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内蒙古早熟组油葵杂交种区域试验产量资料,按照Taic提出的方法,计算出参试品种的遗传型适应性和穗定性参数,进行丰产性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MGS主效最大,小区平均产量13.19kg,比对照种赤葵杂1号增产24.4%,遗传型适应性参数ai为-0.0157,遗传型适应性的稳定性参数λi为1.1849,为丰产穗定型品种,应进一步扩大示范及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西藏引种苦荞产量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西藏本地荞麦农家品种退化、混杂严重,单产水平低等问题,2014年~2016年在拉萨引种13份荞麦品系进行鉴定和栽培试验,筛选出高产、稳定性好的优质荞麦品种。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不同年份产量差异呈极显著水平,平均单产以‘云荞2号’最高,为3597.6 kg/hm2,比对照增产51%;相关性分析表明,千粒重对产量影响呈正相关,差异较显著;高稳评价表明,产量水平高且稳定性和适应性好的品种为‘云荞2号’、‘西荞5号’;产量水平较高且稳定性和适应性较好的品种为‘晋苦荞2号’、‘云荞1号’。该研究旨在为西藏地区荞麦品种鉴定与示范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刘兵  邹记  段琼艳 《耕作与栽培》2013,(1):43+46-43,46
紫云英是一种很好的绿肥作物,通过种植,能够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为选用优良品种,提高单位面积鲜草产量,龙山县从省内外引进紫云英优良品种5个,进行了小区种植比较试验,以鉴定其生长特性和推广价值。结果表明:3个晚熟品种中,紫冷艳1号适应性最好,鲜草产量最高,适宜龙山县大面积推广;宁波大桥、浙紫5号产量其次,盛花期较长,可适当推广;2个中熟品种产量较低,盛花期短,性状次之。  相似文献   

4.
对6个鲜食甜糯玉米品种的引种栽培试验结果研究表明:6个品种均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产量较高,抗逆性较强,可在永州及相似气候的地区推广种植。其中以中糯301产量最高,湘玉超甜1号为甜玉米品种中产量最高,可作为重点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5.
杂交油菜新品种引种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7个杂交油菜新品种的丰产性和适应性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5个品种产量高于对照油研7号,增产率1.6%~17.3%,而增产8.0%以上的有德油5号、乐油5号和德油6号。其中,德油5号产量高达181.3kg/667m^2,抗性和生育期都适应当地的生产要求,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油菜不同品种(系)适应性与产量表现。结果表明:青杂5号、蓝海油3号2个品种的综合农艺性状表现突出,杂种优势强,生长旺盛,抗逆性与适应性强,品质好,产量高,较当地主栽品种分别增产10.06%、9.35%。适宜在海拔2000-2600m高寒山区推广。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6个冷季型牧草在5个地点的产量表现和饲用品质。结果表明,黔中3号在所有参试品种中产量最高,达2 854kg/667 m2,比对照黑麦草增产410 kg/667 m2;产量稳定性最高,变异度仅为3.55。总的来说,6个品种的饲用品质差异不显著。分析表明,黔中3号可以作为贵州省冷季型牧草品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4个木薯新品种引种试种适应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当地栽培的主要品种作对照,研究了引进的4个木薯新品种华南5号(SCS)、华南6号(SC6)、华南7号(SC7)、华南8号(SC8)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在试种区,4个木薯新品种均表现出较强的抗病能力;华南5号和华南7号出现一定的倒伏情况,说明这两个品种抗风、耐倒伏能力差;华南7号、华南5号、华南8号和华南6号的产量均比对照品种明显提高,华南7号的产量与对照品种产量成差异显著;华南5号干物质含量比对照品种干物质含量高且差异显著.华南6号和华南8号干物质含量与对照品种相当。华南7号干物质含量比对照品种干物质含量低且差异显著;华南8号和华南5号淀粉含量与对照品种相当.华南6号和华南7号淀粉含量比对照品种淀粉含量低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
我国玉米杂交种在布隆迪的筛选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非国家布隆迪高、中、低3个生态区开展了我国玉米杂交种的筛选.结果表明:与当地对照种相比.南校9665和云瑞6号2个品种在3个试验区平均增产38.1%和153.9%:南校18号在低、中海拔区增产38.1%、64.6%:农大95等3个品种在中、高海拔区增产率35.1%-130.5%;云瑞8号、南玉5号等12个品种在中海拔区增产31.7%~125.8%:迪卡008等3个品种在高海拔区增产41.3%~63_2%。来自我国南方及西南区选育的品种在当地适应性相对较好.引种品种在布隆迪非洲条纹病毒病疫区感病。此外.当地玉米种植技术落后,管理不科学,为发挥引进品种产量潜力需配套开发适应当地生产水平和种植方式的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0.
饲草高粱杂交种产量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一年多点方差分析模型、多年多点品种试验统计模型、Eberhart-Russell模型,对2004-2005年2年国家高粱区域试验(饲草组)高粱杂交种产量进行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这三种模型分析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得出参试品种晋草3号是稳定性最好,产量最高的品种,晋草2号是稳定性较好,产量较高的品种,可以在全国种植饲草地区推广种植。辽草2号和皖草2号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下推广种植,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评价棉花品种的丰产性和稳定性,运用作物品种区域试验非平衡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利用2013年的北疆早熟棉花区域试验资料,对各参试品种的产量相关性状及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性状与许多农艺性状相关,作物的产量由多个农艺性状所决定,棉花的产量与农艺性状的通径系数由高到低依次为:铃重衣分果枝台数总铃数单株铃数第一果枝节位生育期株高。产量稳定性方面,棉花品种V5、V13回归系数中等,产量水平高,适于E1~E5条件下种植;V8、V4和V3的稳定性较好,产量中等;V9产量较高,但稳定性参数较低,属特殊适应性品种,主要适应区域为E1、E2。V11、V10、V1、V6稳定性好,丰产性较好,适于E1~E5条件下种植,为适应性好的品种。V7、V2和V12品种稳定参数较高,产量较低,综合评价为稳定性一般和较差类型。  相似文献   

12.
利用采用Francis的变异系数法分析、回归系数、稳定性参数、高穗系数法,对我省新育成的品种的高产穗产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产量均比对照汕优63高,增产幅度为2.89%-8.46%,但大多数新品种稳产性较差,以冈优3551产量最高,D优527、K优8615次之,仅冈优069的既高产又稳产,这可能与品种性状的适应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一季晚稻生长季节介于中稻和双季晚稻之间.至2011年有37个品种(组合)通过湖南省审定.但优质稻品种尚不能满足需求。本研究征集了湘晚籼13号、中健2号、创香5号等10个优质常规品种(系),以黄华占为对照,在湖南长沙进行了一季晚籼稻品种的适应性研究。试验表明:创香5号、湘晚籼13号、香中籼16、农香18表现优质与高产结合好,农艺综合性状较好。  相似文献   

14.
玉米杂交种稳定性分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利用2003年黄淮海夏玉米区域实验(二组)试验资料,按照Eberhart-Russell和温振民提出的方法,计算各杂交种的丰产性、稳定性参数,对品种的适应性、稳定性进行分析,认为X1132X是个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强的优良品种,金海5号是丰产性较好,适应性,稳定性强的杂交种.  相似文献   

15.
蓖麻杂交新品种丰产性及稳定性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丰产性和稳定性是衡量蓖麻新品种优劣的重要指标,通过对一年五地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求得了衡量参试新品种丰产性和稳定性的参数,并据此对参试品种进行了丰产性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淄蓖麻7号和淄蓖麻5号表现出了极好的丰产性和稳定性,有广泛的适应性。淄蓖麻6号也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稳定性,在条件适宜的地区进行合理搭配种植,也能获得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南部花生品种产量稳定性的模型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究在不同统计模型下花生品种多性状的表现规律,以山西省南部花生主产区6个试点中的7个花生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Eberhart-Russell、AMMI、DTOPSIS和PCA等4种模型分析方法,综合对比、评价不同花生品种及统计模型的适应性。结果表明,4种模型因统计方法的不同结果存在差异,Eberhart-Russell模型分析中品种晋花8号、花育911和临花9号遗传稳定性更好,而AMMI双标图及参数Di显示花育911和张户坡试点分别在产量变异中有更好的品种稳定性和试点分辨力,DTOPSIS和PCA分析分别以临花9号、花育911和临花9号、晋花8号为综合多性状最优品种。结合品种田间产量表现,AMMI分析能更科学地反映加性遗传模型中的GEI交互效应,而DTOPSIS分析在多品种多性状比较中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7.
间作栽培模式下不同小豆品种的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5个小豆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间作栽培条件下不同小豆品种花荚期的光合特征参数及其产量经济性状变化,旨在为山西中部科学选择适应性强、光利用效率高的小豆品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花荚期阶段,在小豆/玉米间作模式下,小豆上部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远低于对照(无遮阴),中红10号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最高,中红6号次之;无遮阴条件下,各个小豆品种的Pn高于遮阴条件下的Pn,晋小豆5号Pn最高,中红6号次之。收获后,不同小豆品种的产量与净光合速率的高低相对应。研究结果表明,中红6号是一个在山西中部适应性和光利用能力较强的小豆品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2003年黄淮海夏玉米区域实验(二组)试验资料,按照Eberhart—Russell和温振民提出的方法,计算各杂交种的丰产性、稳定性参数,对品种的适应性、稳定性进行分析,认为X1132X是个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强的优良品种,金海5号是丰产性较好,适应性、稳定性强的杂交种。  相似文献   

19.
《种子》2020,(5)
在贵州省8个不同生态区,对16个鲜食玉米品种进行试种研究,分析各品种的适应性、外观品质、丰产性和稳定性。结果显示:16个品种中丰产性最好的是真彩糯1号和绿糯5号,稳定性最好的品种是京科糯2000、真糯101、万鲜甜159、真彩糯1号,外观品质最佳的品种是圳糯1号和绿糯5号。通过产量对各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生育期鲜百粒重株高穗长穗粗行粒数穗位高秃尖穗行数鲜出籽率。通过品鉴分析,圳黑糯和万鲜甜159两个品种口感最佳,其次是斯达糯44。  相似文献   

20.
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产量评价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阳  严玉萍  朱波  冯振秀 《种子》2015,34(1):66-68
根据8个试验点产量结果,利用方差分析、适应度、稳定性参数、高稳系数等方法,对13个材料的丰产性、稳产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对不同区域环境有不同的适应性,ZB-0835产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它各参试品系,适应度最广;83-7、Y14品系HSCi超过85%,产量较高,稳产性较好;Y132-9的CV值高,稳定性略差,属特殊适应型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