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自高句丽大武神王24年(公元41年)于《三国史记》记载"盛开梅花"以来,在许多诗、书画、建筑和工艺品上均能发现有关梅花的记录,但却很少发现有关亭梅和野梅的记录。韩国梅花研究院经过8年的全国性调查,发现了5株很有保存价值的梅花,并向政府提议将这5株梅花列为国家级文物。本文内容选自上述书籍,主要介绍国家级文物的古梅和名梅。  相似文献   

2.
梅花采种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生境与分布梅花又名干枝梅、红绿梅、春梅等,属蔷薇科李属落叶小乔木,株高可达10米。花芳香,多在早春先叶开放。梅花栽培品种繁多,通常有花梅和果梅两类。梅花喜光照充足、温暖而略湿润的气候。有一定的耐寒力,黄河以南地区选择背风向阳干燥的小气候环境种植可露地越冬。梅  相似文献   

3.
一代伟人毛泽东对梅花情有独钟,他爱梅、读梅、咏梅、听梅,与梅花结下了不了情缘。爱梅折射出一代伟人的生活情趣和人格追求;咏梅显示了一代伟人潇洒豪迈的气度、自信乐观的性格、百折不挠的精神与广阔高远的胸怀;听梅则是毛泽东坚毅乐观、潇洒从容的性格体现。梅花的品格和精神在毛泽东身上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梅花开于百花之先,我国十大名花之列。它与松、竹被誉为"岁寒三友",列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我国种植梅花的历史,据推算,至少已有3700余年。野梅(乌梅)是繁育多种花色梅花的基本材料,用它做砧木繁殖梅花抗性强、寿命长、花色艳。故而,开展野梅调查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2009年7月以来,我们组织多人,在鄂西北保康的黄堡镇寨湾村、歇马镇的萝卜菜河、后坪的东流水、詹家坡和马良的苏家寨、鹫峰等地,驱车500km以上,步行达100km有余,开展了野梅及其伴生植物调查,并结合20世纪中、晚期以来我们断断续续在保康多处发现野梅分布的情况,基本弄清了保康的野梅分布及其伴生植物状况。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金露梅、京山梅花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金露梅种皮棕褐色,外被长绒毛;京山梅花种子棍棒状,两头尖,黄褐色;二者千粒重不足3g,属于极小粒种子。温水浸种对金露梅、京山梅花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发芽率以50℃水浸种发芽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生育种的方法 ,从酷似梅花的类梅资源中 ,选育出‘菊梅’杏与‘荷梅’杏两个新类型 ,可能鉴定后成为酷似梅花之观赏杏新品种 ,从而丰富了北方早春的观花乔木。  相似文献   

7.
该文简要介绍了梅花精神与梅州的关联,并从梅州古梅、新建梅花景点、梅州梅花的品类特点以及梅的副产品几个方面分析了梅州旅游的梅花资源。最后提出在梅州旅游中突显“梅”特色、创建“寻访古梅”旅游线路、建设观光梅园及举办梅花旅游节等设想。  相似文献   

8.
中国梅文化及梅花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梅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梅文化深厚的意蕴对梅花造景的产生和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梅花与园林要素结合,可形成"情"、"意"、"景"、"趣"交融的环境;此外,梅花与雪、月、鸟禽等结合,更能烘托梅花的清新明艳,提高园林审美情趣。在现代园林中,梅花应成为植物造景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园林造景中应借鉴和发扬古典园林中梅花造景的优良传统及其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9.
关于中国梅花走向世界的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着重从中国梅花资源、梅的应用价值、梅文化、科技成果、国际交流等方面,对中国梅花走向世界的优势加以分析,并对中国梅花走向世界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梅系中华传统名花与嘉果,深受广大地区人民所喜爱。近年梅发展甚快,栽培地区也扩展不少,尤以南梅北移,成效极为卓著。过去欧美引种中华花卉种质资源时,一向忽略香花小花种类。因此梅花及梅果之开发,包括国内外之规模推广与销售,现都提到了日程。梅花可以梅苗、大苗(含高接苗和行道树苗)、蕾期切枝、小盆景等大规模产销为重点,果梅有各种加工品,尤其是以梅酒、脆梅、话梅、陈皮梅等为重点。重视新形势下至经营、销售、出口要求与推广渠道并寓产业化于文化旅游等,实为梅产业化过程中应予重视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1.
南京梅,尤以钟山梅,始盛于六朝。今日梅花山以"天下第一梅山"的面貌饮誉于世。钟山梅可应用于观赏、食用等方面。今后应进一步挖掘钟山梅资源,高度发展梅切花、微型盆景、梅食品等的生产,并选育优质的花果兼用型、行道树等品种,尽可能满足消费市场及城市绿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杭州植物园从2009年开始的灵峰探梅景区整合提升工作。在已有的基础上,从完善园林景观、充实科学内涵、体现文化品味3个方面对整合提升进行了探索,目标是把灵峰探梅建设为国内一流的梅花专类园。  相似文献   

13.
在皖南、赣北地区的安徽省铜陵市、潜山县天柱山、歙县、黄山风景区和江西省的景德镇市瑶里镇5个区域进行了野梅资源调查。野梅在皖南地区有零星分布,在江西瑶里地区有断裂状分布。可以推测,在历史上皖南、赣北地区是有过野梅广泛分布的,只是由于种种原因而不断缩小范围。保护梅的野生资源,关键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梅花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名花之一,古典专类梅花名园有着悠久的造园历史和文化渊源。本文简要综述了前人对我国古典专类梅花名园胜地的起源、历史与梅花文化等研究进展。回顾和总结这些历史发展对我们传承梅花文化精神以及营建现代梅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史料的基础上进行逻辑分析,提出梅州命名来源路径为"梅花—梅溪—梅口—梅州";依史实否定"梅鋗说",并指出梅鋗与梅花的关联;"嘉应州"的名字也与"梅"相关。激励人们发扬梅花精神,建设美好梅州。  相似文献   

16.
梅花是中国传统园林喜用的主题植物之一。传统梅园所追求的赏梅意境是一种以传统文人的赏梅意趣为导向的、浪漫的梅园境界。传统文人所追求的"物我交融"的梅花审美取向在当代梅花专类园设计中仍然起到指导梅花种植和造景的作用。通过解析传统梅园美感生成机制,并以现代环境美学观点研究传统梅园的美感生成机制,指出梅园的环境美感是由感觉价值、形式价值和综合价值构成,并据此启发当代梅花专类园设计。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东湖"古梅园"的设计理念、建设内容和管理经验。同时对梅花大树移植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18.
莱州种植梅花历史悠久,现有大量的梅花种植专业大户开始涌现。梅花生产形成产业化,仅靠农民自发种植远远不够,必须解决好生产的规模化、规范化问题。为了推动梅花产业的发展,须成立梅花行业协会,订立协会章程、制度,规范会员行为,并对会员优先发放梅花新品种,优先进行技术培训,统一梅花盆景的销售价格。依靠科技谋发展,获国家专利的"大杏树嫁接梅花"技术将梅花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推向了一个新境界。  相似文献   

19.
无锡梅园作为中国近代第一座花卉专类园,自1912年首任园主荣德生购地建园至今,历经百年,经几代人精心打造,发展成今日之规模。目前,正在实施的梅品种国际登录园建设,传承了梅园深厚的历史文脉,弘扬了梅花精神,使百年梅园在新时代有了新发展。建成后,无锡梅园将成为国际登录梅品种权威所在地和种质资源基因库,从而也体现了中国在国际园艺届的地位,其科学价值十分重大。同时,这也是陈俊愉先生、二梅协会和全国梅花界同行对无锡的信任,对无锡梅花事业的肯定。本文从无锡梅园历史沿革入手,阐述了在无锡建设梅品种国际登录园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并介绍了登录园的设计理念和造园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