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耐热性不同的2个甘蓝品种种子进行热激处理,研究了热激处理对甘蓝幼苗耐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蓝种子经热激处理后,耐热品种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幅大于不耐热品种,不耐热品种叶片中的丙二醛(MDA)含量和膜透性增幅大于耐热品种,而耐热品种的热害指数小于不耐热品种。  相似文献   

2.
以耐热性不同的3个甘蓝品种(夏光、西园4号、京丰1号)为材料,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包括热激温度、热激时间2个因子)对种子进行热激处理,在苗期测定了热激处理对热害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激处理对甘蓝幼苗热害指数有显著影响,幼苗热害指数表现为:京丰一号>西园四号>夏光;得出了最佳热激处理组合为42℃,2.3 h。  相似文献   

3.
试验以"月光"番茄为试材,研究了热激处理对番茄幼苗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幼苗经过44℃、2h的热激处理后其抗冷性明显增加。热激处理提高了番茄幼苗叶片内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使幼苗在经低温伤害后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仍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经过热激处理的幼苗在经受低温伤害时其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4.
以巴两香蕉幼苗为材料,研究了热激处理对香蕉幼苗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42℃、2 h热激处理的香蕉幼苗抗冷性明显提高,其细胞质膜透性、MDA含量低于对照,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活性与对照相比均保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5.
选用抗虫棉和彩色棉(G hirsutumL.)4个品种,在幼苗生长的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热激条件(热激温度、热激时间),研究了热激对棉花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激刺激幼苗地上部生长,而抑制地下部生长。但48℃对地上部、地下部生长都有严重的抑制作用,可被认为是致死温度。根据热激效应综合判断,萌动期、42℃、2h是比较合适的处理组合,各因素间互作效应明显。不同品种对热激的反应存在差异,彩色棉中绿色棉和棕色棉间的差异明显;抗虫棉中品种间差异不大;抗虫棉与彩色棉间有一定差异,但似乎尚无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6.
热激处理对甘蓝种子活力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以耐热性不同的3个甘蓝品种(夏光、西园四号、京丰一号)种子为材料,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包括温度、时间2个因子)对种子进行热激处理.并通过热激处理试验,探讨了使甘蓝种子活力提高的最优热激处理组合,为生产上提供一定的处理水平参数.  相似文献   

7.
试验以耐热性不同的3个甘蓝品种(夏光、西园四号、京丰一号)种子为材料,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包括温度、时间2个因子)对种子进行热激处理.并通过热激处理试验,探讨了使甘蓝种子活力提高的最优热激处理组合,为生产上提供一定的处理水平参数.  相似文献   

8.
采用微热探针测量热导率系统, 从热物理学的角度测试了采后苹果果实热激处理对果实热导率的变化.结果表明,热激处理的苹果热导率平均值为0.330 W·m-1·K-1,未经热激处理苹果的热导率平均值为0.373 W·m-1·K-1,经热激处理的苹果果实热导率小于对照组果实的热导率,下降11%.说明苹果经热激处理后,可以降低果实的热导率,进而可能影响其对外界温度的适应,使其对果实高温的耐受力增强,对果实低温的敏感性降低.  相似文献   

9.
10.
热激处理对银杏种子贮藏期间浮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以银杏种子为研究对象,50℃热水为处理介质,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时间对常温贮藏期间银杏浮水的影响。对贮藏期间浮水率,PG和PE活性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热激处理能有效地抑制银杏浮水,且在本实验时间范围内,抑制程度随热激处理时间延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根系对涝渍土壤条件的适应性,通过人工模拟涝渍胁迫,从形态和生理两方面探讨了涝渍胁迫对2年生白桦实生苗根系的影响。试验分为对照,渍水和淹水3个处理,处理时间为36d。结果表明:1)渍水和淹水处理下都使根部产生不定根,渍水处理产生不定根多于淹水处理;2)在淹水处理下,根系干物质含量显著低于对照;3)POD的活性变化与SOD活性变化相同,渍水和淹水处理下,SOD和POD活性都显著高于对照;4)淹水处理下,根系中的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5)3个处理之间脯氨酸含量差异显著,渍水和淹水处理下,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表明白桦根系通过生成不定根和生理生化的改变,从而降低在涝渍胁迫对根系的伤害。  相似文献   

12.
血红素加氧酶(heme oxygenase, HO)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敏感的和高活性的血红素分解代谢过程中的限速酶。本文揭示了白桦BpHO在非生物胁迫及信号诱导调控的表达特征,为该基因在白桦中代谢调控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通过前期研究获得了白桦HO基因,命名为BpHO,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了白桦BpHO基因的分子结构特征,利用重金属镉(Cd)、盐(NaCl)以及4 ℃低温进行非生物胁迫处理,利用硝普钠(SNP)和水杨酸(SA)进行信号诱导,分析BpHO的表达特征。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全长855 bp,含有完整的开放读码框,编码284个氨基酸(Genebank登录号:KJ197335)。BpHO为不稳定类疏水性蛋白,不存在信号肽,也不具有跨膜能力,α-螺旋、延伸链、无规则卷曲分布于整个蛋白。分子进化分析结果表明,白桦BpHO基因与葡萄的遗传距离较近,说明二者亲缘关系较近;与大豆、菜豆、豌豆的遗传距离较远,说明其亲缘关系较远。非生物胁迫结果表明,BpHO基因的表达水平随非生物胁迫处理时间的不同而上下波动,但在处理6 h后BpHO基因对4种非生物胁迫处理都上调表达,说明BpHO基因对非生物胁迫具有响应。信号诱导结果表明,外源NO调节了BpHO基因的转录表达,调控血红素加氧酶的合成。SA也参与了BpHO基因的信号调控。盐、低温、重金属镉胁迫均能促进BpHO 的表达,但响应模式不同。   相似文献   

13.
在青海省大通东峡林区的白桦林中,用钻孔法取汁,4月中旬开始溢出,5月中下旬终止,产汁量周期变化过程用修正的Logistic曲线方程模拟,效果理想(R=0.986)。一天中白天产汁量占60%~62%,夜里不超过40%,日产汁高峰出现在12:00~16:00时区。产汁量与树木胸径大小没有直接关系,采汁方向不影响采汁量,桦汁中含11种氨基酸,19种微量元素,还有糖类和少量维生素。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南移养殖仿刺参在高温胁迫下的应答特征,测定了南移仿刺参在不同温度下热休克蛋白基因hsp10、hsp60、hsp70和hsp90的表达变化,以及不同温度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和溶菌酶(LSZ)的活性变化。结果发现,实验组(20 ℃、24 ℃、28 ℃、32 ℃)相比于对照组(16 ℃),仿刺参热休克蛋白基因的表达量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尤其在28 ℃和32 ℃高温组中,各基因的表达量显著提高。其中,hsp70相比与其他基因对热胁迫更为敏感。,在28 ℃胁迫下,南移仿刺参群体(N组)和北方群体(S组)肠道组织的对比中,N组表达量随时间增加的变化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S组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除hsp70外,S组其他基因在各个时间点的表达量都低于N组。S组和N组体壁中SOD和LSZ活性随着温度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T-AOC、CAT、ACP 和AKP的活性随温度升高呈下降趋势。;除28 ℃下S组T-AOC和CAT的活性低于N组外,在其他温度下,S组的各个酶的活性都高于N组。结果表明,仿刺参南移群体在南方地区经历了一周年的养殖后,表现出了更高的温度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15.
应用^3H-Dex放射配体结合的Scatchard分析和^35S-蛋氨酸体外标记法分别测定了环境温度40℃应热应激时,鸡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最大结合容量、平均衡角离常数及其热休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采用样地调查的方法,对白桦次生林抚育间伐(F-T:平地,强度间伐;S-T:坡地,弱度间伐)3 a后林分生长、径级结构和林下植物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抚育后乔木群落和白桦种群的平均胸径、平均冠幅有增加趋势,但不显著(P>0.05),树高无显著变化。对位于平地的林分进行强度间伐后,乔木群落大径组(25 cm≤DBH<37 cm)比例提高8%,白桦种群大径组比例提高5%。对位于坡地的林分进行弱度间伐后,乔木群落大径组和白桦种群大径组比例分别提高5%和23%。抚育后,林下灌木层物种丰富度降低,F-T、S-T灌木层物种数分别比各自对照降低了42.9%和52.9%,草本层物种丰富度升高,F-T、S-T分别增加了22.2%和71.4%。珍珠梅、白花碎米荠、猴腿蹄盖蕨、蚊子草和宽叶薹草的重要值均增加,红松、东北茶藨子、花楷槭,刺玫蔷薇、细叶苔草和羽节蕨的重要值均降低。抚育后灌木层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降低,草本层各指数均升高。综上,从短期(3 a)效果看,抚育间伐有促进白桦次生林径向生长和提高大径组比例的趋势,利于林下草本植物的更新和多样性的提高,而灌木层更新受阻,多样性降低。  相似文献   

17.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比较蜡蚧轮枝菌不同菌株VL17和VL18菌株菌丝和分生孢子耐热性的差异,喷雾接菌法测定两菌株高温胁迫下的杀蚜毒力,qPCR法研究高温胁迫后热激蛋白sHsp和Hsp70基因的表达量,初步探索热激蛋白抗高温胁迫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VL18菌株菌丝和分生孢子对高温的耐受性显著好于VL17菌株,34℃时VL18菌株的菌落直径比VL17大63.16%,37℃时VL18分生孢子萌发率比VL17高103%;温度高于31℃时两者的杀蚜活性差异显著,37℃时VL18对蚜虫的校正死亡率比VL17高166.67%;42℃时胁迫相同时间,VL18的sHsp和Hsp70基因表达量均高于VL17,胁迫120min时VL18的Hsp70和sHsp基因表达量分别是VL17的16.97倍和63.74倍。两菌株sHsp基因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Hsp70基因。通过比较分析认为小分子热激蛋白sHsp对蜡蚧轮枝菌抗高温胁迫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