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鲜香菇为主要原料,切丁后进行卤煮和调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卤香菇丁、香菇精、食盐、白砂糖为主要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利用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确定香菇粥伴侣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香菇粥感官品质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卤香菇丁添加量食盐添加量香菇精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该配方中各组分添加量为卤香菇丁10%,香菇精0.04%,食盐0.20%,白砂糖0.15%。在此条件下制得的香菇粥伴侣配方清洁、口感鲜美、风味突出,既有香菇原有的风味,又有卤制的滋味,且产品真空包装于105℃,30 min的高压灭菌后卫生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牛肉酱的基础上加入香菇、葛根粉制作香菇葛根牛肉酱。研究豆瓣酱、牛肉、葛根、香菇添加量对产品感官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豆瓣酱添加量35%,牛肉添加量20%,香菇添加量8%,葛根添加量1.5%,产品的感官评价最优。按此添加量制作出的香菇葛根牛肉酱,不仅提高牛肉酱的营养保健价值,色泽、口感、风味都优于传统的牛肉酱。  相似文献   

3.
研究香菇粉、黄油、绵白糖、小苏打的添加量对香菇饼干的口感、色泽及状态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优化确定香菇饼干的加工工艺及配方。香菇饼干制作的各因素最佳配比为面粉(普面∶低筋=3∶1),再以面粉为基准,香菇粉添加量4%,黄油添加量50%,绵白糖添加量20%,蛋液添加量25%,小苏打添加量0.7%,食盐添加量0.5%。此方案切实可行,所制产品口感酥脆、色泽优良、甜度适宜,具有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4.
采用智能控制仿天然风干和烘烤干燥加工腌腊高原冷水鱼,比较不同干燥方式对产品水分含量、水分活度、硫代巴比妥酸值(Thiobarbituric acid value,TBA)、色泽、质构特性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显示,2种干燥方式对水分活度与水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烘烤风干组硫代巴比妥酸值(TBA)显著更高(p0.05)。仿天然风干产品色泽红亮,硬度较小,弹性更好。2组共检出挥发性风味物质31种,Ⅰ组检出24种,相对含量90.42%;Ⅱ组检出22种,相对含量为94.25%,挥发性风味物种类和对产品风味贡献较大的醛类Ⅰ组显著高于Ⅱ组,表明仿天然风干条件有利于腌腊高原冷水鱼整体风味物质的形成,可为高原冷水鱼的产品研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原料体系对大豆蛋白挤压组织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DS32-Ⅱ型双螺杆膨化机,试验研究了原料体系中蛋白质含量、油脂含量、淀粉含量和水分含量对挤压过程及产品组织化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蛋白质含量可促进挤压组织化的作用;添加适量油脂和淀粉能促进挤压稳定性、组织质量,以及挤压产品的风味与口感。挤压产品的适当水分含量为45%~55%。  相似文献   

6.
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香菇、胡萝卜、菠菜、食盐、淀粉对产品感官品质的影响,并对影响产品品质、风味的主要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得到速食菌汤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各成分的最佳添加量为香菇20.2%,胡萝卜9.6%,菠菜7.6%,食盐2.5%,淀粉3.3%,鸡蛋55.6%,味精0.1%,鸡精0.2%,白砂糖0.8%,干姜粉0.1%。  相似文献   

7.
为开发一种新型香菇调味料产品,以香菇为原料,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优化了香菇调味料的配方。结果表明,香菇调味料的最佳配方为谷氨酸钠添加量6.5%,食盐添加量2.0%,白砂糖添加量3.0%,麦芽糊精添加量5.0%,呈味核苷酸二钠添加量0.5%。在此配方条件下,所制得的香菇调味料味道鲜美、味觉丰富,具有香菇典型的特殊鲜香味感。  相似文献   

8.
以银杏为原料,采用微波技术开发膨化银杏饼。研究了淀粉种类和干燥水分含量对银杏饼感官品质和膨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淀粉种类和干燥水分含量对银杏饼的感官品质和膨化率都有一定的影响;与其他淀粉相比,添加糯米淀粉制备的银杏饼感官品质好、膨化率高;水分含量过大过小都降低了银杏饼的膨化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膨化银杏饼的最佳工艺为微波功率用中火,银杏饼厚度3 mm,微波时间80 s,水分含量12%。  相似文献   

9.
白菜基可食性蔬菜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增稠剂添加量、甘油添加量和工艺条件对白菜纸性能的影响,通过优化试验,确定白菜纸的最佳配方和工艺。结果表明,海藻酸钠、玉米变性淀粉、明胶、CMC和甘油的最佳添加量分别为1.2%,3.0%,0.4%,0.4%,2%。最佳工艺参数为:干燥温度60℃,时间6h。以抗拉强度高为优选原则,得到最优的因素水平组合为:CMC添加量为0.4%,玉米变性淀粉添加量为1%,明胶添加量为0.2%,海藻酸钠添加量为1.6%。在此条件下,白菜纸的抗拉强度为5.98MPa。  相似文献   

10.
以豆渣为原料,对豆渣干燥处理后,通过粉碎、过筛、造粒、干燥、压片等工序,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制成低热量、富含膳食纤维的咀嚼片。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豆渣添加量40%,黏合剂(微晶纤维素)添加量15%,润滑剂(硬脂酸镁)添加量1%,木糖醇添加量11%,与奶片对比,豆渣口嚼片中膳食纤维含量多于奶片,而蛋白质、多糖和水分活度等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速冻褐蘑菇的加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褐蘑菇为原料,经原料挑选、护色、杀青、速冻、镀冰衣和包装等工序制得速冻褐蘑菇。该工艺不仅能够延长褐蘑菇的保鲜期,且能最大程度地保持其色泽、风味和营养,是褐蘑菇的一种新型保鲜方法。  相似文献   

12.
静态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蜜柚中乙醇和乙醛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与优化了静态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蜜柚中乙醇和乙醛含量的色谱条件,其最佳平衡温度为80℃,平衡时间为45min,乙醇和乙醛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3.29%和95.58%;应用该方法研究了不同膜包装的蜜柚果实冷藏期间乙醇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用不同厚度的聚乙烯膜包装,随膜厚度的增加,蜜柚果实乙醇含量明显升高,对果肉风味的影响加大,以微孔膜包装的蜜柚果实贮藏效果最好,可保持其良好的风味品质。  相似文献   

13.
以传统风味葵花子的生产加工技术为基础,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酸甜风味葵花子的最佳调味液配方和加工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酸甜风味葵花子的最佳调味液配方为:白砂糖20%,蛋白糖1%,柠檬酸4%,食盐1%,桂皮2%,八角4%,甘草3%,小茴香2%,丁香1%;最佳加工工艺条件为:焖煮时间0.5h,烘干温度70℃,烘干时间6h。按此配方及加工条件制得的酸甜风味葵花子香味浓郁、酸甜适口、入味均匀、质地与脆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栅栏技术优化即食调味罗非鱼片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得到风味良好无"土腥味"的罗非鱼即食鱼片,以罗非鱼肉为原料,研究了前处理、烘干方式、杀菌方法、pH值、水分活度和低温处理等多种栅栏因子对即食调味罗非鱼片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质量分数3%的食盐清洗,醋酸调节pH值5.6~5.7,调味后烫煮,产品水分含量45%~50%,水分活度为0.88~0.90,真空包装后低温处理48 h,巴氏杀菌(80~85℃,30 min),可得到美味的休闲即食调味罗非鱼片。  相似文献   

15.
香菇柄松加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干香菇柄为原料,探讨香菇柄松加工中主要工艺参数的最佳组合及辅料的最佳用量,进而得到香菇柄松加工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辅料添加量的最佳配比为食盐3%,白砂糖6%,酱油1.0%;工艺参数的最佳组合为一次烘烤温度70℃,时间90 min;二次烘烤温度60℃,时间55 min。  相似文献   

16.
贮藏温度和包装对青脆李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PE薄膜包装和高效乙烯去除剂对青脆李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色泽和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贮藏温度越低,越有利于保持青脆李的新鲜度和风味;聚乙烯(PE)薄膜包装具有较好的保绿与保脆作用。青脆李采用0.03mm厚的PE薄膜包装在0~1℃条件下贮藏70天,果实完好、脆绿、新鲜、风味浓郁。  相似文献   

17.
以新鲜葛根为原料,采用制片、干燥、粉碎等工艺制备葛根全粉,以全粉的碘蓝值、色泽为评价指标,研究了护色剂、护色时间、蒸煮时间和热风干燥温度对全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烘干温度是影响碘蓝值的主要因素;最佳制备工艺参数:护色剂及质量分数为0.35%柠檬酸和0.30%焦亚硫酸钠,护色时间60 min,蒸煮时间16 min,烘干温度60℃。  相似文献   

18.
以乳清为原料,选用胰蛋白酶对其进行水解,制取乳清多肽果汁饮料。对水解条件及风味的调配方案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控制好水解条件和进行适当处理,可以得到水解度适中、风味良好的乳清多肽果汁饮料。胰蛋白酶作用的最适pH值为8.0时,水解乳清蛋白的最优组合为:[E/S]为0.05%,水解温度为40℃,水解时间为80min,酸溶性肽得率YASP可达到43.1%;风味调配最佳组合为:酸量为0.08%,糖为8%,果汁为4%,β-CD为0.15%,得到的乳清多肽果汁饮料,不仅充分利用了乳清蛋白,而且使营养成分得到强化,风味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以黄米面、马铃薯泥为主要原料,以感官评定分数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马铃薯泥黏豆包的制作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发酵温度为35℃,湿度为80%,发酵时间为35 min,黄米面与马铃薯泥的配比为10∶11,酵母添加量占原料总量的1.1%时,制作的黏豆包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20.
以山野菜蕨菜为原料,从蕨菜糊调配的黏合剂选择、成型支撑载体、平衡水分等方面对蕨菜蔬菜纸质地进行了探讨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蕨菜纸最适宜加工条件为黏合剂复配0.3%黄原胶+0.3%卡拉胶+2%甘油,在玻璃板上成型,在60℃下干燥,所得蔬菜纸含水率9.56%~14.45%,易从玻璃板上揭下;若在纱布上成型,含水率7.82%~14.35%,易从纱布上揭下,不影响产品的品质。所得蕨菜纸色泽为绿色,有光泽,组织状态均匀一致,具有较好的韧性及蕨菜特有的风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