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鹏 《湖北植保》1999,(2):12-13
1997年我国遭受有史以来最强烈的一次厄尔尼诺气候的袭击,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自然灾害、病虫害的困挠,加之1998年拉尼娜气候的影响,局部地区的病虫害有所加重。我市位于鄂北岗地,1998年水稻稻飞虱发生尤为严重,其发生特点别于往年。现将我市稻飞虱的发...  相似文献   

2.
2013年枣阳市稻飞虱是继2006年以后又一个大发生年,为了摸清稻飞虱发生特点、原因及防治对策,我们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3.
枣阳市2006年小麦赤霉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枣阳市小麦种植面积为7万hm2,受2005年秋播持续阴雨,全市小麦播种期比常年推迟10~15d,特别是2006年4~5月上旬遭受了特殊气候(多雨、大风、高温、高湿)的影响,造成我市2006年小麦赤霉病发生面积达4·3万hm2。笔者对其发生特点、原因及防治对策进行了探讨。1发生面积及危害  相似文献   

4.
2006年,我县水稻暴发了严重的稻飞虱危害,其发生面积之大、危害损失之重、虫量之高以及第3代、第4代连续暴发,第3代即已造成黄塘的严重危害情况都是我县历史上极为罕见的。造成2006年大暴发的成因,一是受全国稻飞虱总体上升大局的影响,大环境十分有利于飞虱暴发;二是2006年台风  相似文献   

5.
吴涛 《湖北植保》2007,(1):8-10
2006年稻飞虱在荆州市水稻上特大发生,是自1975年以来最严重的一年。据统计,全市稻飞虱发生面积53·51万hm2次,是种植面积的1·5倍。其中中、晚稻“穿顶”面积4·85万hm2,占中、晚稻面积的16·7%。2006年虽经过大力防治,但仍然给水稻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全市因稻飞虱为害造成粮食  相似文献   

6.
远安县地处江汉平原向鄂西山区过渡地带,属北亚热带内陆性季风气候,一季中稻,稻飞虱在我县一年发生第4代,以第3代、第4代为主害代。2006年稻飞虱特大发生,以第3代发生危害最重。据8月20日普查,90%田块超过防治标准(1500头/百丛),一般田块3000~5000头,最高达到6.2万头,百丛虫量5  相似文献   

7.
枝江市地处江汉平原与鄂西山区的过渡地带,水稻种植常年为双季,2006年早稻种植6500hm2,中稻种植面积1.27万hm2,晚稻种植面积7300hm2,稻飞虱是我市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在我市常年为中等偏重发生,但2006年的发生为害时期之早,发生面积之广,田间虫量之高,为害时间之长为历史罕见,现  相似文献   

8.
秀山县2006年稻飞虱大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稻飞虱是秀山县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大发生频率高,发生面积大,为害损失严重。秀山县稻飞虱优势种群为白背飞虱、褐飞虱.水稻生长前期以白背飞虱为主.后期以褐飞虱为主。2006年,稻飞虱迁入早、峰次多、虫量大,加之栽培管理条件及气候条件适宜.秀山县白背飞虱大发生.发生面积达3.0万hm^2.是继2001年之后连续第6个大发生年份。褐飞虱中等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达1.0万hm^2,是1998年以来发生最重的一年。  相似文献   

9.
稻飞虱是监利县水稻上的主要虫害,2006年特大发生,是自1975年以来最严重的1年.据统计,中晚稻飞虱累计发生面积9万hm2,是种植面积的1.4倍.防治面积38万hm2(次),挽回粮食损失5.77万t.虽经过大力防治,但中稻"穿顶"面积仍有0.45万hm2,占中稻面积的5%,晚稻零星"穿顶",全县因稻飞虱为害造成粮食损失2.5万t.分析2006年稻飞虱大发生原因,总结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指导今后的防治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枣阳市地处鄂北岗地,常年水稻种植面积4.67万km^2。近几年随着种植结构调整,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以及气候的变化,稻区生态环境越来越趋向复杂化,致使二化螟发生危害呈逐年加重趋势。现将2004年二化螟大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2006年稻飞虱在应城市中稻上特大发生,虫口密度之高,发生范围之广,农药用量之大,害虫抗药性之高,损失程度之重,为近30年来最重的一年,为了模清稻飞虱的发生特点和规律,研究稻飞虱的综合治理技术,为以后防控稻飞虱提供经验,特总结如下:1发生特点1·1发生期早超历史8月10日在杨岭  相似文献   

12.
由于稻飞虱发生为害具有迁飞性、隐蔽性、突发性、分布不均衡性、暴发性等特点,给防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此,研究稻飞虱发生为害特点、分析其大发生的原因,从而制定科学的防控技术措施,是我们面临的突出问题。1发生特点1·1发生早,田间虫量高2006年的稻飞虱迁入我市的时间为4月20日,比常年要早。6月2日调查早稻田最高百蔸虫量达1980头,同期虫量历年少见,第4代稻飞虱在部分中稻田块特大发生,个别田块最高百蔸虫量达到10万头,实属罕见。第5代稻飞虱在晚稻上大发生,百蔸虫量最高4万头。1·2发生面积大、范围广我市水稻种植面积3·33万hm2…  相似文献   

13.
2006年小麦赤霉病发生趋重的原因及治理对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家粮食直补政策及小麦价格的上扬,我市小麦种植面积近年来出现持续递增的态势,为更好指导生产,保证小麦品质及产量,文章对2006年赤霉病发生趋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2006年稻飞虱暴发的特点和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飞虱是一种迁飞性害虫,主要包括褐飞虱和白背飞虱。2006年,稻飞虱在我省空前大暴发,对我省农业生产安全、粮食安全、食品安全、民众健康安全和环境生态安全具有严重的威胁,直接影响我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对2006年稻飞虱的暴发特点和成因分析,有利于我们今后科学  相似文献   

15.
赤壁市水稻纹枯病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纹枯病是水稻常发且为害重的水稻三大病害之一,具有发生面积大,大发生概率高,为害重,损失大的特点。2000年以来,水稻纹枯病的发生程度呈逐年加重趋势,特别是近几年发病更重,2009年、2010年在病害发生期调查,平均蔸发病率在50%、株发病率在20%以上,有部分高感品种蔸发病率高达86%、株发病率在43%左右。通过田间调查并进行综合分析认为:水稻纹枯病发生趋重与栽培方式变化、防治时间推迟、氮肥用量过大以及药剂选择使用上有很大关系,并结合当地实际提出相应的防治技术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