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完善水稻强化栽培新技术,有效利用水稻生理特性,突破常规的水稻栽培模式,公顷产量超过12吨,栽培方法有了新的突破,连续三年在永安农场进行试验示范,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国近年引进了水稻强化栽培理念,各地正在开展试验与示范.我省在单季水稻上应用取得了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出现了百亩方亩产超700kg,攻关田亩产超800kg的好势头,为水稻强化栽培在我省推广应用积累了经验.目前,国内关于强化栽培示范效果方面报道较多,但在高产机理方面的探讨报道很少,为探明水稻强化栽培的高产机理,更好利用和发挥该项技术的优势,特开展本项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水稻强化栽培与常规栽培对比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明 《现代农业科技》2007,(9):108-108,110
通过单季晚稻强化栽培与常规栽培对比试验研究表明:采用强化栽培技术增产潜力巨大;推广强化栽培技术应有所取舍;实行强化栽培要把握好主要技术环节;实行强化栽培需相应调整肥料运筹,加强病虫草害防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强化栽培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4.
水稻强化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选用穗数型常规水稻粤香占和大穗型杂交水稻粤杂122进行强化栽培(SRI)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插植规格增大,粤香占和粤杂122都表现出生育期延迟,个体分蘖数、成穗率、每穗总粒数和千粒质量也相应增加的特点.2个品种各生育期群体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有效穗都随着插植规格增大而减少,但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水稻免耕抛秧栽培试验示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是指在上造作物收割后经过除草剂处理,无须耕耙,直接抛秧的一种栽培方法.这种栽培技术可以节约水资源,省力、省时,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我站于2001年早造在凤山镇凤山村进行水稻免耕抛秧栽培试验,面积10.2亩,取得成功.晚造分别在城厢木垌村、旺茂镇旺茂村、凤山镇鸡塘村进行栽培示范,面积70.1亩,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超高产水稻组合强化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与常规栽培技术的优势和增产潜力,为推广水稻强化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2005年我们在竹口镇竹上村李启福户进行了单季晚稻强化栽培与常规栽培对比试验。现就本试验的基本情况和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马达加斯加的水稻强化栽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马达加斯加是非洲东南部印度洋上的一个岛国,位于南纬11°57'~25°38',面积58.7万km2。东部沿海地区高温多雨,属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20~25℃,年降雨量3000~4000mm。岛中部为海拔1200~1400m的高原,雨量较少,温度较低。马达加斯加的气候适宜种植水稻,稻作历史已有2000多年。目前全国稻作面积约125万hm2,年产稻米约290万t。农村较为贫困,每户农民的土地仅0.25~0.30hm2。就全国平均而言,水稻产量并不高,1986年为1.83t/hm2,1993年为2.12t/hm2,近年…  相似文献   

9.
水稻强化栽培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雪娇 《农技服务》2007,24(6):8-8,13
介绍了水稻强化栽培与传统水稻栽培的区别,以及贵州习水县及相类似地区的水稻强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以两优培九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水稻强化栽培体系(SRI)秧龄、密度、施氮量等三因素三水平对两优培九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建立高产的水稻强化栽培农艺措施的优化方案。试验结果表明,密度、施氮量、秧龄三因素对产量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水稻强化栽培体系(SRI)农艺优化措施是:15d秧龄移栽,密度为每公顷栽150000丛、施氮量为每公顷在30000kg绿肥作基肥的基础上,加化肥纯氮150kg。  相似文献   

11.
杂交水稻强化栽培技术规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杂交水稻强化栽培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贵州不同种植杂交水稻垢区,水源排灌方便、茬口安排不紧张,适宜小苗移栽的稻田,特别适合泡冬田和冬闲田.  相似文献   

12.
13.
水稻强化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强化栽培体系(SRI)是一种新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经多年的试验、应用。取得了成倍的增产效果。该项技术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稻株一土壤一水分一营养”管理新概念,其先进性在于:乳苗单株稀植,增加稻株本田营养生产期;不建立水层而实行湿润间歇灌溉.建立强大的根系.促进分蘖大量发生;重施堆(厩)肥,改善土壤结构。通过改变对土壤和水分的管理措施.改变稻株结构.使水稻稻株地下部分有强大的根系,地上部分有更多的分蘖、更多的有效穗数、更多的穗粒数.从而获得更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4.
水稻强化栽培新技术是一项超高产栽培技术,2003年在浙江省农业厅指导下,庆元县淤上乡对该技术进行了试验示范,获得了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706.8千克的好成绩,创造了庆元县的水稻高产纪录。  相似文献   

15.
王育勋 《吉林农业》2011,(2):118-119
根据水稻生长特性,通过强化技术措施,强化稻株个体生长环境,做到“小苗移栽、单株稀植、平衡配方施肥、科学管水、综防病虫”,促进水稻个体生长与群体生长质量得以优化协调发展。达到“强根促蘖”,增加有效穗和结实率,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水稻强化栽培体系(SRI),是我国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教授推荐的新技术。2005年我省在淤上乡实施水稻强化栽培体系新技术,试验示范中显示出较大的增产潜力,主要表现为分蘖发生早,有效分蘖期延长,稻苗个体健壮,以足穗、大穗、高颖花量获得高产。为促使该项技术在实际生产中较好的推  相似文献   

17.
随水稻强化栽培技术在南汇区的应用,它与传统常规水稻栽培不同的水浆管理模式正在逐步形成,其主要技术为旱育稀植、浅湿好气灌溉、限量用水等,对实现水稻高产高效、节水省本、环境友好起到很好的效果.笔者通过三年来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的应用示范,提出了不同时期水浆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水稻强化栽培(SRI)是一种新型的水稻高产、高效栽培体系,具有省种、省水、节本、增产等优点,符合水稻优质、高产、高效、安全、可持续生产的发展方向,是一项极具研究  相似文献   

19.
水稻强化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建德镇水田以种植单季晚稻为主,常年种植面积约1000hm^2,但农民种植单季稻还沿用连作晚稻的大秧龄、密植等技术,导致单季稻产量水平没因季节延长而提高,单产一直徘徊在7500kg/hm^2左右。为探讨单季稻生产技术,提高其产量,增加种粮效益。2006年,在建德市农业局粮油站指导下,在本镇的珏塘村开展了水稻强化栽培技术试验与示范,以探索单季稻超高产生产技术和栽培措施。[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