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聊城市春季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聊城市2004~2006年春季人工增雨作业的雷达回波资料和实况资料,运用统计和对比的方法,对13次高炮和火箭人工增雨的作业云系、作业时机、作业部位以及催化剂量的选择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聊城市高炮、火箭人工增雨的作业以混合云和层状云为主要目标云系,层状云作业效率最高,可达80.5%。层状云系作业部位应选在0℃层亮带以上。混合云系应选在强回波区附近。选择催化时机,层状云应在云顶高度≥6km,回波强度≥25dBz;混合云云顶高度≥7.5km,回波强度≥35dBz为宜。1次层状云人工增雨过程在有效作业时段内,1个作业点炮弹以30~40发效果较好,火箭弹2—4枚为宜。  相似文献   

2.
统计分析2007 ~ 2011年长沙地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得出秋季主要云系与基本特征;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和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探测资料对主要作业云系进行宏微观分析,找出湖南秋季飞机人工增雨作业的主要催化对象和催化方式;使用中尺度WRF模式对作业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合全省中小尺度气象站网雨量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情况对作业效果进行检验与评估.结果表明,湖南秋季飞机人工增雨作业云系主要是四类,包括Fn Scop、Fn Asop、Cb和Actra等;飞机增雨对积层混合云系中的积状云播撒冷云催化剂,可以取得较好的人工增雨效果,对其中的层状冷云进行冷云催化效果次之;而对状态稳定、维持时间较长的层状暖云进行暖云催化剂播撒作业仅可以降毛毛雨.  相似文献   

3.
利用2009—2015年广西11—12月地面、高空气象观测资料及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宏观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对增雨作业天气系统进行分型,并分析相应作业云系,建立增雨作业天气概念模型,利用模型分析一次增雨作业个例。结果表明,广西11—12月增雨作业天气系统主要有5类,包括冷空气型、高空槽型、华南静止锋型、低层南风急流型、台风型;其中冷空气型是最典型的降水天气形势。作业云系以层状云为主,有少量层积混合云,主要包括层积云、层云、积云、高层云,基本为暖云结构。层状云中下部可开展飞机作业或利用地面烟炉进行暖云催化作业,层积混合云中积状云部分可开展地面火箭作业。  相似文献   

4.
济宁市高炮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及作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永果  李彤  侯红运 《现代农业科技》2009,(18):256-256,263
利用近几年济宁人工增雨实践.对济宁高炮人工增雨作业时的天气形势、作业云系、作业时机、部位以及催化剂量的选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利于济宁高炮人工增雨的天气系统主要有冷峰、冷涡横槽、南支槽、南方气旋、回流等形势。高炮人工增雨多以层状云和混态云为主。雷迭回波上,层状云作业部位应选在0℃层亮带上,混态云应选择在强回波区附近。层状云催化时机,应选择在云顶高度≥6.0km、回波强度≥25dBz时作业为宜;混态云应在云顶高度≥7.5km、回波强度≥35dBz时作业为宜。作业仰角以55°为最佳。一次高炮人工增雨作业。以炮弹20-40发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5.
奈曼旗播种季人工增雨天气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科尔沁沙地春季干旱问题,通过分析奈曼播种季接墒雨或透雨的天气系统,发现春播期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是东北低压、华北低压和冷锋云系;其中东北低压和华北低压系统适合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冷锋云系适合高炮火箭人工增雨作业。  相似文献   

6.
聊城市春季人工增雨作业天气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1970~2005年聊城市春季降水和高空探测资料,分析了春季降水的气候特征、主要影响天气系统及降水云系的变化。结果表明:西北冷锋和黄淮气旋是聊城市春季适合实施人工增雨作业的最为有利和作业机会最多的天气系统,3月以层状云为主要作业对象,4~5月则以层积混合云为主要作业对象。  相似文献   

7.
利用2013—2014年青海省东部农业区人工增雨作业期间雷达资料,根据层状云和对流云2种类型云的地面增雨作业,分析了作业云体(或对比云体)催化前后的组合反射率、回波顶高和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等雷达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层状云地面增雨作业后各雷达参量在一定时间内处于上升趋势,第5~7个体扫时达到最大,之后才出现下降趋势。因此,可考虑对此类降水云系的重复作业时机应选择在作业后第5~7个体扫,即作业后30~40 min。在对流云增雨过程中,通过对照对比云,增雨作业有助于延长对流单体的生命史,具有较大的增雨潜力。  相似文献   

8.
辽宁阜新地区春季增雨天气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6):2641-2642
[目的]分析阜新地区春播期第一场透雨天气特征,为当地春季播种人工增雨、抗旱减灾提供气象依据。[方法]对近46 a地面观测资料、春季天气变化系统、以及气要素分析图,欧亚地面图、550 hPa、700 hPa高空图等,做叠加归纳分析。[结果]阜新地区春播期适时透雨年占80%,20%的年份无透雨。影响阜新地区春播期降水天气系统主要有3种,即东北低压、华北低压和冷锋云系。[结论]东北低压和华北低压降水天气系统适合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冷锋云系适合高炮火箭人工增雨作业。  相似文献   

9.
胡振菊  欧阳也能  张东之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4878-4879,4891
2006年7月7日利用新一代多普勒雷达指导桃源县山丘区进行火箭人工增雨作业,就其作业条件与作业效果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依据多普勒雷达资料,利用山丘区迎风坡地形对云系的招升作用,适时开展火箭作业进行人工催化,可以取得显著的增雨效果。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专家为朝阳飞机增雨作业设计方案,在降水云系运动方向的上游,采用"一字线型"作业方式,控制飞机在-4^-7℃冷云云层间,往返播撒碘化银催化剂,并在实际作业中实时调整飞机增雨作业速度、高度。在2019年5月19日降水天气过程中,按照此类设计方案实施飞机增雨作业,通过全市自动雨量站实际降水量检验,取得了较好的增雨效果。  相似文献   

11.
李金才  王新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821-11822
2009年11月12日,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福建省龙岩市出现有利人工增雨的层状云层。利用DL40-1型立式地面烟炉,龙岩市气象局在永定县组织实施了一次人工增雨作业试验。分析了这次降雨过程的天气形势、作业情况,并简要分析了利用DL40-1型立式地面AgI烟炉增雨作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作为防灾减灾的科学手段,其效果和效益越来越受人们关注。采用高炮或火箭向对流云或层状云中播撒碘化银,对云层中的水滴或冰粒子实施人工干预,进行静力催化和动力催化,促进和加速水滴或冰粒增长并下落,达到人工增雨抗旱的目的,其直接效益已得到一致公认。对2012年3月21日聊城市一次人工增雨抗旱作业的直接增雨效果进行了分析,初步得出在初春层状云中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夏秋干旱期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判别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湖南省夏秋干旱期的天气形势,结合雷达回波资料,得出该时期湖南省人工增雨外场作业有利天气形势,并且对人工增雨有利条件给出了宏观、微观判别指标。针对积云的地面人工增雨作业,分析有关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得出指挥地面人工增雨作业的雷达判别指标。研究表明,湖南省夏秋干旱期人工增雨作业对象主要是积状云,尤其是有利天气形势背景下积层混合云中夹杂的对流云。  相似文献   

14.
通过应用FY-2C卫星反演云参数产品分析湖南西北山区的一次台风外围云系降水过程,定量地初步了解了该云系的云宏微物理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这种使用FY-2C卫星反演云参数和人工增雨云系模式产品结合当地典型增雨云系开展云宏微物理结构特征分析的做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国家级人影指导产品的释用方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2016年5月19日酒泉地区一次降水天气过程,使用人影业务指导产品进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采用区域站对比方法,对此次地面人工增雨作业进行了分析,初步得出在初夏层状云中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6.
人工影响天气是农业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本文根据河南省干旱灾害实际、火箭增雨作业原理、要求、指标、应用个例等,阐述火箭增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以期为人工增雨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魏华兵  罗移民 《现代农业科技》2014,(12):250-251,258
干旱是湖北省常见的气象灾害,人工增雨是应对干旱气象灾害有效的手段。崇阳夏季干旱发生的机率高,为了提高夏季干旱人工增雨的作业效果,切实发挥人工增雨在抗旱工作中的作用,在对崇阳自然条件、夏季干旱情况、云层条件和人工增雨作业经验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其他比较成功的人工增雨作业经验,提出适合崇阳夏季人工增雨抗旱的作业方案。  相似文献   

18.
董晓明  刁军  刘凤芝  刘亚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612-9613,9622
采用数理统计、归类分析沈阳地区人工增雨案例。结果表明,增雨天气系统主要有东北冷涡、高空槽、华北低压、高压后部和冷锋云系。增雨的适宜高度在云层的中上部约3 000~6 000 m,增雨时机要在雷达监测下,系统移动缓慢或稳定维持且处于发展或成熟阶段。稳定深厚云层宜飞机增雨,不稳定移动快宜火箭高炮增雨。  相似文献   

19.
辽西北地区春播期干旱及增雨天气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林  邓卓  梁群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548-4549
[目的]研究辽西北地区春季干旱发生规律及春雨形成的天气特征,为春播抗旱防灾、人工增雨作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数理统计方法和经验公式分析干旱概率和干旱规律。[结果]辽西北地区春播期重干旱年份约占40%,轻干旱约占30%,1/3年份春季透雨不足;春季干旱存在着10~11年的周期性,逢1、2、3年份出现干旱达80%。东北低压、华北低压和冷锋云系是春播期降水主要天气特征。[结论]掌握春季干旱发生规律和春季降雨天气特征,可为抗旱防灾及春播期实施人工增雨作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利用新一代天气雷达不同仰角层的探测资料,结合气象探空资料,提出一种对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进行物理评估的新方法,且对广西宾阳县的一个人工增雨作业点进行了作业效果分析.结果表明,根据当地的温度分布特点,选取与雷达站距离适宜的作业点,采用新一代天气雷达不同仰角层的探测资料,分析其中冷、暖温区中云层的回波变化,可以获取由于催化引起云中物理变化信息.在对冷云催化后,2.4°、3.4°等较高仰角层的回波变化曲线比0.5°和1.5°低仰角回波增强迅速.在分析的4个个例中,在催化11~ 30 min后,冷区的回波开始明显增强,而暖区回波的发展相对滞后,可以反映出在冷层催化后,由于消耗过冷水,促使冰雪粒子增长,之后随着冰雪晶降落融化,在暖层与云雨滴碰并,导致低层暖区回波增强.在云系的不同发展阶段实施催化作业,其所产生的效果也不同.在云系的维持阶段早期实施作业,可以使云系维持更长时间,而在消散阶段实施作业,虽然催化可使上层冷区云系维持更长时间,但改变不了云系总体减弱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