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和新造林面积的不断增大,林地鼠(兔)害也呈加重趋势。山西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的成果,正受到鼠(兔)害的严重威胁。许多地区造林工程形成了“边栽边吃、常补常缺”的局面,经济损失惨重,广大农民的造林积极性受到了严重挫伤。森林鼠(兔)害已成为制约荒山造林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六大工程的全面实施,生态建设步伐的加快,有林地面积逐渐增大,人工林比例逐年加大,森林病虫兔害的危害也随之加重。危害森林的主要兔害有鼠兔和野兔。危害季节集中在秋季到翌年春季青草发芽前。危害方式以啃食新造林和中幼林的主侧根,啮咬幼苗,挖吃播种的种子等,不仅严重危害林木生长,影响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新造林地防治兔害的几种生态调控技术的对比、分析,认为用3年生营养袋苗造林,预防兔害的综合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4.
新造未成林兔害几种防治方法的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兔害危害较重的造林地块,依草兔的生活习性,采取不同的几种环保型防治技术方法,对实施的方法进行效果调查对比和评估,找出操作简便、适用、防治效果好的兔害防治技术方法,以此指导新造未成林兔害防治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对啮齿类动物鼠兔害的防治.危害调查、标本制作、种类鉴定、生活习性观察,探索有效控制措施.本文着重从森林环境资源的核算评估鼠兔害对新造林地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张娟 《山西林业》2023,(S2):70-71
未成林地鼠(兔)为害会对造林工程造成严重为害。介绍了山西省未成林地鼠(兔)害发生现状、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分析了未成林地鼠(兔)为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中西部退耕还林工程区内,鼠、兔害频频发生。据统计,陕西省今春鼠害发生面积达14.2万公顷,兔害发生面积达12.4万公顷,林木被害株率普遍在30%以上,严重的可达70%。今年内蒙古全区共发生突发性森林鼠、兔害面积达94万公顷。森林鼠(兔)害已成为制约造林绿化成果和退耕还林工程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森林鼠(兔)害在我国发生范围广泛,涉及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福建、河南、湖北、湖南、海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龙江森工集团、内蒙古森…  相似文献   

8.
对兰州市3县5区的荒山造林地及退耕还林地的林业鼠(兔)害危害现状进行了调查,系统分析了其发生的原因,并针对鼠(兔)害现状提出了防治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辽西山地主要造林树种有山杏、侧柏、刺槐、油松、榆树等,由于受野兔危害,造林苗木被啃食非常严重,甚至造成苗木大面积死亡,极大地影响了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2016-2018年,对辽西丘陵山地造林苗木的兔害防治方法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就地取材捆绑荆条方法的综合防治效果最好,而且操作简单、成本低、环保无污染,为该地区行之有效的兔害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造林绿化力度的加大,生态环境日益改善,野兔和其他野生动物的数量也显著地增加,随之而来的野兔对新造林地幼苗的破坏也日益严重。该文归纳介绍了几种对防治兔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甘孜州森林资源及其利用与林业发展现状,森林资源存在的土地沙化严重,无序开采、盲目毁林开垦,森林火灾时有发生,鼠兔害严重等主要问题基础上,提偶出了减轻载畜量、防治鼠兔等防沙治沙,严格控制森林资源消耗,强化资源管理,细化森林功能分区,退耕沙化、盐碱化、石漠化严重土地,造林种草,多举措防治鼠兔害等推进林业健康、持续、高效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2.
结合北票气候特点,进行了油松种子包衣山地直播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油松种子包衣直播造林后,保证了山地造林的出苗率,多效复合剂包衣比对照出苗率提高5.4倍以上,同时提高了苗木生长量,防止了鸟、鼠、兔等野生动物和松苗立枯病危害,提高了山地造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图新植林面积大幅增加,营造林成效开始显现.但是伴随着林业生态建设的加快,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呈加重趋势,特别是在退耕还林等工程区内的鼠兔害,已成为严重影响造林地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的主要因素,鼠兔害在全国的发生范围逐渐扩大,许多地区的造林种草形成了"边栽边吃、常补常缺"的局面,经济损失惨重,造林地的林木成活率受到严重影响.树宝(山西省阳泉润博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并提供)新产品是运用拒避技术研究开发出的一种新型多功能树木生长防护剂,并通过新产品、新技术鉴定和技术质量监督局标准审查,准予批量生产.通过防鼠对照试验,结果证明有明显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造林绿化力度的加大,生态环境日益改善,野兔和其他野生动物的数量也显著地增加,随之而来的野兔对新造林地幼苗的破坏也日益严重。该文归纳介绍了几种对防治兔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兔害对退耕还林的危害调查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调查了吴旗县兔害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吴旗县兔害主要为野兔(Lepus sinensis Gray)和达乌尔鼠兔(Ochotoma daurca Pallas),为害的症状有3种,危害的树种多达18种,最喜食的树种有山杏、白榆、侧柏、油松。河北杨不受害,同时分析了兔害对退耕还林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森林鼠兔害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木兰林区森林鼠兔害由零星发生转化为普遍发生,由危害新造林地幼树发展到危害落叶松、油松、樟子松、云杉幼林地及绿化大苗,影响造林绿化成效,降低绿化大苗经济效益。为防控鼠兔危害,主要采取了苹果切块拌磷化锌、小麦拌溴敌隆、苗干涂抹驱避剂、保护器投药饵等方法,有效地保护了造林成果,在实践中逐渐探索出一条技术先进、生产可行、经济上合算的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陇南地区退耕还林地鼠(兔)害现状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陇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区森林鼠(兔)害发生危害现状,系统分析了发生原因,并提出了加强退耕还林区森林鼠(兔)害防治工作对策。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工林面积的扩大和部分人工针叶林相继进入近、成熟林阶段,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辖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种类逐年增加,暴食性害虫及新造林地鼠兔害呈频发、高发态势。通过采取强化预测预报、积极推广无公害防治为主导的综合防治技术、严格实施森林植物检疫等措施,可有效控制住灾害发生,巩固造林成果,保护森林资源安全。  相似文献   

19.
北美红杉种植点白蚁为害状况及其防治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对北美红杉各种植点白蚁为害状况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白蚁为害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少,但不明显,以1200—2000m为害严重,2100m以上均无白蚁为害,北美红杉造林后,以当年受害为主,与造林苗大小无关,6月造林较1月造林受害严重。采用3%呋喃丹防治,用量每株10g,总体防效可达66.63%—95.25%,其中防效最好的是屏边县大凹腰3个试验点。另外,12月和1月造林防效较好,6月造林防效最差,仅为68.75%。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工林面积的不断扩大,为野兔创造了适宜的栖息环境,种群数量急剧增加。新造幼林地由于野兔为害,造林保存率不断下降。根据笔者掌握的野兔为害规律,如能采用下述六种方法防治,可取得良好效果。 1、猎枪捕杀。此种方法可以消灭一部分野兔,但容易引起火灾,行猎时必须谨慎从事。凡禁猎区不得用此种方法灭兔。 2、下兔套进行人工防治。根据几年的应用,此种方法的防治效果较好,兔害能基本得到控制,同时从中还能得到收益。下兔套的具体做法,可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