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温热害属于我国当前比较重要的气象问题,对水稻生长发育具有不利影响。本文分析了高温热害对水稻生长发育所具有的影响,并在具体分析和相关策略研究的情况下,探讨高温热害的有效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2.
高温热害易对水稻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是我国一种主要的气象灾害。本文结合容县高温热害的特点,探讨高温热害对水稻生长发育带来的严重影响,并提出了针对高温热害的有效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3.
高温热害是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其会给水稻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本文主要结合广西玉林容县高温热害特点,探讨了高温热害对水稻生长发育带来的严重影响,并提出了针对高温热害的有效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4.
《农化市场十日讯》2019,(11):37-37,39
夏季天气温度高,经常出现干旱少雨或阴雨连绵的情况,而水稻在夏季大多处于生长发育的中后期,是稻米产量、质量形成时期,那么夏季水稻种植如何防控高温热害?在夏季,水稻高温热害还是比较明显的。如何防控高温热害,是农民种植水稻过程之中遇到的比较棘手的问题,也是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性问题。水稻在开花和抽穗结实期遭遇高温危害,是出现授粉不良、灌浆停止、秕粒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水稻高温热害及其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舒畅  申双和 《农学学报》2016,6(2):122-125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和消费国,水稻生产对粮食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高温热害已成为影响水稻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进行水稻的高温热害及其风险评估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从高温热害对水稻生理、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探讨了提高水稻抗热性的育种途径和防御水稻高温热害的栽培管理对策。评述了水稻高温热害风险评估3种主要的研究方法,并提出了今后水稻高温热害研究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水稻耐热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综述了高温热害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品质性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以及水稻耐热性分子遗传与耐热新品种育种的研究进展,并对进一步开展水稻耐热性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高温天气频发,高温热害已成为严重影响水稻高产稳产的主要问题之一。文章概述了高温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颖花育性、活性氧积累与膜损伤、光合作用、内源植物激素、产量和品质等的影响,提出水稻高温热害的防御对策,包括选育耐高温品种、合理调整播期、加强稻田水肥管理、合理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并对今后水稻高温热害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以期为开展水稻抗热栽培和耐高温水稻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历史气象资料分析,揭示安徽省夏季高温发生规律及对一季稻生长的影响,为水稻高温热害的防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气象地面观测资料、农作物发育期观测资料及产量结构资料为基本数据源,分析安徽省近50年来夏季高温发生规律及分布特征。针对典型年夏季高温发生特点,结合一季稻所处发育期的温度适宜指标和高温危害指标,简要分析安徽夏季高温热害对一季稻水稻生长发育的危害和对产量的影响。[结果]安徽省高温热害持续的时间与出现频次都是沿江高于江淮之间,江淮之间高于沿淮。安徽夏季高温发生时段主要集中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水稻抽穗扬花期遇到高温热害,可导致空壳率、秕谷率增加,千粒重下降。[结论]安徽省江淮地区高温热害的主要发生时段与一季稻抽穗扬花期基本吻合,可通过推迟栽插期来避免一季稻遭受高温热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利用MODIS数据反演气温来监测夏季水稻高温热害。[方法]介绍了一种新的反演我国东部地区白天气温的统计算法,并给出了一个监测2007年我国东部夏季水稻高温热害的例子。[结果]夏季在我国南部水稻的抽穗期期间,高温对水稻的产量起着关键性的影响。利用MODIS数据监测高温热害是减轻农业灾害的一个可行办法。[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我国夏季水稻高温热害的监测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利用MODIS数据反演气温监测夏季高温热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亮  王和斌  延昊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777-4779,4817
[目的]研究利用MODIS数据反演气温来监测夏季水稻高温热害。[方法]介绍了一种新的反演我国东部地区白天气温的统计算法,并给出了一个监测2007年我国东部夏季水稻高温热害的例子。[结果]夏季在我国南部水稻的抽穗期期间,高温对水稻的产量起着关键性的影响。利用MODIS数据监测高温热害是减轻农业灾害的一个可行办法。[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我国夏季水稻高温热害的监测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夏秋季节,作物一旦遇上异常高温,植株正常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抑制,引起所谓的“高温热害”;高温热害主要发生在华北平原及其以南地区。一、高温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高温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①水稻(特别是杂交稻)  相似文献   

12.
程向红  程林  查旭光  韩正英 《农技服务》2009,26(8):58-58,60
高温对作物的生长发育以及产量造成的危害,称为高温热害。高温热害的气象指标是日最高气温连续3 d以上≥35℃,敏感期在水稻盛花期。实践表明,在水稻开花期,35℃以上高温持续1 h就会引起颖花的严重不育,正开放的花朵受害尤重。2006年8月中旬,桐城市经历了一段高温天气,部分单季稻遭遇高温热害。通过与农业部门的合作,调查了热害损失情况,分析了热害产生原因。并时该市单季稻热害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对有效避免农业气象灾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沿淮地区高温热害分布特征及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德花  蒋跃林  杨太明  陈金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680-9682,9716
[目的]研究沿淮地区高温热害分布特征及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沿淮10个站1965~2009年气象资料和1967~2006年安徽一季中稻产量资料,分析沿淮夏季高温天气发生特征和高温热害强度;在前人提出的水稻高温热害指标的基础上,以沿淮地区水稻典型种植区域长丰县为代表,结合历史产量资料对长丰高温热害产量灾损率风险进行分析。[结果]沿淮高温天气发生频繁,高温热害自西向东呈"N"字形走向,位于沿淮中部的淮南、蚌埠高温天气发生频次较多,与皖南山区毗邻的霍邱、寿县较少,发生时段多集中于梅雨过后的7月中下旬~8月上旬,此时正值一季中稻孕穗抽穗开花期,对水稻产量影响明显。沿淮长丰县一季中稻产量随着高温热害持续时间的增加灾损率不断加大,但其发生概率减小,高温热害灾损率频发的强度等级主要集中在I级和Ⅱ级。水稻生殖生长阶段高温热害持续时间越长,灾害损失率越大,但其相应发生的概率较小,反之亦然。[结论]该研究为高温灾害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水稻高温热害的综合防御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温热害已成为我国部分地区水稻生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分析了水稻高温热害的成因、危害以及发生规律,重点介绍了水稻高温热害的预防及补救措施,为防御水稻高温热害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61~2013年河南省信阳市各气象站气象资料,对近53年来信阳市水稻生育关键期内高温热害的发生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3年来,信阳市水稻生育关键期高温热害年代际变化呈现"V"型趋势,即1960s和1970s较重,1980s最轻,1990s和2000s又呈加重趋势。2013年是近53年来发生持续时间最长、强度最大的高温热害年份,其次为1966年。信阳市高温热害空间分布基本呈现由西向东、由南向北逐渐增强的变化趋势,水稻种植面积较大的中东部地区高温热害发生较多。2001和2003年是受高温热害影响最严重,灾损率分别达到了35.3%和24.5%。随着水稻品种的不断更新,高温热害对产量的影响也在逐渐减小,但生产中对于高温热害的预警及防御工作仍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盐丰47水稻品种北种南引后在不同播期条件下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生育期明显缩短,主要是水稻营养生长期减少明显所致;随着播期的推迟,水稻产量结构主要表现出穗数有明显减少的趋势,导致产量下降,盐丰47在响水地区适期早播条件下种植,对水稻生长和产量有利;盐丰47水稻对高温的抗性较好,在水稻开花期和灌浆期抗高温热害能力较强,≥35℃以上的高温对水稻结实率、千粒重没有明显影响。盐丰47采用直播与手栽2种方式种植,同期播种的水稻,手栽稻要比直播种植生育进程一般都延迟2~3 d,个体生长量有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7.
随着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繁发生,高温热害对水稻生长的影响越来越严重,重庆市作为水稻的主要种植区,每年因高温热害造成大量损失。该文通过分析高温对水稻的影响,阐述水稻受高温热害危害的机理,提出合理化的防补措施以期为降低高温热害给水稻种植造成的损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78—2004年合川区逐日气象资料及水稻产量资料,统计高温日数和高温热害次数,分析高温热害次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对气象产量与水稻在7月中旬至8月下旬抽穗开花期的气象因子进行相关分析,以确定水稻高温热害指标。结果表明:高温日数与高温热害次数基本吻合。总体均呈先下降、后上升、再回升的波动变化趋势,年际变化特征较明显。合川地区水稻高温热害相关指标为最高温度、风速和降水量。  相似文献   

19.
水稻耐热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综述了高温热害对水稻生长发育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水稻高温适应及水稻耐热性遗传研究进展,介绍了克服水稻高温危害的技术措施.提出了今后水稻耐热性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612013年河南省信阳市各气象站气象资料,对近53年来信阳市水稻生育关键期内高温热害的发生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3年来,信阳市水稻生育关键期高温热害年代际变化呈现"V"型趋势,即1960s和1970s较重,1980s最轻,1990s和2000s又呈加重趋势。2013年是近53年来发生持续时间最长、强度最大的高温热害年份,其次为1966年。信阳市高温热害空间分布基本呈现由西向东、由南向北逐渐增强的变化趋势,水稻种植面积较大的中东部地区高温热害发生较多。2001和2003年是受高温热害影响最严重,灾损率分别达到了35.3%和24.5%。随着水稻品种的不断更新,高温热害对产量的影响也在逐渐减小,但生产中对于高温热害的预警及防御工作仍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