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高热病又称“无名高热”,即猪高热综合征,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主要发生在育成期猪和部分母猪,病猪临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呼吸困难、喘气,部分患猪伴有皮肤发红变紫等症状,少数毛孔有出血点。“无名高热”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 相似文献
5.
猪高热综合征的发生与流行概况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2006年,我国养猪业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使本来就处于低迷状态的养猪业更是雪上加霜.自2006年6月以来,一种被称为"高热病"、"无名高热"的灾难性临床疾病袭击不同规模、不同大小的养猪场,引起养猪界的一片恐慌.疫情最初(6~8月份)集中发生于我国的南方少数省份,后逐渐扩散和蔓延到我国大部分养猪省份和地区.依据笔者所了解的情况,目前疫情仍未平息,诸如华北、东北一些地区的疫情形势仍十分严峻,即使在疫情初发地区,9月份以后又有不少大型猪场暴发.此次疫病的流行和发生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一些疫情严重的地区猪存栏量减少60%以上,不少中小型猪场因此而倒闭. 相似文献
6.
<正>2007年5月份以来,猪肉价格上涨,供需矛盾突出,关键在于猪只存栏量降低,养殖户朋友养猪热情不高,排除饲料价格上涨的因素外,大群猪混合感染无名高热和猪瘟致使猪死亡率居高不下、利润微薄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8.
猪高热病又称为猪无名高热、猪高热综合征,是近年来在我国部分省市广为流行的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猪高热病已成为目前危害养猪业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它不仅给养殖户带来猪只死亡和大量药费支出的直接损失,而且还影响到幸存猪的生长发育,引起母猪的流产和不孕,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将该病的发病情况及防治措施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猪高热病又称为猪无名高热、猪高热综合征,是近年来在我国部分省市广为流行的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猪高热病已成为目前危害养猪业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它不仅给养殖户带来猪死亡和大量药费支出的直接损失,而且还影响到幸存猪的生长发育,引起母猪的流产和不孕,给养 相似文献
10.
<正>猪高热病又称为猪无名高热、猪高热综合征,是近年来在我国部分省市广为流行的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猪高热病已成为目前危害养猪业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它不仅给养殖户带来猪只死亡和大量药费支出的直接损失,而且还影响到幸存猪的生长发育,引起母猪的流产和不孕,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猪高热病是由多种病原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引起的以高热为主的综合征。其病原较多,不但有病毒性的、细菌性的,还有支原体、寄生虫性的。该病以发热、皮肤发红和呼吸道症状为特征。近年来,猪的高热病逐渐成为危害养猪业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给养猪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运用中药清气透卫汤治疗该病287例,治愈264例,好转8例,有效率达94.8%,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1病因本病呈区域性流行,主要发生于每年夏季(6-8月份)高热高湿季节,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高,西药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不同品种、不同日龄的猪均可发生,… 相似文献
12.
13.
14.
高热病是以高热为典型临床症状,是由多种微生物混合感染,表现为呼吸困难、高热、食欲下降、粪便干硬、皮肤潮红、两耳发绀、股内侧皮肤上有灰紫色出血小点、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等。因病原复杂,所以临床上称为无名高热,用药后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自去年五月份我国部分省份发生猪无名高热病(后经专家诊断该病系由变异性的猪蓝耳病病毒引发,又被称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以来,猪无名高热犹如凶神恶煞般地始终在威胁着我国的养猪业。据统计,仅今年1~5月份我国就因猪无名高热病造成1.8万头猪死亡。当前,又至猪无名高热病的高发期,为进一步做好防治工作,农业部最近下发通知,要求各地要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切实加大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控力度,保障养猪业稳定健康发展。为配合农业部的这一批示精神,我们决定自本期开始在“现代养猪”栏目中开辟“猪无名高热大家谈”专栏,通过此栏目,我们将向广大的读者介绍一些全国各地防控猪无名高热病的经验和做法,敬请广大的读者关注。在此,我们也真诚地希望广大的农科院所的曾医专家、规模养殖场的技术工作人员以及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踊跃投稿,共同把这一栏目办好。[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