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日,山东省农科院棉花中心选育的红花标记抗虫杂交棉新品种—鲁05H9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红花标记"就像为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戴上了"防伪标签"。该品种开创了我国棉花红花性状标记育种的先河,在世界范围也尚属首例。  相似文献   

2.
王彤 《北京农业》2010,(11):52-52
日前,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棉花中心选育的红花标记抗虫杂交棉新品种一鲁05H9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不仅开创了我国棉花红花性状标记育种的先河,在世界上也尚属首例。专家称,红花标记为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带上了“防伪标签”。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棉花中心选育的红花标记抗虫杂交棉新品种—鲁05H9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不仅开创了我国棉花红花  相似文献   

4.
近日.山东省农科院棉花中心选育的红花标记抗虫杂交棉新品种一鲁05H9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红花标记”就像为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戴上了“防伪标签”。该品种开创了我国棉花红花性状标记育种的先河,在世界范围也尚属首例。  相似文献   

5.
红花标记杂交棉鲁05H9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红花标记杂交棉鲁05H9的选育方法、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为转抗虫基因红花性状标记杂交种,特有的外观特点成为其随身携带的"防伪标签",可直观地鉴定真假杂种及纯度。  相似文献   

6.
对红花标记杂交棉鲁05H9的不同种植密度、施肥方式进行大田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在鲁西区域土质粘壤土、肥力中等条件下,鲁05H9种植密度3.6万株/hm2且缓控释肥用量750 kg/hm2时能够获得最高纯收益;缓控释肥与常规施肥处理籽棉、皮棉产量均差异不显著,纤维品质有所提高,这符合棉花简化栽培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棉花主要形态标记性状的相关应用研究进展,旨在为形态标记性状在棉花遗传育种和分子育种中的应用提供参考。通过对我国目前具备形态标记性状的审定棉花品种进行分类和统计发现,芽黄标记主要被用于与不育基因连锁实现不育系在苗期的早期鉴定选择,有助于提高棉花杂交制种产量和效益,育成品种1个。鸡脚叶标记棉具有良好的冠层结构及光合生理特性,因此具有一定的早熟性、耐旱性和较好的抗病虫性,在三系杂交棉生产上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育成品种3个。红花标记作为非常直观的形态性状标记,可用于简便高效地鉴别真假杂种,其中山东棉花研究中心培育审定了4个红花标记新品种。腺体标记除了是直观的形态性状标记以外,还具有低酚少腺体的特点,山东棉花研究中心培育审定2个低酚标记的抗虫杂交棉新品种,邯郸市农业科学院与河北农业大学审定了3个抗虫低酚棉品种。其他形态标记如窄卷苞叶性状、红叶性状等在杂种优势利用方面也有较好的生产应用潜力。以上各类形态性状标记在棉花生产上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需进一步提高标记利用率,加强其应用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8.
鲁RH-1是山东省种子站牵头的棉花杂优组济阳鲁优棉花研究所与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选育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品种。该品种参加了1997~1998年全国抗虫棉区域试验.1999年全国和山东省抗虫棉生产试验。2004年4月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5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南抗3号"是南京农大棉花所选配的杂交棉新品种,1995年选育,2001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们于2000年引进和对照"苏棉9号"、"中棉所29"比较,结果表明,在沿海地区"南抗3号"有丰产性、抗虫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鲁棉研25号(原名GKZ29、鲁8H7)是由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最新选育的抗虫杂交棉,2005年3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4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冀杂1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2006年8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国审棉2006010),适宜在黄河流域棉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以红花标记杂交棉鲁05H9为材料,研究不同密度条件下缓控释肥对其生育进程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鲁05H9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生育进程稳定,施缓控释肥四桃比例更为合理,伏桃和早秋桃所占比例较大;随着密度增大,总产量提高,群体铃数也增加,但单株铃数和平均铃重降低,密度对单株铃数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缓控释肥可以提高平均铃重,同时影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密度和施肥方式的交互作用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在产量最高的4.2万株/hm2密度条件下,缓控释肥处理每公顷可以增收472元。因此,综合经济及环保效益,鲁05H9在黄河流域棉区可以结合较高密度和缓控释肥方式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GKz19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国审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优良品种,已通过国家审定和河北省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棉2006020号和冀审棉2006025号。  相似文献   

14.
湘杂棉12号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湘杂棉12号是利用高产优质棉花品种湘V101株系材料为母本,双价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石远321选系湘E-28材料为父本杂交配组育成双价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组合.该品种产量高,抗性好,2007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长江中下游流域棉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鲁棉研25号(鲁8 H7)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杂种优势利用课题组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最新选育的抗虫杂交棉.该杂交种表现杂种优势强,抗虫性好,纤维品质优良,具有良好的推广利用前景.鲁棉研25号于2000年参加山东省抗虫棉预备试验,2001~2002年通过了山东省抗虫棉区试;2002~2003年参加国家黄河流域区试;2004年参加国家黄河流域生产试验和山东省棉花生产试验;2004年12月25日获得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有效区域为山东省、江苏省(不含徐州地区);2005年3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4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中棉所53”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最新选育的高产型抗虫杂交棉新品种,2006年1月通过安徽省审定。  相似文献   

17.
湘杂棉7号是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抗虫杂交棉品种。200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8.
冀杂2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高产大铃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2007年11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在黄河流域棉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冀杂2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高产大铃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2007年11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在黄河流域棉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银棉2号是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邯郸农业科学院和北京银土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高产、抗虫、抗病三系杂交棉新品种。该品种于2003年参加国家棉花品种区试,该品种于2005年获得国家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同时3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该品种为我国第一个双价转基因抗虫三系杂交棉.可解决棉花常规杂交制种中存在的成本高、纯度难保证的问题,同时克服了三系杂交棉中胞质不育与产量呈负相关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