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翠白3号为试材,研究温度、光照强度及渗透势对普通白菜下胚轴长度、伸长速率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单一环境因子的影响效应及复合环境因子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在温度、光照强度、渗透势协同作用条件下,不同处理间普通白菜下胚轴长度及伸长速率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中弱光×高温×低渗处理的下胚轴长度、伸长速率均达到最大值,强光×低温×高渗处理最小。光照强度对下胚轴伸长的调控作用在下胚轴快速伸长期、平缓伸长期及伸长停滞期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温度和渗透势的影响效应仅在下胚轴快速伸长期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环境因子间存在交互作用,温度×光照强度、光照强度×渗透势的交互作用分别在下胚轴快速伸长期和平缓伸长期达到极显著水平,光照强度×温度×渗透势的三因子互作效应在下胚轴快速伸长期达到极显著水平。综上,光照强度是影响普通白菜下胚轴伸长的主效环境因子,且与温度和渗透势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在普通白菜下胚轴快速伸长期和平缓伸长期效应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前市场上的苹果醋产品大多以苹果浓缩汁为原料,采用苹果鲜汁发酵的较少。为了提高苹果醋发酵的产酸率,优化苹果鲜汁酿造果醋的工艺条件,本课题以富士苹果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对苹果醋发酵工艺参数(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搅拌转速和接种量)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发酵温度对苹果醋发酵总酸含量影响不显著,发酵时间对苹果醋发酵总酸含量影响极显著,而搅拌转速和接种量对苹果醋发酵总酸含量影响显著。通过试验发现,苹果醋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33℃、发酵时间39 h、搅拌速率1500 r/min、醋酸菌接种量7%,在此工艺条件下,发酵苹果醋的总酸含量为62.22 g/L,与模型预测值很接近,表明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醋酸发酵工艺参数可靠,可以用于实际生产预测。  相似文献   

3.
以白玉菇为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热风温度、切片厚度和装载量对白玉菇干燥特性和干燥品质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干燥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升高热风温度、减小切片厚度、减小装载量可以有效降低白玉菇的干基含水率,加快干燥速率。温度对干燥速率的影响最大,然而温度过高容易造成白玉菇干燥表面的硬化,反而降低了干燥中后期的干燥速率。干基含水率大,温度、切片厚度和装载量对干燥速率的影响也增大。通过对亮度、复水比、维生素C含量和感官评分的综合评定,得到最优工艺参数为:热风温度60℃,切片厚度2 mm,装载量15 g·dm^-2。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研究了MAP技术(Modified Atmosphere Packeging)保鲜香菇。比较了预处理中微小灭酶与热风排湿法,研究了MAP中的充气降氧法和包装袋中添加乙烯脱氧剂对香菇保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热风排湿预处理MAP中使用充气降氧法(O2:1%~2%,CO2 25%~40%),包装袋中加入乙烯脱除剂,低温下贮存为最佳贮藏方式。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多层架韭黄种植技术效果,根据单因素分析和响应面试验优化中期温度、土壤湿度和每盒株数等条件,研究了韭黄蛋白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和最佳多层架种植韭黄技术条件。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中,随着中期温度的上升,韭黄蛋白质含量先增后减,在12℃时达到最高,为34.21 g/kg;随着土壤湿度的增高,韭黄蛋白质含量先增后减,在60%时达到最高,为33.05 g/kg;随着每盒株数的增加,韭黄蛋白质含量先增后减,在100株时达到最高,为34.33 g/kg。经响应面优化,中期温度、土壤湿度、每盒株数、中期温度与每盒株数的交互作用等对韭黄蛋白质含量都有极显著影响,土壤湿度与每盒株数的交互作用对韭黄蛋白质含量有显著影响;由回归模型优化得到,多层架种植韭黄最佳技术条件为中期温度12℃、土壤湿度56%、每盒株数95株,蛋白质含量为34.92g/kg,用回归模型来改进韭黄栽培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李正飞 《食用菌》2005,27(1):52-52
春季气温逐渐回升,温湿度均适合香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的形成,此时菇蕾盛发,菇潮集中,是香菇长菇高潮期。但春季气温多变,时晴时雨,温度时高时低,如果管理不当,产量和品质会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会造成霉筒烂菇。因此,香菇在春季必须要加强管理,而且应要做好“六要六防”,才能使香菇达到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7.
以荒漠植物骆驼蓬为试材,采用室内变温光照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和盐胁迫及其互作对荒漠植物骆驼蓬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探讨骆驼蓬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和对盐胁迫的耐性。结果表明:温度和盐胁迫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骆驼蓬种子的萌发率、萌发速率、萌发势、幼苗芽长和根系均具有极显著影响(P<0.001)。骆驼蓬种子萌发率为30℃/15℃和35℃/20℃下最大,显著高于20℃/5℃或25℃/10℃(P<0.05);在30℃/15℃和35℃/20℃下,随着盐分增加,骆驼蓬幼苗芽长均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表明在较高的温度下,50 mmol·L-1盐分更为显著地促进了骆驼蓬幼苗的生长;在所有温度条件下,随着盐分增加,骆驼蓬幼苗根长先增大后减小,在较高的温度下,100 mmol·L-1盐分更为显著地促进了骆驼蓬幼苗的生长。因此,幼苗根长和芽长对盐分与温度处理的响应不同。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黄瓜、番茄、甜椒3种主要果菜无土栽培(基质培)时,基质与营养液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试验结果表明基质与营养液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共同影响三种果菜的生长发育。适宜的基质必须与相应的营养液形成最佳组合,才能获得最理想的栽培效果。  相似文献   

9.
不同施肥处理对黑皮冬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3因素5水平3次重复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氮肥、磷肥和钾肥对"桂蔬一号"黑皮冬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桂蔬一号"黑皮冬瓜产量的各因素和交互作用的主次顺序为KNN×K交互作用P×K交互作用N×P交互作用P。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氮肥、钾肥和氮钾肥交互作用对黑皮冬瓜的产量形成有极显著影响,而磷肥、磷钾肥交互作用对黑皮冬瓜的产量形成达到显著影响。通过对各处理组合间进行差异显著性进行检验,表明A5B1C4处理组合的产量最高,即N 800kg/hm2,P2O5225kg/hm2,K2O 750kg/hm2为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10.
代料香菇采过几潮菇后,由于料内水分、养分严重消耗,以及代谢产物的积累致使pH值下降,而影响到产量和质量.具体表现为菇体小,盖薄,易开伞,产量低.笔者于1990~1991年对香菇菌筒用不同营养液进行浸泡试验,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一)材料以出过四潮菇的菌筒为试材.原培养基配方:木屑78%,麸皮20%,糖、石膏各1%,多菌灵0.3%,料水比1∶1.4,每筒干料重100g.菌种Cr-02.(二)方法选无杂菌、无虫害的完整菌筒200个,  相似文献   

11.
袋栽平菇一般对采过2~3潮菇的菌筒要进行覆土处理。但这种方法催蕾期长,出菇不齐甚至不出菇,且菇体夹带泥土影响平菇商品价值。笔者在实践中采用先催蕾再进行局部覆土方法,收到较好效果。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将已采过二潮菇的菌筒,除去料袋置水池中浸泡2天,置培养室催蕾,现蕾后再移到室外,把菌筒菇蕾小、稀疏的部分向下,依次排放,间隔3~4cm。取肥沃的潮湿壤土先填满菌筒的间隙。再进行局部覆土。覆土时要覆在疏(未现蕾)处,留菇蕾;覆小蕾留大蕾。如果  相似文献   

12.
应用MAP技术保鲜香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了MAP 技术( Modified Atmosphere Packeging) 保鲜香菇。比较了预处理中微波灭酶与热风排湿法,研究了MAP 中的充气降氧法和包装袋中添加乙烯脱氧剂对香菇保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热风排湿预处理 MAP 中使用充气降氧法(O2∶1 % ~2 % ,CO225 % ~40 % ) ,包装袋中加入乙烯脱除剂,低温下贮存为最佳贮藏方式。  相似文献   

13.
雪莲果多酚氧化酶性质及其抑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雪莲果块根中提取多酚氧化酶(PPO),对其最适反应pH、最适反应温度、热稳定性进行研究,同时研究了VC、氯化钠、柠檬酸、蔗糖、柠檬汁和橘子汁对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雪莲果PPO的最适反应pH为6.4,最适反应温度为30℃,在80、90、100℃分别处理300、240、220 s时完全失活。NaCl和蔗糖对雪莲果PPO活力没有影响,VC、柠檬酸、柠檬汁和橘子汁对其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柠檬汁和橘子汁可作为天然抑制剂应用于雪莲果加工中。VC、柠檬酸对PPO的抑制作用高度显著,橘子汁、VC与柠檬酸的交互作用对PPO活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李凤英  刘素稳  郭朔 《园艺学报》2015,42(6):1150-1152
以紫玉兰(Magnolia liliflora Desr)花为材料,采用晒干、阴干、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等不同的干燥方法进行处理,探索其对紫玉兰花黄酮、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法处理紫玉兰花,干燥速度快慢顺序为:微波干燥热风干燥晒干阴干。阴干、900 W微波干燥和50℃热风干燥样品的黄酮、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性较高,晒干处理对多酚、黄酮的分解损失最大,抗氧化活性最低。DPPH·清除率与黄酮含量(R2=0.7300)和多酚含量(R2=0.6675)显著相关,总还原力与多酚含量显著相关(R2=0.8234)。  相似文献   

15.
干热处理对番茄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百俊 《长江蔬菜》1996,(11):29-31
采用60℃、70℃、80℃、和2h、12h、24h、48h共12个处理组合对番茄咱子进行干热处理。结果表明.:处理温度、处理时间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番茄种子的发芽率发芽热及田间出苗率均有明显影响。70℃各处理组合效果较好,其中以70-2ht70℃-12h效果最好。各项指标极显著高于对照。60℃各处理组合效果较差。80℃各处理组合除80-2h对发芽势影响不显著外,其余各组合对发芽率,发芽势及田间出苗  相似文献   

16.
以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白黄侧耳(P.cornucopiae)和肺形侧耳(P.pulmonarius)3个种20个菌株为材料,研究温度、空气相对湿度等环境因素以及培养料配方和菇潮等对细菌性黄斑病发病的影响。结果表明:糙皮侧耳、白黄侧耳和肺形侧耳种间对细菌性黄斑病的抗性无显著性差异,种内不同菌株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出菇温度条件下,病情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在20℃时病情指数最高,25℃和30℃时病情指数相对较低;80%~85%和95%~100%两个不同湿度条件下,没有显著性差异;在试验范围内,随着培养料中玉米粉含量的增加,子实体的病情指数显著降低;与第一潮相比,第二潮的病情指数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7.
对不同成熟度的草莓果实硬度、屈服应力及其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测定与研究。结果表明,在贮藏过程中果实硬度、屈服应力随贮藏时间逐渐递减,其递减速率与贮藏时间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时间越长,递减越快。成熟度对草莓果实的硬度,屈服应力及其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均有显著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屈服应力随贮藏时间变化的不同阶段的回归方程,可用于预测在相应贮藏条件下的草莓果实的屈服应力。  相似文献   

18.
以猴头菌0605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酶系统、酶解时间、酶解温度、菌龄、恒温摇床转速单因素对其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最佳条件为菌龄10 d的菌丝体,在酶系统2.0%溶壁酶+0.5%崩溃酶作用下,32℃酶解2.5 h,恒温摇床转速为120 r·min-1。该试验在最佳条件下获得的猴头菌原生质体数量与再生率均较高,为进一步开展猴头菌原生质体融合育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以不同品种哈密瓜"西州密1号"‘XS1113’"西州密17号""西州密25号"为试材,采用热风干燥方法,研究了品种、预处理、温度、时间、成熟度、包装方式等因素对哈密瓜热风干燥制干效果的影响,以期得到哈密瓜干燥加工工艺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哈密瓜的机械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结合哈密瓜的加工特性,比较不同的哈密瓜品种,影响果实颜色变化的各因素的主次顺序依次为成熟度、温度、护色液、品种、包装方式;影响果实含水率和瓜干货架期失重率变化的各因素依次为品种、成熟度、温度、护色液、包装方式;影响瓜干货架期颜色变化的各因素依次为温度、品种、成熟度、护色液、包装方式。"西州密1号"哈密瓜经热风干燥后,较好的保持了果实原本的色、形、香、味,是哈密瓜热风干燥较为合适的品种,适于在哈密瓜采后加工贮藏过程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生料栽培平菇时施用不同浓度的α-萘乙酸酸钠盐对平菇产量和转潮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早期产量,总产量及转潮天数等方面显著,从产量和转潮二个方面综合来看,以麦草为培养料施用10mg/KgNAA,棉籽壳培养料施用15mg/KgNAA这二个处理三潮菇总产量,早期产量最高,转潮最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