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分析色素内镜在诊断大肠早期肿瘤性病变中的应用.方法 对30例早期可疑大肠病变进行靛胭脂染色检查后作相应的处理.结果 30例患者进行了粘膜染色,其中8例为扁平型病变,常规内镜下表现为局部粘膜色泽改变,或粘膜表面轻微凹凸不平,或肠壁轻度变形、无名沟消失,粘膜染色后可清晰地显示病灶,引导活检.另22例为隆起性病变,染色后多为Ⅲ、Ⅳ、Ⅴ型腺管开口,为肿瘤性病变,其中粘膜下癌6例.结论 色素内镜在大肠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价值,可以提高早期大肠癌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2.
回肠末端良性溃疡肠镜检查2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21例回肠末端良性溃疡肠镜检查的诊断经验。方法:用Olympus电子肠镜对我院2002年8月~2004年12月期间检验的4623例患者中发现并诊断为回肠末端良性溃疡的21例进行全大肠及回肠末端检查,并均行活检和做病理组织学诊断。回肠末端溃疡肠镜下观察诊断沿用大肠溃疡的标准,但应排除结核等特异性肠道溃疡病的可能。结果与结论:在4623例常规行大肠镜检查患者中发现21例回肠末端良性溃疡,检出率为0.45%;溃疡均为多发,其中20例溃疡大小为0.3cm×0.5cm~0.8cm×1.0cm,1例溃疡大小为0.5cm×0.6cm~1.0cm×2.0cm。其检出主要取决于能否将肠镜进到回肠末端,且在检查时应尽可能将镜头反复来回推进仔细观察黏膜,以免遗漏。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宫腔镜子宫内膜定位活检对早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意义。方法对180例疑诊为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同时采用宫腔镜子宫内膜定位活检和诊断性刮宫检查,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作对照分析。结果 180例中,26例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为早期子宫内膜癌。宫腔镜子宫内膜定位活检诊断结果为早期子宫内膜癌者26例,宫颈管受累25例,检出率分别为14.4%、13.9%,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0%、96.2%。B超诊断结果为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有14例,宫颈管受累13例,检出率分别为7.8%、7.2%,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3.8%、50.0%。宫腔镜子宫内膜定位活检对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检出率和诊断符合率均高于诊断性刮宫检查(P〈0.05或0.01)。结论宫腔镜子宫内膜定位活检能够直接观察到病灶部位的生长部位、生长状态、病灶大小,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对早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可能影响宫颈细胞学检查(TCT)结果的相关因素及阴道镜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作用,以减少宫颈病变漏诊。方法对12例TCT检查正常患者,临床症状或体征可疑,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可能影响TCT结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如何减少和避免宫颈病变漏诊。结果 12例TCT检查正常患者,临床症状或体征可疑,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结果诊断为宫颈上皮内高度病变CIN II~III 8例,原位癌1例,浸润癌3例。结论 TCT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应重视病史及临床症状,必要时行阴道镜检查。  相似文献   

5.
对大鼠实验性鼻咽癌癌旁病变连续切片,见发癌组大鼠鼻咽上皮病变以柱状上皮乳头状中度异型增生最常见,次为柱状上皮中度异型增生和鳞状化生乳头状中度异型增生,与不发癌组和对照组有明显差异。鳞状化生乳头状中度异型增生全部与癌组织紧邻,柱状上皮乳头状中度异型增生次之。由此推想它们可能是最主要的癌前病变。但几种病变至癌组织间不一定有逐渐过渡的过程,发癌不一定经过鳞状化生。发癌组鼻咽上皮炎症反应较重,与单用二亚硝基哌嗪组较相似,而与单用了哥王组差异较显著,故可能与前者的作用有关。炎症细胞的粘膜下浸润,癌下较癌旁为轻,提示发癌过程与局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似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TgN(p53mt-LMP1)/HT转基因小鼠癌前病变鼻咽黏膜超微结构特征并观察益气解毒方的干预效应。方法将模型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4只,模型组(MG)、益气解毒方组(YG)、维A酸组(TG);同品系C57BL/6J鼠24只作正常对照组(NG)。各组均单用诱癌剂二亚硝基哌嗪73 mg/(kg.次),每周2次,连续14周。采用HE染色法和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小鼠鼻咽黏膜形态学变化。结果 MG组鼻咽黏膜异型性增生明显,TG、NG、YG鼻咽/鼻腔黏膜表现轻度增生。MG组细胞膜呈伪足样改变,线粒体变形、出现空泡样结构,YG、TG及NG上述改变不明显。结论线粒体的改变可能与鼻咽黏膜癌前病变相关,而益气解毒方可有效逆转转基因小鼠鼻咽黏膜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典型增生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癌周组织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及52例伴有癌周组织的甲状腺癌标本进行HE染色,光镜观察,并分析病变结构.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伴有不典型增生病例为6.3%,其中轻-中度与重度不典型增生病例分别为5.3%和0.96%;癌周组织中伴有不典型增生病例为13.5%,其中轻-中度与重度不典型增生病例分别为7.7%和5.8%.结论不典型增生是甲状腺癌的癌前病变,对结节性甲状腺肿伴有不典型增生病例应密切随访,以防癌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髓涂片和骨髓活检同步检测对骨髓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100例疑似骨髓转移瘤患者同步行骨髓涂片及骨髓活检检查,查看已浸润的骨髓转移瘤细胞的阳性检出率。结果全部患者中,骨髓涂片查见癌细胞78例(临床诊断符合率为78.0%),骨髓活检查见癌细胞92例(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2.0%),骨髓活检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骨髓涂片(P0.05)。结论骨髓涂片与骨髓活检均对骨髓转移瘤有较高敏感性,但骨髓活检阳性检出率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检查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128例宫颈病变患者行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检查,并与宫颈活检进行对比,观察两种检查方法对宫颈病变诊断的准确率。结果液基细胞学检查鳞状细胞癌(SCC)检出率与宫颈活检检出率相同,对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其检出率达100%。结论液基细胞学技术是筛查宫颈病变的可靠方法,在提高宫颈疾病诊断率,提高治疗效果及预后方面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的影响因素和意义.方法结合9例早期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和相关文献回顾.结果与结论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癌早期发现意义重大,对可疑患者建议重复多次行病理组织活检;宫颈醋酸白色上皮、粗镶嵌和点状血管是原位癌三联征,对早期发现宫颈癌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类癌是一种少见、生长缓慢、具有恶性倾向的肿瘤 [1~ 3 ] 。现将我院内镜室近期肠镜检出 3例报道如下 :例 1 :女 ,33岁 ,便后带有鲜血半年 ,无腹痛、腹泻 ,无咳嗽、气喘。体格检查未发现阳性体征 ,为明确诊断而行肠镜检查。镜下所见 :左侧卧位 ,距肛门 7~ 1 0 cm,1 2点至 6点钟处见一肿物向腔内隆起 ,呈菜花样半阻塞肠腔 ,质脆 ,易出血。多处取组织送病理检查 ,诊断为直肠类癌。例 2 :女 ,38岁 ,便前下腹痛 3个月 ,无黑便、血便史。肠镜检查所见 :进镜 2 0 cm见肠腔狭窄 ,仅见 0 .5 cm小孔 ,环周粘膜隆起 ,质脆 ,易出血。多处取组织送病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本地区胃底疾病的发病情况,以此引起人们对胃底疾病的重视.方法对我院1980~1999年20年间有上消化道症状人群19274例行胃镜检查及病理检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出胃底疾病159例,检出率为0.82%,其中慢性胃底炎77例,胃底癌36例,急性胃粘膜病变14例,胃底溃疡16例,胃底息肉10例,门脉高压性胃病5例,平滑肌瘤1例.结论胃底癌占胃底疾病发病率的第2位,发现病变应进行活检送病理检查,以便提高胃底疾病的诊断率,减少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GE-V730阴道探头对76例宫颈癌进行诊断,并与手术病理、CT扫描、膀胱镜和结肠镜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76例宫颈癌全部经病理证实。超声检出58例,检出率为76.3%。其中未检出18例宫颈癌中,有15例为早期浸润癌,另3例为浸润癌。超声检出癌组织未侵犯周围脏器43例,手术证实符合者42例(占97.7%);有癌组织侵犯周围脏器者15例,均经手术证实。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宫颈癌有典型的声像图特征。结论阴道彩色多普勒能诊断宫颈癌的准确性高,并能观察侵犯周围脏器的范围及程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对早期浸润癌的诊断则需依赖子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子宫颈和宫颈管活组织检查、宫颈锥切术等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阴道镜检查并经病理确诊病例1308例,将阴道镜检查结果与镜下定位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阴道镜对宫颈炎症、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7.8%(1125/1150)、94.9%(93/98)和100.0%(60/60)。结论:阴道镜检查对早期发现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亚临床人乳头状病毒感染(SP I)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侧乳腺原发癌的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回顾分析1990~1998年13例双侧乳腺原发癌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双侧原发乳腺癌占所收治手术乳腺癌病例的1.6%.其中3例为同时性癌,10例为异时性癌.采取综合治疗后的1年生存率为100%,3年生存率为84.6%,5年生存率为76.9%.结论:对单侧乳癌者,要常规定期做联合检查,必要时对可疑病变可行乳腺区段切除术以通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双侧乳腺癌的治疗方法与单侧的治疗完全一样,其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16.
甲状腺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95%来源于滤泡上皮,其中以乳头状癌和滤泡癌为主要病理类型,早期均无明显临床症状。得益于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甲状腺癌检出率明显上升。临床上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技术、病理学诊断、细针穿刺活检(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FNBA)和分子诊断等,就目前国内外甲状腺癌的诊断现状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7.
35例乳腺导管内癌的超声图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超声对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至2009年12月期间经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35例乳腺导管内癌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特征。结果35例乳腺导管内癌中8例为导管内癌伴浸润,1例为导管内乳头状瘤局部恶变(导管内癌),2例伴有Pagets病。其声像图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包块型18例(其中实性15例、囊实性2例、囊性1例),增生结节型8例,导管型5例,增生并钙化型4例。声像图特征多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内部回声不均匀,部分血流丰富或伴有细钙化。结论乳腺导管内癌声像图具有一定特征性,熟悉其特点可帮助检出病灶,对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早期乳腺癌的全数字化乳腺患者X线征象及病理特征.方法对12例经真空穿刺活检后病理证实为早期乳腺癌患者的X线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非浸润性乳腺癌患者X线表现:微细成簇钙化3例,其中1例合并局灶腺体致密,1例仅表现为局灶腺体致密.8例早期浸润癌患者X线表现:微细成簇钙化6例,肿块3例,局灶腺体致密2例,局部结构扭曲2例.结论全数字化乳腺摄影结合真空穿刺活检是诊断早期乳腺癌极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结肠镜诊断大肠癌6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肠镜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结肠镜筛查大肠癌患者,通过观察肿瘤的形态部位及镜下取活检明确诊断.结果:经结肠镜及病理诊断,发现大肠癌62例;癌灶部位以直肠为多见,占48.1%;病理类型以腺癌多见,占92.6%;41岁以上者为最多,占62.9%;职业以农民为最多,占55.6%.结论:结肠镜对早期诊断大肠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上皮钙粘素 ( E- cd)在人胃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S- P法检测 1 0例正常胃粘膜、1 0例异型增生、92例胃腺癌 E- cd的表达。结果 :E- cd在异型增生、早期和进展期胃癌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80 % ( 8/1 0 )、61 .5 % ( 8/1 3)和 48.1 % ( 38/79) ,三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1 )。 E- cd阳性表达与胃癌生长方式、组织学类型、TNM分期及患者的预后显著相关。 E- cd的阳性表达率下降主要见于弥漫型胃癌。结论 :E- cd阳性表达同胃癌分化及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是预测其侵袭转移和判断预后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