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荒山造林的实践表明:在石质土上进行造林整地是最困难的。在这种条件下现有的植树机是无能为力的。国内外现有的挖坑机仅适于在含砂的轻壤土和中壤土中进行穴状整地。在石质土,特别是在重石质土上整地时,由于挖坑机的部分工作部件和机械传动元件(万向传动轴,减速器等)的损坏,使工作可靠性显著下降。此外,在重石质土上  相似文献   

2.
该文重点叙述了在石灰岩山地开发中,采用区划与规划、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爆破整地、培肥技术、配置优质经济林为核心植物措施,石灰岩山地开发技术体系及开发效益评价。  相似文献   

3.
皖北石质山地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北市石质山地造林已进行了10年,经不断探索、研究、分析、提高各项技术措施,总结出春季植苗造林、雨季容器苗造林、直播造林和封山育林四种造林方法,严把整地挖穴(炸穴)、客土回填、栽植、浇水、培大土堆、覆盖薄膜、垒鱼鳞坑保水埂7道关键工序,有效提高了石质山地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相似文献   

4.
淮北市石质山地造林已进行了10年,经不断探索、研究、分析、提高各项技术措施,总结出春季植苗造林、雨季容器苗造林、直播造林和封山育林四种造林方法,严把整地挖穴(炸穴)、客土回填、栽植、浇水、培大土堆、覆盖薄膜、垒鱼鳞坑保水埂7道关键工序,有效提高了石质山地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相似文献   

5.
不同母岩山地山合欢幼林的生长及水文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石灰岩及片麻岩山地不同密度4年生山合欢水土保持试验林分的生长、生物量及水文效应进行了研究,讨论了适宜造林密度。结果表明:山合欢是石质山地较好的水土保持树种,适宜的造林密度应在3333株/hm2以上。其幼林生物量及水文效应特征值都以片麻岩山地大于石灰岩山地林分。  相似文献   

6.
檫树过来均系天然混生,我县从60年代开始大面积营造人工林,一般密度过大,成林易而成材难,大部分都长成竹竿材。我们于1973年春在云乐观工区营造了个块檫树速生丰产试验林,面积64.6亩,位于海拔700—800米的山岭北坡,坡度20—30度,土质属石灰岩山地中层黄壤土,整地全部是66×66厘米等高撩壕,造林密度分2.7×2.5米和3.3×3.3米,每亩100株和  相似文献   

7.
退耕还林几种复合经营模式及配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茶复合型1.1板栗—茶树复合型(1)板栗Castanea mollissi maBlume:选择宜昌浅刺大板栗,它是早实、丰产的优良品种。整地时,应根据山地不同坡度而定,坡度一般在20°~25°时,沿等高线挖穴。定植时,一般每穴内施有机肥25kg,并混入部分磷肥。选用粗壮无病虫害的嫁接苗或者是实生  相似文献   

8.
手提式挖坑机钻头的研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量试验和反复比较,研制了适应石质山地不同土壤条件下挖坑的几种新型钻头,与手提式挖坑机配套,在太行山石质山地的造林地上整地挖坑,效果很好,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9.
华北石质山区降雨偏少,山地土壤一般干旱瘠薄,在干旱季节按传统方式进行细致整地(如一次性整成深度为50cm的鱼鳞坑),既费工、又易损坏工具.因此,群众多不原在此季节进行整地.为了探讨干旱季节适宜的整地方法(刨坑方法),我们于1986~1987年在河北太行山区平山县两岔村的干旱阳坡(海拨高440~490m),进行了两次整地法试验.通过试验看出,基岩为花岗岩、  相似文献   

10.
1993年4月~1994年10月在石质山地,进行了不整地造林试验,结果表明,等行距不等株距不整地造林方法,经济合理,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石质山地立地条件差,土壤瘠薄干旱,造林难度大,部分地块历经多次造林,均出现成活率和保存率低,造林效果不理想。为解决石质山地的造林困难,真正彻底消灭荒山,湄潭县通过造林综合配套技术试验,选用大穴整地、容器苗造林、覆盖灌草等造林综合配套技术,实行专人管护和割灌抚育,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均分别达95%、90%以上,苗木长势良好,造林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12.
爆破水平梯田整地技术及经济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栾景仁  张金柱 《林业科学》1992,28(3):267-270
太行山低山石质丘陵区多处于山西背斜东部边缘,花岗岩、片麻岩、砂岩等广泛分布,物理风化层较厚,但土层较薄,一般小于30cm。该区山场面积大,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7.4—13.9℃,大于0℃的积温为3479—5900℃;年均降水500—600mm,无霜期180—200天,对发展经济林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阳坡太阳直射,受热量大,土壤墒情差,肥力不足,不利于林木的生长。采用爆破技术进行大规格高质量的水平梯田整地,可以扩大土壤容量因素,聚集地表迳流,是石质低山丘陵区发展经济林生产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一、自然概况和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低山丘陵区高效益造林整地的方法,自1983年以来,课题组先后在《邢台真炭沟综合治理试验研究》及林业部的“七五”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太行山高效益绿化示范及系列产品开发研究》中,立题开展了“山地造林爆破整地技术”试验研究。经过几年的系统研究,总结出了山地造林爆破整地的方法及爆破整地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该成果已于1989年6月由河北省教委组织通过技术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爆破整地技术从施药量、炮眼深度与整地目的相结合,进行了各种组合试验,取得了大量科  相似文献   

14.
苏联为了在动力土钻和山地旋耕犁的基础上制造多用机械,研制了可换工作头的NMC—0.3山地整地机。该机适用于坡度在26°以下的地形不便或小块地段的块状和带状整地,促进森林天然更新的松土,幼林行间抚育,以及栽植果树和林木的挖穴作业。NMC—0.3山地整地机,由友谊牌或乌托尔牌油锯发动机(1)、减速箱(2)、可卸手柄(3、7)、带有弹簧减振装置(5)的机架(4)、基板(6)和可换工作机构组成(图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全垦整地和穴状整地二种整地方式对南方红豆杉山地造林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穴状整地方式对株高年生长量的影响极显著大于全垦整地方式;不同整地方式对成活率、地径生长影响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乌江流域喀斯特石质山地人工造林配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喀斯特石质山地人工造林措施制订应以围绕树种水分平衡,即解决土壤与苗木间水分供需矛盾为核心,在基础研究和试验研究结果基础 ,制订出适宜喀斯特石质山地人工造林的配套技术,包括树种选择,育苗,整地,造林方法,林分结构和幼林抚育等。按此配套技术实施,可取得较高的造林保存率。  相似文献   

17.
东北地区山地整地和迹地更新机械鉴定会于九月十二日至十四日在加格达奇召开。林业部科技司委托哈尔滨林机所研制的3QY260型液压园盘整地机、3XY—50型联合整地机和4ZX—25型选择式植树机三种机型,经予会教授专家的审查、测试和评议后顺利通过鉴定。 3QY260型液压园盘整地机,主要用于东北地区坡度15°以下皆伐迹地和荒山荒地带状整地,由J50拖拉机牵引,一次可整出两条50—80厘米宽、20厘米深的造林带,深度可调,  相似文献   

18.
一是整地挖穴关 :整地方式要根据不同地点、山场、坡度、树种和经营水平 ,分别采用全垦、撩壕、条垦、穴垦等四种方式。凡是全垦山场要作成平台或梯田 ,实行农果间作。全垦、条垦深度 2 0~ 2 5厘米。条垦要挖成水平条带 ,带宽 80~ 10 0厘米。撩壕深、宽各 80~ 10 0厘米。全垦、条垦、穴垦都应根据不同树种的密度 ,在确定定植点之后开挖植树穴。植穴的长、宽、深为 80~ 10 0厘米 ,并将表土、底土分别堆放 ;底部要挖平 ,底部宽度与上部接近。整地结束后 ,在植树前每穴施用已腐熟的厩肥 1担或枯饼肥 1公斤。并分别与表土、里土拌匀后 ,先将…  相似文献   

19.
黄泛沙地毛白杨不同整地规格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黄泛沙地上进行毛白杨不同整地规格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带状、穴状2种整地方式,8种不同整地规格,毛白杨幼林的胸径、树高生长量无明显差异,大规格整地对土壤容重和土壤含水率也无明显影响。但大规格整地显著增加造林成本,以挖60~80cm见方的植树穴为宜。  相似文献   

20.
侧柏具有抗干旱、抗贫瘠等特性,是太行山林区石质山地造林的重要树种。从造林规划设计、整地、苗木选择、栽植、幼林管护等方面介绍了侧柏造林技术,可为石质山地造林绿化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