的潮流。随着中国的经济和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全国各地对防止水土流失、医疗保健药物的开发利用及野生天然的中草药的开发利用卓有成效。目前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最新发现新一代天然抗癌  相似文献   

3.
植物抽提物防治植物病毒病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进行了 3种植物 (药菊、紫茉莉和板蓝根 )丙酮抽提物对不同病毒抑制作用的比较试验 ,结果表明 :稀释 5 0倍的紫茉莉根组织抽提物对TMV、CMV和TuMV的抑制效果最好 ,药菊次之 ,板蓝根最差 ;这几种植物抽提物对不同种病毒的抑制效果也有差异 ,紫茉莉根组织抽提物对TMV抑制作用最明显 ,对TuMV次之 ,对CMV稍差。另外 ,紫茉莉根组织的抽提物对病毒系统的抑制作用也较明显。  相似文献   

4.
我国植物分子育种研究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活跃、最令人鼓舞的前沿高新科技之一,它将在解决全人类所面临的能源危机、粮食紧缺和环境污染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以植物生物技术为基础的农业分子育种,为培育高产、优质、抗病虫及抗逆境的新品种或新品系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它有许多为传统的常规育种所不具备的优势。运用植物生物技术在理论上可以将各种来源的目的基因通过一定途径在植物受体细胞内实现遗传转化,从而达到改良作物遗传性状,培育优良品种的目的。这个外源基因在植物细胞中表达的整个技术路线包括:目的基因的分离和克隆;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内实现载体或非载体介导的基因转移;  相似文献   

5.
病原真菌是引起植物病害的一类重要的病原微生物。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病原真菌致病性分子机理研究的最析进展;评述了真菌致病基因研究的策略和方法;报道了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解析真菌对植物吸附,侵入,定殖和扩展过程的研究结果,并展望了该领域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6.
以皱花细辛的根状茎、叶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根状茎是最理想的外植体.通过不同的激素配比筛选发现,外植体在MS+6-BA2.0 mg/L+NAA0.5 mg/L的培养基中有利于诱导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80%以上;培养基MS+6-BA1.0 mg/L+NAA0.1 mgL最有利于芽的分化;组培苗最理想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5 mg/L,生根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上海主要绿地中景观灯与植物配置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悬挂造型灯的饰景照明、缠绕或覆盖灯串的轮廓照明以及运用泛光灯的泛光照明是景观灯与植物配置结合应用最广泛的形式;金属卤化物灯、高压钠灯和LED是目前上海植物造景中应用较多的景观灯类型;灯光颜色以黄、绿、红、蓝紫色系为主;景观灯的光照强度因光源类型及与植物的距离而存在差异,文章还分析了常见的景观灯配置形式对植物可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钾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一种成分。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选择性地吸收土壤中的水溶态钾离子。钾元素比较集中地分布在植物代谢最活跃的器官和组织中,如生长点、芽、幼叶等部位。钾对植物的营养功能包括:促进植物体内酶的活化,增强光合作用,促进糖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强植物抗旱、抗寒、抗盐碱、抗病虫害等能力,  相似文献   

9.
海南岛大戟科植物的地理分布和区系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海南岛大戟科植物区系地理成分进行统计、分析,对其分布、应用以及与周邻地区大戟科植物区系的关系进行初步研讨。区系特征归纳如下:(1)具有热带性质,北缘特征;(2)分布上差异显著;(3)与周邻的广西大戟科植物区系关系最密切,其次是与广东、越南、云南;(4)具有一定的古老性,特有成分少。  相似文献   

10.
葛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葛藤[Pueraria lobata (willd.)Ohwi.]又名葛,亦称野葛、粉葛、葛条,豆科多年生藤本,是中国的风土植物.葛属(Puerairia DC.)藤本,常具块根,叶为羽状3小叶复叶.总状花序腋生,有延长具结的总花梗,多数花簇生在节上;萼钟形,裂片深浅不等,上部2裂片连合,下部3裂片,中裂片较长;花冠蓝色或紫色,旗瓣基部有附属体及耳;雄蕊单体;子房近无柄,胚珠多数.荚果扁平,条形,缝线两侧无纵肋;有种子多数.全属约15种,分布于亚热带地区,东至日本,南至马来西亚.我国有12种,除新疆、西藏外,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广泛分布于各省,主产南方.葛生长于山坡林缘、路旁.为森林、灌丛植被中最常见的层外植物.年产量很大,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1.
湖南都庞岭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在全面调查都庞岭自然保护区的植被和植物资源的基础上,对该区的植物区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都庞岭自然保护区是南岭山脉植物保存较完好的地点,植物资源丰富,有土著种子植物171科、740属、1716种。本区热带科属多于温带科属,是湖南境内华南植物区系成分最丰富的地点之一,石灰岩特有(或适宜)植物丰富;无论是植物的种类组成,还是组成森林群落的优势种,本区具有南岭山脉植物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本区珍稀植物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非粮柴油植物资源的调查与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原料可持续供应是保证生物柴油产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了解不同地区非粮柴油植物资源的特点、分布及油脂和相应油脂甲酯的理化性质,是开发当地生物柴油植物资源、实现原料可持续生产供应的前提。本研究对北方地区植物资源最丰富的陕西省的非粮柴油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与评估,共采集到37份植物的种子或种仁并测定了其油脂性质。结果表明:37份样品含油率质量分数的变幅为10.0~62.8%;其油脂碘值、酸值、皂化值的变幅分别为43.43~129.44g/100g,1.89~57.92mg/g,124.18~367.00mg/g。然后,采用文献报道的公式模拟计算了与油脂甲酯品质紧密相关的5项指标参数。结果表明:37份样品油脂甲酯的十六烷值、运动黏度的变幅分别为34.86~63.08,2.67~4.19mm2/s;其密度、高热值及冷滤点的变幅分别为833.94~884.22kg/m3,33.40~42.91kJ/g,-13.10~15.60℃。根据测定数据和模拟数据比对柴油植物初步评价标准,筛选出有进一步研究价值的非粮柴油植物共11种,其中山桃、女贞、厚朴最具有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3.
对木兰科植物在合肥市园林中的应用现状、配置特点等进行了全面调查与分析。调查显示合肥市园林中所用的木兰科植物共有24种,隶属于6个属,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广玉兰,其次是白玉兰;最后对木兰科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科学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3种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目前土壤污染形势严峻,保护土壤刻不容缓,而植物修复技术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安全、有效的修复技术,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主要介绍了超富集植物、植物与微生物(动物)联合修复和植物与基因工程联合修复这3种植物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发展方向,并指出各技术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5.
城市园林绿化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而相关部门片面追求绿化率、绿量等指标,忽视植物景观的功能作用,忽视濒危植物的保护、入侵物种的泛滥和植物附属物带来的污染,导致城市植物景观单调、功能性弱,附属污染严重等问题。本文主要就城市植物景观中存在的植物附属污染现象及其产生原因、污染现状、危害情况及防治措施和方法等进行论述,旨在探讨该类污染现象最直接、最有效的解决措施和建设性对策。  相似文献   

16.
采取实地全面踏查的方法,连续3 a对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增城校区绿地内危害植物进行跟踪记录,包括外国入侵植物和本土危害植物。研究了这些植物的种类、原产地、株型、生活型、危害程度、危害趋势及植物生长习性等。结果表明:1)共有31科81种危害植物,其中菊科、禾本科、豆科、苋科所占比重较大;2)外国入侵种危害性比本土危害种更强,其中美洲起源最多;3)草本植物危害最严重,共有66种,占81.48%;4)多年生和1年生危害植物较多,分别占59.26%和24.58%,夏末和秋季为最佳防控期;5)一年蓬、小蓬草、牛筋草、白花鬼针草、假臭草等17种植物危害严重且扩散迅速,属需高度关注的高危种;6)危害植物的危害及蔓延具明显规律。这些研究结果能揭示广东省低强度养护绿地危害植物侵入及危害规律,并为该类低强度养护城市绿地的科学监控和高效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叶片图像特征数字化信息识别7种柳属植物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7种柳属植物的350枚叶片进行实验处理,测量所需的数字化植物特征,在单一指标判别分析中,仅有“长宽比”作为识别这7种植物的最有效的单一指标;在双重指标的判别分析中,“最宽处”ד叶脉值”、“最宽处”ד短弧距”、“最宽处”ד长弧距”、“周长比”ד膜周长比”、“短弧距”ד上外距”、“长弧距”ד上外距”这6组双重指标对7种植物的识别正确率均达到100%,同为最优双重指标。试验结果表明,上述6组最优双重指标可以完全识别出这7种植物。因此,基于数字化的叶片图像特征的信息识别物种是可行的,为今后植物物种识别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5种中国兰花RAPD反应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5种中国兰花为材料,提取了其叶片基因组DNA;以春兰叶片的基因组DNA为模板,优化了RAPD的反应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春兰基因组DNA的最适扩增条件为,25μL体系,Taq酶0.08 U/μL,dNTP 240μmol/L,Mg^2+1.2mmol/L,随机引物0.5μmol/L,模板DNA6.2 ng/μL;反应因子低于最适值,会导致扩增带数减少甚至无带;但若高于最适值,则会出现带的弥散或缺失.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不同营养液对吊竹梅、紫竹梅和鸭跖草3种植物进行水培研究,结果表明,配方B最适于紫竹梅的水培,而配方C则对吊竹梅的水培最有效,A配方对鸭跖草的生长有较好的促进作用。鸭跖草最易于进行水培繁殖。  相似文献   

20.
植物酯酶检测有机磷农药残留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固定方式、pH值、温度、农药浓度和显色剂类型对植物酯酶检测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影响,比较了两种固定方式检测农残的灵敏度,结果表明:离子交换法比微乳板法敏感性略高;固化酯酶的最适合pH值约为5.6,游离酯酶的最适合pH值约为4.8;固化酯酶与游离酯酶的最适温度相同,但固化酶活力对温度响应的峰型较游离酶略陡,不同农药对植物酯酶的抑制效果差异较大,其中敌敌畏最灵敏,对硫磷的灵敏度最差,且随着农药稀释浓度的增加,检测灵敏度逐渐下降。实验还发现,液体显色剂在室温40 min后显色能力显著下降,因此固体显色剂更适用于农残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